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阎婆惜的来历,才能明白,宋江为何默许张文远鸠占鹊巢

看阎婆惜的来历,才能明白,宋江为何默许张文远鸠占鹊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4 更新时间:2024/1/20 18:18:54

远不顾恩义鸠占鹊巢,又唆使阎婆惜之母纠缠江,欲假手加害。然而,细品原著我们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如此简单,鸠占鹊巢背后,阎婆惜令有来历,宋江亦不乏牵线搭桥之嫌。尤其宋江成为梁山泊主之后,张文远依旧待在郓城县,参照黄文炳结局,更加说明其中另有隐情。

原著第19回,宋押司正信步城中,那保媒拉纤的婆就跟来,王婆拽着一个脸生的婆子宋江诉苦,这婆子正是阎婆惜之母。原来阎氏一家三口流落郓城县多时,不期阎公得时疫病死,没银钱发送。宋江闻言,立施10两银子外加一副棺木,阎婆惜之母见宋江出手如此大方,心中暗暗打起了招婿的主意。

值得注意

的是,这里借王婆之口道出,阎婆惜自小习得耍令唱和,专司“宴乐”,背井离乡来郓城县落得孤苦是因“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接下来,阎婆借口答谢宋江打听他的家事,得知宋江孤身一人时,又盘算道“我这女儿会唱曲,好模样,从小串行院,哪一个不眷她,有几个都要下聘纳房,是我不肯”。

古之“行院”,即是点粉灯的小花楼,阎婆惜虽说才十八九,但自小学唱游走此等去处,可见其非良人,而且来郓城县,也是为了投奔一个相好。所以,任凭王婆、阎婆百般说和,宋江都不肯收正,勉为其难答应两厢做个“亲眷”,在县西巷置办楼房家具一应物什,安顿了阎婆母女,故而对于宋江来说,阎婆惜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外室。

而且,阎婆惜不知好歹,对黑矮的宋江并不中意,宋江就此也慢慢不来歇卧了,两人处得很不好。这时候,宋江就有了蹬开阎婆惜的心,以见得?因为两人疏远之后,“宋江带后司贴书张文远,来阎婆惜家吃酒”,张文远是何人宋江非清楚,“那厮唤做小张三,生的眉目清秀,更兼品竹调丝,平昔只去三瓦两舍”,这里的“三瓦两舍”也是说粉灯花楼。

简直是一丘之貉,所以这次酒宴之后,阎婆惜与张文远即眉来眼去,热的火块一般。明知二人秉性,却牵线搭桥,可见宋江有心成全,故意引狼入室。从此以后,宋江去阎婆惜处就更少了,“半月十日走一遭”,而张文远,却是“夜去明来”,作为同僚,精明的宋江对张文远的行踪肯定了如指掌,他却当做不知,后来直接几个月不去,给张文远腾空。

更多文章

  • 崇祯宁肯自杀,也不答应与李自成议和,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条件是要求崇祯对他进行封地,说白了就是封他为异姓王。第二个条件是崇祯帝需要给李自成100万白银,来犒劳手下的众将士,第三、可以出兵为国而战,但是不奉旨觐见。很多人觉得崇祯比较傻,这样的条件应该接受才对,除了要付出一些真金白银外,其他两个条件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旦他缓过神来,完全可以找各种理由

  • 靖难之役,朱棣胜利,但却惨杀建文帝后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晚年遇建文,靖难后建文旧臣都赶哪去了,朱棣杀了建文帝的哪些臣子

    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

  • 朱棣与徐皇后的嫡长女,生前嫁靖难功臣,死后打破明朝一惯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和徐皇后合葬,朱棣和徐皇后到底有多恩爱,朱棣徐皇后有几个子女

    永安公主是朱棣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朱棣嫡长子朱高炽的同母姐姐。永安公主的丈夫是靖难功臣,这也难怪,身为朱棣的女婿,自然是要帮朱棣的。另外,永安公主在去世之后,还打破了明朝一惯例。那么到底永安公主和她的丈夫都经历了些什么事,以及永安公主到底打破了什么惯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洪武十年六月十五日,燕王妃徐氏

