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奋六世之余烈”,大秦王朝除了秦始皇之外,哪个秦王最有作为?

“奋六世之余烈”,大秦王朝除了秦始皇之外,哪个秦王最有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94 更新时间:2024/2/25 10:00:59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始皇是“奋六世之余烈”,才完成了统一大业。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也是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秦始皇能够统一中国,也不全是自己的功劳,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结果。

[var1]

秦孝公开始,秦朝出现了好几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正式由于这些出色的君主,秦国才一步步发展壮大。秦国从建国到亡国经历七百多年,出现了不少出色的君主。秦惠文王之前,秦国的君主称为“公”;秦惠文王之后,秦国君主才称为王。

秦国的秦王有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秦王子婴。如果只看哪一位秦王最有作为,则需要从以上几位秦王中选择。秦始皇无疑是所有秦王中最有作为的一位。除了秦始皇之外,哪个秦王最有作为呢?

[var1]

首先可以排除秦王子婴。子婴当秦王的时候,秦国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留给子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子婴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铲除了赵高。子婴的秦王生涯也就是诛杀赵高能够拿得出手。子婴诛杀赵高之后,并没有力挽狂澜,也没有阻挡刘邦的大军。子婴当了46天秦王之后,率领文武百官向刘邦投降。

子婴的秦王生涯过于短暂,而且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所以堪称是最没有作为的秦王。

[var1]

其次可以排除秦孝文王。秦孝文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短的秦王,也可以堪称是古代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秦孝文王在位仅三天时间,却监国近一年时间。秦孝文王在位三天(监国一年)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秦孝文王能够拿得出手也就是大赦罪人、厚待功臣、团结宗室等。

第三可以排除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在位三年时间,在位期间作为也相对有限。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派军队攻灭东周公。秦庄襄王在位期间,还命蒙骜攻伐韩国,逼迫韩国割让成皋、巩等地。秦庄襄王二年,又命令蒙骜攻打赵国,夺取了太原、榆次、新城等三十七座城池。秦庄襄王三年,又命令蒙骜和王龁攻打魏国和赵国。

[var1]

秦庄襄王在位时间也相对较短,他的功绩也主要是依靠秦国强大的国力,进攻已经衰落不堪的山东六国。即使山东六国已经衰落不堪,信陵君依然率领联军击败了秦军。秦庄襄王时期,秦国始终未能更进一步。

第四可以排除秦武王嬴荡。秦武王本来可以更有作为,但是由于自己作死,最终也就是在位四年。秦武王在位期间,最大的功绩是发动宜阳之战。益阳之战打通了秦国东出通道,秦国的兵锋直接威胁到东周首都洛阳。

[var1]

秦武王时期平定了蜀地的叛乱,彻底稳定了蜀地,巴蜀成为秦国的后方基地。秦武王还设立丞相一职,完善了中央机构。此后丞相制度影响了中国1600多年政治制度,直到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秦武王本来可以成为一代明君,但是却好大喜功,最终在东周国都举鼎身亡。秦武王去世之时,年仅23岁。

第五应该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绝对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秦王。秦惠文王虽然杀死了商鞅,却保留了商君之法。商鞅变法的成果得以巩固和扩大,秦国继续沿着强大的道路前进。秦惠文王派大良造公孙衍击败了魏国,夺取河西之地,收复秦国失地,建立了秦国东出的基地。

[var1]

公元前324年,秦惠文王称王,完成了从“公”到“王”的脱变。秦惠文王成为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王,秦国成为和山东六国一样的大国。公元前317年,秦惠文王击败了五国联军,击败了三晋联盟,使得秦国转危为安。公元前315年,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率领军队攻破葭萌关,攻灭了蜀国和巴国,平定了巴蜀地区,秦国有了稳定的粮仓。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离间齐楚联盟,派军队击败了楚国,攻占了汉中,楚国从此一蹶不振。秦惠文王任用张仪,采取连横之术,瓦解了六国合纵,打退了六国进攻。秦惠文王和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此后秦国的基本外交政策。

