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初期,为何安禄山的军队如此强悍?难不成是因为种族天赋

安史之乱初期,为何安禄山的军队如此强悍?难不成是因为种族天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11 更新时间:2024/2/6 4:54:54

而且在战争的初期,安禄山的军队驶入破竹一路南下,直接攻破洛阳,还攻破潼关,占据了长安,搞的唐玄宗不得不离开长安逃到四川,那么为什么当时安禄山的军队如此强悍呢?难道是因为胡人身体强壮,有种族天赋?

其实并不是这样,安禄山军队取得的节节胜利主要来自于唐朝方面出现的重大失误,其中主要是唐玄宗的三个失误导致的结果。

失误一:“强枝弱干”政策导致唐朝边防军战斗力剽悍,内地和中央的防务形同虚设。众所周知,唐玄宗在府兵制破产后,为了抵御外患,便想出了募兵制。而为了更好地强化募兵制,他又搞出了“天宝十节度”。

当时,十大节度使本来就有兵有权有钱,节度使麾下的募兵战斗力本来就比没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内地驻军要强。而唐玄宗还生怕节度使的权力不够大,在边疆搞不定外患,又拼命的给节度使们从内地调兵员过去。这完全就是火上浇油,糊涂到了家。

这一点,有诗证史。唐朝边塞诗人高适曾经写过一首八言绝句诗,把唐玄宗强枝弱干政策描写的清清楚楚。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使清夷军入居庸三首》

高适当时担任封丘县尉,封丘在河南。而高适当时收到的一个任务是押送本县的农民到清夷军(安禄山麾下的一支部队)服役。边疆节度使本来就有钱有权,能自募兵,而唐玄宗还把内地的青壮年送到边疆,强化边防军。如此明显的强枝弱干政策,一旦当边防军造反了,内地的老弱病残驻军又怎么可能打得过?

失误二、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手握唐朝三分之一的兵力。节度使兵强马壮,造反条件成熟,唐玄宗对此也不是没有防备,比如曾经掌握四个大藩镇的王忠嗣因为与太子李亨交好,就被唐玄宗找茬处死了。不过自王忠嗣死后,唐玄宗对安禄山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信任感,让他身兼了三镇节度使。

三镇节度使是什么概念?简单地说,安禄山造反,任何一个节度使都不是他的对手。当时虽然安禄山的部队只占到唐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兵力不占绝对优势,但他的统领兵力是最多的。比如河西军,总兵力约22万人,加起来比安禄山多,但这些部队是分别交给三个节度使统领。

单个拎出来,没有一个节度使是安禄山的对手。如果说,唐玄宗只让安禄山管一个藩镇,其它两个藩镇分别交给另外两个人,就是借十个豹子胆,安禄山也不敢谋反。因为就算安禄山敢造反,他手下的将领也不敢反。毕竟道理摆在那里:一个藩镇造反,周围两个藩镇必然要出兵平叛。等中央军赶到时,安禄山就完蛋了。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唐玄宗给了安禄山一个足以造反的资本,让他掌握了河北、辽东和山西的兵马。前面说了,内地防务本来就形同虚设,再加上安禄山地盘够大,实力够强,所以安禄山造反后,潼关以东没人能制约他,仅不到一个月时间,黄河以北便完全陷落了。

失误三、唐玄宗近乎于白痴的微操作犹如神助攻一样,帮助了安禄山。唐玄宗有哪些“神助攻”呢?细数一下。

安禄山造反后,唐玄宗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怀疑是有人恶意造谣。并且唐玄宗反复强调,说安禄山是他的干儿子,不可能会他的造反。正是唐玄宗的犹豫,使得唐军错过了整顿部队反击的最佳时间。尤其是抽调最精锐的河西军东进。安史叛军杀过黄河后,唐玄宗紧急任命回朝述职的封常清高仙芝到洛阳平叛。封、高二人都是盛唐名将,唐玄宗调他们去平叛,理论上是非常合理的。但问题是,玄宗早先错过了调兵遣将的最佳时机,因此封常清和高仙芝实际上都是光杆司令出征,平叛士兵都是现招的,基本没有战斗力。

