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风扫六合、威震八荒的霸主,秦始皇嬴政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他继承了父兄为他留下的那一份基业,将原本就已经奠定了的统一大势付诸了行动。
他耗费十年时间先后将六国一一攻灭、将天下一统,这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雄才大略!然而纵然是如此雄才伟略的君王,却依旧做了许多让人看不懂的行为。
就拿秦始皇的最后一次东巡来说,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吗?为何还要长途奔波去东巡呢?以至于连自己的性命都赔在了东巡的路上。
关于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错怪了嬴政,嬴政不是逆天而为而是必须要做,因为有些事情一直都在困扰着他,让他以及新生的国家都处在坐立不安的状态下。
那么,这样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会让千古一帝秦始皇都恐惧,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秦始皇东巡有目的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修建“驰道”,以供巡狩之用,而所谓的巡狩并不是为了游玩,而是为了“示疆威,服海内”。
严格来说,秦始皇一共有五次圆满的巡视,第一次巡视是公元前220年,也就是统一的这一年,根据史书的记载:“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这次巡视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后方。
一年之后始皇帝又进行了第二次巡游,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东方是原六国之地,始皇帝虽然灭了东方六国,但六国贵族依然叛乱不断,他去巡视一番有着震慑的意义。
公元前218年,始皇帝嬴政开始了他第三次巡查,但因为遇到了刺客巡查的时日不长:“始皇东游至阳武搏浪沙中,为盗所惊......”还娶了泰山封禅(登之罘,刻石)。
3年之后,秦始皇开始了第四次巡游,这一次他去的是北方考察局势,也才有了后来的“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而后由北向东去再一次到了山东一带。
第五次巡游发生在公元前214年,此次巡游既去了北方也去了南方,还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在西北一带设立了四十四个郡县。
4年后也就是始皇帝第六次东巡,但是这次东巡并不圆满,大军行至沙丘一带始皇帝便死了,还引发了后来的政变使得大权旁落在胡亥的手里。
在第六次巡查的时候始皇帝已经49岁了,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吗?答案肯定是知道的,既然如此又为了舟车劳顿要东巡呢?因为不去不行。
安抚百姓威慑叛乱分子
秦始皇为了统一全国付出了不少的努力,这些统一政策我们或许都耳熟,比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辙、统一货币等,就连修建长城也是为了统一而服务的。
这些政策有利于加强新生统一国家的国力,但这是站在我们后人眼中看待的一个问题,始皇帝这么做理所应当。然而,当时因为这些政策而妻离子散的人不在少数,原因也很简单所有政策的实施都需要代价。
始皇帝很多统一措施的实行造成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损耗,百姓为此可谓是深受其害,民间百姓没有因为统一减少劳作,反而因为统一战略过着艰苦的生活,许多贫困的家庭甚至于家破人亡。
对于这种情况秦始皇不是不知道,他知道但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这样的事情必须要做,新生的国家要想稳定必须有人牺牲,以至于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简单来说,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已经完成,天下也已经初步走向了安定。但各地的人民在严刑峻法之下,却显得更加躁动不安民怨沸腾,纷纷起来反抗秦始皇的残暴统治。
为了向百姓诉说其中的具体因素,也为了让大一统的国家能够继续维系下去,嬴政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必须要亲自走上这一趟,毕竟作为君王有替上天抚育万民的责任,也有震慑万民的威严与实力。
虽然说天下之人已经基本上接受秦始皇一统的事实,但六国中却仍然有少部分贵族之人是不承认的,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制造事端就一定能将秦王朝彻底推向深渊。
为了维系国家的存在,秦始皇的第六次巡游也有着震慑企图叛乱的分子,维护国家的安定,免得刚刚一同的大秦帝国崩塌,这才是他的目的。
打破谣言求得长生不老
上面所提到的原因,只是秦始皇必须要做这件事的一个根本原因,秦始皇不顾一切地进行东巡还有着一个更加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当时天下传闻始皇已死,朝堂已经由别人掌控。
始皇帝执政末年,天下曾出现“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谣言,随着嬴政得病谣言更甚,《史记》甚至有这样的记载:“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尽管这个谣言有着极其多的破绽,但我们都知道三人成虎事多有,谣言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有着难以名状的破坏力。事实也的确如此,关于秦始皇已死的谣言就传开了,而且越传越离谱越传越邪乎。
到了最后甚至传出了十分荒诞离奇的版本,谣言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故事主角的秦始皇自然也听到了有关自己的谣言。
谣言进入嬴政的耳中之后,他却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种勃然大怒的情绪,反倒是十分平静地进入了沉思状态,沉默着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良久之后,
他找来了李斯,想要跟李成祥商量一下“东巡”,毕竟只有这样做才能向天下昭告自己还活着,自己能够出现在臣民的面前,所谓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得到了李斯肯定的答复后,秦始皇这才下定了决心东巡,用事实来粉碎所谓的谣言,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事实面前一切的谣言都是妄言。
于公,秦始皇不顾一切都要进行东巡的理由很是充分,当时的形势的确需要他站出来粉碎谣言,于私他也要保住大秦帝国一代代稳定地传承下去。
始皇帝必须东巡的几点理由无可厚非,也足以令人接受,但正是这最后一次东巡害了他的这条性命。此次东巡刚开始没多久,秦始皇就病倒了,他最终没有回到咸阳城。
始皇帝去世后,赵高联手李斯、胡亥发动沙丘政变,偌大的秦王朝最终到了胡亥的手里。秦二世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最终引发了全国各地的起义,大秦也在百姓的怒火给烧得一干二净,落得个二世而亡的结局。
一个追求长生不老的谣言
关于始皇帝东巡的动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私心”,那就是他希望能寻得长生不老之方,好让自己能够永远地活下去,实现千秋万代的美梦。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对于追求长生不老有着极大的执念,几乎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
以至于,秦始皇对于那群江湖骗子所说的寻找长生不老药的骗局极度相信,也造就了诸多的故事,比如徐福东渡等。
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坐不住了,最后一次东巡想要亲自出马将长生不老药找回来,他有预感自己的时间似乎已经不多了,大势所逼。
关于始皇帝追求长生还有一段这样的故事:
秦朝时期位于烟台有一座美丽的海岛,他的名字叫做北岛,岛屿上发生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始皇帝曾三次踏足此地,有人说他是为了寻求长生药,也有人说他是为了追寻仙女......
关于“长生不老”、“追求仙女”的说法多少有些无稽之谈,作为一个君王有长生不老的心思可以理解,汉武唐宗执政后期也沉迷于丹药,但不能说始皇帝是为了长生不老药而去东巡的。
长生不老是他的一个梦想,但却不是东巡的目的,安抚百姓、震慑想要造反的六国旧贵族,才是他最后一次东巡的目的,因“始皇帝死而地分”这句话引起来的谣言,若是不尽早除去,大秦帝国将陷入危机之中。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王朝建立之初“民心安定”很重要,为了破除谣言始皇帝不得不东巡。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