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赋》中嫪毐下场有多惨?除了商鞅,这种刑罚在秦国是独一份

《大秦赋》中嫪毐下场有多惨?除了商鞅,这种刑罚在秦国是独一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39 更新时间:2024/2/6 16:11:04

嫪毐作为我国知名宦官,却和王太后生了两个孩子,靠着自己的天赋,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最终嫪毐难逃被秦始皇清算的下场。想当秦始皇的“假父”,就要有承受千古一帝怒火的觉悟,最终嫪毐被处以极刑。 而这种刑罚即使在秦国也非常少见,除了嫪毐之外,就只有商鞅曾经受过刑。要知道秦朝以法治国,法家重视刑罚,什么样的刑罚连秦国这样的法家大国都避讳不已?

[var1]

关于嫪毐的下场,许多史书都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非常简洁:“车裂以徇,灭其宗。”《说苑·正谏》也记载为:“毐败,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意思是嫪毐发动蕲年宫之变失败后,被秦始皇抓获,给予他车裂的刑罚,并且杀了他宗族,连他和太后生的两个孩子都没放过。 那么车裂到底是什么样的刑罚?能够让秦始皇用在令他愤恨不已的嫪毐身上,商鞅作为开创秦国霸业的先驱和功臣,为什么最后也被处以车裂之刑?

[var1]

车裂,顾名思义就是将人的头和四肢绑在马匹或者战车上,然后从不同方向拉扯,直到把人撕成碎片。当然也有用其他动物代替的,因此也称之为“五马分尸”。在这个过程中,受刑人要忍受恐惧和痛苦,特别是拉扯时最难以忍受。 这一刑罚最早出自《周礼·秋官》:““誓驭曰车轘。”所谓车轘就是车裂,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车裂其实非常盛行。周赧王时期,齐王就曾经在国内实行过车裂,孔子的后人子高看了之后于心不忍,于是劝诫齐王这种刑罚有伤天和,不是一个有德之君应该实行的。

[var1]

虽然齐王从谏如流停止了车裂,但是在后来这一刑罚依旧流行,特别是处罚一些造反叛逆的大臣时,不仅可以威慑其他人,还能够严惩犯人,因此各朝皇帝屡试不爽。比如汉初的开国功臣彭越,因为受到刘邦猜忌,被刘邦以谋反的罪名车裂于市。五代十国的猛将李存孝,也因为被怀疑谋反而遭受车裂之刑。 在所有遭受车裂刑罚的人中,最著名的要数商鞅。商鞅本是卫国人,曾经在魏国出仕,却得不到魏王的重用。来到秦国后,与秦孝公一见如故,并且着手改革,将秦国塑造成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一位。

[var1]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真正有实力傲视群雄。但是在变法的过程中,商鞅也得罪了不少人,比如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嬴驷。商鞅为了确定变法的决心,割了嬴驷老师兼大伯赢虔的鼻子,从此双方结仇。 当秦孝公去世后,惠文王继位,赢虔也重新得到重用。他们要做到第一件事就是制裁商鞅,而商鞅被捕后以谋反的罪名被处以车裂。这位卓越的改革家、政治家最后死于五马分尸。好在商鞅虽死,但是变法却没有停止,秦国依旧使用商鞅定下的法律,一步步统一六国。

[var1]

而车裂这种刑罚,在后世被认为过于残暴,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讽刺的是,比车裂更加残忍的刑罚却层出不穷。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人们能够冶炼出越来越锋利的铁器,也制造出来更多的刑具。而凌迟慢慢代替了车裂,成为最残忍的刑罚。 唐朝,车裂被正式废除,后世的统一王朝几乎也没有再使用过车裂。但是凌迟因为比车裂更迟缓,也更加痛苦,同时具有威慑作用,成为了各大王朝用来处理谋反叛军的有效手段。诸如袁崇焕、刘瑾、耿精忠、石达开等人都是死于凌迟。不过新中国建立之后,无论是车裂还是凌迟都被废除,中国不再需要这些残忍的酷刑来惩罚他人。

更多文章

  • 山海经中记载一种树,是通往三界的桥梁,原来此树现实中真实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山海经中的树,山海经通往三界的神树,山海经神奇树图片大全

    [var1]而近几年来,接连有著名的地理学家证实《山海经》中记录的地点确实存在,并且其中也包括外国的地点以及事物都被证实其真实性。其中记载的企鹅、飞鱼、犀牛、猩猩在现实中都能够找到原型,那么我们便开始重视《山海经》存在的真实性。今天我们说的这棵扶桑树便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在30年前考古学家在四川省的三

