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单于杀死父亲头曼单于后,开启匈奴历史新篇章。他先是打败相当强大的东胡,后征服乌孙、楼兰、乌揭、丁零、鬲昆等地区和民族,统一大漠南北,建立强大的游牧民族国家。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带着30万秦军抵抗匈奴,开启了匈奴同中原地区的战争。在蒙恬的努力下,成功地夺得匈奴的“河南之地”(今内蒙伊克昭盟一带)。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发动叛乱,投靠冒顿单于。接受韩王信的邀请,冒顿带着匈奴大军攻入太原,直逼晋阳城之下,刘邦于第2年亲自带领大军反击匈奴,被冒顿设计被困在白登之下。
基本从这个时候起,匈奴确定了他们和汉朝之间的关系,让汉朝处于被支配地位。匈奴作为奴隶制国家,保留一定的野蛮习俗,对俘虏一向不客气,不过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对待汉朝的俘虏倒都是优待,让人有些费解。那么,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而那样做呢?
匈奴对待俘虏的方式
对匈奴的评价,一般都存在很大的成见,主要是将其视为中原王朝最大的对手来对待。换一个角度而言,匈奴和中原王朝之间的斗争,其本质是游牧文化同农耕文化之间的较量。
《中国民族史》的作者王钟翰认为“中国各民族无时无刻都想要统一天下,基本从汉朝时候起,北方游牧民族就试图南下统一农耕和游牧文明,到清朝也是类似情况…这说明中国与西方在思想上是非常大的区别的”。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所以冒顿单于赢得匈奴的最高统治权后,就不断地向外扩张,将统治范围扩展为头曼时期的几倍之多,为后来匈奴民族的构成奠定基础。
尽管不断发展,但匈奴的文化变化并不大,特别是在习俗方面非常野蛮,五胡乱华时就能够见到残余于匈奴对待中原王朝的手段。
一些人认为,他们对待俘虏堪比对待禽兽,让俘虏受尽屈辱或者是痛苦不堪。就绝大部分俘虏而言,基本上被他们杀掉,但少数人却没有享受到这样的“优待”。
从发掘的遗迹上来看,许多人被作为“人牲”杀,用于害献祭或陪葬。如今的内蒙、陕西和西江等地区出土的匈奴墓葬及墓葬群都能见到“人牲”陪葬现象,数量极其惊人。
然而,这只是非常恐怖的另一面,还有更恐怖的。在匈奴中一直有一个习俗传承着,他们喜欢用俘虏的头颅做酒器,让其死不安宁。一般发生比较重要的战争的时候,敌人的对手就会被作为酒器,主要是用来炫耀军功。
对这一类酒器,匈奴还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一般会在头颅的边上镶金边或宝石等,还在头颅的头部刻画战争图案以及相关的符号。
古月氏国灭国时,其国王的头颅就被匈奴单于用于制作高档的酒器,一直放在身边。如此恐怖的做法无法让人理解。那么,他们是如何对待中原王朝俘虏的?
受到优待的汉朝俘虏
汉朝被俘虏的众多人中,有6个最出名,他们分别是张骞、李广、苏武、赵破奴、李陵和李广利,那么凶龙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受汉武帝的委托,张骞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7年)出汉境时被匈奴俘虏,匈奴单于只是扣留,并没有杀死或将他的头颅用来做酒器。令人意外的是,单于还给他娶了妻子,并生下孩子。被扣留10多年后,张骞趁着匈奴士兵麻痹大意时逃回向月氏。
号称“飞将军”的李广在出兵雁门关征讨匈奴的过程中损失惨重,被生擒。虽然是汉军的将领,但匈奴并没有杀死李广或将他的头颅用来做酒器,只是将他放在马匹中间。
李广后来装病又装死才成功逃脱出来,不过汉朝的其他大臣并没有放过他,让汉武帝将他处死,幸得用钱物赎罪才得以逃脱,不过被贬为平民。
公元前103年,赵破奴收到匈奴左大都尉的暗中联络,大都尉表示想投降于汉朝,获得汉武帝特许后,赵破奴带2万骑兵出塞去接应大都尉。不过,大都尉的异常举动被匈奴单于发现,很快就将他处死,然后派遣大军袭击赵破奴,并将他的军队团团围住。
之后,赵破奴被匈奴俘虏,三年后才逃回汉朝,匈奴人并没有将他杀死。
公元前100年,张胜等卷入到匈奴的内斗,作为领导人的苏武不幸被俘虏。匈奴一共将他俘虏19年,只是让他放羊等,并没有将他杀死,公元前81年后放回。
公元前99年,李广之孙李陵为了配合李广利的军事行动,达到将匈奴的军队牵制的效果,带着5000个缺乏战马的步兵深入大漠之中与匈奴对抗。不过,同匈奴周旋8天之后,他便向匈奴投降,在匈奴那里娶妻生子,得到很好的待遇。
李广利之所以能够领兵打仗,靠的是妹妹李夫人得宠而上位。公元前90年,他带着7万汉军从五原出塞,计划偷袭匈奴。不过在快要出塞时便得到噩耗,家人都被汉武帝抓捕入狱。
他本是非常惊恐,但依然想要通过建功立业的方式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家族的性命,然而却由于部下的叛乱而被俘。成为俘虏后,匈奴单于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得知家人已经被汉武帝满门抄斩,他只能铁下心来在匈奴处谋生。
公元前89年,受到卫律的忌恨,他被陷害用来做人牲”,是众多被俘虏中最惨的一个。
从其中不难看出,匈奴对于汉朝的俘虏大多都采用优待政策,有的甚至许配女人给他们,让许多人向往不已。那么,匈奴为什么要优待汉朝俘虏?
匈奴为什么那样做?
有人分析,匈奴属于游牧政权,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因此政权一直处于动荡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急需人才来为自己做贡献,从而将目光放到南方的中原王朝身上。
因此,每次取得胜利之后,匈奴一般都不会杀死汉朝大将或者其他人,只是将他们关押起来,然后给他们安排好家庭,让他们安心为匈奴服务。
这一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从汉武帝开始,没有完整的继承制度的匈奴开始处于内讧之中,最后在自己人的消耗中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无论是匈奴单于还是其他有权的人,基本上都想利用汉人来扩张自己的实力。
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给他们安一个家就是非常好的方式。据说,长城的设计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抵御匈奴,还为防止长城以内的民众往外逃。
结语
从汉初开始,匈奴和汉朝之间就是即打即合。为稳固自己的统治和减少损失,汉朝初年的帝王们采取和亲政策,一来是在我方力量比较弱的时候可以保存实力;二来是游牧政权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达成和平目的,所以汉朝皇帝不拒绝这么做;三来是加强联盟,共同对抗其他的敌人。
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匈奴和中原王朝之间并非是要打个你死我活,而是在打与和之间互相平衡着。
参考资料
《汉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