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背后,藏着曹操的两大难言之隐,曹丕搞砸了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背后,藏着曹操的两大难言之隐,曹丕搞砸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71 更新时间:2024/1/25 7:47:27

公元212年,三国进入到关键的形成期。正月,西凉马超就卷土重来,搞得刚回到邺城的曹操异常恼火,果真是:马儿不死,吾死无葬身之地。

曹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由于马超信誉破产,在西凉进展不顺,于是本年五月曹操决定:既然马超不想让我活得舒坦,那你也就别好受。

曹操杀掉了马超的老爸和弟弟等——《三国演义》把这段提前了,搞成了马超为父报仇,才反了曹操。实则却是,马超根本就不在乎自己老爸的死活。

随后夏侯渊,便在张郃的辅助下大发神威,一举将把马超给打崩了。曹操高兴得直拍大腿:我们家的夏侯老兄弟,那真真是“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哪料仅七年后,由于夏侯渊被黄忠斩于定军山,曹操一怒之下,就推翻了之前的赞美,再送给他们家的夏侯老兄弟一个“白地将军”(白痴将军)的称号——所谓:曹操的嘴,骗人的鬼,诚不欺人。

依然是本年,青梅煮酒论英雄中,被曹操夸成一朵花的刘备,正艰难奋斗在西川。按理说,如今马超之危已解,刘备又受困在西川,曹操应该抓住时机进攻汉中张鲁,压缩刘备的生存空间才对。

可哪料曹操却出人意料的,开始捣鼓起当魏王这事了。一下子搞得曹魏内部鸡飞狗跳,他最亲密的老伙计荀彧都急眼了,强力阻击曹操称王。曹操怎么办?好办,玩起来拿手好戏:内部问题,外部解决。

曹操认为:江东的孙权实在可恨,赤壁之仇必须要报!如今周瑜已经死了,夺江东不在话下。于是曹操起四十万大军,再次讨伐江东。在路过自己老家谯县时,曹操突然不走了,上表汉献帝:请荀彧来劳军,我也怪想这老伙计的。

汉献帝只得答应,哪料荀彧来后,就被曹操扣在身边:这么多年了,总是我曹操主外,征伐四方,谁不服气,我就灭谁。你荀彧主内,协调各方关系,给我筹备粮草。如今好容易见面,就留下来,陪我唠嗑吧。

结果,当荀彧随曹操开至寿春时,就离奇死了......有史料记载说,是病死的,还有的是说,被曹操毒死的。当然最著名的便是,曹操和荀彧的那个“空食盒悬案”。

二、孙权、刘备、刘璋和西川

别管怎样吧,曹操和孙权还没掐起来呢,就先有了第一个收获:绊脚石荀彧被解决,为他称魏公(王),铺平了路。

再说孙权,得知曹操功伐东吴后,立马给西川的刘备写信:妹夫啊,别在西川玩了,赶紧回来帮我一起揍曹操。

孙权纯属借题发挥,因为当他得知刘备进川时,曾气得大骂刘备是“狡虏”。周瑜活着时候就要夺西川,可你刘备却说:刘璋是我亲戚,谁对刘璋不利,你就披散起头发,逃归山林——潜台词就是,一切后果由东吴承担。

可哪料没两年你刘备却跑入西川,这让孙权如何不愤怒?所以他便趁曹操进犯的机会,看看能不能把刘备,拉回自己的“怀抱”。

刘备也不傻,明白孙权啥意思,却大喜过望,孙权果然是我的吉祥物。立马给刘璋写信:给我一万兵马,还有好多粮草军械啥的,我跟东吴是联盟关系,做人呢,必须要讲信用,要有爱心和仁心,我仁德满天下的刘皇叔,要跟你别离,去帮孙权揍曹操啦。

刘璋大怒:这哪跟哪挨得上?你刘备来到西川后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拿我的,却就是不干活,反而大肆收买人心,我给你个大头鬼。

刘备一蹦三尺高:刘璋不讲武德,必须要给他一个教训,不回去帮孙权了——枪在手,跟我走,揍刘璋,夺益州.....

这就是公元212年时的三国,是一环扣一环,一片混沌不明中,却藏着各种难言的玄机.......

