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后裔,改名换姓各自逃命,600年后仅凭一首诗团聚四川

成吉思汗后裔,改名换姓各自逃命,600年后仅凭一首诗团聚四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72 更新时间:2023/12/15 22:32:34

在历史上,朝代更迭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通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旧的朝代被推翻,新的国度建立,那么旧的族势必会遭到屠杀。

而有些见识远的人,会提前计划好,让家族分开规避风头,待风平浪静之后,再出来认祖团聚。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后裔就曾分开躲避战乱,在600年后凭借一首诗作为暗号,家族成功团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说到古代历史上在疆域方面最辉煌的时期,绝对要数元朝,因为无论是强大的汉朝,又或者是强盛尚武的唐朝,其疆域版图主要领域一直都在东亚地区,只有元朝将版图一直扩充到欧洲领域,最西边一直到了如今的多瑙河流域,整个版图横跨欧亚大陆。

而建立这一切的人叫铁木真,尊号为“成吉思汗”,被称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大帝王之一。同大多数人一样,很多英雄人物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会像幻想故事小说那样,具有金手指,一路所向披靡,他们这些人一开始的时候,总是有着坎坷多舛的命运,成吉思汗也不例外。

据资料记载,铁木真一开始出生在一个部落,他的父亲是部落首领,所以在他出生之时,就给他取名叫“铁木真”,希望他有钢铁一般的意志,能够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部落强大的首领。在一开始的时候,他的生活条件非常不错,但是“人有不测风云”,不好的事情说来就来。

在铁木真尚且还年幼的时候,部落就遭遇了其他草原部落的侵袭,最终父亲死亡,族人沦为侵略部落的奴隶,而他侥幸逃脱,开始在草原上流浪。从天堂跌倒地狱也不过如此,很多人可能就会一蹶不振,但是拥有部落首领血脉的铁木真是不会屈服的。

铁木真本就天赋异禀,加之父亲的教导,所以他的能力非常出众,他又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军事能力,所以很快就在其他部落崭露头角,并且很快拥有了自己的忠心属下。自此,他拥有了一个争霸天下最基础的资本——军队。虽然这个军队的人有点少,但是他的实力与魅力很快在战争中就赢得了更多人的加入。

铁木真先是在蒙古地区进行疯狂扩张,征服了蒙古区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国,然后开始向中原地区进击,在这个过程中征服了西夏和金等国家,最后又将目光投向西边的中亚和欧洲地区。蒙古铁蹄之下,一个个国家全部被击破,由此成立了强大的元朝。

元朝的疆域如此辽阔,加之当时元朝的政治体制是蒙古人分为大大小小的诸国,然后诚服于元大都的统治,有点类似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在这个体制下,注定会有很多蒙古人散布在欧亚大陆,因此其后裔分布就比较广泛。

躲避战乱,艰难相聚

元朝固然强大,但也由于过于强大,加之蒙古人的暴政,所以很快就迎来了分崩离析的结果。在元末,各地百姓和枭雄起义不断,最后是朱元璋一路凭借着自己的出色能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而元朝自此灭亡,剩下的一群人被赶到最北能到贝加尔湖畔了。

同时,我们也知道一个朝代的灭亡,为了防止他们起来复国,新朝的帝王势必会清算那些王族,元朝的贵族也不例外。但是,无论如何清算,总是有人可以躲避战乱,将血脉保存下来。

据资料记载,当时元朝统治崩溃之后,基本没有嫡系血脉存在于世,但是在元朝还勉强统治中原的时候,就有一支族人预感到元朝迟早会崩溃,于是提前就开始改名换姓,开始大隐隐于市,这支部落的首领叫“铁木健”。他在元朝是南平王,在元末的时候,带领族人逃入西蜀。

为了保命,他直接将孛儿只斤氏名字改掉,直接姓余,意为余留下来的人。但是在迁徙的途中,他就去世了,于是子女十个人开始约定,分开而逃,留下一首“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作为依据暗号,将来后人可以凭借诗句相认。

在明朝建立之后,他们自然不敢相认,所以一直保持缄默,然而在清朝的时候,依旧不敢相认,因为清朝对于统治的维护十分苛刻,在统治的三百年中,就从未放弃过寻找民间的朱三太子,元朝的后裔留下来,自然也是会被清算的。

所以他们一直沉默,直到600年后的今天,社会安定,也没有清算前朝后裔的反人类手段了,所以他们开始出来相认,一出来的时候,发现他们这群人当时流入西蜀之地后,在乐山余家湾村发展的十分好,而其他的人则是分布到了重庆、青神等地。

为了准确相认,余家湾村的人拿出600年前,祖先分别时写下的诗歌做暗号,让其他人来对。不久之后,就有人陆陆续续从各地对诗歌,这支分离600年的家族终于在四川乐山的余家湾村团聚。

结语

人作为群体动物,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可能离开群体进行生活,而在群体中生活,势必会诞生群体族群文化,这种文化在人类群体中就是家族文化。成吉思汗的后裔即便过了600年,依旧能够凭借一首诗找到自己的族人,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种家族文化的力量。对于国人而言,家族文化是联系一个家族凝聚力的核心纽带。

所以我们要重视家族文化,重视自己的家人。在家族群体没有分开的时候,容易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向心力,从而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使得家族更加强大,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便是这个道理。即便分开,家族族群也会根据独有的文化特征,从茫茫人海中出来,相聚在一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对关羽的推崇,对岳飞的贬抑,决定了武圣最终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岳飞关羽什么时候封的武圣,关羽与岳飞究竟谁更强,岳飞对关羽的影响力

