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公选太子,为何张廷玉和胤禛都保举废太子?其实二人目的不同

康熙公选太子,为何张廷玉和胤禛都保举废太子?其实二人目的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67 更新时间:2024/2/3 21:24:53

作为清朝著名的皇帝,无论是雍正还是康熙,都是人精之中的人精了,没有点本事,也无法将大臣们治的服服帖帖。不知道各位是否还记得,当初康熙在第一次废太子之后,也是举行了一场新太子的公选活动,每个大臣皇子们都可以保举自己心目之中的新太子。这也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了,毕竟走错一步就是错到底,就比如说佟国维

当然,在这次的康熙公开选太子之中,为何张廷玉和胤禛都保举废太子?或许很多人也是充满疑问吧,所以今天阿豪也是好好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当然,其实二人的目的是本质就不相同的。首先说胤禛,其实他选太子,完全就是邬思道的主意。因为在这个夺嫡的混乱时刻,不小心走错了估计就和大位失之交臂了,所以邬思道也是告诉胤禛去推选废太子,这样也算是稳中求胜。

而且邬思道也是看出了康熙此举的含义,明显就是为了想让废太子出山,但是自己亲自废的,直接反悔好像不大好,所以也是将私事公化,毕竟辛苦培养了几十年,对旧太子的否定也是对自己心血的否认。而邬思道也是看出了这点,所以才会让胤禛推选废太子。其实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夺嫡之路而求稳!更多的是为了保证今后的地位,以及夺嫡的希望。

至于张廷玉,其实想的就很少了,在他的心中,完全就是为了江山社稷。胤礽失德被废,在新太子没选出来之前,明面上还是需要一位储君,以安百官,以安民心,以安众皇子。但这个新太子康熙心里没底,还在考量。这时,不管是真心想给胤礽改过机会,还是需要明面上暂时的太子,胤礽都是最佳人选,以安朝局!

不管张廷玉是否看出了康熙的想法,他都选择了这样做。其实这时候明显是可以“站队”的,就像其他大臣一样随波逐流也是可以的,结果他就敢站出来,像他这样不趋红踩黑、见风使舵的人真的很少了,一切仅仅是为了朝局的安稳,甘愿涉嫌!所以最后张廷玉能够以汉人身份入太庙,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忠实!当然上面仅仅是阿豪我的个人看法,如果各位有其他见解,欢迎下方评论,谢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清最幸运的原配皇后,生前受到丈夫宠爱,死后她的儿子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清十大著名皇后,清朝死得最惨的皇后是谁,大清有多少个原配皇后

    在那个复杂,残忍的后宫中,只有得到皇帝的宠爱才能在那个残忍的后宫中立足,而作为嘉庆帝的原配皇后喜塔腊氏就得到了嘉庆的宠爱,可以说这个宠爱伴随着喜塔腊氏很长时间,就算是后来喜塔腊氏去世,嘉庆也时常缅怀喜塔腊氏,在她的忌日总是要坐上一会。喜塔腊氏是在她当上皇后不久之后死的,在这之前已经给嘉庆生了个嫡子-

  • 笏板先秦时便已出现,天子也使用,后来成为臣子之物,清朝则被废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代笏板,唐代笏板怎么拿,笏板皇帝用吗

    而朝笏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礼记·玉藻》中对朝笏的记载比较详细:“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也就是说,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朝笏的使用制度,其材质更是各不相同,天子的

  • 皇太极时期“八分”制度逐步出现,随后产生“不入八分”的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爵位,清朝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区别,皇太极时期的官制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辽东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自立称汗,建立金国(后金),改元天命,和大明开始分庭抗礼、对峙作战局面,努尔哈赤就是后来被子孙追尊为皇帝的清太祖。同年,努尔哈赤把下辖的军事力量编为固山、甲喇、牛录三种等级,并加以调整组织,重新改造,设立了八个旗分作为日后军政管理的最高机构,分别

