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军事力量并不太强,为什么国家还能发展得空前繁荣?

宋朝军事力量并不太强,为什么国家还能发展得空前繁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39 更新时间:2024/1/26 11:58:05

可以说,这些都是汉唐时期的发展成果。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中其它朝代的成就,能与汉唐相媲美的当属宋朝了。宋朝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程度与汉唐相比丝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汉唐两朝,堪称中国历史中经济化发展成就最大的朝代。此外,论发展环境,宋朝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更加难得的。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宋朝本身的政治底子比较薄;

在宋朝建立之初,其继承下来的政治遗产就是失衡的,让统治者很容易迷失方向。秦朝和隋朝都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了,究其原因就在于,其开国皇帝被巨大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面对权力无法自已,忘乎所以。所以,历朝历代,在开国初期都会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不过,宋朝却一反常态,实施了兵变立国的政策,与汉唐不同。

其次,宋朝与汉、唐的建立的基础不同;

汉唐两朝,都是在大一统情况下的前朝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样的情况,对于后来的统治者来说,管理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安心搞好政治就可以了。但是,北宋建立初期,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动荡局面,这与秦朝统一六国极为相似。一个烂摊子,要想整合起来,势必有着更大的难度。所以,要想实现国家统一,必然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斗争的结果。

第三,宋朝建立时期,外患严重。

汉唐时期,虽然也有外患,但基本上都是势力较大的部落,比如:汉朝的外敌是匈奴,唐朝的外敌是突厥。当时,这两个部落的共同特点,是其管理水平较为原始,他们入侵中原的主要目的,还停留在对食物和生活物资进行争夺的水平上。但是,宋朝在立国时候面对的外敌则不同,辽、金两国都是外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其战争带有侵略性质。

此外,这两个国家的势力也是相当雄厚的。

当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辽国已经在西北地区存在了五十年,从一个游牧民族蜕变成了实力雄厚的政权国家,无论是国家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有着较大的优势。而且,他们一直以来都有强烈的扩张欲望,开疆扩土成为了他们四处征战的主要目的。

所以,宋辽之间的战火燃烧了二十五年之久,让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更甚者,由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起来的西夏政权,多次侵扰大宋疆土,数次战斗让宋军损失惨重。虽然,北宋建立之时,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恶劣环境下,但最终,其统治者还是将政权建立起来,并稳定住了局面。

最终,在北宋统治者的领导下,国家的经济和生产生活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并持续发展了起来。而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与宋太祖以及历任皇帝所推行的各种政策密不可分: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广为人知,虽然,对此事的褒贬不一,但是,作为一个专制的政权,解除兵变的担忧,让皇权得到了集中和巩固,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此外,宋太祖在集中了权力之后,制定了一系列合情合理的方针政策,让宋朝的政治局面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当时,宋太祖通过对军制、行政、财政三大模块进行了改革,让宋朝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而从真宗到哲宗的统治时期,北宋的经济制度、现行税法、分田制度等都进行了改革,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时期对文人非常看重,并大力采取以文治国的政策。宋太祖时期实行科举制度,让更多的有识之士通过考试得到了步入仕途的机会。

当时,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农户人家,只要你读书、参考,就可以按照成绩择优选择。因此,这样的人才选拔体制,消除了军阀割据的传统,颠覆了以往的选拔制度。而宋太祖的那句“不得杀士大夫”,不仅成为了中国开明政策的典范,还开了中国长达三百多年的文官政治之路。

此外,宋朝的历代帝,都能很好地遵循太祖遗训。对那些敢于仗义执言献计献策的大臣们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庇护,让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说真话,并赋予他们更多的执行权力。于是,在开明的政治环境下,各路大臣集思广益,为国家的发展争论不休,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

【《宋史·卷一·太祖本纪》、《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你们的眼里,宋朝开创了一个怎样的时代?下面符合认知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整个时代特点,宋朝是怎样一个时代,宋朝在政治上的时代特点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和宽容大度并存的时代。欧阳修有一个偶像叫做杨亿,很早就是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令,杨亿视气节如生命,即使面对宋真宗也是如此。一次,在起草给辽国的诏令中,用了“邻壤交欢”大意上没有什么不妥,可宋真宗认为这个“壤”字别扭,就改成了“邻境交欢”。这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到杨亿这可不得了了。他把修

  • 明朝的“南北榜案”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如何处理这次群体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南北榜之争全过程经典传奇,明朝南北榜之争结果,南北榜事件

    有时候,事情做的太公平也是一种“错”。刘三吾为人慷慨,胸无城府,号称坦坦翁,办事讲究一碗水端平,不给人留下把柄。明洪武三十年,朱元璋看中刘三吾的公平,任其为当年会试主考。科举历来是关系到王朝兴亡的重事,科举办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王朝根基稳不稳。身兼重任,刘三吾不敢懈怠。在品评试卷时,他心中只有三件事

