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出殡,21口棺材从城门同时抬出,盗墓贼从此定下了一条规矩

包拯出殡,21口棺材从城门同时抬出,盗墓贼从此定下了一条规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19 更新时间:2023/12/12 2:35:35

原来,这二十一口棺材只有一台停放尸体,其它都是空的。去世的人是包拯,威名远扬且名垂青史的包青天。

包拯是北宋大臣

包拯是北宋有名的大臣,他公正廉明,不畏权势,敢于和恶势力对抗,从来不徇私枉法,被老百姓誉为青天大老爷。

包拯自小学习刻苦天赋极高,少年时期就高中举人,但因为家中父母年迈,希望他留在身边陪伴,所以包拯舍弃了功名一直陪在父母身边,直到父母相继去世以后,马上进入不惑之年的包拯才正式进入官场为官。

通过多年的学习,包拯涉猎的范围很广,他的知识面包含了天地理,心理活动,侦查探索等方面,上任之后官运亨通,很受当时皇帝的喜爱。尤其包拯在开封府坐堂破案期间,因为心思缜密,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很多蒙受冤屈的案件都被他顺利解开。

除了民间为非作歹的恶人,朝廷的强权包拯也会秉公执法。如有名的戏剧《铡美案》,说的就是包拯敢于冒犯权贵,按照北宋法规处死了当朝抛妻弃子另娶她人的驸马陈世美的故事。

包拯的三口虎头铡各有其职,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可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不仅如此,皇帝还赐给包拯空白圣旨,内容由包拯自己填写。如此厚遇,可想而知包拯在当时是皇帝面前的红人。

不惧权贵侦破狸猫换太子案

有一年包拯到陈州放粮,遇到了一位以乞讨为生的老妇人。包拯非常同情这位老人,就命人给她施舍。不料这位老人听到面前遇到的是包拯,顿时老泪纵横,哽咽着说自己有天大的冤情。

包拯按照老人的请求将她带到了一个隐蔽场所,让她把冤情诉说出来。

这位老人自称是当今皇帝的母亲,二十多年前她曾是先皇的刘妃。由于皇帝妃子众多,所生子女又都是女儿没有儿子,于是,嫔妃间争斗非常激烈,谁能为皇帝生下儿子谁就能获得恩宠,儿子也能被立为太子。

李妃因为貌美深得皇帝喜欢,同样受到皇帝宠爱的还有刘妃。刘妃在宫中权势较盛,她也怀孕了,但生产日期比李妃晚一个多月。

刘妃怕李妃生下儿子后自己的孩子就没有机会当太子,于是在李妃生产那天,命人将孩子抱出去处死,又让人抓来了一只小狐狸,将小狐狸的皮剥掉,血肉模糊的抱去给皇帝看。

皇帝以为李妃生下了怪物,于是将李妃打入冷宫。李妃生下的孩子是男孩,领命处死小孩子的宫女于心不忍将孩子送给了她比较信任的一位爷。

不久,刘妃也生下一个男孩,孩子出生后就被立为太子。可惜这个孩子命不长久,刚长到六岁就夭折了。

于是,先皇从他的兄弟那里过继了一个孩子立为太子。这个孩子就是李妃的儿子。

李妃与太子见过一面后心灵相通倍感亲切,却被刘妃发现,刘妃于是又想办法要处死李妃。

因为李妃心地善良,平时待人和善,她的近身太监为了保护她甘愿自己冒充李妃去死,将李妃从冷宫救了出去。

李妃逃出宫后生活过得非常破落,最后只能以乞讨为生。

几年后先皇去世,太子登基。刘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太后。李妃知道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但她不敢冒然去皇宫找皇帝。刘太后手段毒辣,她怕还见不到皇帝就被刘太后的人给杀害了。

