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顶撞宋孝宗,逼疯宋光宗:南宋最剽悍的女人是如何炼成的?

顶撞宋孝宗,逼疯宋光宗:南宋最剽悍的女人是如何炼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53 更新时间:2024/1/22 20:17:44

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是宋朝最凶悍泼辣的皇后,不仅当面顶撞公公宋孝宗,而且把丈夫宋光宗给逼成了精神病,使其在位仅仅5年,就被迫退位为太上皇。

李凤娘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二女儿,于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出生在父亲的军营之中,据说此女出生时,还有异常景象:

几只黑色的凤凰聚集在军营前的石头上,李道看见后,非常惊讶,认为女儿将来必定贵不可言,于是为她取名为风娘。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记载了此事:“初,后生,有黑凤集道营前石上,道心异之,遂字后曰凤娘。”

李凤娘在父亲好友、游方道士皇甫坦的帮助下,被宋高宗许配给皇孙恭赵惇。

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退位为太上皇,宋孝宗继位,乾道四年,李凤娘为恭王生下一个儿子,被封为嘉王。

几年后,恭王被立为太子,李凤娘顺理成章成为太子妃,这一下她的本来面目彻底暴露出来。

史书上称她“性悍妒”,不断在太上皇和皇帝面前指摘太子身边官员,引起高宗和孝宗反感,更是被孝宗当场怒斥:“你应当以皇太后为榜样,否则,朕就废了你!”

李凤娘从此对孝宗怀恨在心,不断挑拨丈夫和他之间的关系,相关内容,我们在前一篇章中记述过,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我们今天重点说说李凤娘的是如何把丈夫给逼疯的。

恭王被立为太子后,孝宗认为太子刚立,东宫缺少姬妾服侍,便将谢贵妃宫中的一位黄姓侍女赐给太子。

黄姓女子在恭王继位后,被封为贵妃,这就引起了李凤娘的嫉妒。

一次,光宗去主持祭祀宗庙,离开皇宫,暂时住在斋宫,李凤娘趁机将黄贵妃杀死,然后以暴病而亡上奏光宗,所谓“暴亡”和今天很多新闻中的主角“猝死”有异曲同工之妙。

祭祀那天,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祭坛上的蜡烛尽数为风雨所灭,光宗大骇,以为上天示警,犹疑不定之际,又接到黄贵妃死亡的报告,使光宗大受打击,一病不起。

这还不算,李凤娘更狠的手段还在后面。

光宗身体好转后,在宫中处理政事,有一天,光宗看到一位捧着水盆在旁边侍候的宫女,双手皮肤洁白细腻,宛若春葱,便称赞了几句。

李凤娘知道后,命人将这位宫女的双手砍下,放在食盒内,送给光宗。

光宗正在批阅奏章,接到皇后送来的食盒,十分高兴,打开食盒准备享用美食时,却看到一双血淋淋的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再次病倒,多日无法上朝。

李凤娘利用光宗病重之机,将他的张贵妃、符婕妤等嫔妃,撵出皇宫,勒令嫁给平民。

光宗知道李凤娘所作的一切,但生性怯懦的他,不敢力争,只是一个人生闷气,时间久了,再加上断手惊吓、贵妃暴亡、祭祀惊魂等事件,最终,被吓得“噤不知人,但张口呓言”,成为精神病,无法处理朝政。

而李凤娘也不客气,毫不犹豫将朝政大权抓在手里,按照宋朝惯例,皇后不得干预朝政,李凤娘却公然违背祖训,替光宗批阅奏章、起草诏令,史书称:“政事多决于后,后益骄奢”。

大权在握的李凤娘,愈发骄横,当众将劝光宗去向孝宗请安的中书舍人陈傅良一脚踢倒(将门之女,身手不凡),还恶狠狠叫道:“这是什么地方!一个穷秀才难道就不怕砍头!”

李凤娘不仅追封自己祖上三代为王,还将家庙修得富丽堂皇,规模宏伟,卫兵之多,甚至都超过老赵家的太庙,史书上称:“家庙逾制,卫兵多于太庙”。

有一次,李凤娘归谒家庙,一路上,銮舆车马,浩浩荡荡,所过之处,各州府县应接不暇,忙得焦头烂额。

李氏一门亲属26人、幕僚172人全被授予官职,甚至连李氏门客,也全被皆封官。

李凤娘的专权跋扈,激起众怒,庙堂之上、江湖之中,纷纷发声谴责。

百官请太皇太后吴氏(即高宗吴皇后)出面,逼光宗禅位给太子(嘉王,即宋宁宗),退位为太上皇,李凤娘也被迫成为太上皇后,从此移居泰安宫颐养天年,再也无法专权。

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李凤娘病死,时年56岁。

据说安葬时,李凤娘的尸体由于连遭烈日暴晒,已变得黝黑,臭不可闻,宫人们只好以鲍鱼和花瓣遮盖气味。

下葬后不久,她的陵墓便被雷击毁,临安城的人们听说后,全都拍手称快。

李凤娘这位狠毒、嚣张的女人,死后居然得到“慈懿”二字作谥号,真是莫大的讽刺!

