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上位以后,在距明朝千里之外有股邪恶势力,差点将明朝灭国了

朱棣上位以后,在距明朝千里之外有股邪恶势力,差点将明朝灭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56 更新时间:2024/2/8 8:05:27

六十七岁的跛子贴木儿在横扫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之后,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所以,他入侵明朝的野心不断膨胀,甚至,他身上的突厥血统使得他天性好斗。在过去的八年里,他已经横跨三个大洲击败了众多敌人。北印度、伊朗、土耳其、叙利亚都败在他的铁蹄之下,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所建立的四个蒙古汗国也已经有三个臣服于他。 这个突厥跛子在当时所向披靡,几乎没有哪个王朝敢和他开战,后世历史学家们评论他为“十五世纪地球上最强大的一股力量”。 他对明朝垂涎已久,控制整个蒙古和中国是他最大的梦想。朱元璋在位时他就开始向明朝派遣使团,由最初的五年出使一次改为了每年出使两次。这不仅使得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密切,更关键的就是,他对明朝的国情有了充分的了解,军事地图也在不断完善。

据史料记载:帖木儿第一次向明朝纳贡是在公元1387年,“洪武……二十年九月,帖木儿首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来朝,贡马十五,驼二......”而且,据西班牙驻撒马尔罕大使克拉维约报道,帖木儿最后一次派使团向明帝国纳贡是在公元1396年,到达南京大概已经是公元1397年了。 他如同一匹凶残野蛮的孤狼,耐心的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远征。 直到他得知自己的对手国内由于帝位的更迭元气大伤,整体国力还尚未恢复,而自己兵强马壮并且阻挡在通往明朝路上的那些国家已经臣服,所以,此时感觉自己的机会已经到了。

中国的情况和此前的伊朗、埃及较为类似,帖木儿对应付这类局面很有心得。朱棣对政敌的残酷迫害已令他在全中国的精英群体中丧尽人心,中国西部大量的穆斯林和蒙古人都是帖木儿潜在的盟友。传说中,失踪的朱允炆更可以成为一张“存亡续绝”的王牌…… 这一年冬天,早已准备好的粮食堆积成了一座座小山,二十万的兵力已经集结完毕,贴木儿终于开始了自己的东征计划。他已经有了一张极其详尽的军用地图,按照他自己挑选的线路,他的骑兵从于阗到北京需要走161天。按照他的预判,三个月后他们便可以到达明朝的边境处,六个月后他们就已经攻入北京城,到那个时候,整个明朝北境都将沦陷在他的铁蹄之下。

并且,对于帖木儿来说,兵力根本就不是问题,他的印度之战动用了八十万军队,俄罗斯之战三十万,土耳其之战超过五十万。何况“元时回回遍天下”,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四川等地的穆斯林和蒙古人也都是潜在的兵源。 第二年的春天,贴木儿的先锋军队已经到达距离明朝边境只有四百公里的地方,明朝终于发现了国境附近的异常现象。皇帝命令甘肃总兵一定要加强防守,在这封敕命中,明成祖还是对突厥军队东征抱有怀疑的态度。他认为:突厥跛子未必敢放肆到这种地步,但是,他也提到了唐太宗在位时兵强马壮,但是,突厥军队竟然敢直接进兵渭桥,这正是前车之鉴。 所以,朱棣嘱托甘肃总兵一定要加紧训练兵马,储备足够的粮草,警惕敌人来犯边境。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分析,突厥的军队虽然是远道而来东征明朝,但是,由于明朝国内刚刚经历了一场动乱,不稳定因素很多,如果真的开战突厥军队未必会输给明军。但是,历史偏偏却和众人开了一个玩笑。 二月初,进军中的贴木儿因为收到了东欧一个国家表示臣服的书信而高兴不已。 并且,中世纪的穆斯林生活不像现代的这样充满禁忌,酒精饮料是允许的,葡萄酒更是最常见的饮料。自从到达讹打刺以来,帖木尔汗就一直在痛饮。之后,在一次举行的庆祝宴会上他喝下了大量的酒,引发了疾病连日高烧不退。由于,在远征的路上医疗资源匮乏,就算是在自己国内犯了这样的重病也不一定能够医治痊愈,更不用说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了。 直到最后,这位叱咤风云的帝王病入膏肓死在了东征的途中,他的儿子们马上开展了争夺王位的战争,帝国就此四分五裂,东征的计划也就此搁置。

据《新元史·卷二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五》所载: “帖木儿遂大举伐明,募精兵二十万,以粮运不给,载谷数百车,军行至沃野,即播种之,弃异日之军食。又驱牝骆驼数吉头,如饷乏,则餐其乳以济饥。中途遇大雪,士马僵毙。” 可见,当时他的军队也不容乐观。 历史总是这样波云诡谲,如果,他能够活着继续进军,那么,在一个月之后就将和明军交战。十七年的准备和等待,最终却以这样的结局告终,不免令人失望。但是,这也是黎民百姓的幸运,无论如何战事一起百姓们势必又会沦为泥土被肆意践踏。

明成祖是否会对这起没有发生的战事感到后怕,或者还是感觉到遗憾我们无法得知。可能,在他心中也想和劲敌决一死战,因为,他们身上有不少的共同点,比起和平他们更习惯征战沙场。在位的二十二年里朱棣也曾发动了六次远征战争,派遣郑和远航南洋地区。 并且,对于他的那些凶残的传说丝毫不亚于贴木儿,正因为他的这种性格,才使得他能够发动政变将皇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两位以武力著称于世的君王就连去世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公元一四二四年,朱棣率领军队北征回朝途中病逝于军营中,时年六十五岁。 参考资料: 『《新元史·卷二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帖木儿东征》』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朱棣、朱瞻基,朱元璋最成功的两个后代,偏偏是阉党之祸的养成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和朱瞻基见过面吗,朱瞻基怎么纪念朱元璋,朱瞻基 朱元璋