三、生子当如孙仲谋

公元213年的濡须口,双方战船连绵。孙权已经顾不上刘备是否回归“怀抱”了,毕竟曹操大军压境,必须全力以赴。

曹操也不想称“魏公”的事了,对于他来言,马超再骁勇也不怕,因为曹操的骑兵和步军那是“王”一般的存在。但一说到水战,曹操就觉得人生苦多。

人言:关羽傲慢。但人家有资格傲慢,无论单挑、陷阵、统兵,还是水战,都是一等一。尤其是水战,让孙权和江东群雄都怵头——悔不该,破吕布后抢杜夫人呦,当年关羽索要,就给他便是,只怪当年太年轻。为了一个杜夫人,让关羽“心不自安”,说啥也不跟自己了。

但后悔也没用,总不能跑江南旅游一圈就走吧?仗,还是要打的,哪怕水战。不出所料曹操输惨了,损失三千人,还被活捉了好几千。孙权开始频频挑战,曹操按兵不动。这更让孙权意气风发了,决定:亲自驾船闯曹营。

得知孙权亲自前来后,曹操心里这个骂:有种你给我打野战?搞水战算哪门子英雄好汉?可嘴上却道:孙权敢来探营,必有后援埋伏,不得出击。都打起精神来,让孙权见识一下咱曹家的水军战队,其实是不输江东的。

曹操别伤心,两年过后,也就是公元215年,你手下大将张辽,就把孙权打成了“孙十万”了......让他比你如今,还惨一百倍。

就这样孙权来了个“检阅曹操水军”,优哉游哉一番后便离开。然后吹打起来,风风光光回家了。曹操远望着孙权战舰编队,突然来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的两大难言之隐

那么曹操为何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只因此刻的曹操,藏有两大难言之隐。

其一:对未来的担忧。曹操征伐孙权之战,发生在他要称魏公之时,所以就是一次转移矛盾焦点之战。这就注定了,这一战不会有啥大动静。结果却见识到了,孙权这位晚辈的不凡。

因而曹操点赞孙权。但实则却藏着对未来的担忧:三国争霸竞争,非一代能完成。如今儿子辈的孙权,如此牛到爆,那么我的后代可否顶得住?要是孙权,也如刘表那两儿子一样窝囊,这个世界该多美好。

须知,此刻曹丕和曹植的竞争已经开始了,而这两儿子都不是曹操的首选。奈何曹昂、曹冲死了。也正是有这种心境,曹操才会从“打仗”联想到“儿子”问题——是忧患意识的反应。

其二:对自己的重新定位。曹操要称魏王,打破汉朝“非刘氏不可称王”的惯例,就是一次自我的重新定位——这其实就是曹魏篡汉的开端,为此曹操都不惜跟老伙计荀彧决裂。

而曹操也清楚地知道,荀彧是代表着当时的门阀世族势力,如司马懿、陈群钟繇等,这都是荀彧推荐的。能否压制住这些门阀世族?曹操也没谱,只能寄希望接班人,继续奋斗并最终完成。可问题是,接班人问题,实在头大,若是有孙权这样的儿子,一切都不在话下......

第一个难言之隐的本质,是曹操担忧外部问题,年轻的对手太厉害。

第二个难言之隐的本质,是曹操对自己内部问题的清醒认知。

这两大难言之隐,都传达出来了,曹操对自己继承人问题的纠结和不安。无非用“生子”说事罢了。

曹丕搞砸了

果然,曹操这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曹丕听出了话外之音,他最终接班曹操,成为了曹魏的开国皇上。但问题是,曹操这两大难言之隐,他完成了吗?根本没有!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时,孙权违心归降。刘晔劝曹丕:假的,别信!应跟刘备配合灭掉孙权。只要孙权一亡,刘备还算事吗?可曹丕就是不听,隆重接受孙权投降,完全一幅志得意满的模样。

那意思仿佛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又如何?还不是成了我曹丕的小弟。结果刘备兵败后,他才发现自己被孙权戏耍了,要怒而兴兵。刘晔再劝:时机已过,不能打。可曹丕就是打,来了个无功而返,颜面扫地。

曹丕逼汉献帝禅让时,是拿“九品中正制”跟门阀世族进行交换的。由此门阀世族,就从笼子里被放出,很快就全面反弹。

最后就是司马懿代表门阀世族,夺走了曹魏大权。等于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时的这两大难言之隐,全被曹丕搞砸了......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明知自己身体不好,秦始皇为何还坚持最后一次东巡?有些事在逼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第五次东巡,秦始皇东巡发生在哪,秦始皇为什么不停东巡

    作为风扫六合、威震八荒的霸主,秦始皇嬴政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他继承了父兄为他留下的那一份基业,将原本就已经奠定了的统一大势付诸了行动。他耗费十年时间先后将六国一一攻灭、将天下一统,这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雄才大略!然而纵然是如此雄才伟略的君王,却依旧做了许多让人看不懂的行为。就拿秦始皇的最后一次

  • 曹操留下的这6员猛将,有一人建在,司马懿必不敢篡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的七大猛将都有谁,曹操最强的六个猛将是谁,曹操手下的七个大将分别是哪七个

    董卓身边聚集了不少人才,但董卓太过残暴,贪图享乐,格局太小,注定成不了大事,最终却因一个女人被吕布杀害。袁绍也是一个实力非常强大的诸侯,但他有人才,却不会用人才,这使得他在赤壁之战中输给了实力不如他的曹操。剩下的刘备、孙权和曹操,都是会招揽人才,也会用人才的明主,这使得他们成了群雄争霸中的赢家。这三

