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曾诛杀此人三族,不料其幼子侥幸逃脱,后裔还亲手推翻晋朝

司马懿曾诛杀此人三族,不料其幼子侥幸逃脱,后裔还亲手推翻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08 更新时间:2024/2/5 21:32:52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中华大地步入三国时代。狭义上的三国,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开始,到司马懿之孙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为止。在这段时期内,司马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三国最大的“幕后黑手”和最终受益者。然而令人感慨的是,即便是如此狡猾的人物,依然也存在自己的失误,甚至最终因为这个小小失误葬送了自己一手打下基础的晋王朝。

在分析这一失误之前,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曹爽麾下幕僚——桓范。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及小皇帝曹芳出城祭扫高平陵(魏明帝曹叡陵墓)时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为防止曹爽兄弟反抗,司马懿威逼郭太后下诏斥责曹爽兄弟谋反,任命大司农桓范为中领军事,接管曹爽之弟曹羲所统领的禁军。谁知桓范对曹爽忠心耿耿,不愿参与到政变之中,于是带着大司农印信,和儿子一同趁夜逃出洛阳城,前往高平陵找曹爽兄弟商量对策。

见到曹爽及曹羲后,桓范劝说他们带着少帝曹芳前往故都许昌,随后以皇帝之名号令全国兵马勤王,以此反击叛臣司马懿。为了说服曹爽,桓范还拿出自己带来的大司农印信,保证自己可以征调全国粮草,以便维持勤王部队的持续作战。在当时,这可谓是唯一能够扭转局势的机会,然而曹爽却早已因为锦衣玉食而失去了曹家人的血性,他听信了司马懿的招降要求,认为只要老老实实地交出权力,就可以安享晚年,为此还自我安慰说:“我不失作富家翁”。对于如此天真的曹家兄弟,桓范失望不已,痛骂说:“曹子丹(即曹爽之父曹真)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实际上,桓范的猜测并没有错,失去了兵权的曹爽就与待宰羔羊无疑,完全没有他的父亲曹真的那样勇武睿智,最终被司马懿满门抄斩,曹家最后翻身的希望被他彻底葬送。因为参与曹爽等人的“谋逆”行为,桓范最终也被司马懿下令夷灭三族,只有他最小的儿子桓楷侥幸逃脱,从此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桓楷一直铭记着灭门大仇,非常注重对子孙的教育,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从而为自己的亲人报仇。

事实上,桓家人并没有等待太久。虽然从司马懿到司马昭司马师兄弟,再到晋武帝司马炎,他们都是励精图治的能人,但是他们的后人却再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控这个国家,尤其是“八王之乱”,使得好不容易有复苏趋势的国力大打折扣。与此同时,桓楷的后人们经过繁衍生息,已经逐渐浮出水面,参与到政治之中。

到桓范玄孙桓温这一代,桓家终于不用再东躲西藏了,其父宣城内史桓彝已经为儿子积攒了一些政治资本。在父亲的培养之下,桓温做到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还手握兵权数次对外征伐,并成为晋明帝司马绍的驸马。在积累军功声望的同时,桓温手中的权力愈来愈大,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这与当年的司马懿如出一辙。

不过受制于谢家等门阀世家的阻碍,桓温最终没能实现改朝换代,但他的儿子桓玄却继承了他的遗志,于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威逼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建立桓楚政权,这和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建晋的举动可谓一脉相承。“冢虎”司马懿若是泉下有知,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就这样被“漏网之鱼”夺走,不知心里该作何感想。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哦!

喜欢小编的文章,记得随手点个赞哦!谢谢了~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李治被误解千年,历史上的李治有多恐怖?看看外国怎样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的李治有多可怕,李治真的像史书上说的那么软弱吗,李治历史讲解

    “不以不善而废其善。”无论是评价一个人,还是评价一个事物,都不能只看到他不好的一面就否定他好的一面。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客观公正的看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一个人,以及事物。毕竟,任何事物都不具有十全十美的情况,很多时候,都是瑕不掩瑜。历史上的李治,很多人提起,就只会想到他罔顾人伦与社

  • 李世民刚当上皇上,为什么秦琼就开始装病,一病就是12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怎样封的秦琼,秦琼是怎么跟着李世民的,李世民登基后怎么对秦琼

    秦琼可谓是李世民手下元老级的人物,在唐朝还没建立的时候,就已经跟随他南征北战,之后也是妥妥的秦王党,这样的人物在跟随的主子一步登高之后,本应该是坐享荣华富贵的,可他却在李世民登基后突然一病不起,这一卧床就是12年,他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能病这么长时间,而且还这么巧合,不早不晚刚还是自己扶持的新帝坐上皇

