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赵军为何没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赵军为何没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56 更新时间:2024/1/15 17:19:06

然而,萦绕在长平大战背后的诸多疑问,却因史料记载不详而迷雾重重。

[var1]

据《史记》记载:“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阬之。”“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关于白起坑杀40万赵军降卒一事,历来都有不少人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理由如下:

[var1]

一是认为赵国人口中成年男子充其量也就四五十万,长平之战的目的是争夺上党地区,并非你死我活的灭国大战,作为四战之地的赵国,没有理由动员全部青壮前往长平;

二是长平战后,作为胜利方的秦国尚且付出了“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的惨痛代价,战败方的赵国又岂会有多达40万的降卒被白起坑杀?

[var1]

三是白起究竟如何做到在不激起反抗的前提下,坑杀40万降卒的?朱熹对此就曾提出质疑“赵卒都是百战之士,岂有四十万人肯束手就死?决不可信”。也有学者列举日本法西斯在南京屠杀30万军民一事作对比,认为侵华日军用现代化武器完成屠杀用时六周,而完全依靠冷兵器的秦军,如何在短时间内坑杀40万赵军?

于是有人推测,史书中的“四十万”可能是“十四万”的讹写,又或者是古代“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的传统夸大。

[var1]

但不能否认的是,《史记》中关于赵军被杀40万的记载在《秦本纪》《白起王翦列传》《六国年表》中均多次出现,恐怕绝非传抄错误所能解释的。

何况,秦国以杀敌人数作为军功赐爵的主要依据,白起临死前也承认“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敌对的秦赵两国关于战损人数的某种“默契”,也佐证了“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余万”的记载并非夸大。

区别在于,40万赵军究竟是怎样阵亡的?

[var1]

事实上,司马迁对于赵军阵亡人数用了“前后所亡”一词,这恰恰表明,40万这个数字应是秦赵在争夺上党的三年拉锯战中的总阵亡人数,而秦军伤亡过半也是战争前期造成的,绝无可能是在赵括大军被围、秦军已占据优势后的结果。

这也就意味着,最终投降白起的赵军人数是低于40万这个数字的,参考秦军伤亡过半的结果,那么赵军投降被杀数最多不过二十余万,这也符合白起“赵卒降者数十万人”的表述。

[var1]

但即便是20万降卒,白起又是怎样做到不激起反抗的前提下处决这些俘虏的呢?

赵军投降的是为了活命,但如果降后要被坑杀,那赵军降卒势必奋起反抗。白起说自己使了“诈”,这个“诈”又是什么样的手段呢?

随着赵军尸骸的考古发现,这一真相也浮出水面。

1995年10月,考古工作者对高平市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也是首次对长平之战遗址进行正式发掘研究。

[var1]

此后,在山西省高平市以北的谷口村、后沟村、柏枝庄村均先后发现数十处长平之战赵军尸骨坑,2020年时,南王庄村又发现了厚达60厘米的带状尸骨层。

根据出土刀币和尸骸情况判定,这些尸骨坑均为阵亡的赵军士卒。

如果我们将发现赵军尸骸的村落用线条连接,就会勾勒出一个大体呈狭长形状的区域,而这个区域恰恰是一处形如口袋的谷地。

[var1]

这充分表明,当年赵括统率的赵军主力正是被秦军围困在丹河东西两岸的谷地,秦军依山凭险据守,赵军数次突围无望,被迫投降。考古发现证实了白起坑杀赵军降卒确有其事。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弄清楚,白起坑杀降卒的“诈”究竟是何手段。

根据考古发掘简报结论:赵军尸骸皆呈杂乱无章,纵横相叠状态,多数赵军头骨上均发现了箭痕、砸痕、刃痕等致命伤,且头骨与躯体分离,但未发现大量活埋证据。

[var1]

此外,尸骨坑中还发现了大量砂岩石块,经判定,是造成尸骸头颅砸痕的攻击用具。上述事实说明,赵军降卒是死于近距离杀伤后草草掩埋,而非历来所认为的生前活埋。

但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已发现的赵军尸骨坑都位于谷地之外,靠近地势较高的外包围圈地带,且在方位上东西南北皆有,并非集中在一处。

[var1]

此外,所有尸骨坑均发现有大量燕赵刀币以及箭簇,但赵军使用的戈、戟等兵器却极少发现,如永录乡铺上村仅出土1件赵国兵器戟。这并非文物盗掘的缘故,否则无法解释文物贩子为何取走兵器却留下价值更高也更容易携带的货币。

显然,赵军在投降后,除了战斗兵器被收缴外,还被划分成了若干支小队,分别沿四个方位向地势较高的山峦地带攀爬进入秦军营垒,后沟村尸骨坑甚至位于山峦西侧山脚。而且,被分割划分的赵军小队,每支人数应该并不太多,因为已发现的尸骨坑面积为40—50平米,深度则不足1米。

[var1]

据此,白起临终前所言“我诈而尽阬之”,所用的“诈”手段,应该是对赵军士兵许以某种承诺(如食物或放归赵国)后,让赵军降卒自愿放下武器,以小队为单位分别跟随秦军进入各自包围圈营垒,再突然击杀对方。