[var1]

秦惠文王趁义渠内乱之际,派军队攻伐义渠,夺取义渠25座城池,占据了西北大量优良牧场,义渠的力量大大削弱,为后来彻底平定义渠奠定了基础。

秦惠文王时期是商鞅变法成果的巩固和发展时期。如果没有秦惠文王,商鞅变法的成果可能会毁于一旦。秦孝公时期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秦惠文王则使秦国真正强大起来。秦惠文王在位27年,秦国真正成为强国。

秦始皇之外,秦国最有作为的秦王应该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56年,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秦昭王在位期间,秦国不仅真正强大起来,而且确定了对山东六国的优势,基本确定了统一天下的格局。

[var1]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多次击败三晋、楚国、齐国等诸侯国。伊阙之战,白起斩首24万,韩国和魏国彻底衰落。白起率军队攻占楚国的都城,楚国进一步衰落。秦昭襄王和齐湣王并称为东西二帝,此后又联合国其余四国击败了齐国。东西两强并立的局面结束,秦国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

秦昭襄王不断蚕食三晋和楚国,在位期间秦国疆土扩大了一倍,占领四国几百座城池。斩杀各国一百多万士兵。秦昭襄王还攻灭东周,结束周朝八百年历史。长平之战中,秦国击败了赵国,歼灭赵军45万,东方最后一个大国彻底倒下。

[var1]

秦昭襄王任用范睢确定了“远交近攻”的基本方略,拉拢较远的齐国,不断地蚕食三晋和楚国。“远交近攻”成为此后秦国的基本方略,直到山东五国被灭,齐国都没有任何反应。长平之战后,秦国傲视群雄,山东六国则沦为郡县一般。至此秦国统一天下的格局已经确定。

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可能还会更长。秦昭襄王之后,秦国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秦昭襄王去世四年之后,秦始皇登基成为秦王,秦国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公元前247年秦始皇登基,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开了统一六国的征程,10年之后秦始皇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建立了首个大一统王朝,为何不能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秦始皇如何能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影响

    [var1]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秦朝可以看作是华夏文明的另一种正统起源,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华夏文明才会成为一个整体的文明,才不会四分五裂。要知道,如果没有秦的统一,那么,当时的战国七雄可能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最终走向不同的意识形态,就如同现在的西欧一样,大家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共同体,只是一种联合,但是

  • 长平之战时秦军战损25万,为何赵军只损失了5万,却选择了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平之战赵军全军覆没,长平之战秦军为什么能围住赵军,长平之战赵军有没有可能突围

    因为写少了吧,显得长平之战不够牛掰,写多了吧,又怕人家看出来是估出来的。因此在太史公笔下,秦军投入了60万大军,而赵军投入了45万大军。问题是,后来太史公兜不住了。毕竟这玩意儿是估算出来的,没有具体根据,所以就造成了前后矛盾的情况。尤其是在秦军战损25万人之多的情况下,赵军才损失了5万大军。最后白起

  • 秦始皇为什么命令秦军在秦国危亡时不允许秦军回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为什么禁止秦军回防,秦始皇死后为啥秦军不堪一击,秦始皇与秦军的关系

    这个故事的出处大概就是《大秦帝国》小说,作者出于对秦始皇的美化,才杜撰了这么一个情节。秦始皇建立的是皇权专制国家,也就是私天下。国家就是秦始皇一家的,秦始皇还梦想自己的基业能够千秋万代。他对反叛自己的势力从来都毫不留情,为的就是巩固大秦帝国的统治基础。秦国都快要灭亡了,秦始皇还要那个岭南做什么?中原

  • 75岁的秦昭襄王,打得六国俯首称臣,如果他多活几年能否一统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昭襄王的十大名将,秦昭襄王有实力一统天下吗,历史对秦昭襄王的评价