李妃在民间乞讨为生,对包拯的威名也有听闻,她觉得她的这尊天大的冤案只有包拯才可以帮她平反。

包拯听完老人的讲述后非常的震惊,他安顿好老人开始查办这件事情。尽管刘太后的势力很大,但包拯是个只认公理的人,他一定要给老人一个公道。

案情被查清了。最后刘太后被处死,李妃也与儿子团聚。皇帝找回了亲生母亲,非常感谢包拯,将包拯升为丞相。这就是有名的《狸猫换太子案》。

因病去世,百姓悲痛,恶人仇恨

这样一位既得领导信任,又受百姓爱戴的好官,1062年五月的一天,正在处理朝政突然就感觉不适。此后一病不起,两个月后终于撒手人寰了。

对于包拯的离世,皇帝痛失了一位得力干将,百姓失去了一位能替自己做主,主持公道的好官。人人悲戚不已。

在包拯出殡的这一天,远近的老百姓都来为他送行,想和他做最后的道别。但是,等候在开封府门外的百姓们没有想到,一下子抬出去了二十一口棺材,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包拯。

原来,包拯在重病期间就家人安排了自己的后事,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离世打扰到百姓的正常生活,让百姓们不要为了给他送行而耽误做事。

另外,因为包拯生前刚正不阿,得罪了不少王公大臣、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他们对包拯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焚尸灭迹。

二十一口棺材分别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礼仪进行了埋葬,除了包拯的亲信和家人,没有人知道哪里是真正的包拯,那些想拿尸体报复的人也无从下手。

盗墓者定下规矩,任何人不能动包拯墓

包拯身为朝廷命官,享受皇帝恩宠,他的坟墓很讲究排面。古代有身份的人死后都会用许多金银珠宝陪葬,而盗墓贼这个行业也就此产生了。

但是,在盗墓行业中的人都知道一项规矩,所有的坟墓都可以去盗,唯有包拯的坟墓,任何人不能动。

盗墓者对于世人来说是一个不讲道德的群体,他们唯利是图,枉顾王法,以谋取财富为目的,只注重个人得失,从来不为他人考虑,因此被称为盗墓贼。

没有行为规范,不讲究道德礼法的盗墓者为什么会立下这么一条规矩呢?据传,包拯是受玉皇大帝任命的行政长官,他在阴阳两界之间穿梭,专门惩治人间和地域的不法分子,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就是死后在阴间也会受到包拯的审判。

包拯额头的弯月印记,就是他打开地狱大门的标记。生前包拯白天在人间断案,晚上就去阴间断案。

这样神通广大的包拯的墓穴,盗墓者哪里敢去冒犯,如若被包拯惩治一番那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盗墓者也知道包拯生前为人清廉,不善于敛财,因此,认定他的墓中也没什么值钱的宝贝。

更多文章

  • 铁铉:铁骨铮铮,让朱棣绕着走的男人。莫信了电视剧中的把忠改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铁铉能战胜朱棣吗,铁铉死磕朱棣片段,铁铉与朱棣交手几次

    铁铉出生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只比朱棣小6岁。铁铉在为官时断狱稳准,曾审理多起悬而未决的案件,并很快结案。洪武后期,朱元璋召铁铉入宫,见铁铉为人刚直,能谋善断,十分赏识,并赐了“鼎石”两字为铁铉的字。所以,鼎石是朱元璋对铁铉的褒奖。铁铉的高光时刻建文初张权时,鼎石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朱棣,铁铉在后

  • 如果朱元璋没有杀掉名将蓝玉的话,那么朱棣还敢发动靖难之役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杀蓝玉,朱元璋为啥还是没放过蓝玉,朱元璋杀蓝玉到底对还是错

    那么朱元璋如果不诛杀蓝玉的话,朱棣还会敢起兵造反吗?答案当然还是会了,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与蓝玉活着与否没太大关系,虽然蓝玉能征善战,还与朱棣不和,对其威胁很大,但是要知道朱棣可是被朱允炆逼到不得不起兵的地步。朱允炆严酷的削藩逼死了叔叔,最终也逼得朱棣走投无路只能造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

  • 南宋为什么坚持了这么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什么南宋能坚持150年,南宋至今有多少年,南宋真的那么弱吗

    然而,南宋一次次危而不亡,一直支撑了152年。度过第一次危局:1127-1130南宋立国之初,风雨飘摇。当时,金军兵锋打到江西、两湖、两浙,而南宋的政治、军事都出于无绪状态,民心离散,士气低落,国势不振,大有夭亡之势。第三次攻宋时,金军横扫两淮,渡过长江,占建康,取临安,长驱直入,逼宋高宗到海上避难

