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的一句话,说出了诸葛亮一生最严重的失误,可惜刘备没有听

庞统的一句话,说出了诸葛亮一生最严重的失误,可惜刘备没有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7 更新时间:2024/1/17 11:20:09

而真实史记记载的庞统,则远远没有三国演义中这么神气,无论是业绩还是贡献,都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他的能力不入诸葛亮,庞统从建安十五年左右投靠刘备,到建安十九年战死。前前后后仅仅在刘备手下效力4年。因时间极为短暂,他的才华未能充分施展,就已经撒手人寰,因此业绩不如诸葛亮也实属正常。即使是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庞统也展示出了他天下奇才的真面目。

刘备一生的奋斗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夺取荆州,夺取第一个根据地。第二个阶段是夺占益州,拥有第二个根据地。第三阶段是袭取汉中,拥有第三个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夺取荆州,是得益于诸葛亮的联吴抗曹。占有汉中,是得益于法正的妙策奇谋。而夺取益州,正是庞统的得意之作。

赤壁之战以后,益州军阀刘章派人联络刘备,邀约他入川共同抗拒汉中军阀张鲁。夺取益州,是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已经拟定的战略计划,但事到临头,刘备却顾虑重重。关键时刻,正是庞统力排众议,极力主张刘备应该抓住这次机会,马上挥师入川。在刘备与益州军阀刘章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又是庞统殚精竭虑,献上益州三计。并亲自前往前线作战,结果中箭而死,成为拿下益州的头号功臣。

在庞统劝说刘备拿下益州时,曾经对天下大势做了一个分析,无意之中,庞统却指出了诸葛亮一生的最大错误。《九州春秋记载》,庞统曾对刘备说“荆州荒残,人物殚精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因此,他才动员刘备不惜一切代价,夺取益州,取代荆州。庞统的这句话,认为荆州当时河山残破,强敌环绕,不可以作为长久之计。这就与诸葛亮的看法背道而驰。

众所周知,诸葛亮为刘备量身定做的“隆中对”国策中,把荆州夸成了一朵花。诸葛亮把荆州看成是英雄的用武之地,堪称老天送给刘备的一块宝地。由此可见,庞统的看法相比诸葛亮的战略有很大的区别。庞统认为荆州在四战之地,形势险恶不可守,不建议刘备占据它。然而诸葛亮却把荆州作为刘备的第二个根据地,刘备必须保有之。那么两人的看法,到底谁对谁错呢?

诸葛亮的占据荆州地,到底是他的得意之作,还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误呢?事实胜于雄辩。刘备占领益州后,按照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占住荆州不撒手,派出能力最强的关羽镇守荆州,为了配合刘备的汉中攻势,也是为了实现“隆中对”的宏图,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出兵北伐曹魏。结果在北方曹操和南方孙权的前后夹攻下,威震华夏的大将关羽,最终兵败身死。荆州被孙权夺走,蜀汉最精锐的蜀汉军团片甲不留,全军覆没。

刘备人地两失,堪称蜀汉发展史上的一场浩劫。更为糟糕的是,因为荆州失守,引发了一系列的灾难性后果。刘备兴师动众与孙权开战,事关蜀汉命脉的刘孙联盟破裂。大将张飞被害,夷陵之战,蜀汉再次遭受惨败,蜀汉数十年纠集的四方精锐毁于一旦,军事实力严重受损。荆州之战后,蜀汉即由盛转衰,不仅失去了夺取天下的可能性,连自保都岌岌可危。因此,,可以说为了一个保不住的荆州,刘备吃尽了苦头,蜀汉也因此走上了不归路。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占据荆州之计,完全是他一厢情愿的计策,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误,只可惜让刘备吃尽了苦头啊。刘备应该很后悔当时没有听庞统的话吧。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更多文章

  • 窦漪房双目失明,汉文帝多次想要废了她的皇后之位,为何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帝废不了窦漪房吗,窦漪房怎么失明的,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

    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窦漪房原来是吕太后的侍女,称为窦姬。后因汉高祖去世,吕太后欲将一批宫人遣散,赏赐给各位诸侯,窦姬便分到代国,给了代王。受诏去到代国的宫女除了窦漪房外还有四人,然而代王刘恒

  • 黄庭坚: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大宋才子黄庭坚,黄庭坚十大最美草书

    黄庭坚曾经参加编写《神宗实录》,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河措施。后来又因写了《江陵府承天禅寺院塔记》,被诬告为“幸灾谤国”。因此,他晚年的时候两次被贬官西南,最后死于西南被贬的地方。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

