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的推恩令削藩十分成功,建文帝作为后来者,为什么不借鉴?

汉武帝的推恩令削藩十分成功,建文帝作为后来者,为什么不借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58 更新时间:2024/3/9 16:43:49

后来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也从此消失。可以说,朱允炆之所以丢掉皇位,与他削藩的举动有很大关系。有人就感到很奇怪,削藩并非明朝独有。早在汉朝时期,汉武帝父子便实行过。而且汉武帝的“推恩令”效果很好,为何朱允炆不借鉴一下呢?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建文帝不用“推恩令”的原因。

首先,时代背景不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是在汉朝七国之乱结束后。可以说汉武帝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汉景帝时期,由于七国发生叛乱,所以景帝重用周亚夫平叛。三个月之后,叛乱的七王悉数被杀。七国中,除了楚国另立新王外,其他六国皆被废除。汉武帝即位时,诸侯王早已被打趴了。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很少有人敢带头反抗。而朱允炆所处时代就不同了,当时明朝刚刚建立,朱元璋还要靠儿子们去镇守边疆,自然不会去削藩。所以朱允炆用柔和的手段,可能会收效甚微。

其次,藩王实力有所不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前提是,藩王有足够多的土地去分封给子孙。而明朝的藩王与汉朝的藩王却不太相同,他们是没有土地和用人权的。朱元璋只是给了儿子们在边塞的统兵权,让他们替大明看好国门。所以实行推恩令的话,明朝藩王的儿子们也没有土地可封,很难让藩王子孙们在内部起矛盾。

最后,受大臣蛊惑,操之过急。朱允炆出生在太平年代,并没有打过仗,所以他知道自己无法令叔叔们信服。因此,他一上位就听了齐泰黄子澄的话进行削藩。但在削藩一事上,他又犹豫不定。一会儿把叔叔们夺了大权,下了大狱,往死里逼。一会儿又提醒前线的将领,千万不要让他背上“杀叔”的罪名。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他如此多变,自然兵败如山倒。

但是如果他能够温水煮青蛙,对藩王们徐徐图之,不采取太过强硬的手段,相信也不会逼反朱棣。而且让各大藩王每隔几年就换防,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总结来说,就是建文帝还是太年轻,他信任的人又太过纸上谈兵,最终导致一败涂地。

更多文章

  • 刘备一贫如洗,却能一步步建立蜀汉,巨额的军费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靠什么维持军费开支,蜀汉刘备有多强大,正史上刘备是怎么白手起家的

    其实,刘备的军费主要是通过三个渠道获得。第一个渠道就是豪族、富商的支持。我们知道刘备是在涿郡起兵的,他的第一支队伍就是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赞助的。他们可以说是刘备起兵时最大的赞助者,他们给了刘备“创业”的第一桶金。此外,刘备还获得过豪族们的支持。这些豪族们给予刘备的不仅是军费,他们甚至还向刘备提供士

  • 诸葛亮聪明绝顶,唯独与此人比赛三个回合,都败下阵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有多聪明,诸葛亮一生和谁打的最厉害,正史诸葛亮真的很聪明吗

    第一个方面是出山。诸葛亮虽然是被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但自从跟了刘备后一直颠沛流离,甚至连一个固定的地方都没有,受了不少苦。而司马懿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的司马懿早就声名远扬,曹操去请他出山的时候,他还有些看不上曹操,直到曹操大败于赤壁,他才出山并直接受到了重用相比较之下,司马懿的出山显得更高调,起

  • 春秋各国为什么只有晋国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晋国怎么分裂的,春秋强大的晋国为什么会分裂,春秋战国晋国为什么分裂

    [var1]但是到了春秋末期,这一在疆域、国力都遥遥领先的大国,也最终走向了分裂,被晋国的赵、魏、韩三家瓜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周威烈王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不仅意味正式承认他们的地位,也标志着时代的转换,由春秋进入了战国。[var1]赵魏韩三家大夫何以能最终取代晋国公室,成为

