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诛十族”是个什么过程?持续了7天时间,800多人陪葬

明朝“诛十族”是个什么过程?持续了7天时间,800多人陪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02 更新时间:2023/12/29 20:06:17

要说此人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还要从一场权力的斗争说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对孙儿朱允炆十分青睐。朱元璋觉得孙儿单纯老实,虽缺乏者的风范,但是朱允炆孝顺,让朱元璋甚是宠爱。

朱元璋直接跨过了自己的儿子朱棣,钦点孙儿朱允炆为接班人,让在边塞的朱棣心感无奈。尽管朱棣的才略比侄子朱允炆略胜几筹,但也只能安慰自己没那个皇帝命,当个北国藩王,在塞外看着太阳东升西落。

然而朱允炆继位之后,听了权臣的意见,对在边塞的叔叔朱棣开始处处打压。大臣们怕朱棣功高盖主,建议朱允炆削藩,接着朱允炆就下了一道旨意,直接把朱棣惹火了,决定起兵谋反。

朱棣一路杀回了宫里,一举战胜,朱允炆就此不知所踪,天下也就成了朱棣做主。由于皇位并不是光明正大继承的,所以朝中很多大臣心里并不认同朱棣。想要坐稳江山,自然先要清理门户,很多进言的大臣都掉了脑袋。

然而,这时候就有个更不怕死的大臣,名叫方孝孺的与朱棣杠上了。本来朱棣非常爱惜才子的,方孝孺的文采让朱棣十分欣赏。所以,朱棣多次与方孝孺表示,让他归顺自己,想要为己用。

可是方孝孺的为人十分刚正不阿,只认死理,就认准了朱允炆,誓死都要跟朱棣抗衡。方孝孺认为,朱棣的皇位是抢来的,这是篡位。而朱棣就觉得,这是我们老朱家的家务事,你一个外人管什么闲事。

一切凄惨的下场源于朱棣让方孝孺起草登基的诏书,然而方孝孺却誓死也不写这个诏书,朱棣气得就说:“你要是不起诏书,我就灭你九族!”方孝孺一听,依然在气势上不输一分,直接回怼朱棣:“别说九族了,十族又怎样?”

就是这样的对话,直接导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悲剧,这些话也成了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导火线。后来方孝孺直接在圣旨上写下四个大字:燕王篡位。

这下可好,朱棣看到这几个字瞬间发狂,下定了决心要诛方孝孺的十族!本来,前朝只有“诛九族”的先例,那么另外一族是什么呢?那就是与方孝孺有关的朋友,以及他的门生。也就是说,只要和方孝孺有关系的,全都要算在“十族”里面。

这场前所未有的“诛十族”,是在朱棣登基后的第八天施行的,在南京的聚宝门当场设立了一个刑场,并且朱棣亲自坐镇,他就是要杀鸡给猴看,还让方孝孺亲眼看着“诛十族”的过程。

可是,方孝孺除去家人、亲属以外,还有很多朋友以及门生,要一个个斩杀的话,这个时间是非常久的,想必谁都没想到,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过程持续了7天的时间,总共有800多人陪葬。

试想一下,眼睁睁看着与自己相关的人一个个被斩杀,是何等的残忍、心痛,而800多人这个扎眼的数字,又显示着朱棣是何其的残暴。尽管如此,方孝孺依然不屈服,默默地等待死亡的到来。最后,朱棣将方孝孺凌迟处死。

不得不说,方孝孺是个忠臣,而他刚正不阿的作风,也被后人所敬仰。很多人佩服方孝孺的高度,给了他“节义第一”美誉的背后,到底是替方孝孺不值得,还是痛恨朱棣的残暴?这早已归于到历史的长河中,如今当个故事来看了。

更多文章

  • 明朝守不住辽东?别急着怪后金,看大明自己如何断送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与后金辽东形势图,明朝的辽东局势是怎么失控的,明朝辽东局势变化

    编者按:研究17世纪东亚的历史,明朝与后金/清朝围绕辽东的争夺,可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撕逼”话题。当然了,有关明朝和后金的辽东争霸战,许多公众号和文章已经从各个角度也都讲了不少,为了不炒冷饭,本期就从一个全新的叫角度,来说说为什么明明有更大体量的明朝,但是在辽东却依然处于劣势呢?▲后金军队对于明朝与

  • 明朝16帝的年号,分别有什么寓意,其中哪些与别人重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各皇帝年号,明朝有哪些皇帝和年号,明朝皇帝及对应的年号

