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道是天堑?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西周甚至更早,四川已与关中有交流

蜀道是天堑?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西周甚至更早,四川已与关中有交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79 更新时间:2024/2/3 21:25:19

徐良高观察周原出土青铜器(受访者供图)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都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蜀出发的难度,远超过现代人的想像。但是,在周原遗址1976年出土的西周初年凤雏甲骨文中,却赫然出现了“伐蜀”“克蜀”的字样。距离周原遗址很近的(弓鱼)(合为一个字,读作yú)国墓地,同样出土了具有典型蜀文化特色的器物。

在西周时期,蜀究竟与中原地区有没有交流?这种交流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是否有被证实?封面新闻记者邀请参与周原遗址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进行解读,他告诉记者:“很多人都以为蜀道是天堑,难以跨越,其实不是。从新石器文化时代,四川与关中可能就有联系了。这种联系到了周代更多。无论是从文献、考古,还是从金文(镌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上,我们都能看到。”

(弓鱼)国出土青铜人像(图源网络)

曾参与周人伐商决胜之战

褒斜道、子午道可能为出蜀通道

除了周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出现“蜀”的字样外,徐良高说,《尚书》中也明确记载了蜀与周的往来。根据《尚书·牧誓》记载,在周人伐商的决胜战牧野之战中,一共有八支来自其他国家的军队参与其中,它们分别是“庸、蜀、羌、微、髳、卢、彭、僰八国,皆蛮夷戎狄”。“蜀”位列其中。《华阳国志》对此也有记载:“周武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虽然此“蜀”是否四川盆地内的古蜀,一些学者另有见解,但是也有学者基于“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提出,“前歌后舞”或许就与蜀地的巫神文化有关,它的实质是一种威慑敌人的方式。由此,从侧面证明,此“蜀”或是位于四川地区的古蜀。

“早期蜀文化的一支,可能跟周人关系比较好,就参加了伐商的战争。这些人被周安排或者自愿选择,定居到宝鸡这个地方,距离周原非常近。因此这个地方出土了很多有着典型蜀文化特征的文物,比如有两个青铜人像,就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很相近。”

这两尊青铜人像出土的地方,就是周原遗址附近的(弓鱼)国墓地。(弓鱼)国墓地在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这里是陕西的西南部,分隔四川与陕西的秦岭北麓。而根据徐良高的介绍,在秦岭有着多条古道,自古便是连接关中地区与蜀地的通道,例如褒斜道和子午道。

周原凤雏建筑基址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褒斜之道,夏禹发之。”褒斜道因其北入口在眉县斜谷口,南出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子午道出现时间稍晚一些,“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根据东汉的摩崖石刻《石门颂》的记载,当年汉高祖刘邦接受项羽之封,前往汉中时,经由的便是子午道。在徐良高看来,这也许就是当年蜀人出川,或是中原地区通往蜀中的一个途径。

必备的交通条件增强了蜀与中原之间交流的可能性,徐良高说道:“(弓鱼)国墓地属于大范围的王畿(周王直接控制区)范围内,它出土的兵器如三角援铜戈,都可以看到很多有典型蜀文化特色的东西。很多人认为那是周与蜀地文化交流的典型,我也很赞同。”

三星堆金杖(图源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

“弓”“鱼”与三星堆遥相呼应

或曾与周王室家族成员联姻

(弓鱼)国的“(弓鱼)”,左边一个“弓”,右边一个“鱼”,组成了一个合字。而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金杖上,同样出现了鱼以及类似于弓箭的造型。

三星堆金杖于1980年出土于三星堆一号祭祀坑,是目前已出土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金杖内部原本的木杖已经炭化,出土时仅存包裹木杖的金皮。在金杖的一端,有三组图案,其中的两组,均是两背相对的鸟和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因为这样的“巧合”,(弓鱼)国墓地的主人被认为可能来自蜀地。

在(弓鱼)国出土的青铜器上,明确地记载着,这位可能来自蜀地的(弓鱼)伯,有着一名妻叫做“井姬”。根据文献记载,井国是周朝姬姓诸侯之一,与周王室的关系密切。可以推断,这是一名来自姬姓的周王室家族成员。

茹家庄墓地共有多座大型墓葬,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据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显示,属于(弓鱼)伯。器物的形制显示,其年代大约在穆王时期。这一座墓葬的东侧,还有另外一座墓室,与(弓鱼)伯墓葬属于异穴合葬墓。在这座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上,刻着“(弓鱼)伯匄井姬用盂鍇”,大意为该器物由(弓鱼)伯为井姬制作,可见该墓葬属于(弓鱼)伯的夫人井姬。

三星堆金杖上的图案(图源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

井国是周朝姬姓受封诸侯国之一,与周王室的关系密切。(弓鱼)国与井国的通婚,或许也就体现了西周对各诸侯国的管理态度和方式。“如果我们承认(弓鱼)国是蜀文化到北方,或者到关中的一支,那(弓鱼)国墓地就是典型的姬姓与非姬姓联姻的反映。这是更典型、更密切的联系。”徐良高这样解释(弓鱼)伯与井姬联姻背后的意义。

关于(弓鱼)国的研究,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这一支神秘的部族,并没有文献的记载,所有的信息都来自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弓鱼)国究竟是来自四川盆地的蜀地,还是来自汉中,至今没有定论。但是(弓鱼)国的存在,或许已经说明了蜀和周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甚至是联姻的关系。

