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清政府在几次近代战争中战败,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这些条约中所有的赔款数额加在一起还不到七亿两白银。那么这些钱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又是一笔怎样的巨款呢?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需要赔偿4.5亿万两白银,按照当时清政府的税收条件来看,中国要用39年才能将这笔债还清。而和珅一人贪污的钱款,就可以将这笔巨债还清,而且还绰绰有余。据史料记载,起初官吏在抄家的时候只搜到了和珅财产的一部分,当时的官吏非常惊讶,按说和珅位高权重,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钱财。况且金银珠宝占地面积很大,和珅平时也爱收藏些稀世珍宝,那么和珅把这些东西都藏在哪里了呢?
和珅被抄家时,官员不慎撞上柱子听到一阵响声,官吏们这才发现原来柱子是空的。在几名官吏的合作下,柱子的秘密很快就被展现在众人面前,砸开后皆目瞪口呆,原来柱子里藏的全都是金银财宝、珍珠金条。而刚才传来的很响的声音,是柱子中金银落地的声音。这则故事并不是虚构的,而是有真实依据的,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中就记录了此事。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和珅贪污的钱款并没有上文提到了那么多,只有不到3千万两白银。虽然这个数字和上文提到的11亿两白银相差巨大,但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笔巨款。清乾隆年间政府每年的收入也就只有5000万两,而和珅一人贪污的钱款就抵得上清政府半年的收入了。
而那些清朝的影视剧中,很多富家子弟一掷千金,将几百两几千两白银视若无物,其实是不符合史实的。至于和珅贪污的钱款到底有多少,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而那些负责抄家的官员们肯定也从中捞取了一部分,更不要说嘉庆皇帝了。前文我们介绍了和珅贪污的钱财,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和珅的才华。要知道和珅之所以能位极人臣,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待遇,除了运气之外,还是有真本事的。和珅并不是只会阿谀奉承,察言观色。他精明强干,熟读经书,是当时朝堂上唯一一个精通满、蒙、汉、回、藏文字的人。此外,他还曾担任过皇宫侍卫,懂得武功,这样一个能文能武又能说会道的人怎么会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呢?
在一些民间记载的历史当中,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据说乾隆年间,某地受灾,乾隆帝给了和珅一笔钱款让他去赈济灾民。然而,乾隆帝给的这笔钱实在是太少了,根本不能解决灾荒问题。于是和珅便在赈灾的粮食放入沙子,同行的官员纷纷指责他。可和珅却解释说,如此一来就没有人能贪污朝廷赈灾的钱款,赈灾的钱款就能真正惠及百姓了。公元1799年,嘉庆帝颁布了和珅了二十条罪状,同年,和珅在家中自尽,时年49岁。笔者认为,嘉庆最终打倒了和珅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乾隆帝这么睿智的人,怎么会看不透和珅呢?他之所以没有除掉和珅,是为儿子考虑,是希望把这头肥羊留给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