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灭亡的原因,战国竹简改写认知,难怪诸侯敢杀周天子

西周灭亡的原因,战国竹简改写认知,难怪诸侯敢杀周天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37 更新时间:2023/12/8 7:40:51

西周灭亡之后,“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太子姬宜臼继位,史称“周平王”,看到成为废墟的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阳,由此开了东周历史。

然而,东周开始之后没多久,就爆发两件大逆不道的事件:首先发生“周郑交质”的怪事,周平王与诸侯郑庄公互相交换质子;其次郑庄公与周桓王爆发“繻葛之战”,还一箭射中他的肩膀,差点就杀死了周桓王。

姬宜臼本是太子,又是被诸侯“共立”,按照司马迁的表述,周平王是有权威的,那么为何郑庄公如此大逆不道,东周又很快就礼崩乐坏了?其实,司马迁把西周灭亡的原因表面化了,简单归咎于君王荒淫无道、废嫡立庶,实际上里面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原因,战国竹简揭开了真相。

纵观中国历史,任何王朝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往往在于王朝实力下降与君王控制力下降,西周灭亡的原因也不例外,只是司马迁崇尚儒学,偏向于从君王德行方面解读,却不愿意从实力对比方面分析,比如《夏本纪》中说夏“不务德”而商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殷本纪》中说周文王“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所以他认为西周亡于周幽王不修德。

其实,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并非周幽王自身缺德,而是西周王朝实力下降。在《史记·楚世家》中,司马迁提到了这么一句:“当周夷王(周幽王曾祖)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周夷王是周幽王的曾祖,他在位时西周统治已经出现危机了,部分诸侯不仅不朝拜,甚至还违背周天子的命令互相征伐。

西晋时出土的战国竹简《竹书纪年》记载:“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懿王之世,兴居无节,号令不时。”周懿王是周夷王的父亲,他在位时西戎甚至入侵镐京,迫不得已迁都槐里,这也就解释了周夷王时诸侯为何“不朝,相伐”的原因。

显然,西周积弊并非一日之寒,西周灭亡并非一日之功,因此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周王室实力不断下降,因而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周幽王。

周幽王时的“烽火戏诸侯”,其实根本不存在,因为烽火制度是战国时才出现的,西周根本没有烽火制度,而且当时诸侯分散在各地,相距至少数百里,点燃烽火也不可能立即让诸侯赶来救驾,司马迁根据战国时的传说来写这段历史,自然不可能没有问题。但撇开“烽火戏诸侯”的真实性不谈,司马迁在东西周交替的历史上,应该还是有意隐瞒了一些历史。

清华简《系年》记载,周幽王娶申侯之女为妻,生子姬宜臼,后来又娶了褒国之女褒姒,生子姬伯服,但周幽王想要废嫡立庶,于是姬宜臼就逃到外公家。或是担心姬宜臼回来争夺王位,或是《竹书纪年》中说的姬宜臼号称“天王”,即“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称号比周天子尊号还高,于是周幽王就率军攻打申国。

申国是一个小国,无力与周幽王对抗,但申侯有一个好友曾侯,而曾国向犬戎臣服,于是曾国撮合了申国与犬戎,随后申侯带着犬戎反攻周幽王,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与姬伯服,西周就此灭亡。

无论是战国竹简,还是先秦史书,都没有提到烽火戏诸侯,同时这段历史从逻辑上也说不通,因此“烽火戏诸侯”无疑是司马迁根据传闻的二次加工而来。

申侯联合犬戎杀掉周幽王,属于勾结外敌入侵,是标准的“汉奸”,姬宜臼至少存在“弑父弑君”的嫌疑,按理说诸侯不可能拥戴姬宜臼继承王位,但《史记》中却是姬宜臼得到诸侯拥戴继承了王位,成为“周平王”,第二年东迁洛阳。

然而,先秦诸多史料却提到当时是“二王并立”,就是除了周平王之外,还有一个叫周携王的周天子,只是历史名声不好,比如《左传》中说“携王奸命”。《竹书纪年》记载得比较详细:“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侯所杀。以本非适,故称携王。”从诸多史料来看,当时周朝出现分裂,部分诸侯支持周平王,部分支持周携王。

清华简《系年》记载得更为详细:“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洛阳)。”

周幽王被杀后,很多诸侯与大臣们拥立余臣为周携王,申侯、鲁侯、许男、郑子拥立周平王,从当时情况来看,周携王才是真正的继承人,《系年》也是这个观点,所以晋文侯杀掉周携王后说“周亡王九年”。周携王被杀九年后,晋文侯将居住在少鄂的周平王带到镐京,三年后周平王东迁洛阳。

以传世的先秦史料来看,周携王以及“二王并立”是真实存在的,司马迁不可能不知道。既然如此,司马迁为何只字不提周携王?其实,这是因为司马迁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道统,有意忽略了周携王,西周还有一个兄终弟及的周孝王,雄才大略差点中兴了西周,但在《史记》中却记载的极为简略。

那么,周平王与周携王争斗了21年,原本周携王占据道德优势,获得了更多诸侯支持,为何最终反而周平王胜出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周平王为了王位“卖国”,给予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的利益很大。

陕西临潼出土的《陈侯作王妫媵觳》铭文显示,二王并立时郑武公与申后联姻,周平王将虎牢以东的土地赐给郑武公,默认郑国占有虢、胡等部分领土。晋文侯吞并了黄河西岸之地,秦国很快攻占岐山以西地区,且秦国由此正式从“附庸”变成了“诸侯”。

