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看待项羽乌江自刎的视角有何差异?殊道同归

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看待项羽乌江自刎的视角有何差异?殊道同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22 更新时间:2024/1/19 12:33:53

虽然最终在战场上走到了尽头,但是千百年来围绕项羽的争议却始终未曾平息,文人墨客对于他的评价呈现出极端的两面性。后世在感怀项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武雄姿的同时,亦会对其仁义不施、忠言不纳的行径有所鄙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士子、诗人、甚至是君王都曾写过与项羽有关的诗句,其中尤其以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的最为出众。那么,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对于项羽做出了怎样的描写,又都有何背景?下面就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吧!

牛李党争、迁官外放的杜牧

杜牧入仕之初,便凭借对国事的关心和对孙子等兵家著作的研读,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甚至曾有一次献计平虏,并被当朝宰相李德裕采用。要知道,当时李杜两家可谓世交,有着李德裕的看重,此后的杜牧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并在23岁时作出《阿房宫赋》。在这篇旷世奇文中,杜牧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忧国忧民的观点,并发出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呼声。十多年后,杜牧结识了时任淮南节度使的牛增孺,从此二人私交甚笃。只是,9世纪前期的大唐长期处于朝堂党争之中,李德裕和牛增孺作为党争的核心人物,却先后对杜牧表现出了足够的赏识,这不能不说是其才华的绝佳体现。

然而,在前后拉锯长达40年的牛李党争中,双方之间的矛盾早已异化,不会允许杜牧这样的中间派存在朝堂之上。终于在会昌二年(842年),他被外放为黄州刺史,遭到宰相李德裕的排挤。两年之后,杜牧又被迁为池州刺史,在赴任途中经过和县乌江边的乌江亭时诗兴大发,挥斥方遒作了一首《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于熟读兵家的杜牧来说,项羽所谓“天之亡我”的观点是何等的荒谬。真正有志向的男儿就应该忍辱负重,决不能被一时的失意打败,只有重整旗鼓才有可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事实上,杜牧明面上是在替项羽负气自刎而惋惜,指责其胸襟不够大气,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鼓舞志向,时刻提醒自己绝不能因为贬谪外地而气馁。在担任池州、睦洲等地刺史期间,杜牧都能兴利除弊、关心百姓疾苦,最终再度入京,担任吏部员外郎。

对“三冗”现象深恶痛绝的王安石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这年距离杜牧贬谪外放过去了整整200年,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唐早已崩塌,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荡之后,一个新的王朝诞生了,那就是宋朝。北宋吸取了晚唐藩镇割据和五代武人乱政的教训,从一开始就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大政方针,并尝试加大君主集权统治。为了保证中央的权力,达到对地方官员的制约,北宋增加办事环节、增加官僚职位的方法以实现权力制衡,从而出现了“十羊九牧”的恶果。冗兵、冗官、冗费合称为“三冗”,逐渐成为宋朝财政的巨大压力,反而影响了国家的稳定。王安石入仕之初,宋朝仁宗皇帝曾支持改革派重要人物范仲淹推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奈何改革阻力太大,其重要针对的“冗员”问题,更是触及了守旧官僚的利益。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

新政的失败对王安石的触动很大,从1051年到1054年,王安石当了4年舒州通判,更是加深了“三冗”现象对百姓的危害之大。1054年秋,他在文彦博、欧阳修等人的举荐下进京述职,途径乌江亭,想起了两个世纪前另一位忧国忧民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只是,相较于杜牧从自身志向出发的角度,王安石更愿意从江东百姓的视角去看待项羽的乌江自刎。“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在王安石的这首《叠题乌江亭》中,我们清晰的感受到他处处为民着想的观点。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凭借自己多年在地方上的执政经验推行了变法改革,史称“熙宁变法”。只是王安石的变法措施虽然全面,但太过于激进,并未获得执行官员的认同,从而导致在诸多律令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阳奉阴违、偷天换日的情况。加上在变法过程中的用人不当,变法派内部出现了分裂,排除异己之风明显,最终在与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党争中落了下风,最终失败。从此,新旧党争开始成为北宋朝堂之上的顽疾,其恶劣程度远超于唐朝牛李党争,并一直延续至北宋灭亡为止。