参考资料:《宋人轶事汇编·西湖志余》、《续资治通鉴》、《宋史·光宗本纪》、《四朝见闻录》、《宋史·卷二百四十三》

更多文章

  • 原创赵匡胤为了优待柴氏子孙,特赐予丹书铁卷?赵匡胤:我没有那么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简介与传说,历史上人们对赵匡胤的评价,赵匡胤生活经历

    提起柴进,很多读者最先想到就是柴进喜好结识天下英雄,不错这也是柴进的一大特点。但是要说柴进最看重、最宝贵的东西,那一定就是“丹书铁卷”无疑了,而且柴进也正是因为有御赐的“丹书铁券”护身,所以才敢明目张胆地收留天下好汉,到自己的庄上躲避官府的追捕(像武松、林冲等都曾被柴进所救)。▲柴进在《水浒传》中,

  • 宋朝战争胜率是唐朝的2倍,因何还是军事颓废?其实道理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唐朝前期的对外战争史,就是一部部灭国史!但是北宋呢,从来没有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周边国家从来没有一听大宋的名号就战栗的。相反,他们身体发抖是即将碾压北宋的激动心情的表露!而且,北宋还产生了严重的“恐辽症”,“恐金症”。北宋的作战,不仅不能大量杀伤敌人,反而被敌

  • 汤和的存在对朱元璋也是一种威胁,为何朱元璋让汤和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汤和先死还是朱元璋先死,汤和为什么可以善终,朱元璋和汤和是一起长大的吗

    老朱杀功的板子不能全打在他一个人的屁股上,实事求是的讲有老朱残忍和猜疑的原因,也有功臣为非作歹以及老朱为儿子清除障碍等诸多因素。不管怎样讲,一些功高至伟的功臣最终难逃厄运。比如老朱曾经的红人、新锐宰相胡惟庸,还有把北元小朝廷赶到漠北的蓝玉、冯胜、宋濂、傅友德等人无一幸免。然而开国元勋中汤和却是个例外

  • 原创清官被免职回乡,穷到卖女儿来凑路费,朱元璋闻讯把他阉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阉了没钱回家的清官,朱元璋手下清官下场,朱元璋最信任的清官

    这位得罪朱元璋的清官就是曾任陕西参政的曾秉正。洪武初年,天下初定,朱元璋为更好的治理国家而要求各地举荐人才。曾秉正就因品学兼优而被南昌地区举荐,后朝廷授予他海州学正的职位。这海州距南昌有千里之遥,但曾秉正为了实现自己报国的愿望,还是欣然赴任。在海州学政这个岗位上,曾秉正一干就是七八年。后来直到朱元璋

  • 秦桧后人抗击女真以死报国,曾祭拜岳飞,为先祖赎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桧生平简历,秦桧害死岳飞的故事150字左右,岳飞死后秦桧活了多久

    话说宋宁宗时期,金国在蒙古的打压下国土面积急剧减少,仅占据河南地区而已,宋宁宗见金国挨打,马上“落井下石”,停止向金国出纳岁币,金国经济上也出现了断条。金国统治者女真人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对策,讨论的结果是,蒙古人惹不起,北方可以放弃,宋人落井下石,应该继续南下侵略宋朝,扩大自己的疆土,掠夺他们的财

  • 看似羸弱的宋朝,比起唐朝却是强上不少,更有能打的不败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怎么推翻唐朝的,唐朝和宋朝谁最厉害,宋朝与唐朝的比较

    就连对外战争上,宋朝也并不是一项的软弱怕事,宋朝有一位将领,他是将门之后,父亲是李处耘,是宋朝的一位开国名将宋太祖时期,攻打后唐,他负责粮草的押运工作,面对敌军来袭,他身先士卒斩杀对方一位高级将领。有力的保障了宋军的粮草补给。这位名将不仅勇猛过人,就谋略而言也是更胜一筹。到了赵光义时期,攻打北汉,在

  • 岳飞路过金山寺,道月禅师送他一首保命诗,可惜他临死前才领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岳飞在镇江金山寺,关于岳飞的经典历史故事,岳飞历史上有哪些故事

    对于岳飞的结局,他的挚友道月禅师早已警示他,可惜当时岳飞一心为南宋南征北伐,无暇顾及其他。那么道月禅师究竟对他说了什么呢?为何岳飞最终还是遭了奸人暗算?一、金山会道月,挚友送偈语在岳飞的人生轨迹当中,他的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抗击金军。在金朝方面,他面临的最大敌人是完颜亨,完颜亨虽然强大,但是在岳飞以及

  • 善待百姓的朱元璋,为何要大肆杀戮昔日的伙伴?可怜天下父母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对老百姓有多好,朱元璋成为皇帝后怎么善待家人的,朱元璋对平民的态度

    但是这位对待百姓都很仁慈的皇帝,在后来却大肆杀戮了很多昔日的伙伴。当年他从一个小小的义军士兵,一路攻城略地打下了整座江山,靠的就是昔日的这些伙伴们。朱元璋曾经跟手下官员说过,自己这个皇帝以及天下的文武百官,都是依靠普通百姓来供养的,所以要官员们善待百姓。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朱元璋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那

  • 宋朝繁荣昌盛,却为何发生了433起农民起义?此项政策是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三次农民起义,宋朝统一战争的背景,宋朝灭亡前的三大军事战争

    同时宋朝也是起义发生最多的朝代,在我国古代,起义事件稀疏平常,这基本上是任何一个朝代都经历过的,但是除宋朝之外,其他朝代发生的起义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般发生在王朝末年,通常王朝建立之初政治清明,刚刚结束了战乱的人民得到安定,是不会发生武装起义的。但是宋朝是个例外,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朝

  • 诗中李杜,词称苏辛——苏轼的坎坷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轼对仕途坎坷的态度,苏轼人生坎坷经历,李杜苏辛是谁

    北宋年间,出了一位惊才绝艳的词人,便是苏轼,号东坡居士。与南宋那位天才辛弃疾遥相呼应,并领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人物。苏家父子在唐宋八大家里占了三位,古龙作品《小李飞刀》有幅对联:“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以形容家族中文采之盛,用在苏门这里,倒是十分贴切。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早年随父进京赶考,主考官是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