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明朝皇帝英宗和代宗轮流当皇帝,是怎么回事?天道有轮回!

解密:明朝皇帝英宗和代宗轮流当皇帝,是怎么回事?天道有轮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436 更新时间:2024/1/8 16:41:44

而且这俩个皇帝的出生都不能说是特别的正统,都不是正宫所生,他们只是有共同的父亲明宣宗。英宗算是长子,代宗算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简要说明一下他们的出生,他俩的来历可以说都不好,英宗的名义上的母亲是一名贵妃,但母亲实际上是一名被宣宗临幸的宫女,当时的正宫皇后没有子嗣,他母亲正好用宫女的孩子伪装成自己的孩子,成功上位,并被立为长子,取名朱祁镇

代宗的出生也不光彩,他的母亲也是侍女。曾经是明朝汉王宫内的女眷,但汉王朱高煦被宣宗给生擒了,他的家眷就包括代宗母亲都被带到后宫作为宫女了。但是代宗母亲因为姿色尚可,加上回京路途遥远,宣宗就和代宗母亲吴氏发生了关系,回到京城后,宣宗也时常前去,吴氏最终生下了代宗,取名朱祁玉。

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时间,代宗本来也不准备当皇帝的,当时他已经被封为成王,整日日子过得也可以。英宗在他父亲宣宗去世后,正常即位,做了皇帝。俩个人平时也相安无事,或许平时还能在一起打打猎,可是上天就是这么捉弄人。明朝在建国之初和后来的一段的时间一直对北方的蒙古进行讨伐,最终分裂成瓦剌与鞑靼两部分,而瓦刺在英宗时期逐渐强盛起来,不断骚扰明朝边境。

这个时候的英宗可能太闲了,加上当时身边宦官王振的不断进言,二人一拍即合,心血来潮,立刻发兵攻打瓦刺。瓦刺首领叫做也先,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因为时间仓促,当时带的兵马并不是明朝的精锐,又加上连日下雨,英宗二人又打起了退堂鼓,准备撤退。但因为王振的一些私事,延缓了撤兵时间,也先抓住机会,将明英宗团团围住,王振被杀,英宗被俘。

事后,明朝朝廷震动,都准备南迁了,但是这个时候,明朝的一个名臣于谦挺身而出,当机立断,朱祁玉以前与于谦都互相欣赏,于谦准备迎立成王朱祁玉为新帝,得到了群臣的相应,顺势当了皇帝。这个时候英宗依然在北方瓦刺手里,瓦刺准备以英宗为筹码,向明朝提出要求,但是大明不愧是大明,代宗下令不准与瓦刺和谈。

但后来经过于谦的劝说,代宗派了人前去查看,随之,派去的这个人能力太强,也是立功心切吧,用自己的能力直接把英宗接回来了,这就很尴尬了。代宗知道后,立刻把英宗给关了起来,自己依旧当皇帝,他把自己儿子立为了太子,但他儿子没成年就死了,后来太子这件事就一直压着。

到了代宗的景泰八年,代宗的得了重病,不得不立太子了,但在人选方面又出现了矛盾,当天未能议成,于是准备第二天再议。明朝又到了一个转折点,谁知道得了重病的代宗第二天直接归天了。当时,英宗的旧部政变,放出了英宗,英宗再次当了皇帝,改年号景泰为天顺,并且杀害了于谦,但后来的统治时期,总体政治清明,明朝的车轮继续向前发展。

更多文章

  • 千古名臣范仲淹天平山风水之谜:盛名千载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平山和范仲淹的墓,范仲淹关于风水的故事,天平山最新消息

    范仲淹,北宋名相,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仅是这些结论性的语言,远远不能体会范仲淹独特而丰富的人生内涵。文武兼备、智谋过人的范仲淹,其官贵之显、政绩之著、正气之浩、声名之盛,可谓一绝:其著——主政于朝,发起“庆历新政”,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整饬地方

  • 历史上的宋江,为了保住性命,冒死南下征讨方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宋江真的征讨方腊吗,宋江为什么要征讨过方腊,宋江征讨方腊有多严重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很多人都极其讨厌宋江,认为正是他的官本位思想一心想要招安才造成这样的结局。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宋江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又为什么要去征讨方腊呢?历史上关于宋江的记载非常少,但是宋江这个人是有的,梁山好汉也是有的,只不过不像《水浒传》中写的那样有108将,打的朝廷不敢剿匪。在真实的历

