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窦漪房双目失明,汉文帝多次想要废了她的皇后之位,为何都失败了

窦漪房双目失明,汉文帝多次想要废了她的皇后之位,为何都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90 更新时间:2024/2/19 22:47:13

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窦漪房原来是吕太后的侍女,称为窦姬。后因汉高祖去世,吕太后欲将一批宫人遣散,赏赐给各位诸侯,窦姬便分到代国,给了代王。受诏去到代国的宫女除了窦漪房外还有四人,然而代王刘恒却独宠窦姬。

在独宠中的窦姬很快就生下一女两子,女儿便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唤为刘嫖,两个儿子分别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和梁孝王刘武。后来吕后去世,刘恒被拥立为帝,从代王变为汉文帝。

随着岁月的流逝,帝王哪个不多情。深宫里的皇后最后也都像《月》中所描写的:只有夜晚陪着皇后,等待着皇帝的宠爱。刘恒也不例外,对窦漪房的独宠也慢慢开始转移到其他人的身上,尤其是窦漪房失明之后,对于慎夫人和尹姬宠爱要更多。那为何窦漪房失宠之后,汉文帝也没能废了她皇后之位呢?

一、母凭子贵,窦漪房为后宫之首

在刘恒还是代王的时候,代王王后及王后孕育的四子先后离世,而后代王也没再立王后。直到刘恒登基,王后之位也是一直空着。在登基几个月后君臣讨论立太子,有司上书也请求立太子。在经过商讨之后,便立窦漪房所生长子刘启为太子。

有了太子,后宫之首便也不能一直空着,遂有司上书又请求立皇后。同时刘恒亲母薄太后也说:“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汉文帝刘恒可是一个大孝子,母亲都发话了,便立了窦漪房为皇后。

立完窦漪房为皇后之后,刘恒又分别立窦漪房长女刘嫖为长公主,封邑于馆陶,又被称为馆陶公主。次子刘武为代王,即可见刘恒对窦漪房的孩子还是比较重视的。究其汉文帝刘恒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除去先前去世的四个儿子之后还有四个,一半都是窦漪房所生。而且其余两个儿子在史书中也未记载其生母,可见皇后之位也非窦漪房不可。

再者,汉武帝刘恒在立刘启为太子时,刘启已然有九岁之龄。都说帝王的孩子早成熟,刘启在当时立为太子时也是因为年纪最大且纯厚仁慈。直到窦漪房失宠时,刘启已成为顶天立地男子汉一个了。结合上下利益,刘恒也不便将窦漪房皇后之位给废掉。

二、薄太后的赏识有加及扶持

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的刘恒,对母亲薄太后可是极为孝顺。在电视剧中有些会演出薄太后并不喜欢窦漪房的剧情,可是在正史中却恰恰相反,薄太后对窦漪房可是极为怜惜和喜爱,所以婆媳关系也是不错的。毕竟窦漪房能当上皇后,也是薄太后一句话立马就成的。

薄太后为何同窦漪房如此要好呢?首先是因为薄太后为人平和,待人和善。薄太后在汉高祖时期并未很受待见,在一次宠幸中生下汉文帝刘恒,即便生下龙子,也未能得到更多的宠幸,正因如此,薄太后也不像汉高祖其他的爱姬一样的惨,惨遭吕后毒手。

待人和善的薄太后对待自己的儿媳自然也会不差,而且窦漪房出身平民,相比其他的贵族儿女要更加平易近人,并且随着薄太后与窦漪房的相处,看到了窦漪房自有的特性如淡然、和善等。就像年轻时的薄太后,所以薄太后对窦漪房也更加的赏识。

也有些记录记载,窦漪房平民出身,所以并不识字,后来能够以理管后宫,也多亏于薄太后的教学。薄太后不仅教窦漪房识字,还教于各种道理给她。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贤内助,一个能治理后宫的皇后。

窦漪房从进宫开始做侍女,就未放弃过回家的念头,可当上皇后之后也未派人找寻自己的兄弟,最后还是薄太后命人去找寻,并且追封窦漪房的父母为安成侯和安成夫人。而且后来薄太后还将自己娘家人嫁于刘启,自然更是不能废除窦漪房了。

三、废了窦漪房,要立谁为皇后?

