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死说
德宗光绪帝载湉是醇亲王之子。1874年十九岁的同治帝驾崩,由于无子,善于玩弄权力,热衷于政治的慈禧太后为了把持朝政,继续垂帘听政,把四岁的载湉推立为继承人,这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光绪帝幼年时,在饮食、衣着、亲情等方面,得不到常人所得到的照顾。帝皇的用膳虽是丰富多彩,一餐百味多变,但由于光绪帝年幼餐桌大,只够着面前的几样菜,厨子们一来认他喜欢这几道菜,二来为了简单,便常常弄这几道菜;虽说帝皇衣来伸手,但六七月的大热天,光绪帝总是以小棉袄包裹,闷得他满头大汗;再说,由于把光绪帝立为皇帝接班人,既不能直呼亲生父母,也不能常接(亲)近。生活上得不到很好的照顾,亲情产生扭曲,给光绪帝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光绪帝年幼时身体非常脆弱。
成年后,婚姻受到慈禧太后的控制无法随心所愿;政治上又受到慈禧太后的排挤与压制。一直以来,精神上的抑郁、政治上的失意,使光绪帝身心烦燥食欲不振、心悸夜难眠。有资料表明,身心具碎的光绪帝长期咳嗽、体虚遗精,还患有肺结核病。加上后期被囚禁瀛台,最终导致他各病并发而死。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大量光绪帝病历来看,死于肺炎及心肺衰竭。
2.袁世凯谋杀说
1888年,以康有为、谭嗣同等为首的爱国志士,上书光绪帝,请求进行变法。1898年6月,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呼请变法,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遭到慈禧的强烈反对。康有为为了保护光绪帝,说服光绪帝,想通过武力捕杀慈禧太后,派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令请调袁军入京勤王”寻求帮助。后来,由于袁世凯告密,变法失败,支持变法的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光绪帝被囚禁瀛台。
变法失败后,光绪帝当然很憎恨袁世凯。慈禧太后一死,袁世凯最惧怕的人便是光绪帝,如果光绪帝重先执政,第一个想杀的人就是袁世凯。所以,袁世凯必须除掉光绪帝,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先下手为强。再说,光绪帝被囚禁瀛台,据记载,连卫生都是自己打扫,身为军机处大臣的袁世凯,既有杀人动机,又有杀人条件,更有杀人嫌疑。
3.慈禧太后谋杀说
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素来有矛盾,这也是大多数人们认为光绪帝的死是慈禧太后干的。那么,有哪些原因呢?
首先,她不仅在政治上打压光绪帝,在婚姻上也强给予光绪帝独裁的主张——把她弟弟的女儿强嫁光绪帝,而且她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光绪帝心爱的珍妃“褫衣廷杖”,这是莫大的耻辱啊!不但如此,她还罢免光绪帝志同道合的老师翁同龢。使两人的矛盾达到高潮。
其次,野史载说。光绪帝是一位敢于立新、冲击封建礼教束缚的人。他生活在慈禧的淫威之下,却又显得软弱无助。据说,慈禧太后在七十多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当时光绪帝是喜形于色,而慈禧却是冷冷地说:“我决不会死在他之前!”而且,光绪帝又偏偏死于慈禧太后的死的前一天;并且,慈禧太后在自己死前还安排了光绪帝的接班人——溥仪;加之民间还流传“光绪帝食粥而泣”的故事,加深了人们认为慈禧毒杀光绪帝的原因。
再者,在2003年,人们通过对光绪帝陵墓中取得的衣物、尸体胃腹内、头发等进行检测,发现存在大量砷元素、砷化合物,得出结论是:死于砒霜中毒。这更加加深了人们认为慈禧毒杀光绪帝的原因。不过,人们通过光绪帝死前因病服用药物的药方中,找到他大量服用过雄黄、雌黄、朱砂等药物,这些药物会引起自身的砷、汞中毒,甚至使人死亡。
总之,“慈禧太后临死前毒杀光绪帝”的说法缺乏确实的证据。光绪帝本是清朝年轻有为的皇帝,却成为最不幸的一个皇帝——傀儡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