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堂兄做一年皇帝后出逃,军阀效仿许褚救主,却没许褚那般好运

崇祯堂兄做一年皇帝后出逃,军阀效仿许褚救主,却没许褚那般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20 更新时间:2024/1/30 0:40:37

崇祯皇帝

但是这位皇帝并非中兴之主,身在这样的乱世对他、对明朝来说都是一个折磨,对于弘光皇帝来说,这是一份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他的愿望只是做一个太平藩王,听听戏曲、喝喝酒,了此一生;对于明朝来说,急需一个胸有大志、又有能力捏合整个明朝残余势力的明君来力挽狂澜,而弘光皇帝朱由崧很明显不是明朝需要的人。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弘光皇帝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登基称帝,但是称帝之后他并没有趁清军阵脚未稳、李自成刚刚大败之时收复黄河以北的失地,也没有去稳定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山东,而是期盼着清朝能够帮助明朝消灭“弑君仇人”李自成,丝毫没有唇亡齿寒的预判。

形势图

就在弘光皇帝浑浑噩噩地度过时,清军已经在1645年正月击溃了西安的李自成,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流动作战,已经大势已去。在解决完李自成之后,清摄政王多尔衮便命令清军大举南下,以“擅立新君”、“不为崇祯皇帝报仇”为理由讨伐弘光政权。

多尔衮

很明显,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南明弘光政权根本抵挡不了清军的虎狼之师(其中包括很多投降的汉奸部队),短短两个多月,清军便从北京杀到了南京,而弘光皇帝则在得知清军即将到达的消息后,带着太后和妃子逃跑了。据记载:“五月初十,京师各城闭门。午后,唤集梨园子弟入大内演戏。二鼓后,上奉太后、一妃与内官四、五十人跨马从通济门出。”

之后这位逃跑的皇帝就品尝到了人间冷暖,先到太平府,诚意伯刘孔昭(刘伯温的后人)“闭城不纳”。最后,皇帝选择逃到江北四镇之一、握有兵权的靖国公黄得功的军营中,黄得功虽然为人跋扈,但是在这样的危难时刻还尽到了一个人臣的责任。

黄得功先委婉地“责备”了弘光皇帝——“陛下奈何听奸人之言轻出”,“此陛下之误,非臣等误陛下也!”但是说完之后,黄得功还是接纳了弘光皇帝。随后,清军赶到,黄得功更是做出了惊人之举。

黄得功

两天后,已经投降清朝的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成了追赶弘光帝的急先锋,刘泽清赶到黄得功的军营外,让黄得功交出弘光帝,还招降黄得功。黄得功大怒,“单骑不甲而出”,没有披挂护甲,独自骑着马就出来了,并大骂汉奸刘泽清,表示誓死不降,这与《三国演义》中许褚裸衣战马超那一幕十分相似。

可惜不同的是,黄得功的运气并没有许褚那么好,许褚在与马超大战后臂中两箭,被抢回营中。而黄得功的运气则要差得多——“良佐伏弩中得功喉”,黄得功咽喉中了一箭,回营后没多久就死了,而之后弘光帝就成了汉奸刘良佐的俘虏。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清朝的大臣都很顺从,明朝的大臣却不会?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大臣和清朝大臣,清大臣如何评价明朝,明朝的大臣上朝是跪着吗

    明朝末年的士大夫们被农民军祸害惨了,所谓鱼烂河决,天下崩毁,所有的人伦秩序都被推翻,不管贫富贵贱,都遭受了一场末世浩劫。那些侥幸逃生的士大夫们,痛定思痛,认为是人们的思想乱了,天下到底还是需要一个强势的权力核心。尽管清王朝杀戮无算,可是毕竟恢复了秩序,人们能安生的过日子。所以,这些士大夫他们从心底里

  • 北宋“联金灭辽”国策,竟是辽国大臣提出的,他意欲何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金灭辽是怎么灭的,北宋著名将军抗击辽国,北宋辽国历史

    祖居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由于不堪忍受辽朝的残酷统治,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起兵造反,占领了很多州县,并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号大金。辽衰而金兴,宋朝看到了收复十六州的机会。宋徽宗执政以来,文重用宰相蔡京,武重用宦官童贯,两个佞臣将整个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宋徽宗自己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朝政废弛。

  • 刘伯温奉朱元璋命斩断99条龙脉,仅留这三条大龙,镇压中华气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伯温破龙脉,刘伯温对龙脉的记载,刘伯温与朱元璋看风水

