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比晋惠帝还傻的皇帝,不懂得冷暖饥饱,最终被毒杀,死后2年亡国

比晋惠帝还傻的皇帝,不懂得冷暖饥饱,最终被毒杀,死后2年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7 更新时间:2024/3/1 3:26:45

众所周知,晋朝第二位皇帝-惠帝司马衷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白痴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庸碌无能,而且还因为一系列愚蠢言论,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桩上。其实,就智力水平而论,晋朝还有一位比司马衷更傻的皇帝,此君不仅庸碌无能,甚至连冷暖饥饱都不懂,实在是白痴透顶。此人,便是晋安帝司马德宗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

司马德宗是晋朝第15位皇帝(东晋第十位皇帝),晋宣帝司马懿第六世孙,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的长子,生母为淑仪陈归女(安德太后),在太元十二年(387年)八月被册立为太子,当时只有6岁。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九月,孝武帝醉酒后被张贵人弑杀,年仅15岁的司马德宗继位为帝,是为晋安帝。

据正史记载,安帝是个白痴皇帝,竟然能蠢到连冬夏、冷暖、饥饱的区别都分不出来,衣食起居若没有人照顾,根本就不能自理,简直比晋惠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见《晋书·卷十》)。这样一位白痴透顶的皇帝,自然无法治国理政,而晋朝在他统治期间,便一步步走向亡国的“不归路”。

晋安帝

晋安帝即位之初,朝政大权由叔父司马道子执掌,但司马道子嗜酒如命,经常因此荒废政事,所以其子司马元显便窃取军政大权,成为实际上的“当家人”。司马道子父子执政期间,信任奸臣王国宝(谢安的女婿,司马道子的妻弟),进拜他为尚书仆射。王国宝依仗司马道子父子的信任,在朝廷内外肆意排除异己,由此激起很多人的不满。

隆安元年(397年),兖州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起兵讨伐王国宝,一直打到建康附近的京口。司马道子连战连败,无奈只好将王国宝捕杀,来换取王恭等人的撤兵。然而,王恭从叛乱中尝到“甜头”,在第二年便又伙同庾楷、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桓温之子)举兵造反,再次打到建康附近。不过,这一次,叛军却遭遇惨败,王恭被捕杀,桓玄等人逃亡。

桓玄一度篡夺帝位

王恭等人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但威胁帝国安危的隐患依然存在,尤其是桓玄不久后袭据荆州、控制长江中游,更是让司马道子父子寝食难安。元兴元年(402年)正月,司马元显率军讨伐桓玄,然而前锋大将刘牢之却在阵前倒戈,导致朝廷的军队大败,建康也很快失守。桓玄进入京师后,捕杀司马道子父子及其党羽,随后逼迫晋安帝进拜他为丞相,就此控制朝政。

桓玄掌权才1年多时间,便自认为改朝换代的时机已成熟,遂在大亨元年(403年)十二月逼迫晋安帝“禅位”,自建国号为楚。桓玄篡位后,并没有杀死晋安帝,而是将他迁往浔阳幽禁。令世人没想到的是,就在桓玄篡位称帝后不久,将军刘裕便在京口举兵“讨逆”,通过一系列以少胜多的战役,最终竟能击杀桓玄、光复晋朝,实在是个奇迹。

宋武帝刘裕画像

晋安帝虽然在刘裕的帮助下复位,但真实的角色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依旧只是个傀儡而已。此后十余年间,刘裕在完成清洗政敌的工作后,又相继击灭谯蜀、南燕、后秦、仇池等政权,由此取得辉煌的军事成就,赢得军民们的拥护。随着名望的日渐增长,刘裕滋生出篡位之心,为此他不断地蚕食皇室仅存的威权,并威逼晋安帝为他加官进爵,最终当上相国、宋公,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按照权臣篡位的固有“套路”,刘裕应该逼迫晋安帝“禅位”,然后建国称帝。然而刘裕却鉴于民间盛传着一句谶语“昌明之后有二帝”,所以为应和它,便派人毒杀安帝,然后立其弟司马德文为皇帝(晋恭帝),时在义熙十五年(418年)十二月。晋恭帝在位仅1年多时间(420年),便被刘裕逼迫“禅位”,立国155年晋朝就此灭亡。

刘裕废黜晋恭帝,然后篡位建国

回顾晋安帝的一生,由于他的智力缺陷,导致朝政相继被司马道子父子、桓玄、刘裕等人窃据,而这些权臣之间的争斗,也直接造成晋朝内部的大动荡,并加速其灭亡。晋朝短短155年时间里,竟然出现过两位白痴皇帝,并因为这两人而遭遇两次亡国的命运,且连累着数以千万计的百姓沦为“炮灰”,不能不让后世扼腕叹息。

史料来源:《晋书》、《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李轨拥有十万精兵,唐高祖寝食难安,一小卒说:我单骑便能灭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金代李轨,李轨与唐高祖的关系,李渊为什么扫平李轨

    在隋朝末年的大动荡中,隋炀帝的表兄李渊自太原起兵,仅用数月时间便攻取长安,并在1年后建国称帝。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次子李世民等人南征北讨,积数年之功,终于削平群雄、统一天下。不过,唐朝在创建之初根基并不稳固,在关陇、凉州一带与之同时并存的势力还很多,其中实力最强者是薛举、李轨。隋末群雄割据图李轨,字处

