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肃王后裔是如何逃过李自成追杀的?兰州河口张氏家族是这样说的

肃王后裔是如何逃过李自成追杀的?兰州河口张氏家族是这样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17 更新时间:2024/1/30 2:17:05

兰州河口张氏家族是这样说的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派遣部将贺锦西征,平定甘肃各地。兰州城的士绅,闻听李自成农民军逼近,便开城投降。一时间,毫无防备地肃王家族,大祸临头。贺锦指挥农民军各部,大肆追杀肃藩之后。一时间,兰州城内外,乱作一团。大部分肃王宗族被屠戮一尽,少部分四散逃命了。

在河口的民间传说中,肃王世子逃过了农民军追杀,最后化为张姓,在河口小镇隐居了三百多年。这个民间传说被,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呢?

明肃王世子是如何逃过李自成农民军追杀的?兰州河口张氏家族,他们又是怎样说的?

兰州河口,这是一个西出兰州的一个重要站点和码头。它的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

两千年前,大汉武帝时期,年轻的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在这里渡过黄河,远征河西走廊的匈奴。此后,从千里之外迁移而来的中原移民,就在这里落户定居,为远征的汉军将士提供后勤支持。

就在霍去病远征河西走廊胜利返回不久。为了安置投降的匈奴部族,为控制今西固一带的黄河渡口群。汉王朝在黄河岸边设置了汉金城县。后来,又在黄河对岸一带建立安置匈奴羌人金城属国。

河口,作为兰州黄河上游的重要渡口,其对岸不远,就是黄河历史上的重要古渡口——青石津。

青石津,因黄河岸边的青色石头而得名,在今新城镇上游大约五里处。至今,黄河岸边的青色石头上,还有当年留下的方形石孔。青石津北岸为八盘山,现在叫张家台;南岸为青石山,故亦称此峡为青石峡,渡口称青石津。

据《兰州府志》记载:西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曾率万余名骑兵,由此过黄河,出击羌人。《三国志》记载:蜀国大将姜维讨伐魏国,围攻狄道(今甘肃临洮),魏国从河西调来军队解围,也是从这里过黄河的。

史料记载,赵充国采取了夜渡黄河的办法。在渡黄河的时候,赵充国采取了非常措施。半渡而击是对付敌军渡河的最好办法,这一招羌人也会。为防备羌人半渡而击,赵充国先分出小部分精锐提前过河的办法。一个夜晚,他派出三校骑兵,利用夜色的掩护,衔枚过河,然后在渡口边,安营扎寨,保护登陆场。次日天亮,大军才正式渡河。

这是千年前的河口古镇。千年后,河口古镇又是一番腥风血雨。公元1643年,建立了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了。从兰州城到河口,这段五六十里路上,上演了一幕幕的血腥追杀。农民军对盘剥他们龙子龙孙,深恶痛绝,追杀起来毫不留情。

这伙从兰州城跑出人,大概十余位。他们身背包裹,仓皇而逃。渐渐地,陆续有断后掩护的护卫被杀死。不久,护卫侍从便被杀的一干二净。只剩下一对三旬夫妇,沿着山间小路,继续逃命。无奈,追兵势大,越追越近。那女子,为了保护,那个男子。于是,故意将追兵引到了一条岔路上。最后的中年男子,这才逃过一劫,跑到在山下一个小村内,找了一户人家,敲门进去……

这个男子便是,肃王世子,名为朱献龙,而山下村子,就是河口张氏的定居一个村落。河口张氏由来已久。据说,他们的家谱记载,原是汉末桓侯之后。桓侯就是名将张飞张翼德。刘备登基后,封张飞为桓侯。到了唐代,张飞后裔中,有人担任咸阳令。于是,就在关中定居了。到了宋仁宗庆历元年,定居在关中的张氏后裔,到兰州做生意,便在金城定居了。最初,他们居住在黄河北的庙滩子一带。在宋夏之际,这里是囤积大军粮草的地方,故而商旅云集。到元太祖时,张家人又迁移到了张家河湾,然后逐渐四散到张家台等地,耕田种地,繁衍生息。

