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湖北一座战国“水墓”,漂浮21具少女尸体,墓主人独享7吨棺材

湖北一座战国“水墓”,漂浮21具少女尸体,墓主人独享7吨棺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07 更新时间:2024/1/26 3:52:13

[var1]

随着古墓中的物出土,考古学家们发现这是一座西周晚期的古墓,里面的青铜鼎数量已经超过了诸侯的礼制,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周朝的礼仪制度已经崩坏了,这座古墓的棺材非的多,都已经被地下水浸泡。扩建厂房的时候施工队并不知道这下面有古墓,所以当时就使用了爆破的方式,导致地下水渗入古墓。这座古墓就成了一座“水墓”,考古学家们挖通了一条疏通地下水的渠道后,有21具棺材漂浮出来了。这21具棺材都不是很大,考古学家初步推测是殉葬的人的棺材。

[var1]

这21具棺材被运回去之后被打开检查了,不出考古学家所料,这里确实是陪葬的人,只是这21具棺材里装的,全是少女。考古学家通过她们的尸骨检查她们的年龄,发现这21位少女的年纪都非常的小,最小的也就12岁,最大的不过20岁。这个墓主是谁?为什么他的墓中有这么多的少女陪葬呢?等到地下水疏通得差不多了,墓主的棺材还是没有出现,考古学家进入了古墓后,将他的随葬品取出,发现墓主的棺材非常的大,人很难移动这么巨大的棺材。

[var1]

等到起重机到来后,考古的工作才得以继续进行。之后通过测量,墓主的棺材重量达到了7吨。这座墓穴保存还是很完好的,密封的措施干燥的措施都做得很好,这座古墓是一个奇迹,若不是部队要在这施工,考古学家永远不会发现这座2400年前的奇迹。根据出土的青铜器和铭文,考古学家确定了这是西周时期的国国君,曾侯乙的古墓,这21名少女,则是曾侯乙的歌舞姬,当时人殉制度还未被废除,这21名少女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就这样随着曾侯乙的逝去而陨落了。

[var1]

曾侯乙的墓中出土了非常多的青铜器,还出土了一套最完整的编钟,这套编钟还具有音乐的性能,还能够奏响。后来考古学家们为了感谢武汉这支部队对考古工作的帮助,请了音乐家为他们奏响了编钟。编钟是战国时期的青铜乐器巅峰制作,它们不仅仅具有乐器的性能,还有非常宏伟的外观,整体十分的精美。这套编钟上还有着不少的铭文,记录着曾侯乙的生前事迹。除了编钟,曾侯乙墓中还有非常多的青铜乐器。

[var1]

根据统计,考古学家一共在曾侯乙墓中发现了12件乐器,有琴、瑟、笙、萧等等,这些乐器有很多都属于首次发现。而且大多数乐器都还具有演奏功能,虽然经过了2400年,但是它们依旧可以奏响一段优美的音乐。目前我国发现的青铜乐器并不是很多,大多数青铜器都是生活器皿,或是鼎。例如后母戊鼎、兮甲盘、公鼎、丰尊等,这些青铜器不是生活用品,就是礼器,目前我国发现的青铜器还是挺多的,但是有乐器性能的并不是很多。曾侯乙墓的发现,对研究西周文化有着重要的帮助。

更多文章

  • 世界独一无二!战国墓挖出神剑,“滴血认主”后,现代科技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真实的战国大墓,古墓发现稀世宝剑,古墓挖出来的青铜剑

    [var1]这个时期的封建社会是诸侯兴,天子衰,周天子已经没有办法控制天下的诸侯,为了争夺这片天下,这些诸侯更是展开了激烈的战争。春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争霸人物,就是春秋五霸,《四子讲德伦》中记载的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这春秋五霸中,在后世最具盛名的就是越王勾践了,这并不是

  • 三国演义中,姜维一场默默无闻的胜利,却差点动摇魏国根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国姜维,三国中姜维简介,魏国人如何看姜维

    [var1]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有尊刘贬曹的习惯,所以很多蜀汉的事件大多数都被放大,甚至描述的很精彩,但是在正史中,一般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蜀国偏居一隅,实际上很难有发展的空间,在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更是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var1]这时候的姜维作为诸葛亮嫡传的继承人,撑起了蜀汉濒临灭亡的局面

  • 两个谋士竟搅得六国天翻地覆,他们的这两个策略两千年后依然适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六国时期的三大谋士,秦灭六国的策略,战国时期六国的策略

