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刘邦本应该非常高兴,为什么会在其墓前痛哭?

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刘邦本应该非常高兴,为什么会在其墓前痛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74 更新时间:2024/2/21 17:51:38

话说,在公元前的203年,楚河汉界划定后,项羽刘邦各自返还自己的大本营。正值此时,张良向刘邦进谏道:现今汉王已经占据一半天下,众多诸侯全都俯首,项家军非常疲敝,此时正是消灭大楚的时候。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那真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果然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命他与韩信彭越设计消灭楚军。张良到了固陵,但韩信、彭越没来,楚军向汉军进攻,汉军大败。刘邦愤怒问张良,韩、彭二人为何没来?张良无奈道:他们要“工钱”,钱到位才会帮你。

刘邦又气又无奈,不得不答应条件,对韩信、彭越封官封地。之后,韩、彭二人欣然发兵支援。公元前202年,刘邦率众攻打楚军,在垓下与项羽决一死战。韩信率30万重兵为先锋,刘邦居后。

与此同时,项羽率兵十万,先与韩信会战,未取胜,被迫撤退。孔、费二将军领命从侧面夹击,楚军深陷不利,韩信又乘势追击,最终项羽大败于垓下。

在追击楚军的时候,楚军兵士们听到在汉军中想起了楚歌,认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楚地,楚军全军溃败,兵败如山倒,项羽也不得不逃跑。多年的楚汉争霸,刘邦早已恨透项羽,下令道:谁能取得项羽的人头,赏赐黄金千斤,封万户侯。

最后,项羽被逼至乌江边上,此时有一个船夫在江岸静候项羽,见到其人,对其说:江东虽然不大,但也有上千里地,人口数十万,在那里也可以称王。项王尽快渡江,日后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汉军没有船只,不能渡江啊。

可是项羽却笑道:天要灭楚,我为何还要渡江!况且,我率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进,现今无一人归还,我还有何面目面对江东父老!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羽心中有愧啊!

项羽面对追击而来的汉军,单枪匹马直冲阵地,一人就杀掉了汉军百多人。乱战中项羽身受重伤,精疲力竭,已无力再战。最终,西楚霸王项羽饮恨自刎乌江。

项羽死后,汉军士兵争抢项王头颅领赏,无论步兵还是骑兵,都蹂躏践踏以抢夺项羽尸身,汉军士兵早已红眼,相互残杀了好几十人。

据记载,有五个人分别抢到了项羽的一段残肢。当他们将残肢合拢后,经确认的确是项羽尸身。刘邦遵守了先前的承诺,为这5个人封侯封地:敕封王翳杜衍侯,杨喜赤泉侯,吕马童中水侯,杨武为吴防侯,吕胜为涅阳侯。

西楚霸王项羽死后,各地楚军也相继投了汉军,唯独鲁城宁死不降。面对抵抗,刘邦打算率领重兵对鲁城进行屠毁,后来刘邦发现鲁城人坚守礼义,为已故主人守节,于是就将项羽的人头给了鲁城人,鲁城父兄看后无不痛哭流涕,最后选择了投降。

曾经楚怀王敕封项羽为鲁公,项羽死后,鲁城投降于汉,因此对于项羽的葬礼准备用对待“鲁公”的礼仪来将其安葬于谷城。按照常理来讲,项羽惨死,天下就属于刘邦了,刘邦理应是最开心的。

在楚汉争霸时期,项羽一直想要将刘邦置于死地而后快,历次战役都将刘邦打的狼狈不堪,项、刘二人可以说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刘邦在项羽的葬礼上,没有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嘲讽项羽的过去,反而在其墓前痛哭了一场。这着实令人匪夷所思,难道说刘邦真的是英雄惜英雄,真心的为项羽的惨死而感到悲伤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刘邦之所以会这样做,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做给“楚人”看得,刘邦表面异常痛心,其实在心里面早就笑开了花,项羽一死,天下我的。

后来,在大趋势下刘邦称帝,称帝后的刘邦对曾经的楚军士兵颁布了一道命令:即日起,任何人无论是在纸面上,还是在口头上,只要谈及到项羽,都不允许再称其为项羽,只能称其为项籍

原来,“羽”是项羽的字,“籍”则是项羽的名。在我国古代,称一个人的字,代表着尊敬,而称呼一个人的名,则代表着蔑视的意思。

由此可见,刘邦对项羽可谓恨之入骨,即使天下已经是他的了,但依然对项羽耿耿于怀。因此,刘邦大搞葬礼哭祭项羽,纯属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本文参考资料:《汉高祖刘邦传》,《史记·高祖本纪》,《楚汉争霸》,《史记·项羽本纪》,《知网相关文献——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刘邦之间的恩怨等文献》,《百度百科相关词条——楚汉争霸,刘邦,项羽,垓下之盟,项羽自刎乌江等》

更多文章

  • 小兵割下项羽的大腿,被刘邦封侯!800年后子孙称帝,被后人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项羽和刘邦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刘邦的军队在哪里打败了项羽,刘邦击败项羽的例子

