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前不立新后,死后责殉诸妃,朱元璋的真实意图你真的看懂了吗?

生前不立新后,死后责殉诸妃,朱元璋的真实意图你真的看懂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3 更新时间:2024/1/4 1:10:28

原创文章,已开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洪武十五年八月十一(公元1382年9月18日),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病逝,终年51岁,从此以后,朱元璋终身未立新后。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终年71岁,临终留下一份重要遗诏,其核心内容只有四个字——责殉诸妃!

生前不立新后,死后责殉诸妃,朱元璋的这波操作你真的看懂了吗?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活了整整16年,但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他却任由中宫空虚,六宫无主,再也没有立过一个皇后。对此,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帝后间的刻骨情深,认为在朱元璋心中,马皇后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当伊人逝去后,世上便再无任何女子有资格做他的皇后。

诚然,这种说法很感人,朱元璋对马皇后也确实情深义重,但若把这当成他晚年不立新后的全部原因,就未免把朱元璋看得太过儿女情长了。

(朱元璋与马皇后剧照)

再说责殉诸妃。朱元璋死后责殉诸妃,这在史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比如,《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这里的“宫人”,是古代对嫔妃和宫女的统称。

再比如,明朝人毛奇龄所著的《彤史拾遗记》对朱元璋责殉诸妃的情况有着更详细的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46位陪葬嫔妃中,只有2人死于朱元璋之前,其余44位全部为活殉。

在此之前,活殉制度已经废止了一千多年,朱元璋不惜背负千古骂名,也要开这趟历史倒车,难道只是出于男人的占有欲?如果仅此而已,那也太小瞧朱元璋的度量和手段了。

以下,笔者就为大家解读朱元璋的真实意图,还原一个既令人胆寒、又令人钦佩的千古帝王。

(朱元璋剧照,扮演者:胡军)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他的雄才大略和不世功勋固然不能否认,但与此同时,他也因杀伐无度备受后世诟病。

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开国功臣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在以往文章中反复论证过,其核心无非就是为朱允炆顺利登基铺路,说得更长久一点就是,为了让大明江山长久留在朱家子孙手里。

以此为思考点,回看朱元璋生前不立新后、死后责殉诸妃的原因,瞬间就明朗了。

(朱允炆剧照)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不走寻常路,越过二十几个儿子把孙子朱允炆定为皇位继承人。这必然会引起一个后果,那就是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继位,他年少懦弱,根基不稳,很容易被有心人架空,甚至是篡夺皇权。

纵观历史,主少国疑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是启用顾命制,即由能臣辅佐少主;其二是启用垂帘制,即由太后辅佐少主。但是,历朝历代的经验告诉我们,顾命制的结果往往是权臣专权,垂帘制的结果往往是外戚干政,发展到最后很可能就是皇位易主,江山改姓,这是朱元璋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为了杜绝权臣专权,朱元璋几乎除尽功臣,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预防外戚干政。

朱元璋虽然出身草根,文化程度不高,却十分懂得以史为鉴,防患于未然。回看历史,汉高祖刘邦生前杀伐决断,死后却有吕雉干政,女主天下;唐太宗李世民生前英明神武,死后却有武则天篡唐改周,牝鸡司晨。究其根本原因,都是留下了祸根——后妃。

(吕雉与武则天剧照)

吕雉是刘邦的皇后,二者又是老夫少妻,所以刘邦死后,尚在盛年的吕雉便以皇太后身份把持朝政,架空刘氏皇权,屠戮刘氏子孙。

武则天是李世民的才人,二者同样有着巨大的年龄差,所以李世民死后,年轻貌美的武则天改嫁新皇李治,李治在位时,她以皇后身份干预朝政,李治死后她干脆称帝自立,篡夺李唐江山。

吕雉与武则天,这曾经的一后一妃,后来都成为了危害夫家王朝的罪魁祸首。朱元璋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他不立新后,责殉诸妃,从根本上杜绝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朱元璋剧照,扮演者:陈宝国)

为保朱家江山,朱元璋不惜铲除所有潜在威胁,不仅包括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也包括给他生儿育女的妃嫔,这样的心狠手辣不是我们常人能够理解的,但的确是一个帝王权衡利弊后的最保险选择。

后来的历史证明,朱元璋确实有先见之明,他死之后,大明王朝既没有权臣专权,也没有外戚干政。但讽刺的是,朱元璋机关算尽太聪明,却终究是一场空,他万万不会想到,最终篡夺朱允炆皇位的既不是权臣,也不是外戚,而是他最信任的朱家子孙。

参考资料:《明史》、《彤史拾遗记》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宋朝军事力量并不太强,为什么国家还能发展得空前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说,这些都是汉唐时期的发展成果。纵观中国历史长河中其它朝代的成就,能与汉唐相媲美的当属宋朝了。宋朝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程度与汉唐相比丝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汉唐两朝,堪称中国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成就最大的朝代。此外,论发展环境,宋朝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更加难得的。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