    刘伯温为了完成朱元璋的指令,斩断了99条龙脉,但是却留下了三条,这三座山脉分别是昆仑山和长白山以及秦始皇陵所在地骊山北麓。昆仑山位于我国的西部,被中国民间百姓称为龙脉之祖,由此可见,昆仑山在所有山脉,甚至在整个中华历史中的地位是有多么重要。刘伯温留下这一座山,一程度上也是因为这座山的历史地位,也许保

  • 为什么说明朝灭亡,跟吴三桂和清朝都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导致明朝灭亡,吴三桂跟明朝关系,吴三桂是真心对明朝吗

    为什么要提到吴三桂呢?因为有个说法,说是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所以才导致清军灭了明军。其实并不是,在吴三桂放清军入关之前,明朝早就已经糜烂不堪了,明朝灭亡更多的是因为自身原因。首先,从木匠皇帝朱由校登基开始,再到崇祯上位登基,明朝的两任皇帝都是不理朝政。天启皇帝是不爱皇位爱木匠,崇祯皇帝更是创造了皇帝不

  • 崇祯被困时,山东总兵谎称自己受伤拒绝救援,最终被朝廷判处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山西总兵,崇祯时期的四川总兵,崇祯十七年的总兵

    他在官场上的职位晋升也不甚光明磊落,是曾经立下战功,但是也算不上''赫赫'',他却在皇帝面前夸耀自己因为奋勇杀敌,从战马上摔伤,皇帝因此赐给他黄金数两当作医药费。他为人狡黠,身为总兵凭借身份掩人耳目、克扣将士们的军粮,被人告发后遭到弹劾。崇祯十三年,刘泽清被派遣镇压山东的起义军,这本是天灾带来的饥荒

  • 崇祯批评袁崇焕杀毛文龙,他杀袁崇焕后,为何不给毛文龙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到了崇祯哥哥这一代的时候已经显露出了衰败之势了。而在当时纷乱的朝堂中没有人能想到崇祯可以做皇帝,所以,他能够看到这个国家最真实的一面。在当时的明朝有着三大蛀虫。第一个就是魏忠贤。因为当朝皇帝的不理会政务,当时掌握明朝实际大权的人其实是魏忠贤。而他也一直统治着这个国家。第二个就是皇帝的威信荡然无存

  •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封了六大功臣,为何只有徐达的爵位传了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徐达真的是朱元璋杀的吗,徐达和朱元璋对话视频,徐达爵位传几代

    在古代的众多官职当中,最为高大上的官职应该就是爵位了。但凡被皇帝封爵位的人,在皇帝心里的信任度都非常高,而且也极为重视。臣子得到了爵位之后,也就代表了日后的他所有待遇都比其他臣子更高,而且在朝堂上的地位也非常高。爵位总共分为五个等级,依次是公、候、伯、子、男。一般的爵位都是世袭制的,不过又分为“罔替

  • 明朝科场舞弊案,才华横溢的唐伯虎真作弊了吗?真相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伯虎真的舞弊了吗,唐伯虎舞弊结果一生不得志,唐伯虎作弊案完整版

    其实,这些都是戏说了,真正的唐伯虎并不是我们印象中那样,成天吟诗作画,喝酒泡妞,有才又有财。历史上的唐伯虎一辈子都没“富”过。他只是苏州的一个普通商人之子。但唐伯虎的聪颖那倒是真的。据说,唐伯虎读书是每夜一卷,学习的非常快。再加上唐伯虎刻苦好学,所以16岁那年,唐伯虎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夺得苏州第

  • 马皇后大病期间拒绝医治,离世后朱元璋得知真相老泪纵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疯了,朱元璋与达兰皇后吻戏,朱元璋电视剧马皇后之死

    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姻缘还要从郭子兴说起,马皇后的父亲和郭子兴是拜把子的兄弟,后来她的父亲被元军杀了,没有办法,她只能投靠了郭子兴,当然郭子兴也一直待她不错,把她收为义女。后来朱元璋也投奔了郭子仪,也是从那开始朱元璋和马皇后被指婚在了一起。郭子兴其实是很器重朱元璋的,但是他没有什么志向,而且他的性格经常

  • 朱棣为啥不喜朱高炽,却偏爱长孙朱瞻基?其实背后藏着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高炽不喜欢朱瞻基吗,历史上朱棣有多喜欢朱瞻基

    从老谋深算的朱元璋到励精图治的朱瞻基,可以说在明朝的历史中,历代帝王都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个以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王朝中,在皇储问题上,最耐人寻味的皇帝非朱棣莫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为皇帝的朱棣,并不喜欢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更不愿意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他。这也导致了朱棣从朱允炆的手里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