不过,一部分张氏族人对他们是桓侯张飞之后的说法,并不认可。他们认为,这是附会之词,不足为信。

他们更认可,家谱中的另一个记载。这个记载认为,张氏祖先来自山东济南府石桥村,他们祖先贸易来兰,遂在兰州定居,或为农,或为商……在兰州,他们或定居在王保保城,或定居在黄峪沟……

这段记载中,王保保城和庙滩子一带大体相差不远,可见是比较可信。时间大概就是洪武初年了。

人们总结张氏家谱的记述认为,张氏祖先是洪武二年,在今西固和红古之间的押地的。所谓的押地,就是向官府画押,承诺上粮数目,而获得了耕种权,最后根据上粮年限,而最终拥有所有权。这是明初为恢复民生而采取的措施。获得官府的许可后,他们就开始耕种张家河湾、张家台等地,繁衍生息。

后来,张氏家族繁衍壮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家族。原来的合族经营的模式就不适应了。于是,张氏家族,便商议分家。“当时,张家有三大支户,每户两个儿子,孙子多少不等……”便按照六个儿子,将所有田产分为100份,再留下三份作为姑娘们的脂粉地。剩下的97份,便由六门分了,不同的门,分得各不同的份数。第一门分的25份;第四门,只分得11份。于是,河口张家就得到了“百份张家”之称。

据人们考证,河口张氏的16份(即第六门)大、二、三房即为明肃王之后。我们继续接着说,那个被追杀的故事:

那个男子甩开追兵后,逃入的这个村子就是,黄河边八盘船巷子。他慌不择路,看到一家人,就推门进去,看见有人,就跪下磕头,说明情况。此时,追兵已经追到村里了。这家主人名叫张兴龙,今年三十岁,于是他便将逃难男子视为兄长。而这个逃难男子就是肃王后裔,据说是肃王世子。

在这位善良人的帮助下,肃王世子便换姓改名,为张献龙。又背熟了,张兴龙的父、祖辈名讳,及生辰年岁。

很快,追兵包围了村落,挨家盘查。由于肃王世子,背熟了父祖三代名讳,故而轻松应对过盘查,总算躲过一劫。所以,他的真实身份是肃王世子,因逃难落户张家,便改名为张献龙,字御天。而为了掩护他而死的女子,就是他的夫人。后来,人们找到了她的遗骸,头已经不见了。张献龙便捏了面头,匆匆安葬了。这便是人们所说的“面头太太”。

再后来,张献龙娶了达姓人家的女儿为妻,生了三子。从此在河口定居至今。这些内情,或流传在他们家族内部,或在支族家族的家谱中,能见到蛛丝马迹。具体情形,已被岁月所湮没。

更多文章

  • 蒙古帝国重压之下,南宋“凭什么”能坚持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但另一方面,一旦蒙元全力以赴与宋朝开战,从公元1268年襄阳围攻战开始,到1276年南宋首都临安开城投降,总共不到十年时间。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富庶的南宋在劫掠成性的蒙古人“卧榻之侧”存在了这么久呢?蒙军南下形势图。来源/纪录片《襄阳一二七三》截图宣传背后的早期蒙宋和战说起蒙宋战争的爆发原因,很

  • 靖难之役,朱棣有三大贵人,山河月明已经出现两位,最后一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靖难的功臣排名,朱棣是怎么发动靖难的,朱棣靠什么赢得靖难之役

    古装电视剧层出不穷,关于明朝的题材不计其数,《山河月明》就是其中之一,其实,不止是这个电视剧,相关的关于明王朝的电视剧数不胜数。而不管是哪个电视剧,都逃不开对靖难之役的描述,《山河月明》也是如此。而靖难之役绝对不是朱棣一个人的功劳,他只是领导者,相对其他人,朱棣血统纯正,名义上也是名正言顺的。而帮助

