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商隐的这首诗,写尽了诗意,也道尽了哀愁

李商隐的这首诗,写尽了诗意,也道尽了哀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80 更新时间:2024/2/6 23:42:03

唐朝真是一个神奇的诗歌王国,按理说初唐有四杰,盛唐有李杜,中唐有元白,已经是一个奇迹。月盈则亏,巅峰过后就是低谷,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晚唐时国运不济,诗歌文化的大旗却屹立不倒,这当然有赖于大名鼎鼎的“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

李商隐能够脱颖而出,在万千风情的大唐诗人中站在第一排是很不容易的。李白诗歌瑰丽神奇,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甚至还有李贺的鬼气森森已经是各种风格百花齐放了。偏偏他却以独特的隐晦迷离,开辟了朦胧诗的新道路。

李商隐的诗歌很难懂,有时候甚至故意不写题目,就是让读者琢磨不透。他像一个高冷而孤独的隐士,并不屑于万千生灵是否懂他。他似乎并不指望自己的诗歌老幼皆宜,他只写给知音。哪怕是这首有题目的《落花》,也是如此缠绵悱恻: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在首联中,这首诗就已经营造了孤独落寞的气氛。然而,它并不同别的诗歌,开篇以高阁上的客人竞相离开起笔,得到了巨大的反差。我们知道,宾客满朋自然是不寂寞的,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曲终人散的那一刻,强颜欢笑过后,心中的惆怅才越发强烈地迸发出来。

“小园花乱飞”既是与前一句对仗,也运用了相同的手法。花儿未谢之时,那是何等美丽的风光。但花儿也有凋谢的那一天,此时的落英缤纷,带给李商隐的并非浪漫,而是更多的惜春伤感。作者就是紧紧抓住曲终人散和落花无情这两个片段,将读者带到了寂寞的处境。

“参差连曲陌”写得是斑驳的花影映照这曲曲折折的小路,基于前面营造的氛围,这自然也不会让我们想到曲径通幽的浪漫,而是道路的曲折和阴暗。同样,“迢递送斜晖”指的是乱花飞舞中映射夕阳的余晖,也会让我们感慨时间流逝太快,转眼已不再是少年。

前面写景做铺垫,从颈联开始则描述作者的心理状态。他看到满地的落英,并不忍心扫去,这是对过去时光的缅怀,也是对青春记忆的难舍难分。这种惜春的心态,同样也让李商隐对着来年春天望眼欲穿,苦等不得。

最后一句,更是作者的人生感慨。“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说的就是他这样的惜春之人,自然会埋怨春天离去得太早,看尽春尽花谢之后,得到的只是泪洒衣衫而已。太有画面感了,仿佛花谢人悲的画面就在眼前。

尽管题目和诗歌的内容已经告诉我们惜春之意,但春去秋来毕竟只是自然现象,具体为何而悲,悲得如此伤感,还是朦胧得很。有人说,李商隐受令狐楚的知遇之恩,又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陷入“牛李党争”。更倒霉的是,他两头不是,无论那一派上台,都将他当作反对者打击。所以,李商隐的一生,空有满腔抱负,却只能忍受命运的蹂躏。这样蹉跎的生活,让他的诗歌蒙上神秘的面纱。这首诗,大概也是感怀自己的挫折,发出无可奈何地哀号。

其实,很多人看到这首诗,也一定和小珏一样,第一反应是联想到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明明曾经起高楼、宴宾客,转眼却物是人非,昔日繁华成为过眼云烟。这大概是许多人的经历,对于李商隐来说固然是痛苦的,但对文坛来说却是极为幸运的。因为只有这些伤痕,才让中华文化拥有了李商隐的一首首动人诗篇。

更多文章

  • 古人的爱情,被李商隐写得如此拧巴,难怪会传唱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商隐的爱情经典语录,李商隐最深情的一句,李商隐的诗代表作品

    唐朝诗人之中,李商隐属于后起之秀。他生活的时代,已经是唐朝末年,不光国力衰退,而且诗歌遇到了瓶颈,各种类型早已百花齐放。然而,李商隐却另辟蹊径,以新奇秾丽的风格别具一格。尤其是一些爱情诗歌,被他描绘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这也让后世忧愁的文人们竞相追逐,顶礼膜拜。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古人的爱情应该是非常

  • 武则天建立“控鹤监”,坐拥众多男宠,为何未诞下一个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招宠条件,武则天是入寺为尼还是金屋藏娇,武则天时期哪些人不得宠

