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个谋士竟搅得六国天翻地覆,他们的这两个策略两千年后依然适用

两个谋士竟搅得六国天翻地覆,他们的这两个策略两千年后依然适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02 更新时间:2024/2/13 5:08:50

在当时,苏秦主张“合纵”,也就是从纵向联合南北六国,抵御西边的秦国;而其师弟张仪则主张“连横”,即从东西方向联合包括秦国在内的六大国,攻击小国,以扩大疆域。其实,从表面上看,这两套策略一纵一横,彼此之间既相互牵制又相互排斥。但从实质上看,“合纵”与“连横”扬长避短,凝结了所有的积极因素,并透露着“合作共赢”的伟大精神。

[var1]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合纵连横”策略背后的故事。

当时,苏秦和张仪都师从鬼谷子,根据史书的记载,苏秦最先离开师门,出世辅佐诸侯。起初,苏秦提出了“连横”的策略。但是,这个策略并未受到诸侯们的重视,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实施“连横”策略的时机尚未成熟,诸侯对此需求不大;

二、这套方案偏于独强,而苏秦的性子偏于柔弱,意味着苏秦不能完美地发挥出“连横”策略的作用。

因此,推行“连横”策略失败后,苏秦细细思考了其中原因。一年之后,苏秦放弃了“连横”策略,转而推行另一套全新的方案——“合纵”。因为,“合纵”策略把握住了时代的命脉,迎合了诸侯们的需求,所以,它迅速风靡于六国之间。就这样,苏秦成为了六国的座上宾。

[var1]

不久之后,苏秦成为六国贵客的消息传回了鬼谷。一时间,同门师弟师妹们纷纷羡慕不已,都想投靠苏秦。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仪跟着众人到了赵国,希望师兄苏秦能多多关照自己。但是,令张仪万万没想到的是,苏秦不仅没有帮助自己,反而把他痛骂了一顿。

根据史料的记载,苏秦当时这样跟张仪说:“凭你的本事,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呢?这实在是让我羞愧难当,你不要再来找我了,你走吧。”所以,自尊心严重受到打击的张仪,更加渴望证明自己。于是,他离开赵国,投奔于秦国,但在前往秦国的路上却发生了一件令他感到奇怪的事。

有一个人不仅一直跟着他,还给他钱花。后来,张仪如愿在秦国获得一官半职,此人才说出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是苏秦拜托我照顾你的,他现在在六国之间经营‘合纵’之策,非常担心秦国会突然袭击赵国,破坏计划。而此时,你恰巧出山。所以,苏秦故意激怒你,让你来投靠秦国,从而,设法控制秦国,配合他完成大计。”听完这番话后,张仪羞愧不已。

因为,在他看来,师兄不仅有着大智慧,还有远大志向,可自己却计较一些细枝末节,实在不应该。于是,他下定决心:“只要师兄健在,我定当不会以‘连横’之策打压‘合纵’之策。”就这样,师兄弟两人以“合纵连横”之计操控着六国对外政策和战国的历史走向。

[var1]

要注意的是,虽然,当时齐、魏、赵等六国都推行“合纵”之策,但是,他们有时也会使用“连横”之策。当六国与秦国关系缓和时,六国推行“连横”,反之,则推行“合纵”。

比如:韩国和秦国一起推行的“连横”策略。期间,赵国和魏国联合出兵攻打韩国,于是,秦国问韩国:“赵魏联盟,你怕不怕?”韩国淡定地回道:“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我重新和赵、魏二国商量‘连横’事宜。”见此,秦国十分害怕,立刻派兵援助韩国。

就这样,六国摇摆不定的态度给了苏秦和张仪一个操控局势、反制共赢的机会。

[var1]

其实,张仪以秦国谋士的身份推行“连横”,这不但没有打压“合纵”,反而促进了六国实施“合纵”。此外,当“合纵”之力过于强大时,秦国就加强“连横”。如此一来,六国之间虽然偶有打闹,但却相互牵制,保持了一个平衡的局面。不过,正是这样,战争的优劣方才变得十分不确定。

因为,“合纵”之策的优势是“连横”之策的劣势,“合纵”之策的劣势则是“连横”之策的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里,我们以魏国作为例子:它地形平坦,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为了劝说魏加入“合纵”的队伍中,苏秦刻意忽略魏国在地势上的缺点,而凸显魏国在人口上的优势。

他说:“魏国的人口居多,车马无数,商业往来络绎不绝。”除此之外,苏秦还说魏国有七十多万兵力,可以和楚国相比。对此,我们猜想,苏秦应该是把预备役部队和民间武装也算了进去,才显得魏国兵力如此多。所以,魏襄王听完苏秦这番话后十分高兴,当即决定推行“合纵”之策。

[var1]

然而,张仪劝说魏王加入“连横”行列时,他这样说:“魏国土地狭窄,兵力不过三十万,地形平坦,没有高大山脉作为阻碍,十分容易被他国入侵。”听后,魏哀王十分惶恐,连忙答应了张仪的“连横”要求。就此,六国在“合纵”与“连横”策略之间动摇不定,使得苏秦和张仪以反制的方式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