  • 因何在靖康之耻发生时,闻名天下的杨家将毫无踪影?原因满是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靖康之难杨家将为什么不出来救国,靖康之变全过程,野史小说中的靖康之变

    按理说,有这样一个忠贞不二的英雄之家,北宋怎么也会落得灭亡的地步啊?在发生靖康之耻的时候,“杨家将”为何没有出现呢?真实理由辛酸又遗憾。骁勇善战在“杨家将”的故事里,杨家有六个儿子全部都战死沙场,但他们妻子和孩子却继承了“杨家将”的精神,继续上战场厮杀,这样的桥段确实感人,却与真实的历史完全不符。在

  • 朱棣登基之后,除了朱允炆外,朱标的妻子和其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对朱标子女的态度,朱棣与朱标的真实关系,朱标压得住朱棣吗

    可惜,朱棣却始终不是朱元璋最喜欢的那一个儿子。要知道,朱元璋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一直都是大儿子朱标。哪怕是朱标死后,朱元璋也没有多看朱棣一眼,而是直接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棣的能力和手腕都很强硬,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都比年纪轻轻的朱允炆更适合登上皇位。于是,他便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

  • 韩琦晚年写晚春诗一首,欲以酒力战闲愁,情致委婉,彰显为民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宰相韩琦,韩琦千古名句,韩琦的牡丹诗

    而“通叛”一职,则由黄帝直接委派,以期辅佐郡政,“通判”之意,即是因上下公文均须与地方知州联合签署而得名,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委派官吏。被任命的“通叛”的人,可以直接向黄帝和中央汇报工作。对于韩琦来说,虽然他是靠才华赢得了“通叛”这个职位,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弱冠小儿”,是一个“小荷才露尖尖

  •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有传位给朱棣的想法吗,朱元璋为啥没有传位给朱棣,朱元璋考虑过朱棣吗

    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王几乎都会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错。秦始皇一直都不立太子,将长子扶苏发配到蒙恬军中效力,反而巡游四方的时候,将幼子胡亥带在身边。最终沙丘政变发生,赵高就篡改了遗诏,将昏庸无道的胡亥坐上了大位,秦朝在秦始皇死后三年就灭亡了。汉武帝怀疑太子刘据,听信了奸臣江充的鬼话,巫蛊之祸矛头直指太子刘

  • 岳飞临死时直呼自己没有罪,但狱卒说的一段话,让岳飞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岳飞临死前狱卒说的六个字,狱卒一句话让岳飞哑口无言,岳飞死前说过的话

    自古英雄都是被世人尊敬的,无论朝代是怎么样的更替,英雄的都是名流千古的,在宋朝就有一个名流千古的英雄,那就是岳飞,我们都知道岳飞是一个英雄,最熟悉的莫过去岳母刺字的故事还有岳飞留下来的《满江红》那么尽管岳飞的英勇人尽皆知,可他还是被宋高宗赵构赐死了。或许这是当时乃至现在很多人的意难平,岳飞一生傲骨,

  • 赵氏兄弟达成篡周立宋大业背后的神秘功臣——杜太后和燕国长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赵家和杨家的故事,赵氏建立了多少个王朝,燕国长公主

    他玩的什么“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类花招,在五代时根本是司空见惯,基本是照搬了郭威以周代汉时的旧套路。大多数人都知道,在这出谋朝篡位的大戏中,赵匡胤的心腹谋士赵普和他的弟弟赵光义、再加上其同党“义社十兄弟”,都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其幕后还有另一些神秘人物,在其间穿针引线,她们的作

  • “妖僧”姚广孝帮朱棣登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什么赏赐:姚: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杀姚广孝原因,大明第一妖僧姚广孝,姚广孝对朱棣的帮助

    明朝时期就有一位厉害的和尚,也是唯一一个帮助亲王造反成功的和尚—姚广孝。而他帮助的这位亲王就是朱棣,帮助他将自己的叔叔—朱元璋打退,继承明朝的大统。“妖僧”姚光孝是如何帮助朱棣登上皇位的呢?帮助朱棣登上皇位后,朱棣自然要感谢姚广孝,但是姚广孝却没有要金银珠宝,而是问朱棣要了一个人,要的到底是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