    总的来说,对武则天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评判难以避免地走向莫衷一是与各持一词的看法。首先,要想踏足宝殿,挣脱长久以来庙堂民间默认的女人不可执掌天下的陈规与顽固桎梏,在你死我活的权力的游戏里,几次三番逃过劫数占据胜利,武则天断不是一纯然到不食烟火亦不知权力争夺之残酷的小女子,而是一位颇有胆识气魄和十足手腕

  • 杜牧最为巧妙之作,28个字挥洒自如,清爽空灵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牧最有气势的一首诗,杜牧美到极致的十首诗,杜牧的整体诗风

    唐诗的发展,本应该在盛唐时达到巅峰,因为那时候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顶尖级的人才。但是,安史之乱后,国家不幸诗家幸,中唐诗人们虽然在天赋上无法与诗仙、诗圣、诗佛相比,却有着更深的人生领悟。另外,在对诗歌创作方面的深入研究,也让中唐诗歌大放异彩。后世认为,中唐诗的水平之高,诗人数量之多,完全不逊于盛唐。

  • 从未上过战场的王维,写下血色浪漫的出塞诗,激励无数人投笔从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出塞唐王维,王维最著名的六言诗,王维最优秀的诗句

    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有许多拥趸甚至将他排在李白、杜甫之后,称其为“第三人”。他的诗歌,大多歌咏田园风光,老年后又融入禅理,更是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然而,21岁便进士及第的王维自然才华横溢,写起其它题材的诗歌同样得心应手,比如这首《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

  • 王维将此诗送给朋友,朴素无华传唱千年,成为最动人的情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维个人资料,王维最经典15首诗,最深情的一首诗王维

    在唐朝诗人之中,李白和杜甫毫无疑问是排名前二的伟大人物。到底谁排在第三,历来却有争议。教科书往往选择白居易,这不仅因为他有两篇绝世长篇之作,而且他所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影响深远。其实,如果单就诗歌的数量和知名度来说,王维绝对有实力与之竞争。王维的诗歌,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能够创造出“诗中有画”的意境

  • 连李白都看不上的诗人,水平并不高,留下十个字的评语却没有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对李白的多角度评价分析,李白评语800字,对李白的经典评价

    文人相轻,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即便是李白、杜甫、苏轼这样的大神,曾经也有同行看不起。究其原因,还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思想作祟。谁的武功更高,打一场就可以知道,谁的文采更好,却很难得出完全一致的看法。受到知识背景和人生态度的影响,有人喜欢风花雪月,有人喜欢名山大川,这都非常正常。但如果不自量力,诋

  • 东晋大将投靠敌国,混得风生水起,最新史料发现他还是皇帝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正史上的东晋将领,东晋初期的军事将领,东晋哪个将领最厉害

    2008年10月,焦作市博物馆的文物专家罗火金、刘刚州在焦作市文化艺术品市场发现了几张拓片。因为职业的敏感,他们仔细端详,最终购买。这些拓片都是关于墓志铭的,其中一件叫做《大隋使持节仪同三司扬州刺史鲷阳公墓志》,价值极大,又被简称为《隋代司马融墓志》。它的内容是这样的:公讳融,字子融,河内温人也。十

  • 李白墓前被人信手涂鸦,明朝文人大发感慨,一句话成为永恒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白最恐怖一句诗,李白涂鸦,李白一生足迹图高清

    在中国的历史上,李白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他以瑰丽出奇的诗歌,构建了一个灿烂夺目的文化王国。他以诗歌成就的名气,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王侯将相。他的诗歌成为了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财富,也让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心意相通。这样的大人物,缔造了无数美丽的传说,就连他的去世,也极富有浪漫色彩。民间流传,李白是在当涂

  • 开启朦胧诗先河的李商隐,留下这首“圣女诗”,至今无人破解其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商隐是朦胧诗的鼻祖吗,李商隐的朦胧诗的影响,李商隐朦胧诗五十首

    唐朝之所以成为诗歌文化的高峰,除了井喷般涌现出一批伟大的诗人,出现了不计其数的佳作外,更是因为诗歌风格百放齐放,各种流派百家争鸣。这是与唐人本身宽广博大的胸怀相契合的,更是与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在这种条件下,还出现了朦胧诗的鼻祖李商隐。与豪放瑰丽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朴实无华的白

  • 杜牧得意洋洋向老和尚炫耀,得到的却是冷淡,无奈写下此诗自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牧自嘲,杜牧十首唐诗,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

    在中国历史上,诗歌文化经历了几次高峰时代。第一次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兴起,第二次是以曹氏父子为首的建安诗人掀起的,第三次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朝诗歌。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唐朝诗歌不仅影响深远,百花齐放,持续的时间还特别长。按理来说,一个文化达到顶峰后,就会迎来衰落,这是月盈则亏的自然规律。唐诗则不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