“还有若干个遗址,比如陕西凤县龙口遗址中,既可以看到蜀文化的一些典型器物,也可以看到周人的陶器。在这些遗址里,我们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两地文化沟通的脉络。早期没有太多的文献记载,但是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我想以后会有越来越多、比较清楚的证据呈现,两地的联系应该是存在的。”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或许能够弥补我们对于先人的追寻和发问。这种不断探寻的精神,是国人自古就有的。就像蜀道再难,也挡不住蜀人出川的决心;蜀道再险,也阻挡不了,溪流汇向中华文明之大河的趋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文丁杀死季历,为何纣王释放姬昌?甲骨文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丁和纣王什么关系,季历与周文王的关系,纣王放姬昌回西岐

    商纣王时期,西伯姬昌实行仁政,吸引了众多贤达投奔,这引起了邻居崇侯虎的嫉妒,于是就诬陷周文王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于是纣王就将姬昌囚禁了起来。七年之后,纣王释放了姬昌,还“赐之弓矢斧钺”,让姬昌有了征伐之权。同样都是囚禁周人首领,文丁杀死季历,为何纣王释放姬昌?按照史记记载,纣

  • 西周灭亡的原因,战国竹简改写认知,难怪诸侯敢杀周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周天子简历,西周灭亡的原因和启示,西周诸侯和天子的关系

    西周灭亡之后,“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太子姬宜臼继位,史称“周平王”,看到成为废墟的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阳,由此开启了东周历史。然而,东周开始之后没多久,就爆发两件大逆不道的事件:首先发生“周郑交质”的怪事,周平王与诸侯郑庄公互相交换质子;其次郑庄公与周桓王爆发“繻葛之战”,还一箭射中他

  • 为什么周朝要把土地都分封出去,自己只统治一小块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商朝灭亡于自己的势力,比不过臣子们的势力,周朝也是走了前朝的老路,所以很多人就疑惑,为什么不把土地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要不断分封,即使不分封,把土地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也一样可以唯我独尊,分封越多的诸侯国,虽然可以削弱诸侯们的势力,但是只要他们一旦团结起来,那么,王朝的正统地

  • 夏朝都城在河南,为何商汤灭夏却打到山西?DNA印证考古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汤灭夏的真实历史,夏朝都城简介,商汤灭夏动画片

    因为二里头文化的下限是公元前1520年,此时不仅进入了商朝纪年,而且就在同期的偃师和郑州分别发现了商文化的城邑,即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但奇怪的是,从二里头文化兴盛的二期再到进入商纪年的第三、四期(前1610—前1520年),二里头遗址不仅没有呈现出任何王朝衰亡迹象,反而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人口在增加

  • 良渚、陶寺都比夏朝早,为何只有夏才算王朝?考古:家天下是误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良渚遗址和夏朝文明,陶寺复原图,良渚遗址的陶制有哪些

    早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就单列了“夏本纪”一章,不仅与第一篇中以人物为中心的“五帝本纪”不同,也和《尚书》中“虞书、夏书”的篇章写法迥异。这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夏朝才能算是王朝,是国家文明的开端。此后的历朝历代史书,包括现如今的教科书,也都把夏朝列为“第一王朝”,而将早于夏朝的历史归入“远

  • 商朝灭亡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成语,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朝灭亡典故,与商朝有关的成语,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殷商纣王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先后经历了先商、早商和晚商,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王帝辛,也就是纣王少年登基后,向东征讨莱夷,向南攻打九苗,将商朝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连年征战,导致国力消

  • 最早的变法家周厉王,如果成功,后面根本不会有春秋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最著名的三个变法,战国中的四大变法,周厉王弭谤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二十四史更是汗牛充栋,能通读完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历史本身不会重现,我们对历史的感知,主要都是通过文献记录得来的。学过历史课本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是公元前841年,这一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也就是共和执政的开始。被赶跑的那个残暴的国君叫做周厉王,顺带着他还给我们贡献了一

  • 春秋之卫国的由来与周公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时期的卫国在哪里,春秋时期卫国公子,春秋卫国详细历史

    01三监牧野之战,周武王吊民伐罪诛杀纣王,周兴商灭。按照当时的传统,周武王并没有对殷商王族大肆杀戮,而且还要保证殷商祭祀不绝。于是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继续祭祀殷商先祖。《史记》中记载:“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

  • 从周朝到宋朝,古代是如何从贵族统治过渡到精英统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继承了周朝哪些制度,周朝宋朝历史简介,周朝到宋朝相差多少年

    从夏商周到隋唐,在绝大多数时期内,贵族都始终垄断着权力,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不同时期、不同朝代贵族的更替罢了,除了权力洗牌时期,寒门想要获得上升通道极为困难。受奴隶制和宗法制的影响,经夏商两朝的发展,到周朝时贵族统治已经形成定制,周朝的统治者更是通过“礼乐制度”对贵族阶层进行了严格

  • 《姜子牙》模仿西方神话,口碑下滑?国产动漫之路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子牙动漫宣传图,姜子牙国漫评价,姜子牙动画好看么

    且不论历史上苏妲己的真实原型,真正使她为人所知的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书中写到苏妲己是千年妖精附体,受命来祸乱殷商,纣王在其魅惑之下残害百姓,最终被伐。《封神榜》《封神演义》《封神传奇》等电视剧的火爆,更使“苏妲己狐狸精附身,祸国殃民”的形象深入人心?可谁想过?苏妲己坐在轿子上前往商国时,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