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中,魏国和齐国先后称霸,结果都“富不过三代”!

战国七雄中,魏国和齐国先后称霸,结果都“富不过三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53 更新时间:2024/2/6 16:04:27

[var1]

一方面,就魏国来说,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对于魏国的崛起,始于魏文侯这位君主。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在此基础上,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崛起的诸侯国,魏文侯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var1]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后,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间,继续重用吴起等人,比如训练精锐的魏武卒,以此促使魏国的国力继续上升。魏武侯在位期间,不仅保持了对秦国的压制,还夺取了楚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为魏国迁都大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魏惠王即位。就魏惠王来说,不仅成为魏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还将魏国的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魏惠王在位时,遭到了秦国、齐国、楚国等诸侯国的重创,导致魏国走向了衰落,也即失去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var1]

另一方面,就田氏齐国来说,其在战国时期的崛起,则始于齐威王这位君主。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对于齐威王这位君主,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以此通过变法推动齐国走向了强大。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齐威王派遣田忌、孙膑等人两次击败了魏国大军,促使魏国走向了衰落。齐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齐威王去世,田辟彊即位,是为齐宣王。就齐宣王这位君主来说,在位期间巩固了齐国的霸业。

[var1]

最后,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齐攻燕,几乎灭亡燕国。并且,齐宣王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来。到了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正式即位。齐湣王在位期间,发动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国。而且,齐国还联合魏国、楚国消灭了宋国,从而将齐国的实力推向了巅峰。不过,齐国霸业的崩溃,也是齐湣王造成的。因为在战国七雄中四面树敌,到了公元前284年,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破齐国七十二城,齐湣王出逃莒城,被楚国将领淖齿所杀。在五国伐齐后,齐国可谓一蹶不振。总的来说,就魏国来说,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之后,魏国衰落;就齐国来说,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之后,齐国衰落,可谓都“富不过三代”!

文/情怀历史

更多文章

  • 在春秋战国的几百年历史上为什么先后出现了两个“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时期为什么有两个魏国,春秋时期的魏国一共统治了多少年,如何评价战国时的魏国

    [var1]在西周开国天子周武王到第二代天子周成王之间,西周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姬姓诸侯占据了大多数。而一个周室姬姓的贵族在魏地(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北部),建立了魏国。[var1]由于年代久远和史料的缺失,这个魏国连初代国君都说不清楚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个魏国与晋国、齐国、鲁国、宋国

  • 商鞅、张仪、范睢等魏人,都去替秦国卖命,魏国为何留不住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鞅和范雎谁先谁后,张仪商鞅,秦国张仪商鞅贡献

    按理,强大的国力加上众多人才,魏国一定可以横扫六国,实现大一统/然而,历史上最后实现大一统的却是人才相对匮乏的秦国。[var1]秦国能实现统一离不开人才的帮助,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商鞅,他的变法使秦国从此走上军事强国。还有外交专家张仪,正是有他们对秦国的辅佐,才有了秦国的强大,才有秦王嬴政在先人的基础

  • 吴国祖先的光荣传统,并没有改变吴王阖闾夺位的决心和称霸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吴王阖闾临死遗言,吴王阖闾出生时间,吴国阖闾之死

    那么,为何吴国的君位争夺战,没有像其他的诸侯国一般,发生严重的纷争和后续效应呢?[var1]《东周列国·春秋篇》吴王阖闾剧照究其原因,这和吴国自古以来的传位方式有关。吴国的起源,与周王室是密不可分的。周王为了顺利地传位给季历,周王之子吴太伯、仲雍就逃到了蛮荒之地避位。仲雍的后代,世代居住在吴地,传到

  • 楚国被吴国打败后,秦国出兵相助,有伍子胥和孙武的吴国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国打败楚国后统一了吗,吴国灭楚国后怎么样了,吴国孙武