  • 皇帝太后被当狗,公主明码标价,北宋“靖康之耻”究竟有多屈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都不敢提及的靖康之耻,究竟有多耻辱?觉得有用记得给小德一圈三连。陈演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GDP占世界6成,军事胜率能达到70%,文化昌盛,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中国早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所以人们不理解为何会发生靖康之耻呢?原因就是重文轻武和战略错误。宋徽宗是个古代少有的

  • 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忙着造反,那其他朱家王爷在忙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起兵靖难,朱棣靖难为什么能成功,朱棣靖难之役细节

    第一类是直接跟着朱棣一起造反;第二类是已经被朱允炆折腾得半死不活,只能在心理上支持朱棣;第三类则是一直在坐山观虎斗,两不相帮。相对来说,第三类是最多的。朱家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朱元璋早年的经历比较悲惨,在他上位之前,他的兄弟们,就已经全都死绝了。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后,最多也就只能封他们的子孙后代。

  • 朱元璋称帝的时候,还有哪些亲戚在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所有亲戚,朱元璋称帝后有亲戚吗,朱元璋当皇帝前有哪些对手

    朱元璋的本家兄弟姐妹都是无福之人朱元璋出生在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一个贫农家庭,原名朱重八,父亲名叫朱五四,是个淳厚朴实的普通农民,生计主要靠卖豆腐和朱五四给地主家当佃户中种地。靠体力为生的朱五四,本着人多力量大,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与妻子陈氏先后生养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一共六个子女。然而,一家人

  • 真实的大宋让人无法直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的大宋有多可怕,历史上对大宋的评价,真实的大宋生活

    大宋特特有的“门荫”制度是什么你知道吗?“”门荫制度”简单归纳就是,宋朝中高级干部子女和亲属可以不经考试选拔即可当官。所以在大宋朝,很多官员还没有结婚,未来的儿子就已经定下了官职。襁褓中的婴儿可能就已经是正科长级了。大宋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镇压农民起义,防御西夏和辽国的进犯。把成千上万的流民纳入禁军(

  • 白沟河之战:朱棣三次更换坐骑,瞿能父子3人阵亡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最惨的一次战役,朱棣有名战役,朱棣五征漠北重要战役

    1398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棣等诸侯王手握重兵,朱允炆深感不安,便采取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实行“削藩”。可惜,朱允炆缺乏战略智慧,太过着急,燕王朱棣走投无路,只好起兵与朝廷作战。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扫除障碍,诛杀了很多大将,但依然给朱允炆留下一帮人马。只要用人得当,朱允炆有一

  • 朱高炽为什么多次饶恕两个试图谋害自己的弟弟?不仅仅是仁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高炽简介,朱高炽是个怎样的人,朱高炽是被朱瞻基杀的吗

    朱高炽之所以要保两个兄弟,与他的性格宽厚仁爱有很大的关系。朱高炽确实非常宽厚仁爱,不但他当太子的时候是这样,他当皇帝以后也是这样,所以,虽然他仅仅干了十个月的皇帝,但是他死后,大臣们在讨论他的庙号的时候,才会把“仁”这个字送给他,给予他极大的肯定。这一点,和他自己的儿子朱瞻基是有区别的。比如朱瞻基在

  • “天下谁人不贪污,你杀得完吗?”朱元璋回复5字,数万人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治贪有多狠,朱元璋在三大案中杀多少人,朱元璋杀尽功臣漏杀一人

    这样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一生中有诸多功绩,但谈及他对于官员贪腐问题的处理,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他初心虽好,方法失当,那就一起来了解朱元璋是如何“反腐”的。草根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皇帝之一,他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其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江山,更因为他不同于其他帝王的“苦出身”,正是早年间波折潦倒

  • 朱棣,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的简介,朱棣装疯卖傻,朱棣有哪些事迹

    有人说,文治武功、功勋卓越,堪称“千古一帝”。这个人就是朱棣,封狼居胥、登临瀚海、勒石燕然的永乐大帝。关于他的奇闻轶事,众说纷纭;有关他的功过是非,莫衷一是。只因他的皇位,是从亲侄子手里抢来的。作家当年明月评价他“不是个好人,但他是个好皇帝”或许最为贴近现实。那么,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