这个时候,封常清和高仙芝吃败仗是在所难免的。唐玄宗必须要给予他们信任才行。然而唐玄宗却并没有这么做。他在洛阳失守之后,杀掉了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使得唐军临战前就折损了大将,士气就先崩溃了。

封、高二人被杀后,安禄山在洛阳简直要笑死了。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昏招都能干,唐玄宗确实是老糊涂了。为了鼓舞士气,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与唐朝分庭抗礼。安禄山称帝的那天,是天宝十五年的正月初一,距他造反的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仅仅才过去了40多天。

再者唐玄宗听说安禄山居然称帝后气得要死,表示自己要亲征,要亲手宰了安禄山那个胡种。可玄宗只是说说而已,并不敢真去。所以就让人暗中请当时在长安闲居,腿脚不太好的哥舒翰上前线。而哥叔翰根本不想去,他是被杨国忠的嘴炮反复轰炸,脸上挂不住了,才勉为其难答应的。

去之前,哥舒翰提了要求,说前线的事情由他说了算,朝廷不能干预。玄宗为了让哥舒翰尽快出征,当时就答应了。然而真当哥舒翰去了之后,唐玄宗反悔了,他是左一道圣旨,右一道圣旨,反复催促本来就信心不足的哥舒翰出战。

后来唐军在灵宝惨败,固然哥舒翰要负主要责任。但唐玄宗的锅也只能让他自己背。此外就是他弃长安而走,助长了叛军的气焰,暗助安史叛军的威名达到了顶点。但从后来唐肃宗指挥河朔藩镇精锐和回纥军反击来看,安史叛军的战斗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所以说,正是因为唐玄宗的几次瞎指挥导致了唐军前期莫名其妙的几次惨败,才给人一种安史叛军十分彪悍的印象。而实际上,叛军并没有印象中的那么强悍。其实主要的责任还是由于唐玄宗晚年欲令智昏,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开创“开元盛世”的皇帝了,因此不管是安史之乱前还是安史之乱后,这个锅都必须由唐玄宗来背。

亲,如果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更多文章

  • 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墓中发现一名男子,在金堆中枯坐了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孙女墓被人挖了,陕西出土的武则天孙女墓,武则天孙女墓发现一个盗墓贼

    这位公主是历史上著名女皇帝武则天的孙女,也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女永泰公李仙蕙。李仙蕙出生于公元684年,史料记载永泰公主李仙蕙长的天姿国色,端庄典雅能使桃李之花,为之逊色。不仅如此李仙蕙还是十分的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随口吟来。当时正在做周王的李显对自己的这个女儿十分的喜爱。圣历二年(699

  • 112万对阵8万惨败,是东晋太强,还是前秦太弱?详解淝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淝水之战东晋为啥会赢,东晋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东晋的总兵力

    按照史书的记载,前秦苻坚发动南攻东晋之战一共动员了士兵高达112万人,而东晋方面只有8万人(加上桓冲的10万荆州兵,东晋共有18万人左右)。按理来说,前秦拥有十倍不止的兵力优势,用一种幼稚的观念来说:这基本上等于是十个士兵对一个士兵的战争,前秦怎么还把这场战争给打输了呢?战争当然不是这么打的,百万大

  • 是谁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爆发?不是李世民,更不是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门败给了李建成,玄武门李建成

    于是他告诉老皇帝,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李渊听后大怒,召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第二天一早对质。这就是李世民想要的结果,东宫、齐王府到老皇帝的太极宫,玄武门是必经之路,而且控制了玄武门就相当于控制皇宫的咽喉。李建成认为从东宫到玄武门只有咫尺之遥,而且玄武门的守将是自己人,不可能会出什么乱子。然而他