    吴国再厉害,也无法同时面对秦国、楚国的进攻,更何况后方还有越国的偷袭。这就相当于吴国要同时应付秦国、楚国与越国三个国家,这样一来根本没有任何胜算。[var1]吴国在春秋末期开辟了“西击强楚,北威齐晋”的霸业,并出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吴国、越国原本都是东南方向上的小国家,自身国小而民寡,版图狭

  • 春秋时一位刺客,为刺杀敌人毁容失声,是金庸笔下范瑶的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范遥最后怎样死的,张无忌范遥相认,范遥个人资料

    [var1]金庸塑造范瑶这个人,并非完全凭空捏造的,他是根据历史上一位刺客的原型写出来的,这个人就是豫让,他是春秋时期的刺客,春秋时期有四大刺客,分别是荆轲、要离、专诸、聂政,还有另一种说法,即把要离换成豫让。豫让是晋国人,智伯瑶的家臣,在晋阳之战中,智伯瑶兵败,被赵襄子所杀,赵襄子还把他的头颅做成

  • 三国蜀国为何最先灭亡 只因诸葛亮中了魏国这一毒计引狼入室!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魏国,三国中蜀国为什么最先灭亡,三国中蜀国灭亡真相

    [var1]姜维发现马遵已走,忙追随其后,可惜晚了一步,待姜维等人至上邽,城门已闭,不肯放其入城。姜维等人又返回冀县,冀县也不放姜维等人等进城。姜维等害怕,只好去投诸葛亮。时蜀军先锋马谡因违背诸葛亮的部署,又不听裨将军王平劝阻,擅自放弃街亭,依山立寨,以为据高临下击魏军势如破竹。结果被魏左将军张郃击

  • 为什么灭亡巴国、蜀国的是秦国,而不是同样邻近的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和楚国,春秋时期的蜀国和巴国哪个厉害,楚国和蜀国的关系

    [var1]一首先,从地理角度来看,秦国位于黄河流域,而巴国、蜀国则和楚国一样,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对于秦国来说,如果从关中地区出兵进攻巴国、蜀国,需要翻过秦岭地区,也即道路险阻,增加了秦国进攻巴国和蜀国的难度。不过,最后的结果则是秦国消灭巴国和蜀国,而不是地理位置同样邻近的楚国。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

  • 此人是司马迁的祖先,超越白起的战国名将,曾把张仪驳得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司马迁虽然厉害,但他还有个祖先,比他更加厉害,即战国时代的司马错,早在周朝时期,掌管军队的官员叫做"司马",跟"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当时的贵族可以随意更改自己的姓氏,人们往往用自己的封地、官职当姓氏,而司马这个姓氏,就是这样来的,司马错是战国秦惠王时期的名将。秦惠王十九岁登基

  • 吴国攻入郢都后痛失好局,楚国因外援助力反败为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国战楚国谁赢,吴国打楚国的背景,吴国打败楚国后统一了吗

    其实,楚国除了随国这个有情有义的盟友之外,还有一个国家也同意向其伸出援手,并且在随后的战局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那就是秦国。[var1]《东周列国·春秋篇》秦国战车剧照早年,楚国曾经联合秦国来制约吴国,眼下楚国发生国难,几乎要遭到灭国。楚国的其他盟友们自顾不暇,而楚国大臣们也树倒猢狲散。只有一人,他

  • 三国时期蜀汉的五虎将,第一不是关羽,他年近70斩杀魏国五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蜀汉五虎将谁最厉害,蜀汉五虎上将是哪五个,三国蜀汉的五虎将

    [var1]这五个人都是因为武艺十分高超而闻名的,每一个都是战场上让人闻风丧胆的战神。他们其中有一个人在70岁高龄时,还因为被人瞧不起,一怒下斩杀对方四名儿子,他是谁呢?[var1]这个人就是赵云,他本来是白马将军公孙瓒的手下,在这期间认识了与自己意气相投的刘备。后来赵云因为哥哥的去世离开了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