  • 朱元璋微服私访,遇见一个7岁马夫后龙颜大悦道:免除劳役赏重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微服私访全过程,朱元璋微服私访遇到的问题,朱元璋微服私访有几个案件

    朱元璋微服私访,7岁马夫说了什么让朱元璋龙颜大悦,立刻免除劳役,重金赏赐?那是因为朱元璋是布衣皇帝,深知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这个7岁马夫让他想起了自己过去的苦日子,再加上这个孩子对联对得很好说朱元璋是万年天子,江山永固。所以朱元璋龙颜大悦,立刻下令免除劳役,还重金赏赐。这个故事还得从朱元璋的出身说起

  • 朱元璋亲自剥桔子给儿子吃,母亲让儿子快逃,原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剥橘子,朱元璋亲自剥桔子给儿子吃,朱元璋给小孩剥桔子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亲手为儿子剥橘子,不过,这幅画面看似有爱,画面中的两人却都各怀心思——一个心有杀意,一个心有感恩,两人迥异的心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1392年,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去世,时年37岁。朱标是朱元璋最倚重的儿子,也是大明帝国未来的掌门人。朱标年纪轻轻就去世,对朱元璋来说,白发人送黑

  • 水浒传这个贪官,纵容小舅子犯罪,被梁山好汉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水浒传三大恶霸分别是被谁打死的,水浒传里有哪三大恶霸,水浒传中三个恶霸分别被谁所杀

    梁山好汉,原本没想着招惹高亷。只是高亷的小舅子殷天锡欺男霸女,横行一方,跟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一个德行。后来,殷天锡欺侮到柴进叔叔柴皇城头上,引起梁山好汉的关注。殷天锡看上了柴皇城的后花园,叫柴皇城搬出园子,自己要来住。要知道,柴皇城祖上有让位之功,子孙犯了大罪有豁免的特权。殷天锡连柴皇城都敢欺侮,可

  • 南宋在享乐中灭亡将责任推给西湖更不要脸的怪女人的妆容和衣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女子妆容,南宋社会生活史,南宋西湖照片

    “高宗为康王时,金遣副使王云请王入质。王至磁,竭府君祠,府君欺令磁民杀王云。及二帝北狩,康王南渡,临大江无舟渡,忽一神控白马载渡,曰:‘臣磁州崔府君也。’忽不见。”随着宋高宗赵构渡过长江,“高宗南幸,舟泊岸,执政必登舟朝谒,行于沮洳,则蹑芒鞋,宰相吕元直顾同列戏曰:“草履便将为赤舄。”既而傍舟水深,

  • 从放牛娃到一代君主,朱元璋的传奇一生,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位草根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草根皇帝朱元璋的下场,皇帝朱元璋简史,朱元璋一个穷苦放牛娃的逆袭之路

    提到元朝,不可不提就是当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统一了蒙古族中各种大大小小的部落,建立了蒙古国。在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孙子忽必烈最后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建立元朝。蒙古族不愧是马上民族,元朝建立后继续积极挑起战争对外扩张,使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成吉思汗画像)但是,这连续不断的战争,却也是元朝的催命符。

  • 明朝精锐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未打过仗的于谦如何打赢北京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于谦真的敢顶撞朱棣吗,明朝大将于谦传奇,明军土木堡全军覆没

    王振想着皇帝能在退兵途中驾临到自己的家乡蔚州,向家乡人民炫耀自己能衣锦还乡,结果因为王振怕马匹踏坏家乡的庄稼,就下令让士兵改变行军路线,以至于将士们都心有怨言,疲惫不堪。直到行至宣府,瓦剌大军追来把明军的3万骑兵全部灭掉。8月13日,明英宗和大军逃到了土木堡,这里成为了明朝大军"三大营"的葬身之处。

  • 明朝灭亡后,陈圆圆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圆圆明朝,明朝陈圆圆的悲剧人生,明朝灭亡对陈圆圆的影响

    此名句中冲冠一怒者便是明朝灭亡后投降大清的将领吴三桂,而此处的“红颜”则是直接导致吴三桂怒的美人陈圆圆。然,世人皆只知艺妓陈圆圆的前半生,却很少有人知道她被吴三桂从明末霸占她的将领刘敏宗处夺回后的境况。要查找陈圆圆的最终结局和晚年生活境况还真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它之所以不容易自然与她晚年的隐姓埋名

  • 妲己不姓苏,千万别把古代的娱乐当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妲己真实历史故事,妲己个人图片,妲己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冀州侯苏护,有女名妲己,贤淑,自幼与西伯侯世子伯邑考定有婚约……纣王好色,强命妲己为妃,夺人所爱……妲己被九尾狐夺魂附身,入宫为纣王妃子,独霸宠爱……纣王为其妖惑,变本加厉、昏聩残暴,终身死失国……以上大是明代娱乐小说《封神演义》中关于“妲己”的说法。这个说法,无论怎样,只要还是站在“娱乐小说”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