  • 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败仗,被敌军吊打却毫无脾气,差点让唐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著名的四场战争,唐朝李世民的简介,李世民的六大战役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纷起,强者着跨州连郡,弱者宰割县邑,相互间征伐攻讨,使得海内乱成一锅粥。在这超级大乱世当中,隋炀帝的表弟李渊自太原起兵,没多久便攻取长安,在关中创建帝业。随后,李渊又派次子李世民等人南征北讨,积数年之功,才换回削平群雄、海内基本一统的局面,历史由此进入唐朝时代。唐朝能统一天下,李世

  • 南唐政权留下了哪些铸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枪定南唐,南唐皇后宋福金,南唐存在多少年

    这句著名的战略构想出自五代十国王朴的平边策,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后周郭荣的统一战争正式拉开序幕,按平边策公画,后周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就是位于江淮的南唐,而此时的南唐早已没了当年南方第一强国的雄风,由于对闽楚用兵实力耗竭,又有五鬼当朝醉生梦死,周军南下诸将奋勇争先,先后拿下南唐的寿州,濠州,泗州,

  • 隋炀帝赏给日本一块木头,现被日本奉为国宝,天皇也不能动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日本国宝木头,隋炀帝赏赐日本一个木头,一张图看懂隋炀帝

    日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我们国家的附属藩国,他们的建国历史很短,而且人口稀少,所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但日本人一向有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在意识到自己的众多不足之后,他们就大量派遣使臣来到当时物阜民丰的中国。中国为了彰显大国气度,自然是愿意将我们先进的各种思想文化传播给他们。他们又巧妙的抓住了机会

  • 花剌子模在唐朝被称作“火寻”,曾遣使来唐朝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花剌子模名将,花剌子模太后被俘唱的什么歌,花剌子模太后唱歌

    “花剌子模”是中国的叫法。《新唐书》里称这个地方为“火寻”。《元史》始译为“花剌子模”。国外,一般称古时候这个地方叫“乔拉斯米亚(Chorasmia)”,或者拼为“Chorezm”及“Khwarezm”。不管叫什么,这个地方,指的是今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阿姆河两岸地区。据考证,这个地方从约前

  • 李世民娶了隋炀帝这个女儿,虽然生下两个皇子,但命运始终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真的娶杨广的女儿吗,隋炀帝和李世民之间的故事,李世民和隋炀帝谁的影响最大

    李世民登上皇位以后,励精图治、爱民如子并且非常喜欢学习来充实自己。可谓是一代明君了。我们也都知道李世民有一个儿子叫李恪,这个李恪的生母实际上是隋炀帝的女儿,也就是前朝公主。正是因为前朝公主的身份,杨妃在公众其实过得非常痛苦。虽然也为李世民生下了两个孩子,地位也不低,但是始终得不到李世民的爱与尊重,也

  • 皇位争夺激烈时裴寂支持李建成,李世民登基后借机将其远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裴寂和李世民,裴寂与李世民的斗争,李世民为什么不杀裴寂

    这个人没有萧何供应粮草的本事,没有张良运筹帷幄的智谋,没有韩信纵横沙场的能耐,但他确确实实是唐的第一位元勋,他名叫裴寂。晋阳起兵首功裴寂(570年——632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东南)人。祖父、父亲在隋朝都做过不小的官,然他是个孤儿,得几个哥哥的抚养才长大成人。裴寂有着一副好相貌,眉毛稀疏

  • 杨贵妃究竟有多胖?XXL都不一定塞得下,可以当大码模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贵妃的真实身材,杨贵妃胖不胖,有没有资料证明杨贵妃身材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就是一个小胖子,而在唐朝,胖子十分的吃香,唐玄宗的后宫个个都是小胖子,他最宠爱的就是杨贵妃,在他们看来胖人比较丰满,叫富态,而体型又十分的圆润,要比瘦人更加的有曲线美,杨贵妃在唐玄宗的眼中就是一个女神,而唐玄宗为了她,甚至抛开了伦理的枷锁,强行把她纳为自己的贵妃。起初杨玉环并

  • 李隆基当太子后太平公主就与之为争权而出现矛盾,并最终导致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政变,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皇位之争,李隆基历任太子

    太平公主势力的嚣张太平公主是唐睿宗唯一的亲妹妹。景云年间,她纠集的势力达到鼎盛的阶段。正如《旧唐书·刑法志》所说:“景云继立,归妹怙权。”韦后被诛,睿宗继位,有志者莫不想望太平,努力恢复贞观之风。就在立隆基为太子的第二天,即六月二十八日,睿宗召拜姚元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七月八日,召拜宋璟检

  • 李隆基当太子不久便出现应立长子的传言,但传言为太平公主所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李隆基当太子的时候生了几个孩子,李隆基如何当上太子

    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唐睿宗重新称帝后,首先遭到的是如何确定太子的问题。“时将建储贰,以成器嫡长,而玄宗有讨平韦氏之功,意久不定。”成器是睿宗的嫡长子,早在六岁时就曾被立为皇太子。按照传统的嫡长制继承法,皇太子理应是成器。但是,睿宗没有贸然地据此办事。经过三天的商议,六月二十七日宣布以第三子隆基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