  • 柏壁之战,李世民大败刘武周,收获一名玄武门之变关键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打刘武周双方兵力,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全部过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都杀了哪些人

    大家可能对刘武周这号人物不太熟悉,但是提及他手下的猛将尉迟敬德,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后来他还收降了宋金刚部,并把军事大权交给了宋金刚。武德二年,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连破榆次、平遥、介州等地,直捣太原城,刘武周的目标是拿下太原,以太原为根据地,统一天下。李渊派李仲文、姜宝谊救援太原却被刘武周打得大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如何保命,李世民如何善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毫不知情的李元吉与李建成向玄武门赶来,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是他们的死期,当他们来到玄武门内中了埋伏,惨遭杀害。事后,李世民深刻地意识到逆取不好顺治,所以他把善后工作视为重中之重。李渊如何保命?当一个政权被推翻以后,新生政权的内部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便走到了拐点,他们不再是战友,而是瓜分胜利果实的对

  • 唐朝达官显贵的“三大享受”:新罗婢、昆仑奴、菩萨蛮,有何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贵族的三大享受,唐朝时著名的昆仑奴,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分别指什么

    这些外国商人带来的商品中,有犀牛角、象牙、玳瑁、沉香,但他们知道,唐朝人最喜欢的还是各式各样的“奴婢”,这是唐朝的政治环境决定的,当时《唐律》里专门有《奴婢制度》,将奴婢看作是一种物品,划分到社会的最底层,常常将他们用来生产工具、打仗、奴役、赠礼或者狎玩,更可以随意买卖。唐朝统治阶级因此生出一股风气

  • 如何评价才女上官婉儿?冰清玉洁与无耻风流,一个矛盾的可怜女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上官婉儿的情感史,历史对上官婉儿评价,如何评价上官婉儿的功过是非

    唐人将上官婉儿(唐昭容)与之相比,倒不能说是吹捧讨好,尽管上官婉儿在李显复辟以后权势复重,不乏阿谀奉承她的清客文人。但上官婉儿有才不可否认,《全唐诗》收录了她三十二首诗词,摘录有:攀藤招逸客,偃桂协幽情。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一》然而,上官婉儿并不是因才情而荣宠后宫

  • 唐朝一宰相写了青鹅两字,武则天看到后很生气,直接以谋反罪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为何因为青娥俩字杀了宰相,太子承乾谋反和武则天有关系吗,唐朝武则天年间著名的大臣

    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了,武则天成了太后,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但李显有意要摆脱武则天的控制,这对于要成就一番大事的武则天来说自然是不能容忍的。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把李显这个皇帝给废除了,堂堂一个皇帝说废就废,可见当时武则天的权力之大。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徐敬业不服武则天,就在扬州以拥

  • 唐朝几大都护府,为何安西最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安西都护府什么时候没了,唐朝六大都护府,唐朝安西都护府设立哪里

    安西都护府设立在唐太宗的贞观年间,为针对西突厥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作为抵抗突厥的前沿阵地。在唐高宗时期,大唐彻底击败西突厥把突厥故地全部纳入安西都护府的统治范围。此后安西都护府辖区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建制一直持续了130多年。也许在安西都护府建立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军事压制吐蕃的想法,但是随着吐蕃的崛起,吐

  • 衣冠南渡后,东晋为什么不像南宋一样叫南晋?主要是由于这些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晋为什么不叫南晋,东晋是南晋吗,东晋是北晋还是南晋

    而宋朝同样也是南渡,却为什么叫南宋呢?其实,这其中就涉及了在划分历史朝代时的不同现实考虑,所以让我们从头梳理,详细说一说这个历史朝代的划分问题。从地理位置上来划分假如我们问:东周和西周是怎么划分的?那么十有八九很多人都会回答说是因为“平王东迁”的缘故,那么为什么“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会称为“东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