    宋朝初年(963年),朝廷重定武庙人选,以“兵败身死,不克善终”为由,将关羽连同张飞一起,逐出武庙。而过了整整160年,到了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又再次调整武庙名单,为七十二人。唐朝武庙入选诸人,大都被重新请回,也包括关羽在内。北宋时期道教兴旺,为了和佛教争夺影响力,便将一些在民间香火较盛的

  • 宋朝被外国欺压167年,靖康之变终于有个血性汉子站了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屈辱史,靖康之变宋朝灭亡了吗,靖康之变对宋朝有什么样的影响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野心勃勃的赵匡胤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赵匡胤如愿以偿当上皇帝,但却并不安心。正所谓做贼心虚,他最担心的是,部下的武将有样学样,也给他来个“陈桥兵变”取而代之。这种心态,从此成为北宋皇帝的“遗传心病”,片刻不能释怀。从此为了防止这种局面出现

  • 上马打匈奴,下马治天下,读书人楷模,李膺为何冤死东汉宦官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膺生平,汉朝名臣李膺,东汉被誉为天下楷模的李膺

    李膺(公元110—169年),字元礼,汉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祖父李修,安帝时为太尉。父李益,赵国相。?初举孝廉,曾任度辽将军、河南尹、司隶校尉,是个文武全才。李膺生性高傲,交结不甚广,只是和同郡的荀淑、陈寔等人往来。但他却是后汉政局混乱时期,一个敢于同违法乱纪斗争的人。他任青州刺史,地方长官怕他

  • 宋徽宗铸造的五十名珍之一,几十万一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徽宗铸造的钱有哪些,宋徽宗铸造七种钱币,宋徽宗在位期间铸造的钱币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北宋灭亡后宋徽宗当了俘虏,后宫嫔妃宫女和宗室贵族也没能幸免于难,一路上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嫔妃被羞辱,看着自己的女儿谷道破裂而死,却不敢吱一声,更是不敢殉国,作为皇帝的他还被当作俘虏祭拜金国祖先,丢尽颜面。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到了如此地步还在苟

  • “天下谁人不贪污,你杀得完?”朱元璋回了5个字,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对贪官说的最狠的话,朱元璋铁腕治贪结果,朱元璋处理的贪腐案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取不义之财的贪官都是重罚,因为过度的贪污会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其中,从草根出来的皇帝朱元璋对于贪污的惩治最是严厉,因为元朝时期的统治者就是因为贪污,政治腐败,才导致民不聊生。所以他在痛恨的同时,还出了严格的治贪污法令,没有法不责众的余地。曾经,他在治贪的过程中就遇到一个人质问:“天

  • 此人是朱元璋之子,明朝建立后远离朱元璋,并一生未见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后人评价朱元璋,朱元璋的义父为啥要囚禁朱元璋,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长子

    这里就要从沐英的过去说起了,话说他并不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那个时候的朱元璋也并没有掌握权力,两个人的相遇是从一次战争开始。沐英还是一个弱不轻风的流浪儿,他意外被朱元璋发现并且勾起了朱元璋小时候的回忆,也许是带有惺惺相惜的想法,最后沐英就被带到了军营之中。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沐英身上那种军人的锋芒之气

  • 此人是明朝最苦逼的叛将,率10万大军投奔新主子,结果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最惨的三位将军,历史上明朝最可惜的将领,明朝后期最可惜的将军

    宫门深深刘泽清,山东曹县人,因其颇有将才,故被明廷十分看重,先后担任辽东的宁远、前卫防备,后又升任山东都司佥书、山东总兵。遗憾的是,明廷的青睐并未换来刘泽清的忠诚,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大顺军向京城进发时,崇祯曾多次要求他扼守保定,保护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但他先是假装从马上摔下不能行走,后又

  • 大明王朝的灭亡,不是亡于李自成,而是不为人知的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而人我们也忽略了明朝末年持续时间长达20余年的西南土司叛乱。这场战争对明朝最后的命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朝云贵川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采取世袭土官制度,由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担任地方长官管理所辖区域,朝廷一般不干预其人事变动,只负责收税边防等事宜。不少地方还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种特殊的地方自治

  • 他若不早早夭折,朱棣可能根本不敢发动靖难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怎么赢的靖难,朱棣靖难不成功会怎么样,朱棣靖难之役时多大岁数

    我们知道,朱棣是造了侄子朱允文的反才登上皇帝宝座的。朱允文这人不用多说,傻帽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如果是嫡长孙朱雄英登机的话,朱棣能造反成功吗?或者说他敢造反吗?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继位的是朱雄英,大将蓝玉不会被朱元璋扒皮处死,为啥?因为朱雄英的母亲常氏乃是开平王常遇春之女,而舅舅正是蓝

  • 宋代一农夫,失足跌入深洞,于洞中所见景象,让人无不称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代十大奇人异事,宋代民间真实故事,宋代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但凡一件事情无法用科学解释,那就会被归结为鬼神之说。在宋代就发生过这样一个未解之谜,有一农夫偶然坠入深洞,而他在洞中所见,令人惊奇不已。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他究竟看见了什么呢? 寻仙问道、长生不老 其实宋代男子的离奇经历能够广为流传,主要得益于当时封建迷信的社会背景。底层人民寻仙问道的例子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