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何用“朕”代称“我”?史学家:将“朕”拆开你就明白了

秦始皇为何用“朕”代称“我”?史学家:将“朕”拆开你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05 更新时间:2024/1/25 1:25:11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己觉得的自己这种丰功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应该用一些和他们不一样的东西来纪念自己的功绩,于是秦始皇取三皇五帝,将它们合二为一命名自己为皇帝。除此之外,他还将皇帝的自称改为朕。许多人认为朕这个字,从古至今就是用来形容帝的,又或者说他们认为朕这个字就是皇帝造出来的。其实不然,朕是很早以前就有的字,而这个字在秦始皇之前,一般都是用来称呼“我”的。

许多史料都有记载,除了屈原的辞赋中常常用朕来自称之外,东汉著名学者也在自己的作品中指出,“朕者,我也,上古尊卑不嫌,贵贱共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朕”就是我的意思。在很久之前不论尊卑还是贵贱,你都可以用朕字来自称,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自称“我”一样。那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变成是皇帝的自称,并且只允许皇帝使用呢?史学家专门去研究过这个问题。

史学家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曾经找到过古人用以自称为“我”的字,分别有“我”、“吾”、“余”、“朕”等字,史学家们分别对这些字做了一个对比分析。其中“我”、“吾”、“余”在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在说,天天都在说,使用频率非常之高。要是秦始皇用这几个字作为自称,让天下百姓改口,估计等到秦朝覆灭的时候,天下百姓还没有习惯不能自称“我”、“吾”、“余”呢!并且这几个字太为随意了,皇家的东西总是要经过精挑细选,挑选最好的才能够呈上来供皇帝使用,太过随意会显得不够端庄。

再看“朕”字,这个字虽然在生活中使用的程度没有其它三个字那么频繁,但是这个字常常会出现在学作品,或者是书面作品中。这就意味着这这个字除了口语用处,还有书面语的用处,书面语的特点就是文雅且庄重。而皇帝的自称自然不能够太过粗俗而随便,所以作为书面语的这个朕字,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秦始皇改称呼的第一候选。

除了“朕”作为自称更为文雅,端庄肃穆之外,我们在记载中还常常发现,如果有人使用“朕”这个字,那他一定是一个身份不凡的人,不是平常的贩夫走卒能用的。例如屈原就在作品中多次提到朕,屈原的身份就不平凡;再有周天子封赏诸侯的时候,也曾记载过周天子说“朕”字;舜也曾经自称过“朕”。由此可见,朕的使用群体还是非常有限的,虽然明面上是谁都能用,但是平民百姓少有去用的。除了两个原因,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就这件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将朕拆分为两个字。按《先秦史》里的说法,朕拆开之后一半是“舟”,一半是“灷”,意思就“舟中火种”。舟,在古代时行船的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运输功能,同时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火,则意味着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因为上古的时候,一个族群的火种总是由最德高望重的人来保存的。而这个“朕”字,集结了财富和权势,正是一个非常尊贵的自称,秦始皇拿来称呼自己也并不奇怪了。作为帝王,秦始皇确实配得上“舟中火种”的这个评价。虽然这个猜想只是一个个人的看法,但是吕思勉先生的解释非常到位,对于我们了解秦始皇,也是一种有力的参考。

结语: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他做出了许多的成就,需要我们慢慢去探索,去发现,将这段光辉的历史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参考资料:

《太史公自序》

《离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侃史

更多文章

  • 项羽死了400多年后,一个农村少年捡到他的刀,成了三国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死前还有军队吗,项羽死时的惨状,项羽当年在哪里死的

    在冷兵器时代,每场重大战斗之后,战场上都遗弃了许多剑,枪和刀刃。它们被长期埋在黄土中并成为文物,有时后代偶然发现它们。项羽的刀曾经有过这样的传奇经历。东汉末年,相羽死后三百多年,汉高祖统治。这是汉朝皇帝,是诸葛亮的《抱石标》中的“桓灵二帝”之一。汉朝皇帝太昏庸了,沉迷于享乐之中,导致了政府的侵蚀和叛

  • 张飞逃命时丢下刘备的家眷,刘备只讲了一句话,如今成了黑帮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飞死时刘备说了什么,刘备张飞徐晃能组一队吗,刘备打张飞一巴掌

    东汉末年,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孙权的吴国,三国鼎立,三分天下,他们之间尔虞我诈,相互斗争,掀起了天下风云。张飞是刘备的部下也是蜀国名将,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刘备组织义勇军开始了战斗,这个时候的张飞已经和关羽一起为刘备效力。刘备对张飞可以说是尽力的照顾,结果张飞却在逃命的时候丢下了刘备的家眷,不过

