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封神演义》:妲己完成了女娲的命令,女娲却为何不救她小命?

《封神演义》:妲己完成了女娲的命令,女娲却为何不救她小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955 更新时间:2024/1/16 22:54:14

姜子牙算是明白普通宝贝杀不死这被附身的苏妲己了,他便拿出斩仙飞刀,说了一句“宝贝请转身”,苏妲己便被轻易解决了。苏妲己是死了,可当初它修炼得好好的,是神仙女娲派它去毁了商朝江山社稷,为何江山毁了,女娲却没有保它一条命呢?

下凡作乱的狐狸精 在中国古代,狐狸精是狐狸修炼成的妖精,能够变成女子勾引男人,现在也将这个词用来形容勾引男人的女子。从这里我们能看出狐狸精这个词汇是带有贬义色彩的,所以很多人在看《封神演义》时,都会认为是修炼太久的狐狸精没事找事,主动跑去做祸国殃民的妃子,其实真相却不是这样。 《封神演义》原文中写出了狐狸精的作案动机,“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女娲娘娘对幻化出人形的三只妖精说商纣王的江山气数已尽,而西周出现了新的圣主,便派下任务给三只妖精,让它们魅惑君心,毁掉商的江山社稷。

所以,狐狸精看起来还有些无辜,明明修炼得好好的,被女娲娘娘这种大型神仙一命令,又哪里有拒绝的道理? 其实还有一个说法,商纣王的江山气数已尽但也还勉勉强强撑得下去,可商纣王的举动惹到了女娲。商纣王在祭祀时看见女娲的神像十分美丽,不禁起了邪念,这段话在原著中是这样描写的——“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叁宫,并无有此艳色”。 这里我真的想好好吐槽一下商纣王了,如此纯洁的神像,都能想入非非,更过分的是还在神庙的墙上提了一首艳诗——“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而商纣王的这些举动,对于现代开放的女性来说都算是过火了,放在古代,加上被意淫的对象还是上神女娲,她不想弄死商纣王我都不信。也就是因为商纣王的作死行为,所以女娲才派以狐狸精苏妲己为首的三只妖孽去迷惑商纣王,毁了这摇摇欲坠的天下。

女娲最后见死不救? 狐狸精最后完美地完成了女娲交给她的任务,商纣王的江山就在他自己的作死和苏妲己的帮忙作死之中毁灭了,而他自己也自焚而死。这里就不得不提曾经女娲下达命令时给这些妖孽的诺言了:“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女娲许诺在这个任务成功之后,就让这些帮了忙的小妖修成正果。 但是不要忘了,苏妲己最后并没有飞升上仙,她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有保住,而是被姜子牙用斩仙飞刀杀害了。这是女娲大人不守承诺吗? 可能许多人会吐槽:“女娲就是仗着自己的神仙身份去强迫那些妖精帮自己办事,事成之后哪里会管这些小人物的死活?”吐槽之余顺便还感慨一下自己作为小人物的卑微和无奈。可是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些妖精死的并不无辜。

曾经任务完成,几个妖精却发现姜子牙一行人要杀它们时,也曾提醒女娲不要忘记承诺并顺带求救。但是女娲却是这样说的:“吾使你断送殷受天下,原是合上天气数;岂意你无端造业,残贼生灵,屠毒忠烈,惨恶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仁。今日你罪恶贯盈,理宜正法。” 没错,当初女娲确实下达了任务,但是并没有让这些小妖残害百姓。苏妲己是宠妃时,为了报一己私欲,便强迫比干将他那颗“七窍玲珑心”挖了出来,为了争宠也挖了王后的双眼,砍了王后的手脚,更别说无数鱼肉百姓的事了。残害了这么多生命,作为一介上神,大地之母女娲还会让你封神?可能做梦比较快。

小小感慨 女娲当初可能真的想给这三只努力修炼的小妖一些机会,所以才放手让它们帮助毁灭一个坏的君王,可这些小妖却一时得意忘形,铸成了大错。它们虽是完成了任务,却伤害了太多善良之人,最后自己也落得一个被就地正法的下场,着实可怜。 其实我想,这些小妖在深山中修炼这么多年,哪里懂得什么善恶呢?女娲当时派遣它们去完成任务就有些不妥,而它们也以为有人担着,不会出事便为所欲为。这种想法是不是有些像被权势家庭宠坏的孩子们?小小年纪不辨是非黑白,却以为有人撑腰最后却犯下大错,不可挽回。 所以在生活中,无论你是普通的小人物,还是手握权势的厉害大佬,都希望您遵守这个社会中善良的规则和底线,让您的一生平稳幸福地度过。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明)许仲琳 吉林出版社 《封神榜》中纣王给女娲题的诗是什么意思?——秋夕凉 《封神演义》妲己是被冤枉的吗?——徐徐徐 《封神演义》中雷震子斩杀苏妲己时,为什么下不了手?——真人说故事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夏朝灭亡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夏桀果然被冤枉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桀的残暴断送了夏朝,夏朝的灭亡时间,夏朝历史上的夏桀