  • 朱元璋封赏功臣,为何刘伯温位居倒数第一?只因他做过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放过晚年刘伯温,刘伯温让朱元璋杀功臣,朱元璋杀刘伯温真正原因是什么

    那么,张良或是陈平自然而然的就应该是刘伯温了,以刘伯温的才华当得起这个比喻,在某种程度上,刘伯温还就是朱元璋的陈平和张良!在朱元璋逐鹿天下的过程中,有刘伯温和没刘伯温,简直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场面。可是,有着如此功劳的刘伯温,却似乎仍然是不太受朱元璋的待见,就连开国之初的授封大典,刘伯温的地位都是倒数

  • 从《水浒传》看宋朝司法活动,在权力高压下宋朝百姓毫无法律可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从水浒传看宋朝的时代悲哀,水浒传中宋朝的社会生活,水浒传宋朝真实情况

    《宋刑统》就有规定“凡强盗,不问有脏无脏,并处死”,“所定盗赃犹重于律三倍”。在如此的法律实践下,所谓礼教,所谓仁人君子一套,必得在百姓心中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然而,宋朝的刑事法律严酷,在实际运行中有时却又并非如此。在宋朝的表达是实践之间往往能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本文将以《水浒传》为实证材料来看宋朝的

  • 为救朱元璋他身负箭,朱元璋:吾不负卿!27年后却将其抄家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曹魏的典韦许褚有万夫难挡之勇;刘蜀的赵云陈到,内可护君救主,外可杀敌建功;孙吴的周泰,随主公“小霸王”孙策开疆拓土......这些历史牛人身边的侍卫,忠勇护卫,建功立业,在历史的长河里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而明初朱元璋麾下的一名“超级保镖”陈德也是其中之一。曾经,为了救朱元璋,陈德身负九箭

  • 为何朱元璋那么恨“蒲”姓?甚至下令男的代代为奴,女的世世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与蒲姓关系,蒲姓最厉害的人,朱元璋为什么不让蒲姓当官

    这是朱元璋所作的一首诗,从这首诗便可以看出他的坚韧不屈,从小穷困缭绕、饱受压迫,但却成就了一番伟业是有原因的。当然,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他的狠辣与铁血。元末明初,福建泉州一带有一个家族,朱元璋对他们非常痛恨。称帝之后,洪武皇帝便对这个家族下了手,一纸诏令:“此家族男的代代为奴,女的世世为娼,不得登仕

  • 李少红高度还原宋朝历史,《大宋宫词》展现影视新视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宋宫词拍摄于哪一年,你读懂李少红和她的大宋宫词了吗,李少红为何拍大宋宫词

    不过很快,观众们得到了答案。这是一部以大宋朝为背景的故事,主人公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刘娥,一名在男权社会里得到认可的历史人物。当然,对于主人公刘娥的刻画也是非常到位的,下面,就让小编一一道来。这部剧让看过的观众不知不觉就将自己带入到了刘娥的角色中,仿佛自己就是刘娥。以刘娥的视角看诡谲多变的政治风云、以

  • 临终前,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没懂,17年后预言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伯温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谋臣,他为朱元璋的大明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也因为种种原因,民间流传的刘伯温多少还有一些“相师”的色彩,更有许多他的传奇故事。比如,刘伯温临死的时候,他曾嘱托儿子给朱元璋送“一筐鱼”。看到这一筐鱼后,朱元璋不知道其中的意思,17年后大明朝果然出现了“一筐鱼”的局

  • 不违农时、顺天应时——探析宋代河道管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代地方管理的措施和影响,宋代防洪,明清河道治理与文献记载

    宋代河道治理与绿化管理1.河道的开凿修整理念宋政府十分重视对河道的治理,及时有效地开凿修整河道,是河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对河道的开凿修整有爱惜民力,不违农时、顺天应时、不违水性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宋代河役大致包括兵役和民役两种形式,民役在其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开凿修整河道,需要大量的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