靖康之耻、宋室南迁时的李清照

伴随着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的相继失败,北宋“三冗”情况愈发严重,朝廷财政负担巨大、军队和地方官员效率低下,百姓生活困苦。然而,凭借着宋朝对商业的积极开放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官商集团在北宋影响巨大,这也导致宋朝的农民起义虽然数量巨大,但规模却很难跨越一个行政区域。只是随着东北女真人的崛起,金朝建立并南下中原,宋朝羸弱的军事和行政机器几乎不堪一击。靖康之耻、建炎南渡,士大夫出身的才女李清照也随着丈夫赵明诚一起逃到南方。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但建康却在两年之后发生内乱,李清照和丈夫不得不再次难逃,这一年是南宋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

乱世之中,宋朝亦有旷世豪杰在北方奋勇抗敌,老将宗泽在未能获得南宋鼎力支持的情况下,依然维持着一方基业,甚至在死前三呼“渡河”以求收复故土。可是南迁宋室却连奋勇一战的勇气都没有,这让李清照极为失望。在与赵明诚乘舟难逃的路上,她途径乌江亭时有感而发,提笔写下《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中,李清照通过对项羽不肯渡江,不愿苟延残喘作风的大家褒奖,表达对南宋朝廷偏安于东南一隅,不思抵抗的讽刺。

综上所述,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分别是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中,借用项羽乌江自刎的事例表达自己对时局的看法。这其中杜牧因牛李党争而被贬谪外地,却依旧保持着一颗“忍辱负重”的心,以求来日能够“卷土重来”;王安石亲眼见到庆历新政的失败,后又在地方磨砺多年,深知“三冗”对百姓生活的危害;李清照才华横溢,曾与丈夫赵明诚有过一段较为安宁的日子,却因宋室朝廷的羸弱和偏安而屡屡难逃。三人看待项羽乌江自刎的角度不同,所做出的评述也不尽相同,但却都表达出施展自身才华抱负、关注百姓生活疾苦和讽刺南迁朝廷苟延残喘的爱国主义情怀,可谓是殊道同归了!

更多文章

  • 他是明朝最难驾驭的人,既不敢用也不敢杀,令三代皇帝头疼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史上最难驾驭的人,明朝最厉害的人物是谁,明朝历史上谁最厉害

    此人便是历史上知名的海瑞。虽然在历史传承到今天,海瑞身上也被当时的文官团体泼上了脏水,他们不从海瑞的行为下手,而从其性格下手,海瑞的“丑闻”直到今天依旧在不少史书中可以发现。但是,海瑞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人,也因此迥异于时代,只可惜,他生错了时代,也因为过于刚正以至于三代君主无力驾驭此人。倘若时间倒转,

  • 得失之间:为争夺哈密控制权,明朝的拉锯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明朝封罕慎为忠顺王。年底,吐鲁番阿黑麻率兵东来,假意与罕慎联姻,在哈密城下,伺机杀罕慎。仍令牙兰驻守。哈密都指挥阿木郎等,率众复迁苦峪避难。然而,此时阿黑麻仍忌讳明朝,不敢称占领哈密,仍然遣使入贡,并请代领西域职贡。兵部尚书马文升提议,下敕要求阿黑麻归还王母及金印。玺书一

  • 《天龙八部》的打草谷是怎么回事?宋朝老百姓的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天龙八部乔峰带辽兵打草谷,天龙八部绝情谷成长值,天龙八部辽国为什么要打草谷