  • 玄武门之变时,有3人一直陪在李渊的身边,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的下场,玄武门之变谁去告诉李渊,玄武门之变李渊有权力吗

    而这一地方的胜负我们都已经了解到了,李二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当上了皇帝,而李世民也在后来的生活中一直在害怕。可是当时虽然李世民势大,在朝廷上拥有很大的号召力,可是李渊这个开国之祖也不是一无是处,就算在事变的时候仍然有3个人一直守护在李渊的身边,而到最后李世民当政之后他们的境遇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来了

  • 唐朝府兵制下的士兵,从令人羡慕的香饽饽到人人以此为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府兵制对后世的影响,唐朝的府兵制,唐朝的府兵制和明朝军户制

    事实上,府兵制并不是由唐朝首创,而且由来已久,早在西魏、北周时期府兵制已经存在,隋朝进一步改善,李世民则是在隋朝府兵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终实现一统江山的大业。公元543年,西魏、东魏发生邙山之战,西魏大败,六万精兵全军覆没。为了挽回局面,大将军宇文泰模仿北魏的八部落制度创建府兵制。最初府兵制的兵

  • 唐朝安史之乱后,丢失大片疆土,为何不迁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史之乱唐朝版图变化,唐为何要迁都洛阳,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败

    整整百年光阴,大唐天子亲守国门御边,中枢据守长安,神策军与各大藩镇每年轮流出兵秋防,同时靠着巴蜀与江南地区的财赋竭力维持,历时百年战争,才终于抵御吐蕃侵攻,拖垮了这个强敌。那么, 如此恶劣的战略局面,为何唐朝即使在这种困境,也从没考虑过东迁洛阳呢?而宁可将天子与朝廷留在强敌兵锋之测?其实,从东汉开始

  • 她号称欧洲版的武则天,但在万国觉醒中碰到本尊后,直接跪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皇武则天,万国觉醒武则天驻防,万国觉醒武则天和狄奥多拉哪个好

    纵观全球历史,女性能掌权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中国玩家熟悉的,恐怕也仅仅只有大周圣神皇帝武则天,慈禧太后,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了。今儿,囧王者想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在世界史上,有这么两名出色的女性,他们在男性一枝独秀的世界中,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而且巧的是,这两名女性掌权者的经历竟然惊人的相似

  • 刘备一生投奔又离开的人更多,为何却没人说他是“多姓家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投奔过哪些人,刘备投奔过哪几位君主,马超带领多少人马投奔刘备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吕布,与《三国演义》讲的并不完全一致。吕布最后成了那个样子,也是在民间传说及小说家的笔下,夸大了的结果。真正投奔多人的,倒是刘备。刘备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等。但是,却没有人认为他是“多姓家奴”。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在小说家的笔下,都没有成为那样不堪的样子。那么,

  • 刘禅最有骨气的儿子,亡国之际选择自杀殉国,被后人称赞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就是他的第五子——刘谌,他为什么要在自杀呢?这个原因就要蜀汉开始灭亡讲起了。就在景元4年的秋天,一手遮天的司马昭带着他手底下的两员大将,分别是钟会和邓艾,兵分两路去讨伐蜀汉,当时钟会和姜维两个人陷入了僵局,没有办法前进,所以就想要撤退军队,结果这个时候邓艾却在另一边偷渡了阴平,直接袭击了绵竹江

  • 活活气死的东吴名将,不是周瑜,他敢摸孙权胡须,让曹仁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仁大败周瑜,曹仁气死周瑜完整版,周瑜临终前对孙权说的话

    等到境内安定,急需人才治理江东时,孙权又开始消除江东世族顾虑,寻求他们的支持。孙权使用各种手段,以联姻、征辟等方式,调整和江东豪强之间的关系。在孙权称孤道寡之前(汉献帝建安年间),孙权的部署官吏中就有很多出身名门的江东士人。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这位官至前将军、遥授青州牧、封爵嘉兴侯的朱桓,便是其中的代

  • 汉武帝的北伐功过:王朝由盛而衰,值得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的三次北伐,汉武帝一生的功过,汉武帝三次北伐都是哪些将领

    历经秦始皇和项羽的统治,汉初开始反思。汉文帝在位时,带头节俭吃穿,减免百姓和诸侯的赋税、进贡,宠爱的慎夫人所穿的衣裙不能拖到地面,为自己修的坟墓不准使用金银铜锡装饰;汉景帝继承了父亲的传统,自身节俭不说,当他加强了对全国控制后,开始带领诸侯国也走节俭风气,且劝课农桑,甚至把刘邦和吕后长陵旁的土地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