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真有其人吗?为何他在宋朝被大肆搜捕?

作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真有其人吗?为何他在宋朝被大肆搜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15 更新时间:2024/1/17 16:43:08

但是,吕洞宾也确实有其人,他本是唐朝末年的一位书生。在宋朝他却被视为“妖人”,被大肆搜捕,可以说,当时只是皇帝犯下的错误,是笑谈一桩。

史料记载的吕洞宾,是唐朝末年一书生,吕洞宾本人颇有文采,而且相貌堂堂。

他本想通过科考光宗耀祖,一展志向,无奈吕洞宾多次应试始终没中进士,对仕途失望后,当时正值黄巢之乱,他干脆入山修道,后来习得高超剑术和气功,被称为“八仙”之一。

吕洞宾是长寿之人,他从唐末活到了五代末年,人称“关西异人”,史载吕洞宾在后周年间,以百岁高龄还登上华山指导他人气功和剑术。《宋史·陈抟传》里面有详细记载:“关西异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快,倾刻数百里,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

由此可知吕洞宾确是一位有识之士,高龄健壮,还和陈抟老祖交往甚密。《宋史》中的吕洞宾,是以异人的崇高身份出现的,而第二次出现,就被当做妖人,还被宋廷下旨搜捕捉拿,这是因为一个笑话。

史料记载,宋仁宗年间,朝中有一官员名叫李昙,官居都官郎中。李昙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李易攵,二儿子叫李教。大儿子是一位正人君子,官居尚书都省令史一职,其妻是司马光妻子的亲姐。李教作为家中的次子,不爱读书,也不喜练武。依据史料记载,他“自少学左道,变形匿影飞空,妖术既成而精,同党皆信服焉。”也就是说,李教喜欢研究类似于障眼法之类的魔术技艺之类的玩意,这点技能,唬住了他身边的一帮狐朋狗友。李教作为官宦子弟,平时玩一玩也无伤大雅,可他却乐此不疲,有一回他在家中玩障眼法,扮演一条黄龙时,竟然把亲祖母给吓死了。犯下忤逆不孝之罪后,父亲李昙把李教捆住打了个半死,然后将其赶出家门。

李教无人管束后,平日里和酒肉朋友一起鬼混,流连秦楼楚馆,风月之地,彻底为流氓无赖一个。有一次李教和朋友在酒楼喝多了,醉醺醺的情况下,他提笔在墙上写道:吕洞宾李教同游。李教是为了借吕洞宾的名头来炫耀自己,在他的造势下,整个东京城都知道他为“道家高人”。

李教的父亲李昙听说后,认为儿子越发造次,为了避免儿子再出祸事,就派人四处捉拿李教,打算把他囚禁于家中。李教听到父亲四处捉自己,投靠朋友也被回绝,绝望之下就自缢而亡。

李教的事情本该告一段落,可是当时一个叫做王则的人,在贝州,也就今天的河北清河县西起义反宋。王则为汇聚人心,到处宣扬东京的道教高人李教,做了他的军师,有他出谋划策,宋朝将来必败无疑。

宋仁宗闻听此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要知道皇帝最怕有人反,他马上下旨逮捕李教的父亲李昙和李教的妻儿入狱。随后又根据李教所题写的“吕洞宾李教同游”,向全国州府下令:大肆搜捕妖人李教和吕洞宾。各地官员不敢怠慢,但是始终找不到李教和吕洞宾的下落。

后来大臣文彦博率军平定了贝州叛乱的王则,发现那里根本没有李教这个人存在。于是朝廷下令单独搜捕吕洞宾。后来得知吕洞宾应该早已仙逝,才取消搜捕,结束了一场不该有的闹剧。

其实,到了宋仁宗年间,吕洞宾即使还健在,他至少有两百岁高龄,这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吕洞宾应该早已羽化而死。宋仁宗在匆忙之中,只顾着平定叛乱的王则,顾不上考虑其他,才会把李教和吕洞宾都视为“妖人”进行搜捕,闹出了一场笑话。

更多文章

  • 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皇宫中的妃嫔结局如何,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自成入紫禁城,李自成紫禁城不开城门能抵抗多久,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后的下场

    明朝皇帝朱元璋之前是一个卑微的乞丐,最后成为了开国皇帝,这其中经历的艰辛与磨难,令人无法想象。正是有了这些不堪与痛苦的经历,朱元璋特别讨厌别人提起这段过往,并且专政,希望独揽大权,而实行专政的第一步便是废除宰相制度。初衷避免宰相权倾朝野,并将权力集中在皇室。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权逐渐落入阉人手中,导