以史为鉴,合纵需要团结,连横需要发展。即合纵的各方,必须要懂得放弃,运用“舍得”这种精神,大舍才有大得,不舍永远不得。而连横的一方,必须要知道在与别人合作的同时,不断深度发掘自身的潜能,强大自我。秦国,就是在与六国连横的过程中,一方面击破了合纵,另一方面不断深挖本国的潜能,使国家不断的富强,最终取得了统一霸业的伟大胜利。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品牌、大商家、大企业形成了行业垄断的态势,给大量的小微企业、个体户带来巨大的冲击。为了对抗强大品牌的冲击,合纵连横的商业策略开始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赳赳老秦的背后,是秦国的致命弱点:立国五百年,实在太老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赳赳老秦合集,三分钟看懂秦国简史,赳赳老秦人上一句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有秦始皇一手缔造的无敌帝国,居然在他死后数年就迎来了末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最后秦国偌大的基业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每当读到秦国的崩塌,人们都不禁有一个疑问,赳赳老秦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就崩塌殆尽,难道仅仅是因为秦二世胡亥这样一个昏君吗?其实不然,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老秦实在是

  • 秦昭襄王为秦国统一打下绝对的基础,灭六国基本是秦昭襄王的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昭襄王是不是把六国打残了,秦昭襄王后期秦国版图,2小时超长视频秦国灭六国

    [var1]年号含义:无年号,但名字为稷,是古代一种重要的粮食,可能是秦惠文王开拓巴蜀汉中后,农业得到极大的发展,粮食丰收,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名字。主要辅助大臣:魏冉、白起、范雎等。主要施政政策及对王朝的影响:1、通过多次的合纵连横,有时联合韩齐魏等国攻打楚国,有时找借口攻打韩魏齐等国。不停的改战略和

  • 秦国之所以笑到最后,原因有很多,商鞅变法只是其中一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鞅谈秦国为何变法,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商鞅为什么去偏僻的秦国变法

    [var1]第二点,我们现在从司马迁笔下看不到秦孝公和商鞅的具体交情是怎样的,但是要在一个国家搞变法这样的大事。没有绝对的支持和信任,是肯定搞不成的,可以想见,秦孝公和商鞅当年绝壁是一对志同道合互相依赖的君臣。搞变法的君臣组合里,像这样一直到最后都没出反复,应该为数不多吧,难道能说他们不是极其君臣相

  • 秦国统一天下,天下真的太平了么?“里耶竹简”记录一场突发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统一过程,秦国竹简图片欣赏,秦国竹简记录了什么

    [var1]公元221年,一支来自西北的军队攻入东方齐国的都城“临淄”。历时十年,席卷华夏的统一战争,终于结束了。秦国作为的胜利方,成为了天下的主人。[var1]在河南里耶出土的一批竹简,可以让我们了解秦国当时的民间情况。在这批竹简中,曾记录了一件突发事件,公元前221年,就在秦统一天下这一年。在离

  • 秦国靠三件事,虽白手起家,却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能统一六国的原因,统一六国的秦国有多厉害,秦国什么时候统一六国

    秦国的始封君为秦非子,他虽然是商朝重臣的后裔,但秦非子最擅长的并非辅佐国君,而是养马,恰逢周孝王致力于振兴王室,对于抵御戎狄一事格外上心,而战马又是作战的重中之重,因此秦非子得以脱颖而出,被周孝王赏识,从而获得封地,但秦此时不是诸侯国,充其量只算周朝的附庸而已,由此可见,秦在建国初的地位并不高,与齐

  • 逻辑推断,秦始皇嬴政绝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有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吗,历史的嬴政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比起谈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更多的人更喜欢八卦秦始皇的出身。[var1]秦始皇嬴政更直接的说,人们特别喜欢谈论秦始皇的“爹”是谁。最早抛出这个八卦的是太史公,司马迁老爷子。老爷子在《史记·秦本纪》当中描述,秦始皇嬴政的父亲是秦庄襄王子楚,子楚就是异人。但是《史记·吕不韦列传》又记载,是吕不韦将有身孕的赵

  • 秦始皇灭六国历经九年时间,只有这二人能与之抗衡,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能灭六国,秦始皇灭六国纪实,秦始皇灭六国谁的功劳最大

    第一个就是战国的李牧了。要说李牧可是战国的四大名将之一呢,一开始的时候李牧是在赵国的北方守卫边疆的,主要是和匈奴和林胡相对抗的。在当时中原国家和北方民族进行对抗的时候是占不到什么优势的,不过李牧可是做到了,在驻守北方的时候大败匈奴,在之后的十多年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var1]秦赵对抗的时候

  • 秦国的变法让秦国成功,为什么又成为了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变法战国初期,魏国通过李悝变法成为战国第一霸主,其后各国先后变法图强,秦国迎来了商鞅。来到秦国的商鞅先是通过试探知道了秦孝公是真正的想要富国强兵,两人开始酝酿变法。为了顺利实施变法,秦孝公先是让商鞅和国中旧贵族进行一场辩论,确定了必须变法才能图强的观念,而后商鞅在秦孝公的强力支持下,

  • 秦国为什么能以一敌六?在兵马俑中发现了三件逆天科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从兵马俑判断秦国的强大,秦国兵马俑有多强大,秦国为什么要打兵马俑

    [var1]考古专家在挖掘兵马俑的时候,被兵马俑的身上的气势所折服,兵马俑当时出土的时候,脸上是红光满面的,铠甲也有颜色,只不过遇到空气以后变色消退了。考古专家在兵马俑里找到了三件逆天的科技,可能就是这三件东西,让秦国强大起来箭头秦军的弩十分厉害,但是弓箭依然毫不示弱,兵马俑里的弓箭的箭头,是呈三棱

  • 秦国在统一天下之时,北方匈奴其他胡族部落为何没有乘机入侵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统一前和匈奴打过吗,秦国与赵国共同抵御匈奴,秦国抗击的匈奴在哪里

    [var1]可是谁知道,在这九年中,秦国得利是最大的但是承受的压力也同样大,因为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