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牧得意洋洋向老和尚炫耀,得到的却是冷淡,无奈写下此诗自嘲

杜牧得意洋洋向老和尚炫耀,得到的却是冷淡,无奈写下此诗自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4/1/17 2:59:34

在中国历史上,诗歌文化经历了几次高峰时代。第一次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兴起,第二次是以曹氏父子为首的建安诗人掀起的,第三次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朝诗歌。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唐朝诗歌不仅影响深远,百花齐放,持续的时间还特别长。按理来说,一个文化达到顶峰后,就会迎来衰落,这是月盈则亏的自然规律。唐诗则不同,在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之后,又有李商隐、杜牧的崛起,让诗歌文化从唐初火到了唐末。

杜牧的才华在很早的时候就显露无余,他出身于名门,是宰相杜佑孙子。十几岁时就向朝廷献计平虏,被采纳后大获成功。年仅23岁时,他就作出了《阿房宫赋》,一时之间洛阳纸贵。25岁时,他写出了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对藩镇割据的看法,天下闻名。到了26岁时,杜牧顺利考上进士,一路顺风顺水。

就在及第之后,杜牧与几个中榜的同年去终南山游玩。这几个人自然是意气风发,在文公寺里遇到了一个默默独坐的老和尚。杜牧看到这个和尚穿着褐色僧衣,不露表情。他觉得十分好奇,便上去主动攀谈。

杜牧自然与常人不同,谈吐得体,老和尚也觉得他非同凡响,两人非常投机。杜牧越说越起劲,干脆自报家门,说起了名字,还把刚刚中进士、登制科的情况说了一遍。然而,老和尚听到这里,却没有一点错愕惊叹的表现,反倒是笑着说:“这些我都不知道啊!”

要知道,当时的杜牧也就二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时候。他满以为自己的才华纵横,天下尽知,就如同当今的顶尖大咖一样。老和尚的一句话,无异于一盆冷水浇在他的头上。半晌之后,他写下了这首《赠终南兰若僧》:

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

这首诗的前两句中,杜牧变相的夸赞了自己一番。第一句他写自家地址,是对名门出身的自鸣得意。“两枝仙桂一时芳”明显就是夸赞杜家人的人才出众。这“两枝仙桂”中的一枝无疑是杜牧自己,那么另一枝指的又是谁呢?

因为年代太过久远,而且这只是年轻人的一次游玩,我们无从猜测当时是谁陪着杜牧。但是,有专家考证杜牧家族的情况,这里的另一枝仙桂应该是指与杜牧中进士时间接近的堂兄杜慥。

前面两句的画风,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杜牧尽情表现自己的家世,家族人才辈出,同辈更是才华横溢。这本来也是年轻人轻狂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然而后两句的画面完全改变了。

杜牧的自鸣得意与老和尚的冷淡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满以为自己天下闻名,老和尚却告诉他不知姓名。这样一来,杜牧方才知道佛家之中“意味长”。

老和尚刚刚和杜牧交谈的时候是非常融洽的,但是杜牧报出姓名,他却不以为然。可见,这位僧人并非看人下饭,更不是趋炎附势之辈。他所欣赏的,只是杜牧的才华,并非杜牧的名气。对于佛门弟子而言,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不知道世间的动向,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年轻人。

杜牧肯定是在无趣之下,领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懂得了佛门,不再夸夸其谈。这件事应该给杜牧很大的发,对他后来的仕途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本人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没有能够走上辉煌腾达的道路,但实际上他也当过多地刺史,虽然没能重现祖父的荣光,但比一般的落魄文人好太多了。

更多文章

  • 面对众多拥趸,李白写下话别诗,豪情击破千年时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白具有豪情壮志的诗,李白对人生豪放的诗句,李白千古绝句欣赏

    在古代,除了死亡之外,离别就是最为郑重的大事了。这是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通信困难,再加上古人寿命较短,时局动荡变化,让每一次离别变得相当伤感。也许,或长或短的旅程,就会是阴阳相隔。所以,南朝江淹在《别赋》中说出了那句心里话: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然而,这种情况在唐朝时却有所改观。唐人更向往建功立业,

  • 王之涣的《凉州词》有两首,第二首尽显唐朝国威,让人神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之涣有几首诗,唐朝王之涣,王之涣凉州词最著名的一句

    在诗人井喷般爆发的唐朝,王之涣可谓是一个异类。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的传世作品很少,只有区区六首而已。然而却有两首极为出名,这也让他成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齐名。这两首诗中的一首是《登鹳雀楼》,在2011年武汉某高校教授进行的调研中,以高票在唐诗影响力排名中位居第四。另外一

