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力?他们的地位有多高?

清朝的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力?他们的地位有多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50 更新时间:2024/1/25 9:49:42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根本制度,八旗旗主和八旗子弟更是八旗制度的核心,不过八旗子弟的官职即使超过了本旗的旗主,在见到本旗旗主时还是要磕头行礼,那么八旗旗主官职究竟有多大?地位又有多高呢?

一、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于明万历二十九年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创立,最初只有黄、白、红和蓝四旗。

后来随着努尔哈赤统领的建州女真势力不断扩大,明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将原有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和正蓝,并且增设镶黄、镶白、镶红和镶蓝四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满洲八旗”的起源。

努尔哈赤创立八旗之初,八旗旗主分别由努尔哈赤的儿子、侄子和孙子担任,这些努尔哈赤的子侄被封为和硕贝勒,是女真贵族里一等勋爵,而且努尔哈赤本人就是两黄旗的旗主。因此八旗制度设立之初,各旗主不仅拥有极大的权利,而且地位也非常尊贵。

除八旗制度之外,努尔哈赤还增设议政大臣,后又令八旗旗主共同议政,也就是雍正王朝里提到的“八王议政”。

在努尔哈赤时期,四大贝勒还拥有掌管国中一切事务的权利,八旗旗主不仅可以与汗王共同议政,更是有决定新汗王继任的权利,八旗旗主的权利和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由于当时后金政权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而导致的。

二、皇太极分权与八旗易色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威望和能力兼具的皇太极继承汗位,当时正值后金政权加速崛起之际,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利,皇太极开始分割八旗各旗主的权利。

首先皇太极在继任汗位以后,趁弟弟多尔衮和多铎年幼,便将自己统领的两白旗更改为两黄旗,将多尔衮兄弟的两黄旗更改为两白旗,因为汗王掌管两黄旗是努尔哈赤定下的规矩,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八旗易色”,八旗易色标志着皇太极正式确立汗王地位。

其次皇太极利用巧取豪夺的方式开始限制各旗旗主的权利,曾经与皇太极比肩的代善莽古尔泰被皇太极打压,莽古尔泰的正蓝旗还被皇太极夺走,交给了长子豪格,这也是汗王掌管三旗的开

皇太极在称帝后,正式创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加大了议政王大臣人数的规模,宗室、贝勒甚至大臣都可以参加,皇太极以此来分割各旗旗主议政的权利,八旗旗主和各大贝勒的权利进一步受到抑制。

皇太极在位时期,得益于八旗制度的完善,清朝已经有了颠覆大明的实力,无奈天妒英才,皇太极并非一位长寿的皇帝,公元1643年皇太极暴毙,多尔衮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多尔衮拥立顺治登基后,开始与豪格展开争权,最终多尔衮凭借实力胜出,多尔衮掌权后开始持续打压豪格,将豪格的正蓝旗与自己的正白旗混编成正白旗和镶白旗,将多铎的镶白旗改为正蓝旗。

两次的八旗易色降低了各旗横向间的联合可能性,各旗之间开始出现分化和斗争,虽然年幼的顺治皇帝成为傀儡,但是也为后世的皇帝削减八旗旗主的权利埋下了伏笔。

三、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削权

多尔衮死后,顺治开始掌握实权,恨透了多尔衮的顺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报复,多尔衮手中的正白旗也被顺治收回,自此,两黄旗和正白旗成为清朝皇帝亲掌的三旗,也就是所谓的“上三旗”,其他五旗则称为“下五旗”。

清朝入主中原后,八旗制度已经开始出现疲软的迹象,八旗子弟对于管理非但没有帮助,甚至加重了京畿地区的负担,而且八旗的统领还拥有较大的权利,八旗的统领经常干预皇帝的决定。

顺治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顺治对于八旗旗主的打压也是变本加厉,并且由于下五旗大多拥护过多尔衮,无论于公于私,顺治皇帝都是不会放过这五旗的旗主的。

康熙皇帝即位后,为了使皇权进一步巩固,康熙建立了八旗都统制度,都统开始取代各旗旗主掌管八旗的旗务,都统的实际权力非常大,因为都统的存在架空了各旗旗主的权利。

不仅如此,康熙还经常让八旗都统到其他旗出任,比起八旗易色,八旗都统制度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一来,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八旗,而不是再通过各旗旗主控制。

相比于前几位皇帝,雍正皇帝的手段可以说是“铁腕”,雍正皇帝即位后就将旗务的整顿提上日程,最后更是不留一丝情面的将八旗旗主的权利架空。

雍正创立八旗衙门,八旗各都统必须到衙门任职,各旗旗主与官员无异;同时雍正修改了针对旗人的宪法,以法律约束不法旗人;除此之外雍正还设立宗学,对旗人进行循循善诱,改变旗人不思进取的情况。

最终在雍正十年,雍正正式夺走了下五旗旗主的所有权利,自此,八旗旗主已经没有实权,只是拥有享有名誉上的地位而已,到了乾隆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也被取消,清朝的皇权集中达到顶峰。

结语:

从清朝的中期开启,八旗旗主已经没有了实际的权利,虽然八旗旗主和八旗子弟仍然拥有相对尊贵的地位,但是也正是这种优越感,让曾经横刀立马、入主中原的八旗子弟沉浸在安逸堕落之中。

清朝的八旗旗主从最初拥有能决定汗王的权利到后来完全架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清朝的历代皇帝虽然成功削减八旗旗主的权利、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终究是换汤不换药,八旗制度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