  •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的原因史书并未明言,史学界有诸多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太极改国号,皇太极在北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对吗,皇太极改国号真实事件

    改“金”曰“清”,系皇太极所为。皇太极(1592年——1643年),即清太宗。努尔哈赤第八子。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继“后金”汗位。改年号为“天聪”,仿明官制,设立六部。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年),改“后金”曰“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改“女真”曰“满洲”。自

  • 皇太极忽视宁锦防线且内部矛盾不断导致宁津大战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绕过关宁防线,皇太极能打过宁锦吗,皇太极攻不破的宁锦防线

    袁崇焕针对皇太极暂缓攻明,先派兵征服李朝的意图,提出了“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的战略,以议和作为缓兵之计,乘机进行积极防御的部署。天聪元年(明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后金战败朝鲜之后,即向明朝提出以山海关为疆界,并索取重金,于是议和谈判破裂。五月初六日,皇太极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今辽宁

  • 海兰珠极为受到皇太极宠幸,职权如同皇后,但并未也无必要打压孝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啥孝庄打压海兰珠,孝庄海兰珠的关系,海兰珠和皇太极的关系

    三人之中,哲哲嫁给皇太极的时间最早,且能力强有内涵,受到皇太极的敬重,因此她地位最高,几乎无人可以撼动,虽然她并不那么受宠。布木布泰十六岁的时候嫁给皇太极,而比她大四岁的姐姐海兰珠却比她晚九年才嫁给皇太极,并且海兰珠出嫁的时候已经二十六岁了,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那么,皇太极为什么会取一个已经

  •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前曾有婚事,去世时皇太极不顾战事与疾病而赶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海兰珠与皇太极,海兰珠和皇太极历史故事,大玉儿传奇海兰珠皇太极

    哲哲并不是皇太极的原配妻子,不过两人年龄只相差7岁,算得上是同龄人。科尔沁是蒙古部落,为了缔结盟约而嫁女合亲是部落之间的常态。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15岁的哲哲嫁给了22岁的皇太极做大福晋,皇太极对她始终抱有一份敬重之情,崇祯九年(1636年)改元称帝后,封哲哲为正宫皇后。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有

  • 乾隆去世嘉庆继位,嘉庆如此对待五十位遗妃,你看得体不得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传奇安嫔与嘉庆,乾隆死后嘉庆怎么对待乾隆的妃子,乾隆死后留下的妃子嘉庆怎么处理

    乾隆皇帝活了如此之久,那他的那五十多位妃子当中,就没有几个能够活得比他长了。而且清朝的律法是比较严重的,比较讲究人伦正理,不像唐朝之前那样的随意。父亲乾隆皇帝留下的几位貌美妃子也是嘉庆皇帝的庶母的,所以嘉庆皇帝是绝对不可能将他们纳入自己的后宫的。下面就简单介绍几位妃子。1、惇妃——汪氏惇妃进宫时只有

  • 黄海海战关系国家生死存亡,北洋水师为何要避战自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海海战北洋海军战术,北洋黄海海战时间,黄海海战详细资料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两国在海上和陆地上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在黄海海域,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了巅峰对决。不过在大东沟海战后,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政策,龟缩到港内不再出战,日军因此掌握了海上的主导权,北洋水师最终也全军覆没。那么北洋水师为何要避战自保?第一,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创办的,可以说是

  • 活了九个帝王朝代后才称帝,史上最长寿皇帝,比乾隆都多活20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全部朝代最长寿的皇帝,中国古代活得最久的十位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几百位之多,而最长寿者我们普遍认为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一共活了89岁高龄,还做了许多年的太上皇。但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却还有一位皇帝比乾隆活的更久得多,并且撑过了九个朝代!这个人就是南越武王赵佗。赵佗是从战国开始当兵的,恰逢天下诸侯刚刚被秦始皇统一,大秦帝国兴起,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