郑国、晋国、秦国扩张的领土,原先基本都属于周王室的,无论这些领土是他们怎么得到的,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即领土的合法性问题。显然,周平王承认了其合法性,周携王可能反对诸侯瓜分周王室利益,于是最终周平王胜出,所以才有郑国、晋国、秦国出兵护送平王东迁,而周携王变成了“奸命”。

由于周平王本身存在“弑父弑君”嫌疑,存在严重的德行问题,在与周携王争斗的过程中,为了获胜又不择手段,大肆出卖王室利益,不仅导致王室实力大幅度受损,而且自身废立由诸侯掌握、贿赂诸侯获得支持等,更是让周王室威信一落千丈。可以说,东周后的周王室(大致见上图,只剩下弹丸之地),只是一个空有周天子的尊号,却没有什么威信与实力的中小诸侯。

上梁不正下梁歪,周平王让周王室威信扫地、实力大损,于是才会发生“周郑交质”、射杀周桓王、礼崩乐坏等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参考资料:清华简《系年》、《史记》、《竹书纪年》、《左传》等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周朝要把土地都分封出去,自己只统治一小块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商朝灭亡于自己的势力,比不过臣子们的势力,周朝也是走了前朝的老路,所以很多人就疑惑,为什么不把土地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要不断分封,即使不分封,把土地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也一样可以唯我独尊,分封越多的诸侯国,虽然可以削弱诸侯们的势力,但是只要他们一旦团结起来,那么,王朝的正统地

  • 夏朝都城在河南,为何商汤灭夏却打到山西?DNA印证考古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汤灭夏的真实历史,夏朝都城简介,商汤灭夏动画片

    因为二里头文化的下限是公元前1520年,此时不仅进入了商朝纪年,而且就在同期的偃师和郑州分别发现了商文化的城邑,即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但奇怪的是,从二里头文化兴盛的二期再到进入商纪年的第三、四期(前1610—前1520年),二里头遗址不仅没有呈现出任何王朝衰亡迹象,反而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人口在增加

  • 良渚、陶寺都比夏朝早,为何只有夏才算王朝?考古:家天下是误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良渚遗址和夏朝文明,陶寺复原图,良渚遗址的陶制有哪些

    早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就单列了“夏本纪”一章,不仅与第一篇中以人物为中心的“五帝本纪”不同,也和《尚书》中“虞书、夏书”的篇章写法迥异。这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夏朝才能算是王朝,是国家文明的开端。此后的历朝历代史书,包括现如今的教科书,也都把夏朝列为“第一王朝”,而将早于夏朝的历史归入“远

  • 商朝灭亡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成语,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朝灭亡典故,与商朝有关的成语,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殷商纣王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先后经历了先商、早商和晚商,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王帝辛,也就是纣王少年登基后,向东征讨莱夷,向南攻打九苗,将商朝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连年征战,导致国力消

  • 最早的变法家周厉王,如果成功,后面根本不会有春秋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最著名的三个变法,战国中的四大变法,周厉王弭谤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二十四史更是汗牛充栋,能通读完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历史本身不会重现,我们对历史的感知,主要都是通过文献记录得来的。学过历史课本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是公元前841年,这一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也就是共和执政的开始。被赶跑的那个残暴的国君叫做周厉王,顺带着他还给我们贡献了一

  • 春秋之卫国的由来与周公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时期的卫国在哪里,春秋时期卫国公子,春秋卫国详细历史

    01三监牧野之战,周武王吊民伐罪诛杀纣王,周兴商灭。按照当时的传统,周武王并没有对殷商王族大肆杀戮,而且还要保证殷商祭祀不绝。于是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继续祭祀殷商先祖。《史记》中记载:“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

  • 从周朝到宋朝,古代是如何从贵族统治过渡到精英统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继承了周朝哪些制度,周朝宋朝历史简介,周朝到宋朝相差多少年

    从夏商周到隋唐,在绝大多数时期内,贵族都始终垄断着权力,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不同时期、不同朝代贵族的更替罢了,除了权力洗牌时期,寒门想要获得上升通道极为困难。受奴隶制和宗法制的影响,经夏商两朝的发展,到周朝时贵族统治已经形成定制,周朝的统治者更是通过“礼乐制度”对贵族阶层进行了严格

  • 《姜子牙》模仿西方神话,口碑下滑?国产动漫之路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子牙动漫宣传图,姜子牙国漫评价,姜子牙动画好看么

    且不论历史上苏妲己的真实原型,真正使她为人所知的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书中写到苏妲己是千年妖精附体,受命来祸乱殷商,纣王在其魅惑之下残害百姓,最终被伐。《封神榜》《封神演义》《封神传奇》等电视剧的火爆,更使“苏妲己狐狸精附身,祸国殃民”的形象深入人心?可谁想过?苏妲己坐在轿子上前往商国时,早已

  • 从商朝“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入手,浅谈古代人殉制度的始与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朝传位制度,商朝历史殉葬制度,商朝的杀殉习俗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墨子·节葬》说起盗墓,不少人会脊背发凉。但对于古代的那些盗墓者而言,他们却趋之若鹜,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神仙们都不敢杀纣王?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封神中谁是纣王最害怕的人,三妖杀纣王,封神中的纣王很厉害吗

    但纵观全文,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神仙能杀得了纣王,即使是圣人女娲娘娘也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纣王毕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因为荒淫无道,实行暴政被周取而代之。如果写成被神仙杀死,就有点歪曲历史了。二,不是神仙不敢杀商纣王,而是不愿违背天意,要顺其自然。天意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