    可是白起被秦昭襄王灭了,如果说秦昭襄王是一把枪的话,那么白起就是一颗致命的子弹。现在子弹退了膛,你让没子弹的枪怎么去征服天下呢?同样秦始皇其实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王翦和王贲父子,秦始皇也未必能够一统天下。打赵国未必是李牧的对手,打楚国用李信,更是一败涂地。个人的力量,的确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这在封建时

  • 历时10年完工的郑国渠,为秦国带来了多大的收益?粮食产量翻6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郑国渠,秦朝郑国渠从哪到哪,秦国的郑国渠何年开始修建

    为了保住韩国,韩桓王想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帮助秦国修建一条河渠,这条河渠工程浩大,需要十多年时间,外加数十万人的努力才能修建而成。这么一来秦国就会花大力气在修渠事业上,便无暇顾及东出了。既然没机会东出,那韩国自然就能够得到保全了。这条渠的名字就是郑国渠。[var1]一、郑国渠花费了秦国10年时间。秦

  • 为何孔子母亲到死都不告诉他亲生父亲是谁?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与母亲的关系,孔子父亲和母亲相差多大,孔子和父亲关系好不好

    孔子出生时,他的家庭状况已经陷入了低谷。据汉代司马家所著《史记》中记载,他的父亲是鲁国的一个武士,在他年纪已经很大的时候,娶了孔子的母亲,在附近的一座小山上面祈福,并且采用“野合”的方式进行了夫妻之实。也就有了后来的孔子。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备受争议。因为他的含义有很多种。[var1]有些人说,所谓的“

  • 五国伐齐时,乐毅打下齐国72座城池,为何5年也打不下莒城和即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国伐齐后齐国现状,乐毅伐齐历史背景,五国伐齐的真实历史

    这场战争,乐毅领导五国联军,一口气打下了齐国72座城池。吓得齐闵王立刻从临淄城出逃,先后辗转到了卫国、邹国和鲁国。由于齐闵王本人过于傲慢,导致这几个小国家一个都不愿意接纳他。最终无奈之下,他只好逃亡到了齐国仅剩的两个城池之一的莒城。结果在莒城,齐闵王被楚国大将淖齿所杀。盘踞在莒城的齐国贵族们,将齐闵

  • 铁血宰相武元衡,为何得罪了各地节度使?晋鄙被锤改变了战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元衡当过几次宰相,历史上的武元衡,铁血宰相武元衡

    武元衡这个人最不沾光的地方,那就是他生在了中晚唐时期。因此相对于其他明相来说,武元衡的名声就太小了。不过这个人,如果当时没有被刺杀的话,可能唐朝会有一番新的模样。至少不会像后来那样,逐渐受制于地方节度使。[var1]1、武元衡是状元宰相。考上状元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了,武元衡不光考上了状元,而且

  • 战神白起为何执意在长平之战灭赵,之后却不愿攻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死后秦国现状,长平之战白起有多厉害,长平之战白起为何撤兵

    赵国失败是因为以赵括轻兵冒险出击,被秦军围困,赵军断绝粮食四十余天,赵括突围战死。秦国主帅白起为绝后患,屠杀赵军降卒,并执意借机灭赵。只是历史觉得秦赵两国历史太精彩了,想要赵国多呆会历史的舞台。 赵国用了秦国的反间计来反将白起 大家都知道,白起赢了长平之战之前是用了反间计就是在秦赵对峙的关键时

  • 周武王分封了71个诸侯国,为何没有秦国?秦国是如何壮大起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周国与秦国关系,历史上周国和秦国是同一个国家吗,周国和秦国是一个国家吗

    从这句话里,我们就能知道秦国的由来了,因为秦国的祖先给周王室养马养得好,所以得到了一块封地,也就是秦国最初的基业。早年周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53个都是他们姬姓门人。其他的诸侯国,大多也都是跟着周武王一起伐纣的功臣,比如说姜子牙的齐国。可是这71个诸侯国里,并没有秦国。[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