更多文章

  • 满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奕劻贪污数额不如和珅,但敛财手段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和奕劻谁更有钱,庆亲王奕劻比和珅还贪,和珅奕劻

    纵观大清帝国二百多年的历史,宗室爵位的等级非常严格,大致可以分为十四级,分别是和硕亲王、世子(亲王嫡子)、多罗郡王、长子(郡王嫡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所有爵位中,以和硕亲王最为尊贵,有清一代获封者寥寥无几,将

  • 吴三桂手下第一悍将,因叛清被凌迟,受刑时不吭一声令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马宝出生于公元1628年,因为母亲生他难产而死,所以他刚出生就被父亲丢在了荒郊野外。三天后嫂子去看他,结果发现禽兽都没有吃他,他还活得好好的,所以便将他带回家抚养。他从小便异于常人,食量惊人,在小小年纪力气便堪比成人。成年后,马宝生得魁梧赤眼,且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因为唐朝有一骁骑将名为马三宝,而马

  • 慈禧每天8点才上朝,为何凌晨3点就起床了?这段时间她在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慈禧上朝的照片,慈禧上朝时大臣们始终跪着吗,慈禧为什么能爬上那么高的位置呢

    慈禧起床第一步:“人工闹钟”唤醒。如果生活不规律的人,每天很难在固定的时辰醒来。我们现在有闹钟提醒,古代则有公鸡打鸣。但公鸡打鸣时,通常天已经大亮,自然不适合慈禧。因此,慈禧要想在凌晨3点准时起床,自然要有值班的宫女太监唤醒她。作为清朝最有权势的人,宫女太监们也不敢推慈禧,或者大声唤醒她。只能小声地

  •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2岁后,接连追问了三个问题,沦为后世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道光对英国女王评价,道光时期英国女皇是谁,道光皇帝时英国女王多少岁

    此次通商失败后,英国继续对中国虎视眈眈,而乾隆的子孙们则继续盲目自大。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当时的道光皇帝才意识到,西方世界可能和自己设想的不太一样。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次战争输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之后接二连三的战败。大清开国200多年来,还没有受到这份屈辱,所以道光皇帝迫切地需要

  • 年羹尧有几十万大军,雍正对他下手时,他为何不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年羹尧为何死都不向雍正低头,年羹尧在雍正中的地位,年羹尧在雍正上位起了什么作用

    君臣反目当然,有付出就有回报。雍正对于年羹尧也十分宠信,不仅在西北地区重要官员的任免和人事安排上频频与年羹尧交换意见,给予他很大的权力,而且还在给年羹尧奏折的朱批中写道:“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当青海乱局被年羹尧平定后,雍正甚至激动地说年羹尧是他的恩人,如果再来十多个年

  • 电视剧中纪晓岚风趣幽默,但真实的纪晓岚不仅不如和珅,还很好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纪晓岚第一部和珅试探纪晓岚,纪晓岚与和珅幽默历史,纪晓岚与和珅差距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像影视剧中张国立那般英俊帅气,此人身高矮小,肤色黝黑,还是个近视眼,而且最重要的是,纪晓岚一点也不“铁齿铜牙”,相反他还有些口吃,朱珪曾经有诗是这么写纪大学士的——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由于纪晓岚长得丑,乾隆皇帝也不是特别待见他,清史学家

  • 宣统皇帝溥仪这样评价:“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就断送在了奕劻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庆亲王奕劻与溥仪的关系,宣统皇帝溥仪犯了什么罪,宣统溥仪的一生怎么样

    从1644年入关算起,到1912年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满清一共统治了中国268年。在这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前后只出现过12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可谓是尊贵至极。在这12个铁帽子王中间,最初的八位都是满清帝国的开国功臣。他们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

  • 乾隆十分宠爱令妃,为何她死后20年,她才被追封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乾隆真的很爱令妃吗,乾隆皇帝对令妃的评价,历史上乾隆喜欢令妃吗

    在有关清朝的电视剧中,令妃都是以乾隆宠妃身份登场的,那么历史上的令妃,也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深得乾隆的喜欢吗?乾隆虽然妃子众多,但他并不是一位多情的皇帝,更何况从令妃的生平来看,她虽然不是乾隆最爱的那一个,但也绝对是乾隆深爱的女人。乾隆曾以“柔嘉”评价过令妃,想必这样一个人美心善,温柔可人,又与世无

  •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重兵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8岁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齐国五公子之乱、李唐初年玄武门之变、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等等,这些都是历史上伴随着政权更迭而产生的夺嫡之争。康熙朝的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漫长且最盛大的夺嫡之争,在这场政治斗争结束后,不少康熙的皇子都被清算,而十二阿哥胤祹却能手握重兵得一善终。十二阿哥胤祹其人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的侍女,随侍陪嫁

  • 康熙探望同父异母的大哥,康熙刚离开,哥哥对儿子说:我心愿已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和他的兄弟们,康熙探望病重兄长,康熙突然能听到周围人的心声

    杨广为篡太子之位,矫饰自己骄奢淫逸的一面,常年诬陷诋毁自己的哥哥杨勇。李世民为了得到皇位,发起玄武门之变,亲手射死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在康熙皇帝的统治后期,发生了惨烈无比的九子夺嫡事件。但康熙皇帝和他同父异母的老大哥,却是手足情深、互相成就的一对兄弟典范。父母双亡、危机四伏的少年天子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