    宦官专权、外戚参政,并称中国封建王朝的两大痼疾,前者造成的后果尤其令人恐惧:强汉盛唐,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都毁在这一群体手里。 曾经的东汉何等兴盛,但到了桓灵两帝时期,“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经过党锢之祸、十常侍乱政,东汉王朝在不断的内耗中走向了末路。随

  • 朱标在世时,朱棣根本不敢有争夺太子之位的心思,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为什么敢跟朱标争取太子位,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朱标跟朱棣关系好

    当时正值元末,朱元璋揭竿而起,靠着机智勇敢逐渐闯出了名声,受到义军首领郭子兴赏识,被招为女婿,迎娶贤淑的马氏为妻。不久之后,朱标便出生了,朱元璋非常高兴,亲手在一座山上刻字纪念。朱标13岁那年,便承担起祭祖扫墓的重任,临行前,朱元璋交代他务必要体察民间疾苦,体会创业的不易。当年冬天,朱元璋又带着他

  • 朱元璋问道士自己的寿命,道士:“比我多活一天”,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朱元璋问算命先生你的寿命是多少,朱元璋里的倩儿嫁给朱元璋了吗

    正因为出身不高,年少时期又经历过艰苦磨难,所以朱元璋比任何人都能理解老百姓心里的想法,他也不像养尊处优的帝王们敬重鬼神。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和身边的侍从在民间微服私访时,看见一个道士挂着招牌在街边算卦。 朱元璋一时好奇凑了过去让道士给自己算一算寿命,道士抬头看面前的这个男人气势非凡,而且身上的衣料和

  • 朱元璋问相士:我的寿命有多长?相士:比我多1天,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对相士的评价,朱元璋24功臣详解,朱元璋与相士关系

    古语有云:“一爻一占断吉凶,人生无常六九中”。古人对于占卜,卦象这种事情是十分相信的,他们认为人都有命数,而厉害的真正会卜筮的术士可以真正帮你算出你的命数,运气好就可以避免命数中的灾难。 其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卜卦能手就是号称''三分天下”的诸葛亮,“一统天下”的刘伯温。因为他们都是军事,且都可以神机妙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菜叫什么名字?沈万三3个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朱元璋,虽然在治国方面有被人称道的地方,但是在对待身边大臣,甚至亲朋好友反面,却令人诟病,不过,可以理解朱元璋的做法,试问,一个从草根走向皇帝的人,有怎么能不想保住自己的皇帝位置呢,自己是靠推翻元朝坐稳了皇帝的位置,那么又会不会有别人效仿自己推翻自己呢,于是乎,朱元璋自然就变得谨慎起来。 历

  • 朱元璋诛杀的大将中,有九位乖乖受死,唯他不服:要我脑袋敢接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诛杀的功臣,朱元璋曾经诛杀过哪些功臣,朱元璋杀得最多的大臣

    对于朱元璋诛杀开国大将这件事情上,似乎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不过话说回来,朱元璋杀他们绝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有着正当的理由的,因为经过调查之后,这些大将都参与了谋反之事,对于这种大逆之罪,想必任何一位皇帝都不可能轻易的饶恕他们,所以在面对朱元璋的诛杀,这些大将们也大多没有做最后的挣扎,其中就有九位大臣

  • 陆游能否代表金区中原人?“遗民泪尽胡尘里“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陆游于1192年间创作的一组诗的其中一首。当时正逢战时,中原地区沦陷于金人手中已流失多年,陆游以诗词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王师北伐的迫切心情。然而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难免有润色,其修辞手法更是花样百出,陆游诗中所写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又是否是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的真实想法呢?

  • 李世民为何没像朱元璋一样屠杀功臣?因为唐朝的功臣,杀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的简介,朱元璋和李世民谁的历史贡献大,李世民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纵观这一段;历史,其中最为漫长的就是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了,这是从秦始皇一统六合之后我们所进入到的全新的社会阶段,在这一时期之内,虽说经历了许多的改朝换代,但是历朝历代总是能相对的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皇帝”则是封建社会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作为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控者,皇帝往往要协调各方

  • 决定“汗位“的忽里勒台大会,为何在忽必烈夺汗后就成了“过去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忽必烈如何夺得汗位,忽必烈将汗位给了谁,忽必烈为什么要争夺汗位

    而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定夺大蒙古汗国接班人的问题。除了成吉思汗以外,窝阔台汗也是忽里勒台大会所推举出来的。但是自从元世祖忽必烈,继位以后,这个大会就再也没有召开过。至于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大家不服忽必烈的统治。(一)、地位正统,有待商榷《蒙古法基本原则》“成吉思汗的大札萨克规定,兄弟分家时财产按下列

  • 北宋“睡仙”一觉可睡100余天,从赵匡胤手中赢走华山,自此隐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赵匡胤把华山输给了谁,北宋赵匡胤的故事,赵匡胤下葬真实故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奇事,故有奇人。古往今来道术志士从来都不少见,或驾雾腾空,或七十二变,或神功百变。而古之志士,有一人,他既不能驾雾腾空,也不会呼风唤雨,但他有一样神功,就是一觉能睡上100余天,因此人称“睡仙”,他就是北宋不仅睡功好而且能预测未来的奇人陈抟。年少之事陈抟,生卒年不清,但有有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