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经济最牛?就凭这2件事,其他朝代望尘莫及

宋朝经济最牛?就凭这2件事,其他朝代望尘莫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41 更新时间:2024/2/21 0:36:22

寻常百姓买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句,让我们知道,在唐朝的时候,北方人吃上一颗荔枝,是极为奢侈的一件事。但你可能不会想到,到了宋朝,对于生活在东京汴梁的人们来说,荔枝也只是较为贵一些的水果而已,普通老百姓都是吃得起的。北宋文学家蔡襄在其所著的《荔枝谱》中提到:

(荔枝)初着花时,商人计林断之以立券。若后丰寡,商人知之,不计美恶,悉为红盐者,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莫不爱好。重利以酬之,故商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个亿,而乡人得饫食者盖鲜矣,以其断林鬻之也。

从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商业化高度发展带来的便利,商人们在荔枝刚刚开花时就先预付定金,签订合同的方式买断了所属果园的荔枝,等到你设置成熟,无论荔枝产量和质量如何,都由商家自行处理。这样果农避免了种植风险,可以放心大胆的扩大生产。同时,由于自由市场充分竞争的关系,远在东京汴梁的百姓,也能够通过水陆两路运输,以最实惠的价格买到新鲜的荔枝。

这种与种植户签订的预先购买合约,相当接近于今日所谓的“远期合同”。包买商的出现和发展,可以看作商业资本正在向产业资本转化的雏形,试想一下,如果这些“远期合同”进一步发展形成标准化合约,实现“认券不认人”,并且可以自由交易,那么,所谓的期货市场就诞生了。只可惜元朝之后这种行为近乎绝迹。

农业赋税比重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税在大多数朝代都是中央财政的主要收入。如我们熟悉的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的税收为5230万贯,这其中商业税为200万左右,剩余均为农业赋税,比例高达90%以上。到了宋代的财政岁入是多少呢?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在他登基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治平二年(1065),宋朝的税收收入约是11600万贯。这已经是唐代最高税收收入一倍多了,其中商税约为6000万贯以上,比达到50%以上。

到了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时期(坚定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那位皇帝),农业税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已经不足30%。等到了南宋,非农业税已经接近85%,此时曾经是国家税收主要来源的农业税,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在宋末元初时期的史学家马端临所著的《文献通考》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

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商业税收成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这在中国历代王朝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从侧面反映了宋朝经济之发达。只是可惜到了明朝时期,犹豫朱元璋的穷人思维,大力打压工商业,国家的税收不但总额不如宋代,而且农业税又再次恢复了统治地位,朱元璋的初心或许是为了保护农民,但最终却害苦了明朝百姓,等到了崇祯末年,国家缺钱,就只能一次次的加重农业税,最后酿成了亡国惨剧。

虽然没有像网上许多文章写那样,直接对比GDP,但以上两点却是宋朝经济强大的侧面体现,历朝历代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让人不得不感慨宋朝经济最牛!

注释1: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时间:997年-1022年。赵恒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侄子,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子,他的第六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知否》中的老皇帝,他的原型就死这这位宋仁宗。

更多文章

  • 秘史揭露成吉思汗铁骑的真正实力,实在太彪悍,难怪正史都不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铁骑最多时有多少军队,成吉思汗铁骑真实实力,成吉思汗铁骑图

    后勤供给究其原因,蒙古铁骑之所以能所向披靡,是由蒙古人特殊的饮食习惯决定。蒙古军队,“出入只饮马乳,或宰羊微为粮”。这就决定了他们行军打仗的时候,只要带着母马等牲畜。出征途中有供牲畜食用的水草,蒙古军队就可以自给。大大减少了军队行进时的负担。如果一时牲畜补给供应不上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水草丰美的地方补

  • 她和陈圆圆齐名,差点一起被献给崇祯,却表白挚爱遭拒遁入空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圆圆跟崇祯有关系吗,陈圆圆19岁照片,帝女花陈圆圆与崇祯

    她是南京大族的小姐,因为家道中落,所以到秦淮河畔卖艺为生。秦淮河畔风流才子众多,但是卞玉京却没有看上眼,后来遇到吴梅村却对他芳心暗许。在一次宴会上,这位大胆的女子向心上人表白,但是吴梅村却以没听懂为理由,拒绝了她。吴梅村为什么拒绝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不为人知,有人说他是故作矜持,想要拿捏一把,也有