废后也得要有原因,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废后,不然就成昏君了。汉文帝刘恒也自是懂得这个道理,不能因为废后,失了民心,失去君臣。再者,如果要废掉窦漪房,那么皇后之位应该谁来坐?

看后宫佳丽三千,在窦漪房失宠之后,也就慎夫人和尹姬得宠。尤其是慎夫人,长得如花似玉,还懂乐理,舞艺更甚,可谓有颜又有才。可窦漪房被冷落也依旧保持母仪天下的风度,虽说当时在吕后身边做事,但未曾学到吕后的善妒和手辣。

史书有记载,汉文帝让慎夫人与窦漪房同坐,在尊卑有别的时期,这种做法自然是不可的,所以君臣袁盎将慎夫人的座位后移了。慎夫人当时极得宠,也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的,所以很不高兴啊。汉文帝一看爱妃不高兴,便也不高兴了。

袁盎这时依旧告诉汉文帝自古以来就是尊卑有别,自是不能同坐,而且汉高祖驾崩后,戚夫人成人彘的事也一并提到了。这时汉文帝才恍然大悟,他也害怕窦漪房和吕后一样,毕竟吕后带给汉文帝的阴影也是不小的吧。

而且做皇后得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吧,窦漪房在当皇后时对平民百姓有赏赐,所以深得民心。在朝廷上,因为窦漪房的宅心仁厚,为人和善,加上为太子生母,也深得朝廷的君臣之心。相比较来看,慎夫人和尹姬没有孩子,也没得民心臣心,要怎么改立皇后。

总结:

窦漪房既有亲子立为太子,深得民心,也有朝中大臣的加持,就连婆婆薄太后也极为看好,而且窦漪房又无失德之举,汉文帝的确没有理由废除皇后之位。而且对于废除皇后之后的种种会发生的夺嫡争子后宫混乱,汉文帝也是清楚明白的,自是不可能废除窦漪房。

有人曾说汉文帝刘恒对窦漪房的感情是极端的,要么就是太爱了,就算窦漪房双目失明,自己在花丛在流连也不曾废掉窦皇后,给足窦漪房权力。要么就是太爱自己,对窦漪房自是想废未能废。不管汉文帝未能废除窦漪房原因是什么,但是皇后之位也只能是窦漪房来坐了。

参考资料:《月》《史记》

更多文章

  • 黄庭坚: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大宋才子黄庭坚,黄庭坚十大最美草书

    黄庭坚曾经参加编写《神宗实录》,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河措施。后来又因写了《江陵府承天禅寺院塔记》,被诬告为“幸灾谤国”。因此,他晚年的时候两次被贬官西南,最后死于西南被贬的地方。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

  • 在葡萄牙发现的两封信,揭开了明朝灭亡的真正内幕,颠覆了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和葡萄牙的关系,明朝与葡萄牙之间的战争,1636年的明朝发生了什么

    随着人们对明朝史料了解得深入,关于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也逐渐浮出水面。其实,明朝原本有机会自救的,可是却因为崇祯的优柔寡断错失良机,实在是太可惜了。在葡萄牙发现的两封信,揭开了明朝灭亡的真正内幕,更颠覆了历史。从这两封信的内容来看,崇祯皇帝说他不是亡国之君,实在是很难令人信服。嘉靖年间,葡萄牙人来到澳

  • 明朝梃击案,背后隐含三大宫斗毒计,他才是真正的权谋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明梃击案,一根棍子搅乱明末政局的三大奇案,万历年间梃击案

    太子朱常洛剧照“梃击案”的真实经过当时,万历帝的皇后没有子嗣,有一次万历去看望太后时一时兴起和太后宫女有了瓜葛,结果就生下来朱常洛,但是不久后他最宠爱的郑贵妃却又为他生了个儿子朱常洵。因郑贵妃比宫女身份高贵又非常得宠,万历一心想违背“嫡长子继承制”的祖训蓄意册立朱常洵为太子,引发国本之争,遭到朝中大