    乔峰来到辽国,协助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平定了上京的楚王叛乱,官拜南院大王,受封楚王。一天,乔峰和阿紫出城打猎,发现了一大队辽国官兵从南边过来,马后缚着许多俘虏,像是打了胜仗回来。乔峰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并没有发生交战。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辽国军队 “打草谷”回来。什么叫打草谷呢?这是指辽国军队打着放马的借口

  • 宋朝到底有多富?别看他们的军队很弱,人家经济还真的没话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军队编制一览表,宋朝军队真的很厉害吗,宋朝真实的军事水平

    根据一本名叫《世界经济千年史》的记载,宋仁宗时期的宋朝GDP换算成现在的世界货币美元达到了惊人的2600多亿,根据网上能找到的统计数字,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我国的GDP才只有679亿,所以,可见当时的宋朝到底有多富了,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超级有钱,而且这是GDP总量哦,分给每个人的话,人均

  • 如果宋仁宗有个儿子活下来继承他的皇位,宋朝历史会不会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的宋仁宗有亲生儿子没有,宋朝的宋仁宗是谁生的,宋仁宗在宋朝的地位

    仁宗一生共有三儿十三女,长子赵昉(1037年6月24日-1037年6月24日),宋朝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长子,生母为宋仁宗俞德妃。赵昉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初九日生,出生即逝。次子赵昕(1039年—1041年),字最兴来,东京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宗室大臣,宋仁宗赵祯第二子,母为苗贵妃

  • 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王安石变法涉及了哪些方面,宋朝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宋朝王安石变法是为了什么

    作为影响到宋朝命运的王安石变法,它的形象也在历史学家的心目中变得很尴尬,支持的人认为他是伟大的变革,不支持的人认为它割裂了宋朝的命运。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王安石变法,但聊的不是他的对与错,而是聊到他的另一面貌,因为在这一场变革运动中,宋朝的知识分子也被割成了两段。北宋军队按理来说这于国于家都

  • 朱元璋的一个“穷习惯”,当了皇帝后也不改,妃子们非常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是跟自己的出身有关,虽然他对朝廷官员动手,但是百姓却一个都没有动。不仅如此,在政策方面,也是尽可能地让百姓受惠。除此之外,他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卓越的成就,历史上的种种优秀事迹被后人传诵至今。朱元璋的祖上都是农民,本来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但是到了朱元璋这一代,他的家人有不少都被饿死

  • 明朝最长命的驸马,历经八个朝代,熬死了7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也是非常器重赵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赵辉的父亲远征时战死了。所以朱棣让赵辉继承了他父亲的官位,同时赵辉也是一个美男子,朱棣甚至将自己的妹妹宝庆公主嫁给了他。宝庆公主作为朱元璋的女儿,明成祖为什么有权力这样做呢?首先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宝庆公主不过是个四岁的小孩子,朱棣刚即位不过也才八

  • 明朝的第1次科举考试,中榜的居然有一个老外,他还自称中文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第一次科举全是南方人,明朝科举的四个阶段考试过程,明朝科举发生了哪些变化

    老外的疑惑根据明朝史料记载,在公元1371年明朝当时的内部统治已经基本稳定。而且元朝统治者已经被赶到了草原地区,此时朱元璋也就想着是时候选一批人才来治理国家了。而当时朱元璋手下的文官数量实在太小了,很难形成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所以当时为了选拔一定的人才,朱元璋也就开始了科举选拔。根据明朝的相关史料记

  • 从《清平乐》韩琦羞辱狄青,看宋朝武将的地位有多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琦逼死狄青,清平乐韩琦羞辱狄青,清平乐韩琦嘲讽狄青哪一集

    韩琦、文彦博、富弼等人正在把酒言欢,狄青来了。狄青来是为了给自己的老部下焦用求情,称焦用是“立过军功的大好男儿,是朝廷的良才”,请求韩琦放过他一次。韩琦傲然回答:“狄枢相,琦自小只知,东华门外状元唱出者,才是大好男儿、栋梁之才。”韩琦所说的“东华门外”,是有典故的。东华门是宋朝皇城的东门,东华门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