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专家解读《山海经》后,得出惊人的结论

夏朝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专家解读《山海经》后,得出惊人的结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94 更新时间:2024/2/15 19:36:28

那么,夏朝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专家在解读了《山海经》后就得出了惊人的结论,据统计,书中跟夏朝有关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几乎涵盖了夏朝王室家谱、大禹治水、夏的事迹以及夏朝人物等4个方面,而且,书中还有6处相关的记载,可惜鲜为人知,所以,今天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论证吧。

夏朝王室家谱根据《山海经》记载,夏朝王室是轩辕黄帝的直系后裔,轩辕黄帝生下了骆明,骆明又生下了白马,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白马就是的别称。

2、鲧和大禹的关系

《大荒南经》是这样记载的,鲧生下炎融,炎融又生下了驩头,而且,《海内经》也清楚地记载了“鲧复生禹”的故事,后来,鲧犯错被帝俊杀死在了羽山,但是,他的身体3年不腐,必有古怪,于是,祝融就用刀剖开,没想到,一条黄龙跃出,这就是大禹了,上面所讲的“复生”指的就是复活、再生或化身的意思。

3、大禹治水

在《山海经》中,有一个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起因是鲧为了铸造堤坝治理洪水就偷了帝俊的神物——息壤,帝俊勃然大怒,就让祝融去捉拿鲧,并将其处死在了羽山,之后,大禹就接替了鲧,并想出了用疏通河道的方式治理水患,最终大获成功。

大禹的后代根据《山海经》记载,大禹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夏启,另一个儿子叫“均国”,“均国”生下“役采”,“役采”生下“修鞈”。

5、夏启的事迹

夏启是夏朝的创始人,书中对他的评价很高,比如,《海外北经》记载夏启创作礼乐,在“大乐之野”中创作了《九韶》和《九歌》,还有《大荒西经》记载夏启在“天穆之野”中,双手各持一条青蛇,脚下踩两条龙,周围还有3个神女侍奉。

不仅如此,书中还写了夏启出行的情景,场面极其壮观,据《海内经》记载,夏启在“大遗之野”出行的时候,不仅驱使着两条龙,而且,还乘坐一辆十分奢华的巨辇,车厢周围还铺着三层华盖,然后,夏启坐在车上,左手拿着披风,右手拿着玉璧,身上还挂着玉璜。

6、夏朝人物

在书中记载了两位夏朝人物:夏耕和孟涂,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夏朝人物只在《山海经》中有记载,其他任何古籍都没有记载。

根据《大荒西经》记载,夏耕是夏朝末年的将军,他曾率军征讨商汤,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夏耕害怕君主降罪,丢掉自己的性命,他不敢返回阳城,而是逃到了西南地区的巫山。

《海内南经》记载,孟涂是夏启的臣子,身份是一位巫师,他在巴蜀王国掌握大权,在郭沫若先生看来,《山海经》记载的这位历史人物证明了夏朝和三星堆文明的从属关系。

虽然,一直以来关于《山海经》中的夏朝是否存在有着巨大的争议,但是,在1974有了重大的发现,考古队在铜绿山发现了一个面积两千平方公里的大型铜矿遗址。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反复论证后得出结论,这个古铜矿遗址距今4000多年,一直到汉代,正是夏朝的铜矿遗址,无疑,对中国青铜文化和历史进行考证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从这个遗址可以看出,中国夏朝的青铜冶炼技术非常先进,而且,在整个古代铜矿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黄铜残渣,间接证明了古人为了获取铜矿石,已经学会了开凿竖井、平巷、盲井等。以及木架支撑、通风和排水技术也非常先进,可见,当时夏朝青铜器的制造水平已经很高了,这也证明了《山海经》中大禹划分九州、铸造九鼎的神话传说并非虚构。

在我看来,虽然《山海经》有一定的荒诞性,但是,当时,书中记载的夏朝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夏朝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承认,所以,我们不要再把《山海经》当成一部神话小说了,许多研究专家直言,这本书可能真的藏着了改变人类历史的千年秘密,它就像是古人留下的“藏宝图”等待着我们不断地发现和探索,可见,《山海经》也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不仅如此,它也是中学教科书里的常客,在《水经注》中就有数十处都引用了《山海经》里的内容,这是中学语文和地理的必修课。

上古奇书《山海经》值得我们仔细阅读

在这本书中,你不仅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故事,还可以学到各种学科的知识,如果你仔细阅读,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可能只是一段美化的历史,比如说,夸父逐日是由于夸父族遭受了灾难,或者说书中怒触不周山的后果只是刚好因为发生了一场地震。

除了神话传说,它内容之博大,涉猎之宽广,堪称一部“博物志”,丰富奇特的内容,瑰丽奔放的想象,让读过的人都赞叹不已!

最值得一提的是,听说,《山海经》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都舍不得烧掉,《山海经》也是中国文学大家鲁迅小时候“最为心爱的宝书”。

很多想读《山海经》的朋友都觉得《山海经》的原版是文言文,根本看不懂,到目前为止,许多版本已经出版,这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该买哪一本,我读的这本很好,可以说是最接近原意的!因此,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推荐的就是正版的《山海经》。

这本书有详细的注释,它不仅完整地包含了原版的内容,还包含了白话,这是如此美妙,以至于让人不能停下来,并且沉迷其中。

而且,这本书也不贵,现在只要49元,一顿饭钱就能让你感受到古人的魅力,而且不仅自己可以读,孩子们也能跟着一起看,里面都是丰富的彩色配图,孩子也很爱看,对于孩子的想象力发展与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有新的体会,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正版书籍↓↓↓