    在当时,苏秦主张“合纵”,也就是从纵向联合南北六国,抵御西边的秦国;而其师弟张仪则主张“连横”,即从东西方向联合包括秦国在内的六大国,攻击小国,以扩大疆域。其实,从表面上看,这两套策略一纵一横,彼此之间既相互牵制又相互排斥。但从实质上看,“合纵”与“连横”扬长避短,凝结了所有的积极因素,并透露着“合

  • 赳赳老秦的背后,是秦国的致命弱点:立国五百年,实在太老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赳赳老秦合集,三分钟看懂秦国简史,赳赳老秦人上一句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有秦始皇一手缔造的无敌帝国,居然在他死后数年就迎来了末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最后秦国偌大的基业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每当读到秦国的崩塌,人们都不禁有一个疑问,赳赳老秦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就崩塌殆尽,难道仅仅是因为秦二世胡亥这样一个昏君吗?其实不然,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老秦实在是

  • 秦昭襄王为秦国统一打下绝对的基础,灭六国基本是秦昭襄王的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昭襄王是不是把六国打残了,秦昭襄王后期秦国版图,2小时超长视频秦国灭六国

    [var1]年号含义:无年号,但名字为稷,是古代一种重要的粮食,可能是秦惠文王开拓巴蜀汉中后,农业得到极大的发展,粮食丰收,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名字。主要辅助大臣:魏冉、白起、范雎等。主要施政政策及对王朝的影响:1、通过多次的合纵连横,有时联合韩齐魏等国攻打楚国,有时找借口攻打韩魏齐等国。不停的改战略和

  • 秦国之所以笑到最后,原因有很多,商鞅变法只是其中一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鞅谈秦国为何变法,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商鞅为什么去偏僻的秦国变法

    [var1]第二点,我们现在从司马迁笔下看不到秦孝公和商鞅的具体交情是怎样的,但是要在一个国家搞变法这样的大事。没有绝对的支持和信任,是肯定搞不成的,可以想见,秦孝公和商鞅当年绝壁是一对志同道合互相依赖的君臣。搞变法的君臣组合里,像这样一直到最后都没出反复,应该为数不多吧,难道能说他们不是极其君臣相

  • 秦国统一天下,天下真的太平了么?“里耶竹简”记录一场突发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统一过程,秦国竹简图片欣赏,秦国竹简记录了什么

    [var1]公元221年,一支来自西北的军队攻入东方齐国的都城“临淄”。历时十年,席卷华夏的统一战争,终于结束了。秦国作为的胜利方,成为了天下的主人。[var1]在河南里耶出土的一批竹简,可以让我们了解秦国当时的民间情况。在这批竹简中,曾记录了一件突发事件,公元前221年,就在秦统一天下这一年。在离

  • 秦国靠三件事,虽白手起家,却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能统一六国的原因,统一六国的秦国有多厉害,秦国什么时候统一六国

    秦国的始封君为秦非子,他虽然是商朝重臣的后裔,但秦非子最擅长的并非辅佐国君,而是养马,恰逢周孝王致力于振兴王室,对于抵御戎狄一事格外上心,而战马又是作战的重中之重,因此秦非子得以脱颖而出,被周孝王赏识,从而获得封地,但秦此时不是诸侯国,充其量只算周朝的附庸而已,由此可见,秦在建国初的地位并不高,与齐

  • 逻辑推断,秦始皇嬴政绝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有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吗,历史的嬴政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比起谈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更多的人更喜欢八卦秦始皇的出身。[var1]秦始皇嬴政更直接的说,人们特别喜欢谈论秦始皇的“爹”是谁。最早抛出这个八卦的是太史公,司马迁老爷子。老爷子在《史记·秦本纪》当中描述,秦始皇嬴政的父亲是秦庄襄王子楚,子楚就是异人。但是《史记·吕不韦列传》又记载,是吕不韦将有身孕的赵

  • 秦始皇灭六国历经九年时间,只有这二人能与之抗衡,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能灭六国,秦始皇灭六国纪实,秦始皇灭六国谁的功劳最大

    第一个就是战国的李牧了。要说李牧可是战国的四大名将之一呢,一开始的时候李牧是在赵国的北方守卫边疆的,主要是和匈奴和林胡相对抗的。在当时中原国家和北方民族进行对抗的时候是占不到什么优势的,不过李牧可是做到了,在驻守北方的时候大败匈奴,在之后的十多年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var1]秦赵对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