  • 各种史书中对唐太宗释放囚犯的数量记载不同,此事应为其败笔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与囚犯的约定,唐太宗放囚犯是真的吗,唐太宗的历史记录

    “纵囚”有关于唐太宗“纵囚”的记载,散布于新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等历史记载中。《旧唐书》中是这么记载的:“十二月辛未,亲录囚徒,归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令明年秋末就刑。其后应期毕至,诏悉原。”《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十二月辛未,虑囚,纵死罪者归其家。”“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新唐书·刑

  • 甘露之变中韩约大汗淋漓引起仇士良怀疑,宦官立刻反攻并摧毁三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露之战仇士良,仇士良个人资料,仇士良为什么怕武宗

    唐朝宦官专权的背景唐朝的灭亡有三个重要的原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但是宦官专权对唐朝政府的危害显然比另两者来得更深,因为相对于藩镇和朋党来说,宦官对于唐朝皇帝或者中央政府的危害来得更直接也更持久。唐朝的权宦始于玄宗朝的高力士,但是高力士还没有表现出威胁朝廷的迹象,他仅仅是因为受到玄宗皇帝的

  • 魏征死后留一本册子,李世民读后勃然大怒,下旨:推倒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征死了李世民痛哭,唐太宗为何对魏征毁坏了他的坟墓,李世民封魏征参与朝政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于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十二》。公元643年,贞观名臣魏征不幸去世,而唐太宗李世民为他操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他不仅亲自为他写了一段墓志铭,还准备将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然而讽刺的是,魏征葬礼后不久,李世民泪痕还未干,魏征的墓却被李世民亲自下令推倒。魏征和李世民,

  • 后唐上上下下均为中原政权思维,没有石敬瑭契丹无法进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存勖时期,对契丹入侵毫不容情的予以迎头痛击,“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契丹其如我何!吾以数万之众平定山东,今遇此小虏而避之,何面目以临四海!”把契丹人当作胡虏;李从珂时期,大臣劝谏不要与契丹议和,理由就是“以天子之尊,屈身奉夷狄,不亦辱乎!又,虏若循故事求尚公主,何以拒之?”同样是中原政权的思维方式;

  • 独孤皇后因嫉妒杀死情敌,隋文帝为何不敢问罪,反而还跑出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独孤皇后隋文帝,隋文帝如何评价独孤皇后,独孤皇后与隋文帝的关系

    在正史当中,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被塑造成一对模范夫妻,两人不仅互相扶持、鼓励,共同熬过了数十年危机四伏的岁月,而且还在隋朝建立后共治天下,被国人称为“二圣”。与此同时,杨坚自从迎娶独孤伽罗后,便跟她许下庄严的承诺,一生一世将只会爱她一个人,再不会让其他女人插足。因此,隋文帝的5子5女皆是独孤

  • 比吕雉、武则天狠毒的皇后,谋害俩亲王、饿死太后,亲手毁掉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和吕雉谁更狠毒,吕雉和武则天治国水平,武则天和吕雉同样乱政

    古人在评论后宫干政蠹国的危害时,经常会把她们比作吕雉、武则天,称之为“吕武之恶”。其实,人性比吕雉、武则天更狠毒,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比二人更严重的皇后们,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其中西晋第三任皇后贾南风便是典型。那么,贾南风到底有多恶?贾南风西晋太尉贾充的次女,身材短小、相貌丑陋,而且天性喜欢嫉妒,是一位人

  • 比晋惠帝还傻的皇帝,不懂得冷暖饥饱,最终被毒杀,死后2年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惠帝简介,晋明帝和晋惠帝,晋惠帝真实面目

    众所周知,晋朝第二位皇帝-惠帝司马衷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白痴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庸碌无能,而且还因为一系列愚蠢言论,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桩上。其实,就智力水平而论,晋朝还有一位比司马衷更傻的皇帝,此君不仅庸碌无能,甚至连冷暖饥饱都不懂,实在是白痴透顶。此人,便是晋安帝司马德宗。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司马德宗是晋朝

  • 李轨拥有十万精兵,唐高祖寝食难安,一小卒说:我单骑便能灭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金代李轨,李轨与唐高祖的关系,李渊为什么扫平李轨

    在隋朝末年的大动荡中,隋炀帝的表兄李渊自太原起兵,仅用数月时间便攻取长安,并在1年后建国称帝。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次子李世民等人南征北讨,积数年之功,终于削平群雄、统一天下。不过,唐朝在创建之初根基并不稳固,在关陇、凉州一带与之同时并存的势力还很多,其中实力最强者是薛举、李轨。隋末群雄割据图李轨,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