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们知道“司马光砸缸”,却不知他救出的是谁?此人如何报恩的

我们知道“司马光砸缸”,却不知他救出的是谁?此人如何报恩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63 更新时间:2024/2/7 8:11:45

匡衡本来是我们刻苦读书的典范,他长大后也确实成为一个有才之人,成为大学问家,在汉元帝时更是官拜丞相一职,然而品行却不好,不仅利用手里的权力非法扩大土地,还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不得不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匡衡因为作恶太多,终究被弹劾成功,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当然匡衡是变坏的“英雄”的一个例子。在小时候是英雄,长大后依然正直的童年英雄也大有人在,比如司马光砸缸中的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尚且年幼的司马光在同伴掉到盛满水的大缸里后,仍然能保持静,相出最有效的办法将其救出来。不要认为这样的办法很好想到,当我们有他那么大的时候,估计还在活尿泥,即使很多成年人在冷不丁遇到这种事故时,都无法立马做出判断采取急救措施。司马光这个小英雄,其实自小就聪慧善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博学多识,优秀的人自然更容易得到朝廷的赏识,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除了司马光有没有长歪,还有人会好奇当年司马光救下的是谁?此人后来有没有报恩,是怎么报的?

说来也巧,司马光救下的人跟他有一字重复,名叫上官尚光,此人的智慧跟司马光其实不相上下,只不过就像我们常说的,造化弄人,同样优秀的上官尚光并没有司马光那样好的官运,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在官场屡屡不得志后,就开始经常,倒也成就为一方富豪。虽然他从事了需要钻营的商道,但是人品却很不错,因为无法在官场上找到机会报答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就在城西龙堤南坡建亭名曰''感恩亭'',?这件事,凡是上官家族的人,一般都听说过。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战役留给后人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是哪一集,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之战遗址,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画面

    朱元璋在军事上最大的一次震撼就是和陈友谅的鄱阳湖战役,在电视剧中,朱元璋是吓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了,可以说这是朱元璋唯一一次受到惊吓的场面。不仅如此,朱元璋的部队将领和文官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可以对此事心平气和。在历史中,这样的战役也是少之又少,仗还没有打,先把敌军阵营里的人吓个半死。而现实却能够惊掉人的

  • 债主儿子离奇丧生,债主本人为何入狱?揭露明朝民间借贷乱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赖账的悲惨下场,明代家族纠纷案例,明朝民事纠纷处理

    古案卷宗/不定期更新/细雨丝竹(撰文)|明穆宗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海瑞外放应天(南直隶)巡抚。对高利贷及土地兼并现象深恶痛绝的他,立即向救命恩人——前内阁首辅徐阶家族举起“正义之剑”,铁面无私地对徐阶家族巧取豪夺大量良田的问题加以处置。徐阶家族拥有的田产一说在24万亩至40万亩之间,据信其中

  • 南宋为何没宦官之祸?原因:宋高宗因为宦官嚣张,差点被叛臣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宋的十大奸臣,宋高宗对南宋的影响,南宋权臣与南宋灭亡的原因

    毫无疑问,南宋同汉朝、唐代以及北宋一样,一概属于集权专制的朝代。可是,与汉朝、唐代乃至北宋相比,南宋宦官权势明显削弱。在通常情况下,宦官无非是皇权的附属品。为什么在集权专制的南宋时期,宦官权势反而削弱?这一历史现象由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所促成,并非不可理解。 1、南宋没有宦官之祸的客观原因 所谓

  • 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发动靖难之役时,三个哥哥为何不阻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为何怕燕王,朱元璋为啥要贬燕王为庶人,朱元璋怎样处理燕王

    朱元璋最看重的嫡长子也是太子朱标死后,大明王朝继承人的位置就出现了空缺,朱元璋一共有二三十个儿子,这些儿子尤其是年长的藩王们都对太子的位置虎视眈眈。可是朱元璋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却选择了自己年幼的嫡长孙朱允炆作为继承人。藩王叔父们年长,作为继承人的皇太孙朱允炆却年幼而无威望,这样的组合在朱元璋去世、

  •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才子对出下联,朱元璋: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有句话说的好,最是无情帝王家。古代封建皇帝的残酷,有时候会超出现代人的想象,他们为了保护住自己的最高权力,父子相残兄弟相杀,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其中有些皇帝更是为了保住权力,到了心理变态的地步,他们在文化领域,采取专制措施,文人的一句话不符合他们心意,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 抗金英雄韩世忠,亦作曲子词,比岳飞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世忠与岳飞,韩世忠和岳飞的年龄,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故事

    前言 都知道岳飞能文能武,其词作《满江红》千古流传,激励了无数国人。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同为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也能填词。杨慎在《词品》中评价道,韩世忠长期在军队中生活,并没有熟读诗书,想不到晚年退隐后,书法和诗词均有所成就。可见,这类英雄不是普通的人物。 王生长兵间,未尝知书,晚岁忽若有悟,能作

  • 8次科举不中,却被赞为明朝第一文人,齐白石:愿为门下走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白石做出了哪些贡献,齐白石历史记录,齐白石有何成就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取才的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隋朝大业元年为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为终,1300年间诞生了700余名状元,进士及第的人数也是数不胜数。这些文人学子在实现个人经世报国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也为王朝的政治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作为一项制度,科举制在尽最大可能选拔取才的同时,也不是没有

  • 明朝被称为第一“宠弟狂魔”的朱瞻基:我的弟弟,我自己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第一战神朱瞻基,明朝朱瞻基有多厉害,明朝皇帝朱瞻基的照片

    明朝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人热衷于探讨的一个朝代,因为两百多年间朝堂之上出了许多矛盾尖锐之事。比如朱元璋去世之后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还有像明朝中叶嘉靖皇帝和众大臣的矛盾,以及到了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他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朱瞻基从小聪明伶俐,他做了皇帝

  • 刘邦、曹操、赵匡胤有资格称太祖,杨坚、李渊为何没资格称太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李渊和赵匡胤,刘邦李渊赵匡胤朱元璋哪个更强,杨坚和赵匡胤相似之处

    我觉得老婆的问题挺有意思,就写了这篇贴文,回答老婆的问题,同时传上网络,与诸君分享。古代的帝王驾崩了,接班人会给他上庙号和谥号。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加起来就是太祖高皇帝。我们今天说刘邦是汉高祖,是个约定俗成的误会。曹操生前没有称帝,死后被追尊为魏太祖武皇帝。宇文泰生前没有称帝,死后被追尊

  • 大明黑衣宰相:辅佐朱棣称帝,朱棣让他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明朱棣简介,大明王朝朱棣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明朝帝王如何评价朱棣

    姚广孝,幼名天僖,是明朝初期,乃至历史上少有的僧人。他的祖上世代为医,在他14岁那年,正值元末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小小年纪的姚广孝,目睹了百姓的困苦,毅然决然地跑到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法名道衍。然而,别的和尚出家是为了修行,为了学习佛法,得个清净,而姚广孝出家显然是另有目的。因为就在他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