    战乱年代,虽然生活波动,战争此起彼伏,但是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乱世,其实给了很多人一展抱负的机会,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本领,成为一代的英雄。因此,人们总说乱世出英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而正所谓,很多时候,看似是一些小事,其实反而就能够因为机缘巧合成就自己,并且让自己从此从中获益,其实,在西汉时期,就有这

  • 上庸两郡对于蜀汉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上庸还在,不必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蜀汉时的上庸,历史上蜀汉一共几次北伐,蜀汉北伐后勤补给为何如此头疼

    由此可见蜀汉集团失去荆州以及上庸两郡以后的惨重影响,那么上庸两郡对于蜀汉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下面我来分析一下。三国时期的上庸,就是现在湖北省十堰市的竹山县和竹溪县一带。东汉末年,这一地区在当年是战略价值不高的汉夷杂处之地。根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上庸当时的人口在2~3万人左右。不过到了东汉末年

  • 王莽的头颅为何从东汉到晋朝不停地被收藏着?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莽的头颅被收藏在哪,王莽的头颅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王莽的头颅究竟有特殊的含义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历经了数百个朝代,而这些朝代的寿命有着天差地别,有延续了几百年的长命王朝,也有一些统治时间很短的短命王朝。历朝历代中,统治时间最短的应该当属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他仅仅是当了一天皇帝便落草而逃。而作为封建王朝的始祖,大秦王朝尽管十分强大,但是它的寿命也是很短,不过短短15年便在秦二世

  • 三国中的六大奇才:两个忙死,两个闲死,一个作死,一个被冤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中的三大奇才,三国奇才,三国中隐藏最深的一位高人

    话说,东汉末年各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致使社会动荡,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后来的收“三国”,更是动乱时代的典型代表。当然,在这样的乱世中,必然会因时势出英雄各显神通,创立基业。而在三国中,曾出现过“六大奇才”,这些人也着实厉害,但他们每个人的际遇都不一样。如果让小编来概括的话,这六个人是两个忙得要死,两

  • 曹操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其实还有下半句,虽然难听但是真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为何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是谁,曹操历史上有没有子嗣

    曹操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几乎人尽皆知,但是,这个只是上句话,还有下半句,而这下半句才是重点,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这后半句?话说,曹操有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叫做曹冲,可是天妒英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幸夭折了(树大招风,引来祸端,他不会收敛,太过于锋芒毕露了),至于谁是凶手?像曹

  • 纵观曹操一生,真正忌惮的武将只有3位,其余的都是浮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真正忌惮的4位名将,曹操一生最忌惮的五大名将,曹操最怕哪三个武将

    关羽关羽字云长,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的一生颇为令人感叹,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流落至幽州涿郡,后来便结识了刘备。当时的刘备还只是一个“织席贩履”之辈,关羽却认定了这个大哥颠沛流离。在官渡之战时,刘备和关羽曾走散了。关羽被迫投于曹操门下,还曾为曹操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帮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怎

  • 一生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究竟得的什么病?现代医学分析后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于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事迹,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诸葛亮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主张

    要说诸葛亮这一生,也是轰轰烈烈,先是遇到了良主,紧接着就是按照自己的规划大展宏图,最终名利双收。不过要说唯一的遗憾,就是多次北伐没能成功,最后病逝在了五丈原,算是壮志未酬。很多朋友都在讨论,如果诸葛亮不那么早去世,会不会北伐成功?会不会改变当时的天下大势?事实上想要了解这些,还要分析一下他究竟得了什

  • 明明毫发未损,章邯为何投降项羽?如果不是他,章邯还能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来自于赵高的政治迫害实际上当时“巨鹿之战”章邯虽然损失二十余万秦军,但是在他手里还有二十万左右的军队,如此庞大的军队完全足以和项羽继续对抗(这一点后面阐述)。真正促成章邯投降项羽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赵高的政治迫害。显而易见,这就是“宦官干政”带来的政治恶果。巨鹿之战失败以后,章邯受到秦二世的责罚,这个

  • 萧何很看重韩信,为何后来又要设计杀死韩信?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何是怎么评价韩信的,萧何杀韩信为什么张良不阻止,萧何杀韩信对不对

    再说论交情,韩信怎么能够和刘邦相比,萧何与刘邦不仅是老乡,而且还是公司创始人之一,后来韩信造反,萧何当然会选择偏向于刘邦。早年萧何看重韩信,并不是两人是什么老相好,萧何不愿这个朋友受委屈。所以才去把追回来,说到底是不愿这个人才流失,萧何识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没有他这号伯乐,韩信指不定还得流浪到什么时

  • 关于蜀汉的4大冷知识,很多人连1个都不知道,你是真三国迷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真实的蜀汉,蜀汉全部资料及图片,蜀汉的历史讲述

    最早追随刘备的并不是关羽、张飞,而是简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关羽和张飞几乎和刘备是形影不离。甚至达到了食则同席,寝则同榻的地步。对于三人桃园结义的典故早已经是脍炙人口,无人不知的程度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关羽和张飞随刘备起于涿郡,应该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人了吧?其实并非如此,最早跟随刘备的人应该是简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