  • 作为分水岭,长平之战后再也没谁可以阻挡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步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嬴政统一六国后做了什么巩固政权,嬴政统一六国未解之谜,嬴政几时统一六国

    自从五国联合伐秦失败后,秦国真正成为了战国第一强,大幅加速了自己对外征伐的脚步。在长平之战前,秦国的统一之志已经昭然若揭,唯一还有实力可以与之掰手腕的,恐怕就只有赵国一家了。[var1]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遣大将白起领兵攻打韩国,一举切断了韩国的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犹如一块“飞地”一般。眼见情势

  • 庞涓嫉妒孙膑才能,设计砍了孙膑双脚,孙膑后来的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膑打败庞涓后去了哪,孙膑和庞涓的真实情况,孙膑与庞涓的较量

    庞涓陷害孙膑庞涓与孙膑都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传说他们是师兄弟,都出自鬼谷子门下。庞涓出师后,到魏国侍奉魏惠王,担任魏国将军,一时间风头无两。但他知道自己才能不如师弟孙膑,所以便派人密切监视着孙膑的动向。为了防止孙膑出山后威胁到他的地位,庞涓假意向孙膑发出邀请,请他来魏国共享“富贵”。[var1]孙膑

  • “尊王攘夷”与齐国称霸,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霸主,春秋五国霸主齐国,为什么齐国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此时,周王室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秦汉之前,中华大地本就不是大一统的集权帝国体制,周王虽号称“天子”,但实际和后世帝王也完全不一样,周王说白了,只是诸侯共主而已,再通过 “由尖至锥的横切为血源关系的宗法制度,再以礼乐制度与井田制巩固整个尖锥,维系周王与诸侯国、官员、国人、野人的关系”来构建统治体系(《

  • 《大秦赋》:秦王嬴政消灭六国后是如何对待各位末代国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嬴政先后灭六国的顺序,嬴政灭六国的故事,嬴政灭六国于哪一年

    近来,“大秦帝国”的第四部《大秦赋》正在热播中,虽然豆瓣的评分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依然还算得上是一部可圈可点的历史巨作。已更新的剧集中,秦王嬴政尚未发起针对其余六国的“灭国之战”,接下来,我们提前揭示那段历史。众所周知,秦王嬴政最终消灭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秦朝,积累了璀璨的

  • 比韩信还能忍得3个人,勾践是其中之一,另一人常被人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勾践个人资料简介,勾践与韩信谁厉害,勾践有多强大

    [var1]第一人:越王勾践。勾践应该是中国隐忍派的代表。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厉兵秣马打算攻越,所以决定先发制人。范蠡对勾践进行劝阻,勾践充耳不闻,继续用兵。夫差派出吴国精锐与勾践军队作战,在夫椒大败越军,勾践带着5000士兵退守会稽,吴军转而围困越军。[var1]没办法,勾践只好遣使请

  • 春申君黄歇,移花接木让儿子当了王,为何最后却命丧街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申君黄歇和苏州渊源,黄歇与春申君的历史,春申君与黄歇什么关系

    [var1]黄歇在年轻时曾四处拜师游学,所以知识渊博,很受楚顷襄王的赏识。公元前278年,秦国大举出兵攻打楚国,楚顷襄王被打得迁都陈县。就在这时,黄歇作为楚国使者到秦国求和。当时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和韩国、魏国一起攻打楚国,黄歇听闻后,立即上书劝阻秦昭王说:“攻楚只会让秦国和楚国两败俱伤,而让韩国和魏国

  • 孔子遭学生质问,赌咒起誓:我若干了此事,让天打五雷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孔子七日之围故事,孔子关于打牌的言论,孔子对待不听话的弟子

    [var1]孔子的儒家思想虽然在汉代以后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却不太好使。当时诸侯们都忙着称霸中原,急需的是辅佐“王道”、“霸道”的法家思想,因此孔子在各诸侯国也不受重用,他只好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公元前497年,齐国送给鲁国80名美女,执政的季桓子统统收下。从此鲁国君臣迷恋女乐,不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