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什么命令秦军在秦国危亡时不允许秦军回防?

秦始皇为什么命令秦军在秦国危亡时不允许秦军回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890 更新时间:2024/1/24 8:53:00

这个故事的出处大概就是《大秦帝国》小说,作者出于对秦始皇的美化,才杜撰了这么一个情节。

秦始皇建立的是皇权专制国家,也就是私天下。国家就是秦始皇一家的,秦始皇还梦想自己的基业能够千秋万代。他对反叛自己的势力从来都毫不留情,为的就是巩固大秦帝国的统治基础。

秦国都快要灭亡了,秦始皇还要那个岭南做什么?中原地区才是大秦帝国的核心根据地,巩固这一地区的统治才是大秦帝国存在的根本。

秦始皇派往岭南的50万大军,并非都是关中的老秦人。可以说是多国部队,有此前的赵国人、魏国人,当然主体是关中人。

这50万大军一多半人都是负责后勤的,一线作战部队大概有二十万左右。岭南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秦军战线拉得又比较长,不得不用重兵来对付当时的土著。

[var1]

第一任的统帅屠睢可以说是秦始皇的嫡系,他在与百越人的战斗中死去。第二任的统帅任嚣早就对秦始皇非常不满,他曾经说过秦无道的话。当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他就想居岭南而独立。

任嚣不太适应岭南的气候,不久就死去了。临死前他找来了自己的嫡系好友赵佗,让他担任了南海尉,掌管着军队主力。

赵佗一上任,就封锁了对外的关口,尤其是现在的韶关。然后在南海郡的各个部门都换上了自己人,再派兵占领了桂林、象郡。从此以后,他就占据了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建立了南越国。

[var1]

赵佗并不是秦国人,而是现在的河北正定人,当时应该是赵国人。他对秦国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秦国的死活对他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当时的人口平均年龄40岁,这50万大军也处在不停的征战当中,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大概也就剩下了一半左右。

当时的交通条件非常差,从岭南回到中原地区,至少也要用大半年的时间。当他们一切准备妥当,回到中原大概一两年时间就过去了,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几十万大军调动,就需要庞大的开支。当时岭南的百越人并没有完全臣服,很难筹措大批的军粮和装备供几十万人使用,这就决定了岭南的几十万大军没有办法千里回防。

更重要的一点,秦国灭亡了,灭掉的是嬴氐江山。和岭南大军并没有什么关联,秦国不是他们的秦国,江山不是他们的江山。

赵佗原本也不是秦人,没有必要为秦国殉葬。当时的这支大军基本上控制了岭南的局势,自立为王是最好的选择。与其为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

[var1]

不管是秦始皇、秦二世有意调这些军队回防,路上庞大的开支没有着落,这50万大军也不可能马上就出发的。因此这与秦始皇有没有下令50万大军不能回防没有关系,只是处在当时环境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汉朝建立后,南越国虽然成了汉朝的一个附庸,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独立王国。直到汉武帝年间才出动大军击败南越国,正式把这一地区纳入了汉朝的疆土。

更多文章

  • 75岁的秦昭襄王,打得六国俯首称臣,如果他多活几年能否一统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昭襄王的十大名将,秦昭襄王有实力一统天下吗,历史对秦昭襄王的评价

    可是白起被秦昭襄王灭了,如果说秦昭襄王是一把枪的话,那么白起就是一颗致命的子弹。现在子弹退了膛,你让没子弹的枪怎么去征服天下呢?同样秦始皇其实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王翦和王贲父子,秦始皇也未必能够一统天下。打赵国未必是李牧的对手,打楚国用李信,更是一败涂地。个人的力量,的确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这在封建时

  • 历时10年完工的郑国渠,为秦国带来了多大的收益?粮食产量翻6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郑国渠,秦朝郑国渠从哪到哪,秦国的郑国渠何年开始修建

    为了保住韩国,韩桓王想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帮助秦国修建一条河渠,这条河渠工程浩大,需要十多年时间,外加数十万人的努力才能修建而成。这么一来秦国就会花大力气在修渠事业上,便无暇顾及东出了。既然没机会东出,那韩国自然就能够得到保全了。这条渠的名字就是郑国渠。[var1]一、郑国渠花费了秦国10年时间。秦

  • 为何孔子母亲到死都不告诉他亲生父亲是谁?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与母亲的关系,孔子父亲和母亲相差多大,孔子和父亲关系好不好