更多文章

  • 妲己在睡前喜欢吃甜食,这样口中会散发出一种香味,吸引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妲己引喜妹见纣王,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妲己纣王酒池作乐

    所以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的身边一定会有一个狐媚惑主的妖妃,比如褒姒。而商纣王的身边也有一狐媚惑主的妖妃这就是妲己,商纣王很喜欢妲己,是因为妲己睡前有一个坏习惯,只是这一坏习惯现在很多女孩都不敢模仿。历史评说永远是留给胜利者的,所以无论是商纣王还是妲己,在史书记载当中的形象一直是负面的,他们是亡国之君,

  • 楚国人的“通缉令”一点儿也不抽象,但还是没有抓住想抓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是怎么抓通缉犯的,古代的通缉令为什么能抓住人,楚国三大贵族

    任何时代,那些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又私自逃脱的人,历来都是要被通缉的。这种法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尚书》载:“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说的是殷纣王收纳了方国们通缉的罪犯,可见夏商以来“通缉之令”,可能就通行于天下。只是,那个时候的“通缉”,可能还不叫通缉。魏国李悝推行变法,集诸国刑典制定了《法经

  • 《芈月传》:芈月蛊惑芈姝与秦王驿馆私会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芈月传芈姝要杀芈月,芈月和芈姝什么时候关系恶化的,芈姝和芈月什么关系

    按照威后的说法,芈姝与秦王私下相会,是自降身份、自甘堕落的行为。[var1]虽说当时楚风开放,男女私会是常态,可是芈姝毕竟贵为楚国嫡公主,传出去或多或少有失名节。所以,威后作为芈姝的母后,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未上船先买票。其实放在现代也是一个道理,女人若是在未婚之前怀孕,与男方在婚约之事上谈判就很可

  • 与春秋战国书籍比较:需要多少张羊皮,才能完成古希腊文学巨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书籍推荐,讲解春秋战国的书,战国与希腊文化的关系

    这些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为巨著,因为每部都在几十万字以上。同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史籍与之相比较,真是小巫见大巫。在此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下,看有什么问题值得商榷。[var1]一、同时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史籍篇幅比较古希腊巨著篇幅:《荷马史诗》24卷700多万字,《希波战争史》9卷100多万字,《伯罗奔尼撒战争

  • 马邑之谋是李牧战术的翻版,即使双方交战,汉朝获胜可能性也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马邑之谋,马邑之战后汉朝作战策略,战国经典战争李牧

    《史记》说,战役的失败是因为匈奴从武州尉史的嘴里提前撬出了汉军的作战计划,导致匈奴及时撤退。但汉军失败的原因真就这么简单吗?建元六年(前135年)韩安国领衔群臣否决王恢对匈奴开战的提议,展示了汉廷中主和派大臣的强势,甚至连孝武帝本人也不得不在战与和的选择上对他们做出暂时的妥协。既然有人反对,就得想办

  • 吕诒甥推出的“作爰田”等改革措施使晋国富强却因政治因素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晋国新近大败,国人正处在羞愤交加的氛围当中。“羞”的是大败,国君被俘;“愤”的是韩原之败并非实力不足,而是内部分裂、人心不齐,秦人胜之不武。因此,国人们对晋惠公是“哀其不幸”,却怒其不争气——如果不是他偏听偏信,晋人何至于大败?为缓解国人的怒气,吕诒甥首先代晋惠公向国人认错:“寡人即便回国,也已让社

  • 吕不韦考虑到可能的危害才将嫪毐献给赵姬,但因恋权导致自尽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嫪毐和吕不韦的关系,大秦赋赵姬嫪毐,历史上吕不韦为什么把嫪毐送进宫

    秦始皇十三岁继承王位,还是个未成年,朝政大权一直由赵太后和吕不韦掌控,但是随着秦始皇日渐长大,逐渐开始接触政事,其非常的才干必然会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这些有心人里就有吕不韦。作为一个商人,吕不韦必然明白要做出取舍,战国时代还没有后世那样森严的礼教,历来的君王可能会容忍自己的母亲有内宠,比如秦昭襄王就对

  • 吕不韦并无将怀孕之妾献给异人的动机,秦始皇应确为庄襄王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异人,秦国吕不韦之死,秦始皇和异人的关系

    关于秦始皇生父之谜,根源在于司马迁的记载冲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正史中的地位极高,但也正因如此,由于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和《吕不韦列传》中不同的记载,导致秦始皇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史记·秦始皇本纪》开篇便写道:“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

  • 吕不韦发现异人后先找到华阳夫人的弟弟,使其牵线进行游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不韦传奇华阳夫人,异人见华阳夫人,华阳夫人与异人的关系

    司马贞概括得很精要:“不韦钓奇,委质子楚。华阳立嗣,邯郸献女。及封河南,乃号仲父。徙蜀惩谤,悬金作语。筹策既成,富贵斯取。”在吕不韦丰富而曲折的生涯中,有一段经历是他从经商到走上政治舞台的转折点,也是他获得政治成就的起点,这一段经历就是通过与华阳夫人的联络而让异人成了华阳夫人与安国君的“嫡嗣”,实现

  • 六国为避免被秦国吞并曾做出很多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一统六国的过程,最终秦国能吞并六国吗,秦国如何吞并六国的

    那么六国为了求存做出了哪些努力?合纵抗秦长平之战后,赵国四十万精锐被秦国坑杀。此时,山东六国更无一国在军事上能够与秦国对抗。但是,就实力来说,只要联合起来,仍然有战胜秦国的可能。邯郸保卫战中,赵、魏、楚三国联军在邯郸城下,不仅大败秦军,还迫使秦将郑安平率领两万秦军投降。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