  • 专家打开万历墓葬,检测万历尸骨后,揭露万历三十年不上朝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除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也是明朝最不可思议的皇帝。在位48年竟然有将近30年没有上朝,这不仅是明朝历史中没有案例,连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罕见,万历为何近30年都不上朝?对于万历仅30年不上朝,有关记载称万历于公元1586年便开始荒废朝政,整日纵饮作乐,导致身体每况愈下。也因此,明朝陷入了后

  • 宋朝第一个临朝听政的太后,后位之路很坎坷,但终究是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刘太后临朝听政,宋代太后听政,宋朝首位摄政皇太后

    刘娥入宫经历有点特别,当时还不是皇帝的赵恒,在街上游走的时候遇到一名姿容上乘,面色秀丽的艺女,当时就对她一见倾心,此女就是刘娥。刘娥的家世虽然不好,但为人温婉端庄,知书达理,确实令人喜爱。宋真宗处理政务的时候,会让刘娥伴驾左右,还会虚心听取刘娥的建议。刘娥的智慧和谋略让真宗钦佩,对其很是宠爱,终于还

  • 刘基不看好这三个人,朱元璋却让他们做丞相,三人结局都没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基是什么时候跟随朱元璋的,刘基给朱元璋留下遗书,刘基临死前为什么把书交给朱元璋

    明朝立国后,先是继承元朝制度,朱元璋分别让李善长和徐达做了左右丞相。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君权和相权得斗争,就在朱元璋和李善长之间发生。当然不是李善长和朱元璋得私人恩怨,他们私交甚至很不错——就是因为千年来的丞相制度,天然就会分走权力,对君权形成制衡。从乞丐到皇帝的朱元璋,跟豪族世家出生的皇帝不一样,他

  • 他是北宋开国功臣之首,辅助赵家兄弟统一中国,七十高龄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开国十大功臣,历史上真实的北宋功臣,北宋四大猛将谁最厉害

    一个朝代不管算不算大一统朝代,都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所有朝代无一例外,只是大一统朝代开国功臣的历史贡献较大,知名度肯定随之会高得多,所以北宋开国功臣的知名度还是算高的。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历史人物,正是北宋开国功臣之首,也就是北宋第一开国功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普。赵普虽然姓赵,而且从小就跟赵家兄弟赵匡

  • 崇祯若逃离京城跑到南方,大明王朝可能得以延续的三个理由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怎么做才能挽救大明,崇祯与大明王朝的关系,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

    首先,南方有完整的治国团队和钱粮军队。大明王朝虽然迁都了,但是南京同样有一套班子运行着,这里毕竟是朱元璋起家之地,论忠心程度是北方无法比拟的。而最后南明抵抗的激烈程度也佐证了这一点,所以当时尽管北方已经遍地狼烟,可南方依然拥护崇祯效忠大明。而且,最重要的是,钱粮赋税大多集中在东南地区。如果崇祯跑到了

  • 元明清三代龙纹的具体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明清三代龙纹特征,元明清龙纹寓意,清中晚期龙纹的特点

    元代飘逸龙,景德镇窑烧制的元青花龙纹,驰名中外闻名遐迩,元代龙纹形态有升龙,赶珠龙,穿云龙等,它们头首扁长,上鄂无须,发量稀疏,龙爪锋利,多以三,四趾呈现与粗壮的龙身,与健硕的四肢相比,元代颈部更显纤细,整体形象灵动鲜活,俊秀飘逸。明洪武可爱龙,明初的龙纹处处透着元代遗风,它们多身躯纤细,狭长,鳞片

  • 明朝第二位铁血帝王,仅此于朱元璋,只可惜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的功臣有谁逃过朱元璋的屠刀,明朝最杰出的帝王是谁,明朝第二个皇帝与朱元璋的关系

    要说历史上的铁血帝王,肯定有明太祖朱元璋,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让汉人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之后,一路高歌猛进,最终通过战争建立了历史上的明朝。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成为了开国皇帝。在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出色,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洪武之

  • 明朝有16个皇帝,为何只有明十三陵?另外三位为何没埋入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哪三个皇帝不在明十三陵,明朝13位皇帝都葬在十三陵吗,明朝有哪个皇帝没埋葬在十三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中国古代习用土葬,以秦始皇陵为代表。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不过,一个问题来了,对于明朝来说,一共有16位皇帝,却只有“明十三陵”,另

  • 朱元璋问少女:天下什么最大?少女只回4字,便成为朱元璋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7个小故事,朱元璋临终前批语,女子用四个字回答朱元璋的问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时候只是因为你的一句回答,就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让自己在福祸的天平两端徘徊。历史上,一位少女就是凭借着回答了朱元璋的一个问题,而成为了他的儿媳,从此改变了自己的生命轨迹,开启了祸福相依的一生。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1328年出生。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