[var1]

在这种情况下,赵军降卒纵然人数众多,但化整为零后无法形成有效串联,极易被秦军千夫长甚至百夫长所率部队击杀。而这种“坑杀”方式也是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这或许才是白起能够在短时间内处决数十万降卒的真相。

更多文章

  • 最后的赵括:断粮40日士气不衰,5次突围不降,宁死倒在冲锋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的赵括到底有多可怕,真实的赵括有多强,赵括的厉害之处

    [var1]这位长平之战的指挥者,秦军最高的军事统帅,一举揭开了长平之战后、外强中干的秦国与秦军: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如今秦军虽然歼灭了赵括的45万长平赵军,但秦军同样死伤过半,国内府库、钱粮空

  • 一片丹心写春秋: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跌宕起伏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昌浩,关于红四团的英雄事迹,红四团的英雄事迹简短

    “陈昌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这一天,距离陈昌浩离开人世,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三年……西路军兵败祁连山,陈昌浩无颜回延安[var1]1936年10月,由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共同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奉中革军委命令,西渡黄河

  • 群星闪耀的战国七雄在《群英荟萃》游戏中各自会有着怎样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七雄游戏有哪些,战国早中晚七雄实力排名,战国七雄游戏哪年开发的

    就是这样的战国七雄,在《群英荟萃》游戏中,又是具有怎样的实力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游戏中战国诸侯们。秦秦朝作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势力,在游戏中始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魅力。[var1]秦朝的主城位于游戏中的咸阳城,也就是原版游戏中的长安城位置。虽然城池的名称有所更改,但是不论长安还

  •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战败的三星堆人,在秦国治下如何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羁縻制度怎样形成的,羁縻是什么意思,唐王朝实行羁縻政策特点及意义

    简单来说,三星堆就是古蜀国,起源于四川本土,于战国中前期为秦惠文王所灭。[var1]其历史脉络,《史记》、《华阳国志》等文献多有记载,并没有想象中的神秘。那么当秦国占领蜀地后,遗留下来的三星堆人,又经历了什么呢?一、局面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从秦国取胜后,所面临的现实情况讲起。上篇文章地缘封

  • 作为外人差点接班了吴王杨行密的大将刘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行密简介,杨行密手下谋士都有哪些,南吴太祖杨行密

    但周隐却请求杨行密传位给一个叫刘威的外人:“宣州司徒轻易信谗,喜欢击球和饮酒,并非保家之主。您的其余儿子都年幼,未能驾驭诸将。庐州刺史刘威,随吴王您起于细微,必不负您,不如让他暂领军府,等诸子年长再授之。”刘威是庐州慎县人。年轻时为小吏,豪爽有志节。而杨行密在称霸以前,就是庐州刺史。淮南内乱,大将毕

  • 从秦献公到秦始皇六代,秦国在此期间没有出现一个昏君是为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昏君有哪些,秦国出了几代昏君,秦国前期有几名昏君

    [var1]第一,秦国在之前是有名的喜欢内斗的国家,贵族内部斗争不断,而君主也长期受制于贵族,有些君主的产生并非来源于继承,而是被贵族说支持才上台的。他们可不管君主是贤者还是无能之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昏君上台是可能的,其实从后来的王朝也可以看出,明明接班人是个白痴,皇帝也要让他接班,这是因为人

  • 晋国私家史托孤之后,在晋侯葬礼和晋国朝堂上的弑君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国极简史,晋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晋国发生过什么大事

    [var1]托孤的难题西周初年,周武王去世时,周公执政,他对年幼的成王忠心耿耿,头发顾不上洗,肉顾不上吃,终于安定王室。这是托孤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和传说,汉武帝晚年,宫中画师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三国时期,又有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鞠躬尽瘁,成为古今君臣之楷模。历

  • 关羽秉烛读《春秋》,背后隐藏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读春秋什么梗,关羽手捧春秋画像,关羽夜读春秋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历史上的关羽究竟有没有读过《春秋》呢?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并没有记载。《三国志.关羽传记》极为简略,只对关羽生平做了概述,赞他乃是“万人之敌,为世虎臣。”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其卷三十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又见《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蒙曰:“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

  • 一口气让你读懂东晋史,清楚了解东晋十六国到底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晋16国分别是哪些,东晋16国的版图,东晋十六国东晋是不是最强

    那么,真实的东晋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本期就让我们一口气看懂东晋十六国。[var1]从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衣冠南渡,在江南重建晋室开始,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灭为止,东晋一共历经了103年,共传11位皇帝。[var1]而此时的北方政权,西晋已经灭亡。在100多年的混战中,北方各民族相互征战,先

  • 极限逆转,仅剩两座城池的齐国,为何还能顺利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实的齐国现状,齐国是怎么复国的,齐国能复国吗

    在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历史里面,有一些国家能一直保持强势,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其中齐国就是一个例子。齐国建国时间非常早,也是姜子牙的封地,齐国建立之后,也不断吞并周边的国家,把自己的国土拓展得越来越大。在春秋时期,齐国已经成为了和晋楚齐名的大国,到了战国,齐国更是成为和秦东西并立的超级大国。可最终统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