    然而现代研究表明,夏朝灭亡另有深刻的原因,夏桀只是夏朝灭亡的表象原因,将夏朝灭亡的全部原因归咎于夏桀,则明显是冤枉了他。夏夷战争,让商汤得利贯穿夏朝始终的敌人,是来自东方的夷人,而在夏朝晚期,夏桀与东夷的战争中,商人部落在商汤带领下开始崛起。夏朝初期,代表东夷势力的伯益,与代表夏族势力的夏启,双方之

  • 西周时期的周厉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齐厉王刘次昌与姐姐,厉王墓,周厉王止谤原文

    周国形成以后,渐渐破坏了原始部落公有制的土地制度。周朝初年,周天子又分封了70多个诸侯国,把土地山林赏赐给各级贵族,国人可以进山采集果实、砍柴、打猎,在江河湖泊捕鱼。人们利用这些收入来源添补生活上的不足。周厉王宠信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荣夷公唆使他改变了原有制度,把原来公有的山林江河湖泊和贵族占有的

  • 夏朝十次迁都的原因,现代研究取得重要发现,军事并非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朝十四次迁都名单,夏朝多次迁都原因,夏朝迁都四川

    以今天的眼光看,作为一国之都,万民仰望之地,自然不能轻易变动,但夏朝却频繁迁都,后来商朝也有“前八后五”之说。那么,在夏朝四百余年中,为何会频繁迁都高达十次,背后到底有何不得已的原因?现代研究取得重要发现,夏商王朝频繁迁都的主要原因并不复杂,与军事因素关系不大。夏朝遭遇一场气候突变著名气候专家王绍武

  • 古代夏朝时期,打仗的时候会有多大规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朝打仗多吗,夏朝前有大规模战争吗,古代打仗图片大全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是夏王朝,以目前的考古学研究来说,二里头遗址被主流学术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二里头遗址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按照人均占地面积150平方/人的标准计算,有专家因此推测二里头遗址在鼎盛时期有2万人在此生活。这是夏朝的都城大概的人口规模,很明显在夏朝,人是非常少的,史书记载夏朝是以12个

  • 匈奴人是夏朝人的“后裔”吗?通过DNA分析,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观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匈奴是夏朝遗民吗,夏朝与匈奴的关系,匈奴dna检测

    记得在看汉武大帝的时候,开篇旁白中就引用了司马迁的史记,其中给了我们一个重磅内容,那就是与我们汉朝打了那么多年的匈主任,居然和我们是同族的。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匈奴人是夏后氏的后代,也就是说他们是夏朝的分支。要知道夏商周可是我们王朝的传递顺序,如果匈奴人是夏朝的后代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他跟我们就是兄弟,

  • 秦国之秦主要的本意是什么?甲骨文揭开谜底,秦国是这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有关秦国的资料,甲骨文与秦国关系,秦国的秦取自三皇五帝还是春秋

    关于“秦”这个国家的由来,一般都会有一个传统的说法,那就是“秦”这个名字,后来被册封为“非子”,后来又被册立成了“秦”,就好像商国和商国、周和周国、齐国和齐国、赵城和赵国、鲁地和鲁国的名字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甲骨文的出现,人们对“秦”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王封“非子于秦地”也是另一种意义。

  • 历史长河,王朝更替,朝代兴衰,名垂千史的人物之商朝——沃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沃丁沃丁继位后依然由伊尹辅政,伊尹也像辅佐之前继位君王一样用心的辅佐沃丁,但是好景不长在沃丁八年时候伊尹去世,伊尹去世后沃丁任命咎单为宰相,咎单在当时也是商汤的老臣,咎单任职后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写作《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商朝也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间。《尚书正义》

  • 蜀道是天堑?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西周甚至更早,四川已与关中有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徐良高观察周原出土青铜器(受访者供图)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都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蜀出发的难度,远超过现代人的想像。但是,在周原遗址1976年出土的西周初年凤雏甲骨文中,却赫然出现了“伐蜀”“克蜀”的字样。距离周原遗址很近的(弓鱼)(合为一个字,读作yú)国墓地,同样出土了具有典型蜀文化特色

  • 文丁杀死季历,为何纣王释放姬昌?甲骨文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丁和纣王什么关系,季历与周文王的关系,纣王放姬昌回西岐

    商纣王时期,西伯姬昌实行仁政,吸引了众多贤达投奔,这引起了邻居崇侯虎的嫉妒,于是就诬陷周文王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于是纣王就将姬昌囚禁了起来。七年之后,纣王释放了姬昌,还“赐之弓矢斧钺”,让姬昌有了征伐之权。同样都是囚禁周人首领,文丁杀死季历,为何纣王释放姬昌?按照史记记载,纣

  • 西周灭亡的原因,战国竹简改写认知,难怪诸侯敢杀周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周天子简历,西周灭亡的原因和启示,西周诸侯和天子的关系

    西周灭亡之后,“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太子姬宜臼继位,史称“周平王”,看到成为废墟的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阳,由此开启了东周历史。然而,东周开始之后没多久,就爆发两件大逆不道的事件:首先发生“周郑交质”的怪事,周平王与诸侯郑庄公互相交换质子;其次郑庄公与周桓王爆发“繻葛之战”,还一箭射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