    孔子出生时,他的家庭状况已经陷入了低谷。据汉代司马家所著《史记》中记载,他的父亲是鲁国的一个武士,在他年纪已经很大的时候,娶了孔子的母亲,在附近的一座小山上面祈福,并且采用“野合”的方式进行了夫妻之实。也就有了后来的孔子。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备受争议。因为他的含义有很多种。[var1]有些人说,所谓的“

  • 五国伐齐时,乐毅打下齐国72座城池,为何5年也打不下莒城和即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国伐齐后齐国现状,乐毅伐齐历史背景,五国伐齐的真实历史

    这场战争,乐毅领导五国联军,一口气打下了齐国72座城池。吓得齐闵王立刻从临淄城出逃,先后辗转到了卫国、邹国和鲁国。由于齐闵王本人过于傲慢,导致这几个小国家一个都不愿意接纳他。最终无奈之下,他只好逃亡到了齐国仅剩的两个城池之一的莒城。结果在莒城,齐闵王被楚国大将淖齿所杀。盘踞在莒城的齐国贵族们,将齐闵

  • 铁血宰相武元衡,为何得罪了各地节度使?晋鄙被锤改变了战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元衡当过几次宰相,历史上的武元衡,铁血宰相武元衡

    武元衡这个人最不沾光的地方,那就是他生在了中晚唐时期。因此相对于其他明相来说,武元衡的名声就太小了。不过这个人,如果当时没有被刺杀的话,可能唐朝会有一番新的模样。至少不会像后来那样,逐渐受制于地方节度使。[var1]1、武元衡是状元宰相。考上状元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了,武元衡不光考上了状元,而且

  • 战神白起为何执意在长平之战灭赵,之后却不愿攻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死后秦国现状,长平之战白起有多厉害,长平之战白起为何撤兵

    赵国失败是因为以赵括轻兵冒险出击,被秦军围困,赵军断绝粮食四十余天,赵括突围战死。秦国主帅白起为绝后患,屠杀赵军降卒,并执意借机灭赵。只是历史觉得秦赵两国历史太精彩了,想要赵国多呆会历史的舞台。 赵国用了秦国的反间计来反将白起 大家都知道,白起赢了长平之战之前是用了反间计就是在秦赵对峙的关键时

  • 周武王分封了71个诸侯国,为何没有秦国?秦国是如何壮大起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周国与秦国关系,历史上周国和秦国是同一个国家吗,周国和秦国是一个国家吗

    从这句话里,我们就能知道秦国的由来了,因为秦国的祖先给周王室养马养得好,所以得到了一块封地,也就是秦国最初的基业。早年周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53个都是他们姬姓门人。其他的诸侯国,大多也都是跟着周武王一起伐纣的功臣,比如说姜子牙的齐国。可是这71个诸侯国里,并没有秦国。[var

  • 皓镧传之赢异人:这一生,最幸福的日子竟然是在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皓镧传赵国公主提议杀异人,皓镧传的嬴异人,皓镧传嬴异人第几集舍弃妻儿

    [var1]可是,这又是个“狠心”的男人。在最后死之前,他竟然没有同意皓镧见他一面。而且命人把自己的遗物尽数焚烧,连睹物思人的机会也不留给她。绝情至此,正是一片良苦用心啊。让李皓镧恨极了他,余生都记得他,这就是异人的目的。有时,恨比爱来的更强烈,更难以忘怀。有爱才有恨,李皓镧是爱异人的。虽然死了,异

  • 秦穆公怎样用五张羊皮从楚国换来相国百里奚?五位国君又是如何错过这位奇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穆公何时得到百里奚,百里奚帮助秦穆公称霸,百里奚见秦穆公完整版

    [var1]百里奚是虞国人,应该是个没落的贵族后裔。这个出身给他带来两个财富——一是学识,二是游走天下的通行证。别听某些人瞎扯说百里奚是贫苦百姓,这个说法靠不住。周朝是等级社会,平民是没资格读书的,更不可能随意周游列国。百里奚的游宦生涯,则很明显地透露出他没落贵族身份的痕迹。早年百里奚曾经去齐国求仕

  • 孔子被称为圣人,放现在他的文化水平有博士高吗?说了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被尊称为什么圣人,孔子有什么影响力,孔子为什么有享誉世界的影响力

    [var1] 孔子最开始也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公元前549年,孔子生父叔梁纥病逝,孔子和母亲就被叔梁纥的正妻施氏驱逐,母子二人与孔子的异母兄长孟皮便在至曲阜阙里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此时的孔子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年轻的孔子学习的原因仅仅只是如何重新回到权贵阶级而已。 改变发生在公元前535年时候,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