  • 在葡萄牙发现的两封信,揭开了明朝灭亡的真正内幕,颠覆了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和葡萄牙的关系,明朝与葡萄牙之间的战争,1636年的明朝发生了什么

    随着人们对明朝史料了解得深入,关于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也逐渐浮出水面。其实,明朝原本有机会自救的,可是却因为崇祯的优柔寡断错失良机,实在是太可惜了。在葡萄牙发现的两封信,揭开了明朝灭亡的真正内幕,更颠覆了历史。从这两封信的内容来看,崇祯皇帝说他不是亡国之君,实在是很难令人信服。嘉靖年间,葡萄牙人来到澳

  • 明朝梃击案,背后隐含三大宫斗毒计,他才是真正的权谋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明梃击案,一根棍子搅乱明末政局的三大奇案,万历年间梃击案

    太子朱常洛剧照“梃击案”的真实经过当时,万历帝的皇后没有子嗣,有一次万历去看望太后时一时兴起和太后宫女有了瓜葛,结果就生下来朱常洛,但是不久后他最宠爱的郑贵妃却又为他生了个儿子朱常洵。因郑贵妃比宫女身份高贵又非常得宠,万历一心想违背“嫡长子继承制”的祖训蓄意册立朱常洵为太子,引发国本之争,遭到朝中大

  • 陆绎在锦衣卫当差,其主要工作是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成立锦衣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靖时期的锦衣卫陆绎,陆绎成为锦衣卫的场景,朱元璋为什么设立锦衣卫

    最近被老婆拉着看陆绎陆大人,我觉得拉着我追剧娱乐是假,她明目张胆的看帅哥是真。里面的陆绎就是一名锦衣卫,他与六扇门女捕快袁今夏一起查案追凶,由一对欢喜冤家结成了一对亲密恋人,着实是让我吃了一嘴的狗粮。陆绎本身是锦衣卫老大陆炳的三儿子,标准的官二代,在锦衣卫基层当官,其实也是他父亲对他的历练吧。里面将

  • 明朝是怎么对待蒙古人遗留问题的?有人说这是不见血的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368年8月2日,元惠宗北遁弃大都,元作为全国性政权的统治结束,明朝定鼎天下、成为下一个全国性质的中原王朝已是势不可挡。元朝统治长城以南的地区的日子一去不返,昔日它所制定的政策也随之烟消云散。元朝是历代最不像封建国家的王朝。元朝蒙古人作为马上民族,最初一直是游牧部落制度,维系统治的是绝对的武力和适

  • 活在热带的大象,为何与元朝统治者“纠缠”,还生出“象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大象迁徙原因,历史上大象为什么大迁移,中国最早史料记载的大象

    到元朝更是成为蒙族人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忽必烈在位时更是把大象当作坐骑,骑着大象出行,尤其神气。这种“象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突然产生的,是跟元朝本身的文化背景和人们信仰密切相关的。一、元朝的统治者通过别国进贡和掠夺与大象“相遇”1、大部分大象来自别的国家送来的讨好品大象本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

  • 造纸行业的繁荣发展,间接推动了宋朝书籍和文化的传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造纸的真正发展史,古代造纸业发展的原因,宋朝繁荣的启示

    很多人都不了解“洛阳纸贵”一张纸能贵到哪里去?这就不得不提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的发展历程。从迄今为止的考古来讲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会晚于西汉初年,1933年,考古专家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发现了西汉古纸,年代不会晚于公元前49年。东汉元兴元年(105年)槽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的原料也仅仅只是树皮、麻头

  • 落魄的赵匡胤,投靠王彦超却被打发走,成为皇帝后如何处置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彦超被判3年,王彦超的照片,赵匡胤投奔王彦超结局

    赵匡胤就是从低谷走到巅峰的开国皇帝之一,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他也曾经落魄到走投无路,需要向人求助的地步。而当时被他求助的对象正是其后来的臣子王彦超,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但他在赵匡胤的人生中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了皇帝就能复仇?落魄时期的赵匡胤曾经想要投靠王彦超,以此来度过自己的艰难时期

  • 洪武年间最大腐败案,朱元璋狠心杀掉几万人,但一个创新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最残暴的事件,朱元璋杀得最冤的人,杀功臣是朱元璋最大的污点

    三代赤贫的朱元璋称帝后,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朱元璋认为,元朝之所以灭亡,与元朝官员腐朽地统治有着直关系,因此朱元璋制定了极为苛刻的贪官惩处办法。比如各地县衙们都有皮场庙,这里是将贪官剥皮实草的地方。凡是官员贪污60两以上,将会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敕法以峻型,诛一以警百”。然而,即便如此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