  • 在你们的眼里,宋朝开创了一个怎样的时代?下面符合认知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整个时代特点,宋朝是怎样一个时代,宋朝在政治上的时代特点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和宽容大度并存的时代。欧阳修有一个偶像叫做杨亿,很早就是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令,杨亿视气节如生命,即使面对宋真宗也是如此。一次,在起草给辽国的诏令中,用了“邻壤交欢”大意上没有什么不妥,可宋真宗认为这个“壤”字别扭,就改成了“邻境交欢”。这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到杨亿这可不得了了。他把修

  • 明朝的“南北榜案”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如何处理这次群体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南北榜之争全过程经典传奇,明朝南北榜之争结果,南北榜事件

    有时候,事情做的太公平也是一种“错”。刘三吾为人慷慨,胸无城府,号称坦坦翁,办事讲究一碗水端平,不给人留下把柄。明洪武三十年,朱元璋看中刘三吾的公平,任其为当年会试主考。科举历来是关系到王朝兴亡的重事,科举办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王朝根基稳不稳。身兼重任,刘三吾不敢懈怠。在品评试卷时,他心中只有三件事

  • 朱元璋微服私访,遇见一个7岁马夫后龙颜大悦道:免除劳役赏重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微服私访全过程,朱元璋微服私访遇到的问题,朱元璋微服私访有几个案件

    朱元璋微服私访,7岁马夫说了什么让朱元璋龙颜大悦,立刻免除劳役,重金赏赐?那是因为朱元璋是布衣皇帝,深知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这个7岁马夫让他想起了自己过去的苦日子,再加上这个孩子对联对得很好说朱元璋是万年天子,江山永固。所以朱元璋龙颜大悦,立刻下令免除劳役,还重金赏赐。这个故事还得从朱元璋的出身说起

  • 朱元璋亲自剥桔子给儿子吃,母亲让儿子快逃,原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剥橘子,朱元璋亲自剥桔子给儿子吃,朱元璋给小孩剥桔子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亲手为儿子剥橘子,不过,这幅画面看似有爱,画面中的两人却都各怀心思——一个心有杀意,一个心有感恩,两人迥异的心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1392年,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去世,时年37岁。朱标是朱元璋最倚重的儿子,也是大明帝国未来的掌门人。朱标年纪轻轻就去世,对朱元璋来说,白发人送黑

  • 水浒传这个贪官,纵容小舅子犯罪,被梁山好汉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水浒传三大恶霸分别是被谁打死的,水浒传里有哪三大恶霸,水浒传中三个恶霸分别被谁所杀

    梁山好汉,原本没想着招惹高亷。只是高亷的小舅子殷天锡欺男霸女,横行一方,跟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一个德行。后来,殷天锡欺侮到柴进叔叔柴皇城头上,引起梁山好汉的关注。殷天锡看上了柴皇城的后花园,叫柴皇城搬出园子,自己要来住。要知道,柴皇城祖上有让位之功,子孙犯了大罪有豁免的特权。殷天锡连柴皇城都敢欺侮,可

  • 南宋在享乐中灭亡将责任推给西湖更不要脸的怪女人的妆容和衣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女子妆容,南宋社会生活史,南宋西湖照片

    “高宗为康王时,金遣副使王云请王入质。王至磁,竭府君祠,府君欺令磁民杀王云。及二帝北狩,康王南渡,临大江无舟渡,忽一神控白马载渡,曰:‘臣磁州崔府君也。’忽不见。”随着宋高宗赵构渡过长江,“高宗南幸,舟泊岸,执政必登舟朝谒,行于沮洳,则蹑芒鞋,宰相吕元直顾同列戏曰:“草履便将为赤舄。”既而傍舟水深,

  • 从放牛娃到一代君主,朱元璋的传奇一生,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位草根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草根皇帝朱元璋的下场,皇帝朱元璋简史,朱元璋一个穷苦放牛娃的逆袭之路

    提到元朝,不可不提就是当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统一了蒙古族中各种大大小小的部落,建立了蒙古国。在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孙子忽必烈最后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建立元朝。蒙古族不愧是马上民族,元朝建立后继续积极挑起战争对外扩张,使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成吉思汗画像)但是,这连续不断的战争,却也是元朝的催命符。

  • 明朝精锐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未打过仗的于谦如何打赢北京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于谦真的敢顶撞朱棣吗,明朝大将于谦传奇,明军土木堡全军覆没

    王振想着皇帝能在退兵途中驾临到自己的家乡蔚州,向家乡人民炫耀自己能衣锦还乡,结果因为王振怕马匹踏坏家乡的庄稼,就下令让士兵改变行军路线,以至于将士们都心有怨言,疲惫不堪。直到行至宣府,瓦剌大军追来把明军的3万骑兵全部灭掉。8月13日,明英宗和大军逃到了土木堡,这里成为了明朝大军"三大营"的葬身之处。

  • 明朝灭亡后,陈圆圆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圆圆明朝,明朝陈圆圆的悲剧人生,明朝灭亡对陈圆圆的影响

    此名句中冲冠一怒者便是明朝灭亡后投降大清的将领吴三桂,而此处的“红颜”则是直接导致吴三桂怒的美人陈圆圆。然,世人皆只知艺妓陈圆圆的前半生,却很少有人知道她被吴三桂从明末霸占她的将领刘敏宗处夺回后的境况。要查找陈圆圆的最终结局和晚年生活境况还真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它之所以不容易自然与她晚年的隐姓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