  • 韩愈和刘禹锡原本是好友,为了什么事,两人互不往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禹锡和韩愈,韩愈对刘禹锡好不好,刘禹锡和韩愈什么关系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代,唐诗宋词是文化艺术宝库的明珠,伟大杰出的文人更是如同井喷般爆发。明朝人将这时期的八位文人,合称“唐宋八大家”,这可谓是顶尖的赞誉。要知道,从唐到宋也就八百年历史,相当于100年评一人,难度远胜过诺贝尔文学奖。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具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称的韩愈,尽管

  • 古代如此多诗人,能让李白最看得上眼的,唯有此人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白诗人资料,古代文人评价李白,历代名家对李白的评价

    在后世人的眼中,诗仙李白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只能膜拜。然而,李白生活的时期,不管是羽翼未丰还是名满天下,他都有自己欣赏的前辈诗人。比如对陶渊明就有天然亲近,写出过“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又比如对曹植,他评价为“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高论”。然而,尽管如此,小珏总认为那只是对前辈的

  • 杜甫很少写美女,却在此诗中将一位弃妇,描绘得清丽出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甫诗中最漂亮的女子,杜甫的诗30首,杜甫 千古风流人物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女子出现的频率却不低。而且,从《诗经》开始,就出现了以女子口气的诗歌,到了唐朝,闺怨诗更是盛极一时。唐宋文人风流倜傥,笔下女子的人物形象千姿百媚,成为了诗词中永恒的经典。比如李白,就从乡间的村妇,写到了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从温柔多情的

  • 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其中一句最为出名,现代人都很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维最好的10首诗,王维评价最高的一首诗,王维塞外诗原文

    唐朝不仅是盛世的象征,更是诗歌的国度。唐朝诗人如同灿烂的群星,又像争艳的百花,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如果给唐朝诗人排名,想必李白和杜甫处于前两位是没有争议的。那么,谁是第三大诗人呢?在教科书中往往提到白居易,乐天居士也曾被誉为“广大教化主”。不过,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王维更有资格。其实,这是一

  • 李白疯狂歌颂的君主,遗留的兵器被发现后,成为了价值连城的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白最恐怖一句诗,历史上李白的剑有记录吗,李白最终兵器

    1967年,考古专家在辽宁省北票县东官营子附近进行勘测时,发现了一件青铜戈的文物。这是盛行于商代到汉朝时的兵器,虽然历史悠久,但因为使用范围广,使用时间长,并不算稀奇。就是在现在的文物市场上,一件美品的青铜戈,价格也并不太高。所以,当时它并没有引人注意,被放置在储藏室内度过了一段时间。后来,专家们专

  • 出身贫苦的孤女,先嫁银匠后嫁皇帝,差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则天如何当上皇帝的,武则天服侍了几代皇帝,武则天为什么会当上皇帝

    端拱元年,宋太宗赵光义听说了一件令他十分愤怒的事情。皇三子赵恒的乳母找人向他告状说,赵恒竟然和蜀地来京城的一个女子好上了。而且,这个女子,只是街头击鼗、唱鼓儿词为生的,更是传闻她是有夫之妇。赵光义又羞又愤,核实了这个情况大体属实后,立即做出两个决定:一是加封已经十七岁的赵恒为襄王,并指定与功臣潘美的

  • 杜牧狂言索取同僚的歌姬,自觉失态后,写下这首诗自圆其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杜牧最著名十首诗,杜牧资料,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

    大和九年的京城,官员们正在举行一场聚会,这是曾经的兵部尚书,现在赋闲在家的李愿所发起的。本来,李愿家财万贯,声色犬马,过着富足无忧的生活,经常也宴请当时的官员和社会名士。但这次聚会,气氛却比较尴尬,因为席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个不请自来之人,就是在当时和后世都非常出名的大诗人杜牧。和当时许多文人一样

  • 商汤有伊尹,周武有姜子牙,大禹靠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汤为啥拜伊尹为师,商汤和伊尹简介,上下五千年商汤和伊尹

    商汤和周武各有自己的大军师、大智囊,那么夏朝的实际开创者大禹又是靠着谁兴起的呢?首先说明一下,现在的史学家们基本统一意见,定启为夏朝的开国君主,但是,启的所有权利和威望均来自其父亲大禹,所以我们只讨论夏朝的实际开创者大禹的重要辅佐者,而不讨论形势上开创者启的辅助者。大禹驾崩后,本来是把帝为禅让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