  • 一场暴雨冲出关羽墓,墓中挖出1物,专家研究后惊呼: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墓中发现一物,关羽墓被盗真相揭开,关羽墓出土古尸图片

    公元219年末,关羽兵败与麦城,和他的儿子关平一同被吴军俘虏,尔后离世,关羽是连曹操都敬服并且惧怕的人,一代英雄就这样死去。公元220年初,孙权担心刘备会因为关羽的死而愤怒发兵,前往东吴报复,便想出一计,把关羽的首级放到洛阳去,此时洛阳正是曹操的地盘,孙权想要将此事嫁祸于曹操。后来,此事被曹操看穿,

  • 古代害死范增刘表的背疽,到底是啥病,为何患上就无药可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表死于哪里,范增背疽发作,刘表的死亡原因

    范增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谋士,曾跟随项羽征战,为他出谋划策,被项羽尊称为“亚父”可是项羽这个人为人莽撞、孤傲自大,受人挑拨猜忌范增的忠诚,范增不得不找借口告老还乡,在返回家中的路上却因背疽而死。刘表是东汉末年的名师,据说长相英俊,还富有一身才华,孙坚就是死于他之手,还能与曹操匹敌,但是本人生性多疑,后来

  • 刘邦临死前,张良5年不出门,3年不吃五谷,换来子孙千年的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死前给陈平留下的棘手问题,刘邦死后张良三年不出门为什么,张良劝刘邦不要自立为王

    自古英雄都不乏凌云壮志。有的为建功立业享荣华富贵,有的为了一朝越龙门福荫子孙后代。但却有一个人人辅佐帝王终定天下,在本该封爵,享尽世间美味佳肴之时选择隐退。帝王登基之时,他告病归隐,辟谷修道。甚至于君王直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卿。”这个人就是刘邦的得意将领,心腹之臣张良。一个连天子帝

  • 庞统的一句话,说出了诸葛亮一生最严重的失误,可惜刘备没有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庞统为什么说刘备被诸葛亮骗了,诸葛亮死的时候说一声庞统救我,诸葛亮与庞统有什么关系

    而真实史记记载的庞统,则远远没有三国演义中这么神气,无论是业绩还是贡献,都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他的能力不入诸葛亮,庞统从建安十五年左右投靠刘备,到建安十九年战死。前前后后仅仅在刘备手下效力4年。因时间极为短暂,他的才华未能充分施展,就已经撒手人寰,因此业绩不如诸葛亮也实属正常。即

  • 窦漪房双目失明,汉文帝多次想要废了她的皇后之位,为何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帝废不了窦漪房吗,窦漪房怎么失明的,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

    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窦漪房原来是吕太后的侍女,称为窦姬。后因汉高祖去世,吕太后欲将一批宫人遣散,赏赐给各位诸侯,窦姬便分到代国,给了代王。受诏去到代国的宫女除了窦漪房外还有四人,然而代王刘恒

  • 黄庭坚: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大宋才子黄庭坚,黄庭坚十大最美草书

    黄庭坚曾经参加编写《神宗实录》,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河措施。后来又因写了《江陵府承天禅寺院塔记》,被诬告为“幸灾谤国”。因此,他晚年的时候两次被贬官西南,最后死于西南被贬的地方。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

  • 在葡萄牙发现的两封信,揭开了明朝灭亡的真正内幕,颠覆了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和葡萄牙的关系,明朝与葡萄牙之间的战争,1636年的明朝发生了什么

    随着人们对明朝史料了解得深入,关于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也逐渐浮出水面。其实,明朝原本有机会自救的,可是却因为崇祯的优柔寡断错失良机,实在是太可惜了。在葡萄牙发现的两封信,揭开了明朝灭亡的真正内幕,更颠覆了历史。从这两封信的内容来看,崇祯皇帝说他不是亡国之君,实在是很难令人信服。嘉靖年间,葡萄牙人来到澳

  • 明朝梃击案,背后隐含三大宫斗毒计,他才是真正的权谋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明梃击案,一根棍子搅乱明末政局的三大奇案,万历年间梃击案

    太子朱常洛剧照“梃击案”的真实经过当时,万历帝的皇后没有子嗣,有一次万历去看望太后时一时兴起和太后宫女有了瓜葛,结果就生下来朱常洛,但是不久后他最宠爱的郑贵妃却又为他生了个儿子朱常洵。因郑贵妃比宫女身份高贵又非常得宠,万历一心想违背“嫡长子继承制”的祖训蓄意册立朱常洵为太子,引发国本之争,遭到朝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