  • 长平之战长达三年之久为什么没有国家出兵援助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之战赵国真实情况,长平之战赵国总共投入多少兵力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野王并占领了野王,韩王被迫献出上党之地于秦以求秦国撤兵。然而上党军民不愿意投降秦国,于是上党郡守冯亭擅自将上党十七城献给赵国,赵孝成王听从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接收上党,并派平原君赵胜去接收上党土地,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防备秦国来攻。秦国攻打韩国的战略意图本来就是占领上党,现在到嘴

  • 《山海经》十大知识点,你可能不相信,却带来满满的收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二、上古时代人种是多元化的虽然今天的人种也是多元化的,但是数量只有四种,分别是蒙古利亚人、欧罗巴人、尼格罗人和棕色人种。有人把棕色人种划入黄色人种,这样就只有三个人种。而在上古时代,是无法按照肤色来划分人种的,因为《山海经》很少记载这些人的肤色,而是对外形记载很多。《山海经》一共记载了一

  • 从地缘格局看,为何晋国以强盛的姿态分裂为赵魏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国如何分成赵魏韩,晋国强盛期有多少兵力,赵魏韩晋国有多强

    [var1]晋国公族衰落源于曲沃代翼,曲沃代翼的发生,源于闻喜(曲沃)的特殊位置春秋各国公室渐衰是通病,卿大夫做大也是趋势,比如鲁国三桓。晋国的特别在于曲沃代翼发生后,晋国小宗取代大宗,晋国君主主动打压公室,加速晋国的公族衰微的进度。而曲沃代翼的发生,源于曲沃(闻喜一带)的特殊地缘位置。曲沃代翼缘起

  • 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何没像商鞅那样,被秦国人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仪和商鞅谁厉害,苏秦张仪与商鞅,张仪为什么劝秦惠王

    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已经不那么轰动一时,而合纵连横之说又成为了当时各个国家所喜爱的的外交方式。而张仪就是秦朝有名的外交官,连横一说就是张仪提出的。[var1]而张仪所提出的连横一说在当时并不被人们所信服,当时的人们还是认为苏秦的合纵一说更为有效。直到张仪亲自游说诸王,连横之盟才堪堪成立。而在

  • 楚悼王为什么要重用毫无忠心可言的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悼王为什么喜欢吴起,楚悼王和吴起的关系,齐玉回吴起照片

    中国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而如此漫长的历史,如果只能劈一刀分开的话,那这一刀就要劈在秦朝,以秦朝为分水岭,之前的历史就叫先秦。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从秦朝开始,中国无论从政治文化,人心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尤其是国家体制方面的变化,引发了里里外外所有的变化,百代皆行秦政法,秦朝在历史上开启了诸

  • 秦岭一白说历史人物: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商鞅为什么被五马分尸,商鞅活了多少岁,孙膑评价商鞅

    秦惠公组织五十万大军,试图夺回河西五百里失地,尽管此前三次收复都很失败,还被魏军趁势冲进关中暴揍。秦国三代乱政以战养国,真要消停点恐怕就散架了,秦公看着扛着撅头把的队伍,寄望于这次可以靠人多取胜。寡人的底线,是以黄河为界!吴起听到这话笑出了声,回家洗洗睡觉梦里啥都有,李悝变法让魏国的实力大增,自己创

  •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是如何对待六国的?大部分较惨,数它结局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啥不扩张边界,秦始皇一统六国,秦始皇为什么只扫了六国

    可自古便有“成王败寇”一说,秦王赢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自将被历史铭记。可那六国的亡国之君,在城破国亡之后,是兵败被杀、国破被囚,还是流放异乡、郁郁而终,亦或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结局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六国国君的结局,其实他们大部分较惨,只有一国的结局算是相对较好。[var1]齐、韩两国——活活

  • 战国时期魏国流失8大顶尖人才:1个战略家,3大名相,4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魏国最厉害的猛将,战国魏国十大名将一览表,战国魏国大将排行

    魏文侯任用贤才,变法图强,成为了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雄的国家,西击秦国,东却齐国,南霸楚地,称雄三晋,魏武卒闻名天下。[var1]魏国更是人才济济,李悝、吴起、西门豹、乐羊等撑起了魏国的一片天。然而成也人才,败也人才,到了魏惠王之后,魏国的人才流失也是七国之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战略家,三大名相,四大名将,

  • 秦国并非所向无敌,战国七雄中仍有四人,把秦军打到怀疑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内乱100万秦军去哪了,秦国强大的军队秦军,秦国后期为什么秦军那么不经打

    [var1]然而秦国统一天下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非常艰难且需要历代君王所坚持的事情,纵观秦国崛起之路可知秦国也并非所向无敌,战国时期曾有四人大败秦国,秦国损失惨重不得以休养生息,从战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吴起与匡章战国时期可谓是群雄逐鹿的时代,每个诸侯国亟需壮大自己的实力,为此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