  • 杨门女将将真的存在过吗?宋朝真的很有钱吗?看了这些请不要惊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杨门女将有几个,宋朝杨家将的历史资料,历史上真有杨门女将吗

    ·到底有没有杨家将?杨家将这个词已经不是一个家族的称号了,它代表的是整个大宋的国威和霸气。而潘仁美,这个靠女儿上位的奸臣,注定被人唾骂千年。但历史上,所谓的杨家将仅仅只是一个副将。而所谓的【潘仁美】潘家,不是西宫,而是正宫,是一位对大宋兢兢业业的老功臣。他不但为人低调,而且做官也很有成绩。而他怎么却

  • 原创明亡前崇祯做了一个怪梦,大臣纷纷道喜,唯独此人跪地:大明要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明崇祯15年的大事,大明暴君崇祯,明朝十大神秘预言

    史学界一直有一种说法,“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万历之怠惰。”。另外,在《明史》神宗的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万历皇帝,这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30年不上朝。灭亡一定有征兆,明朝之亡,始于奇灾。从万历年间开始,明朝各地几乎年年都爆发各种灾害。干旱不必说,尤其鼠疫

  • 苏轼是北宋大才子,可是为什么要举荐一位大“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轼到底多厉害,苏轼人物生平及评价,苏轼有什么突出贡献

    他曾经写过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洗儿”是古代汉族风俗,婴儿出生之后不久,要清洗身体并宴请亲友。这首诗表面上是对于儿子的“希望”,何尝不是对于自己坎坷经历的一种感慨?何尝不是自己心目中所向往的理想生活?——不要自作聪明,要大智若愚,要无病无灾

  • 宋朝因“莫须有”而死的何止岳飞?狄青之悲,更令人心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狄青可以说是北宋真正的草根名将。他出身寒门,在十六岁时,其兄与人打架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捕入京,刺面,正式开始了军旅生涯。因为他精通骑射,所以在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时,被任命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当时宋朝前线军队因为经常被西夏击败,所以将士们在面对西夏军队时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为了鼓舞士气

  • 揭秘:柴荣死前谨慎安排后事,为何没能阻止赵匡胤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柴荣会不会是赵匡胤害死的,柴荣为何不提前处死赵匡胤,柴荣对赵匡胤评价

    柴荣在继位之后,也曾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为期三十年的目标,可惜他没能等到这个时候。柴荣在北伐中突然患病,他就不得不开始给自己安排后事,他的突然死亡确实让人没想到,毕竟他年纪也不是非常大,可疾病是很难预测的,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柴荣作为国君,他也要为自己的国家负责,安排好后事,可以避免很多的乱子,他

  • 顶撞宋孝宗,逼疯宋光宗:南宋最剽悍的女人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光宗和宋孝宗关系好吗,南宋时期宋孝宗,南宋除了宋孝宗还有谁

    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是宋朝最凶悍泼辣的皇后,不仅当面顶撞公公宋孝宗,而且把丈夫宋光宗给逼成了精神病,使其在位仅仅5年,就被迫退位为太上皇。李凤娘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二女儿,于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出生在父亲的军营之中,据说此女出生时,还有异常景象:几只黑色的凤凰聚集在军营前的石头上,李道看见后,

  • 原创赵匡胤为了优待柴氏子孙,特赐予丹书铁卷?赵匡胤:我没有那么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简介与传说,历史上人们对赵匡胤的评价,赵匡胤生活经历

    提起柴进,很多读者最先想到就是柴进喜好结识天下英雄,不错这也是柴进的一大特点。但是要说柴进最看重、最宝贵的东西,那一定就是“丹书铁卷”无疑了,而且柴进也正是因为有御赐的“丹书铁券”护身,所以才敢明目张胆地收留天下好汉,到自己的庄上躲避官府的追捕(像武松、林冲等都曾被柴进所救)。▲柴进在《水浒传》中,

  • 宋朝战争胜率是唐朝的2倍,因何还是军事颓废?其实道理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唐朝前期的对外战争史,就是一部部灭国史!但是北宋呢,从来没有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周边国家从来没有一听大宋的名号就战栗的。相反,他们身体发抖是即将碾压北宋的激动心情的表露!而且,北宋还产生了严重的“恐辽症”,“恐金症”。北宋的作战,不仅不能大量杀伤敌人,反而被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