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上位就是官员政治选择的开始,也是灾难的结局。其中就有一位宰相,以自己的政治投机失败而造成悲剧。其在案发失败后,曾进行狡辩,只不过还是没有逃过被杀的命运。而仅仅两个字“青鹅”,就被关进大牢。众人不解其意,直到把这两个字拆开才明白这是政治暗语。
裴氏家族的传承与中断
门阀士族政治起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到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盛行,而秦一统天下之后开始予以肯定。汉朝时期则成为常态,渗透帝国的方方面面。形成以世家为天下基石的统治秩序,他们利用自己的宗族势力,把控国家的选材标准。
同时还是地方大族,成为一方诸侯,一直游走于朝代更替的政治势力之中。可以说是皇权统治的助力以及障碍,隋朝就是因为隋炀帝想要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结果被反噬而王朝崩塌。唐朝时李世民选择与门阀合作,但也在延续隋炀帝的科举制,试图提升寒门与人才收拢力度,进行与门阀世家的抗衡。
直到武则天时代,门阀士族力量被严重削弱,成为历史性的颠覆时期,唐朝才彻底摆脱门阀世家的控制。而这其中就有裴氏家族,其起源于汉朝,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而没有被折腾掉,反倒成为河东大族。
只不过过族人势力庞大,人员众多,而逐步分为5支力量,分别为西眷裴,洗马裴,南来吴裴,中眷裴,东眷裴。到唐代时裴氏家族也是朝堂的中坚力量,成为一支重要的棋子。只不过族人众多,优秀的子弟也不少。
在竞争中难免不择手段,裴炎能力很强,但并不是最突出之人。而其另一支家族势力的裴斐算是自己的族弟,不仅能力超强,远胜于他。而且还比他年轻,算是后起之秀。为防止其成为家族掌门人,而被他算计而死。
但是因为内耗以及自己的政治能力与眼光还是错误,导致给裴氏一族带来灾祸。而他就是罪魁祸首,只不过可能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是家族的罪人。这也导致曾显赫一时的河东大族,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因一己之私而导致国朝荒废
为何如此强大的家族,最终会败亡结局。这与他的政治投机取巧有关,同时也是政治理念不同与冲突造成的。裴炎可以说是坚定保皇派,效忠李唐江山。在唐高宗李治名下时,就获得皇帝信任。只不过皇帝多病,导致武则天代为处理朝政。
为保住自己的权力而投靠武则天,但是他没有想到武则天竟然不安分自己的权力,而是想要冲击最高位置。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事情,而武则天因为他的势力庞大,且还是先帝所封顾命大臣。
又官至丞相位置,确实不易大动干戈,否则容易适得其反。为此废唐显宗,立李旦登基,开始收揽权力。这与裴炎不符合,一旦长此以往,李唐江山必被篡夺。为此极力与天后进行抗争,为此双方处于争斗态势。
保皇派与天后派之争,不仅仅还是皇位的问题,最终的目的就是新旧派系势力之争。也就是门阀士族与寒门士子之间的决斗,而武则天则代表后者。为此双方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因为政治平衡,以及没有绝对的把握,武则天只能忍忍,进行暗中布局。
密谋被发现自己深陷险境
只不过事情总有意外,武则天在准备对付裴炎,而裴炎也在密谋废掉武则天,以求权力回归李唐皇族手中。此时因为武则天临时变卦,而导致他的计谋中断。直到徐敬业造反,并且提出清君侧,指明要拿下裴炎。因为武则天夺权是因为裴炎的政治站位,为此必须要负责。
而武则天正好借此事处理裴炎,但是没有想到裴炎将计就计,亲自回信“青鹅”两个字,送往叛军阵营。只不过被武则天密探截取,而内容也被武则天破解。那就是青就是12月,鹅就是我与在。合起来就是我在12月造反,两者内外结合,推翻武则天篡政。
结语可以说计划很完美,但是还是泄密,否则情况还真难料。武则天不可能把这一隐患留下,为此对其处以死刑,家族也受到牵连。可见密谋之事按谋反罪处理,裴氏家族就此沦落。
武则天因此加大对朝政的掌控,而门阀士族势力在其执政期间,被一网打尽。但是强硬手段,也带来后期的神龙政变。可谓是压制到极限,必然会遭遇反弹。看似无关紧要的两个字,却被武则天破解,一拆开就是造反有理的罪证,搭上整个家族不知道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