  • 陆绎在锦衣卫当差,其主要工作是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成立锦衣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靖时期的锦衣卫陆绎,陆绎成为锦衣卫的场景,朱元璋为什么设立锦衣卫

    最近被老婆拉着看陆绎陆大人,我觉得拉着我追剧娱乐是假,她明目张胆的看帅哥是真。里面的陆绎就是一名锦衣卫,他与六扇门女捕快袁今夏一起查案追凶,由一对欢喜冤家结成了一对亲密恋人,着实是让我吃了一嘴的狗粮。陆绎本身是锦衣卫老大陆炳的三儿子,标准的官二代,在锦衣卫基层当官,其实也是他父亲对他的历练吧。里面将

  • 明朝是怎么对待蒙古人遗留问题的?有人说这是不见血的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368年8月2日,元惠宗北遁弃大都,元作为全国性政权的统治结束,明朝定鼎天下、成为下一个全国性质的中原王朝已是势不可挡。元朝统治长城以南的地区的日子一去不返,昔日它所制定的政策也随之烟消云散。元朝是历代最不像封建国家的王朝。元朝蒙古人作为马上民族,最初一直是游牧部落制度,维系统治的是绝对的武力和适

  • 活在热带的大象,为何与元朝统治者“纠缠”,还生出“象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大象迁徙原因,历史上大象为什么大迁移,中国最早史料记载的大象

    到元朝更是成为蒙族人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忽必烈在位时更是把大象当作坐骑,骑着大象出行,尤其神气。这种“象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突然产生的,是跟元朝本身的文化背景和人们信仰密切相关的。一、元朝的统治者通过别国进贡和掠夺与大象“相遇”1、大部分大象来自别的国家送来的讨好品大象本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

  • 造纸行业的繁荣发展,间接推动了宋朝书籍和文化的传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造纸的真正发展史,古代造纸业发展的原因,宋朝繁荣的启示

    很多人都不了解“洛阳纸贵”一张纸能贵到哪里去?这就不得不提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的发展历程。从迄今为止的考古来讲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会晚于西汉初年,1933年,考古专家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发现了西汉古纸,年代不会晚于公元前49年。东汉元兴元年(105年)槽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的原料也仅仅只是树皮、麻头

  • 落魄的赵匡胤,投靠王彦超却被打发走,成为皇帝后如何处置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彦超被判3年,王彦超的照片,赵匡胤投奔王彦超结局

    赵匡胤就是从低谷走到巅峰的开国皇帝之一,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他也曾经落魄到走投无路,需要向人求助的地步。而当时被他求助的对象正是其后来的臣子王彦超,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但他在赵匡胤的人生中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了皇帝就能复仇?落魄时期的赵匡胤曾经想要投靠王彦超,以此来度过自己的艰难时期

  • 洪武年间最大腐败案,朱元璋狠心杀掉几万人,但一个创新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最残暴的事件,朱元璋杀得最冤的人,杀功臣是朱元璋最大的污点

    三代赤贫的朱元璋称帝后,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朱元璋认为,元朝之所以灭亡,与元朝官员腐朽地统治有着直关系,因此朱元璋制定了极为苛刻的贪官惩处办法。比如各地县衙们都有皮场庙,这里是将贪官剥皮实草的地方。凡是官员贪污60两以上,将会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敕法以峻型,诛一以警百”。然而,即便如此残酷

  • 南宋最晚沦陷的地方并非崖山,而是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崖山之后南宋人去哪里了,南宋和崖山的关系,南宋时期的江南小镇

    最终,蒙古军队以少胜多,南宋灭亡,大臣陆秀夫背着年幼的皇帝蹈海,一起殉国的还有10万坚持抗敌到底的宋朝军民。历代史书上说,南宋至此灭亡;不知何故,近年来教科书又把南宋灭亡时间提前到1276年临安行在沦陷之时。其实,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虽然死了,但是南宋有个地方仍有军民坚持打着宋朝旗号抗元,这个地方就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