  • 我们知道“司马光砸缸”,却不知他救出的是谁?此人如何报恩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光砸缸背后的真相,关于司马光砸缸的资料以及故事,司马光砸缸的一些资料

    匡衡本来是我们刻苦读书的典范,他长大后也确实成为一个有才之人,成为大学问家,在汉元帝时更是官拜丞相一职,然而品行却不好,不仅利用手里的权力非法扩大土地,还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不得不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匡衡因为作恶太多,终究被弹劾成功,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 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战役留给后人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是哪一集,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之战遗址,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画面

    朱元璋在军事上最大的一次震撼就是和陈友谅的鄱阳湖战役,在电视剧中,朱元璋是吓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了,可以说这是朱元璋唯一一次受到惊吓的场面。不仅如此,朱元璋的部队将领和文官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可以对此事心平气和。在历史中,这样的战役也是少之又少,仗还没有打,先把敌军阵营里的人吓个半死。而现实却能够惊掉人的

  • 债主儿子离奇丧生,债主本人为何入狱?揭露明朝民间借贷乱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赖账的悲惨下场,明代家族纠纷案例,明朝民事纠纷处理

    古案卷宗/不定期更新/细雨丝竹(撰文)|明穆宗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海瑞外放应天(南直隶)巡抚。对高利贷及土地兼并现象深恶痛绝的他,立即向救命恩人——前内阁首辅徐阶家族举起“正义之剑”,铁面无私地对徐阶家族巧取豪夺大量良田的问题加以处置。徐阶家族拥有的田产一说在24万亩至40万亩之间,据信其中

  • 南宋为何没宦官之祸?原因:宋高宗因为宦官嚣张,差点被叛臣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宋的十大奸臣,宋高宗对南宋的影响,南宋权臣与南宋灭亡的原因

    毫无疑问,南宋同汉朝、唐代以及北宋一样,一概属于集权专制的朝代。可是,与汉朝、唐代乃至北宋相比,南宋宦官权势明显削弱。在通常情况下,宦官无非是皇权的附属品。为什么在集权专制的南宋时期,宦官权势反而削弱?这一历史现象由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所促成,并非不可理解。 1、南宋没有宦官之祸的客观原因 所谓

  • 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发动靖难之役时,三个哥哥为何不阻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为何怕燕王,朱元璋为啥要贬燕王为庶人,朱元璋怎样处理燕王

    朱元璋最看重的嫡长子也是太子朱标死后,大明王朝继承人的位置就出现了空缺,朱元璋一共有二三十个儿子,这些儿子尤其是年长的藩王们都对太子的位置虎视眈眈。可是朱元璋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却选择了自己年幼的嫡长孙朱允炆作为继承人。藩王叔父们年长,作为继承人的皇太孙朱允炆却年幼而无威望,这样的组合在朱元璋去世、

  •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才子对出下联,朱元璋: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有句话说的好,最是无情帝王家。古代封建皇帝的残酷,有时候会超出现代人的想象,他们为了保护住自己的最高权力,父子相残兄弟相杀,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其中有些皇帝更是为了保住权力,到了心理变态的地步,他们在文化领域,采取专制措施,文人的一句话不符合他们心意,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 抗金英雄韩世忠,亦作曲子词,比岳飞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世忠与岳飞,韩世忠和岳飞的年龄,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故事

    前言 都知道岳飞能文能武,其词作《满江红》千古流传,激励了无数国人。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同为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也能填词。杨慎在《词品》中评价道,韩世忠长期在军队中生活,并没有熟读诗书,想不到晚年退隐后,书法和诗词均有所成就。可见,这类英雄不是普通的人物。 王生长兵间,未尝知书,晚岁忽若有悟,能作

  • 8次科举不中,却被赞为明朝第一文人,齐白石:愿为门下走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白石做出了哪些贡献,齐白石历史记录,齐白石有何成就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取才的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隋朝大业元年为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为终,1300年间诞生了700余名状元,进士及第的人数也是数不胜数。这些文人学子在实现个人经世报国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也为王朝的政治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作为一项制度,科举制在尽最大可能选拔取才的同时,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