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吕洞宾也确实有其人,他本是唐朝末年的一位书生。在宋朝他却被视为“妖人”,被大肆搜捕,可以说,当时只是皇帝犯下的错误,是笑谈一桩。
史料记载的吕洞宾,是唐朝末年一书生,吕洞宾本人颇有文采,而且相貌堂堂。
他本想通过科考光宗耀祖,一展志向,无奈吕洞宾多次应试始终没中进士,对仕途失望后,当时正值黄巢之乱,他干脆入山修道,后来习得高超剑术和气功,被称为“八仙”之一。
吕洞宾是长寿之人,他从唐末活到了五代末年,人称“关西异人”,史载吕洞宾在后周年间,以百岁高龄还登上华山指导他人气功和剑术。《宋史·陈抟传》里面有详细记载:“关西异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快,倾刻数百里,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
由此可知吕洞宾确是一位有识之士,高龄健壮,还和陈抟老祖交往甚密。《宋史》中的吕洞宾,是以异人的崇高身份出现的,而第二次出现,就被当做妖人,还被宋廷下旨搜捕捉拿,这是因为一个笑话。
史料记载,宋仁宗年间,朝中有一官员名叫李昙,官居都官郎中。李昙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李易攵,二儿子叫李教。大儿子是一位正人君子,官居尚书都省令史一职,其妻是司马光妻子的亲姐。李教作为家中的次子,不爱读书,也不喜练武。依据史料记载,他“自少学左道,变形匿影飞空,妖术既成而精,同党皆信服焉。”也就是说,李教喜欢研究类似于障眼法之类的魔术技艺之类的玩意,这点技能,唬住了他身边的一帮狐朋狗友。李教作为官宦子弟,平时玩一玩也无伤大雅,可他却乐此不疲,有一回他在家中玩障眼法,扮演一条黄龙时,竟然把亲祖母给吓死了。犯下忤逆不孝之罪后,父亲李昙把李教捆住打了个半死,然后将其赶出家门。
李教无人管束后,平日里和酒肉朋友一起鬼混,流连秦楼楚馆,风月之地,彻底为流氓无赖一个。有一次李教和朋友在酒楼喝多了,醉醺醺的情况下,他提笔在墙上写道:吕洞宾李教同游。李教是为了借吕洞宾的名头来炫耀自己,在他的造势下,整个东京城都知道他为“道家高人”。
李教的父亲李昙听说后,认为儿子越发造次,为了避免儿子再出祸事,就派人四处捉拿李教,打算把他囚禁于家中。李教听到父亲四处捉自己,投靠朋友也被回绝,绝望之下就自缢而亡。
李教的事情本该告一段落,可是当时一个叫做王则的人,在贝州,也就今天的河北清河县西起义反宋。王则为汇聚人心,到处宣扬东京的道教高人李教,做了他的军师,有他出谋划策,宋朝将来必败无疑。
宋仁宗闻听此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要知道皇帝最怕有人反,他马上下旨逮捕李教的父亲李昙和李教的妻儿入狱。随后又根据李教所题写的“吕洞宾李教同游”,向全国州府下令:大肆搜捕妖人李教和吕洞宾。各地官员不敢怠慢,但是始终找不到李教和吕洞宾的下落。
后来大臣文彦博率军平定了贝州叛乱的王则,发现那里根本没有李教这个人存在。于是朝廷下令单独搜捕吕洞宾。后来得知吕洞宾应该早已仙逝,才取消搜捕,结束了一场不该有的闹剧。
其实,到了宋仁宗年间,吕洞宾即使还健在,他至少有两百岁高龄,这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吕洞宾应该早已羽化而死。宋仁宗在匆忙之中,只顾着平定叛乱的王则,顾不上考虑其他,才会把李教和吕洞宾都视为“妖人”进行搜捕,闹出了一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