    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就是女皇武则天。她在位21年,就换了17个年号,不得不承认,女人心海底针,难猜啊。由于一些皇帝在位期间更换过年号,所以后世在称呼他们时,往往就用庙号加上朝代区分,就好比汉武帝、唐高宗等等。到了明清时期,皇帝往往就一人一个年号,所以这时称呼他们,大多就用年号代替了,就好比嘉靖

  • 皇帝驾崩是大事,为何朱棣去世,杨荣等人却秘不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与杨荣的关系,朱棣驾崩到底传位给谁,朱棣和杨荣谁厉害

    然而朱棣去世后,大学士杨荣等人,却选择秘不发丧。一般大臣这样做,是出于两种情况:第一打算篡位,或者是拥戴某人篡位;第二就是害怕某人篡位。那么杨荣等人这样做,是属于哪种情况呢?首先在永乐二年,朱棣就已经册封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也就是说,即使朱棣突然驾崩,也不会影响继承人选。到时候群臣只需拥立朱高炽即位

  • 金幼孜与练子宁是至交,朱棣登基后,为何一个降一个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与金幼孜关系,金幼孜籍贯,义门金氏金幼孜

    建文四年,朱棣顺利进入南京城,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紧接着,朱棣登基为帝,这时建文一朝的臣子,就要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要不要归顺朱棣。众所周知,方孝孺就是因为不肯归顺,还当场顶撞朱棣,从而被灭了十族。黄子澄、齐泰也被灭了九族。那么金幼孜和练子宁二人,最终的选择如何呢?朱棣登基后,将练子宁绑上朝堂,

  • 解缙从小饱读圣贤书,为何明知朱棣篡位,他还选择归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解缙不在后朱棣后悔吗,解缙与朱棣的关系,解缙与朱棣皇帝的重要谈话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皇位后,不少建文旧臣,因不肯归顺朱棣被处置。而解缙则选择归顺朱棣,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一,解缙出身书香门第,启蒙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从小饱读圣贤书,自然知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道理。他既然是朱元璋提拔上来的,就应该

  • 大明湖不止有夏雨荷,还有曾三次击退朱棣,使其再不敢取道济南的铁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明湖传说的夏雨荷,关于大明湖的历史资料,清末的济南大明湖

    不了解的朋友或许会问,这个铁公是何许人也,他与济南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这位大英雄,铁铉。铁铉是邓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邓州人,于洪武年间入仕,最初授礼部给事中,后来调任都督府断事。由于他断案如神,因此深得朱元璋器重,特赐他“鼎石”为字。建文元年,铁铉被任命为山东参政。后来朱棣发动靖难

  • 明朝这四位皇后皆贤德,却都无过被废,皇帝为何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十大贤德皇后,明朝历史上被废的皇后,明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后

    明君与贤后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一般皇帝仁德的话,是不可能废掉贤后的。即使皇后不贤,要想废后,也必须有正当的理由。然而明朝就有四位皇帝,无端端废掉了自己的贤后。那么是否就说明,这几位皇帝十分昏庸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明朝这四位被废掉的贤后,分别有谁。而她们又是因何被废的。一、明宣宗胡皇后明宣宗朱瞻基

  • 他曾以死相谏,要建文帝处置李景隆,朱棣登基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劝说李景隆投降朱棣,朱棣李景隆,建文帝为何重用李景隆

    为什么朱棣明明是篡位,可后世对他的评价却很高?这是因为他确实是位好皇帝,明朝在他的手里,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出现了“永乐盛世”。这就好比朝代更替的时候,一开始前朝百姓都不服,可在后朝皇帝的仁政之下,大家也就慢慢归顺了。为什么建文帝明明是朱元璋亲立的皇太孙,是明朝名正言顺的皇帝,后世对他的评价却很低?就

  • 郭英助建文帝伐燕,朱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选择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为什么不杀郭英,郭英救了朱棣,朱棣杀建文了吗

    就是说在鄱阳湖大战中,郭英曾身受重伤,然而他没有选择退缩,最终于泾江口大败陈友谅。后来郭英又跟随徐达、常遇春四处征战,还曾建议常遇春夜袭王保保,结果大获成功。郭英无疑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朱元璋称帝后,他又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从而被封为武定侯。而朱元璋晚年清算功臣的时候,郭英也幸免于难。那么朱元璋为何没

  • 胡惟庸案李善长免于株连,为何十年后,朱元璋却拿此事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诛杀李善长胡惟庸,胡惟庸与李善长,朱元璋怎么处死胡惟庸

    就是说上万人受连坐而死,唯独当年极力推荐胡惟庸的李善长,被朱元璋放过。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说他是胡惟庸的同党,但朱元璋仍然没有追究,足以证明他对李善长的信任。那么朱元璋为何如此信任李善长呢?一、李善长有本事“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说明李善长从小就足智多谋,而且他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