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任国君之后的姜子牙:当即铁血立威,不为其所用的人才赶尽杀绝

上任国君之后的姜子牙:当即铁血立威,不为其所用的人才赶尽杀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69 更新时间:2024/1/7 15:01:00

姜子牙影视剧形象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百姓困苦,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纣王暴政,解救黎民百姓于水火。

在后人眼中,姜子牙总以白发白须,仁慈睿智的老者形象出现。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不仅善于治国,还擅长军事,在伐纣之时,曾亲自率兵出击,

牧野之战中,也是因为姜子牙的指挥,才能成功的击败商朝。商朝灭亡后,姜子牙因为功勋卓著,被封为齐国国君。

当时周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武王求贤若渴,但谁也没想到,姜子牙刚到齐地,就杀了狂矞、华士二位贤者。姜子牙为何要杀二人?是恃宠而骄,还是另有隐情?其实,姜子牙这么做全都是为了西周的江山着想。

姜子牙影视剧形象

贤士不为所,姜子牙痛下杀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记载姜子牙获封齐国国君后,杀贤者狂矞、华士之事。

姜子牙到达封地齐国后

,听闻海上有居士名为狂矞、华士,是当地有名的大贤,于是姜子牙上门求两位出山。

大家都知道,但凡有才之人,都有些狂傲与怪癖,这兄弟二人就是如此。

两人立志:“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禄,不事仕而事力。”

大意是我们兄弟

不臣服于天子,也不和诸侯结交,吃自己种的粮食,喝自己挖的井里的水,

不需要君王给的俸禄和名声,我不求你,你也别管我。

姜子牙影视剧形象

若让后人看来,这兄弟二人的做法着实有点"傻"。后世讲究"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

两人有大才,却不欲人知,那岂非明珠暗投,锦衣夜行。

但无论如何,这是兄弟俩自己的选择,他们愿意做一介潇洒隐士,别人也不好随意置喙。更何况两人只是不愿意臣服天子,也不曾犯上作乱,怎能强行逼迫?

但齐国国君姜子牙听闻此言后大怒,当即下令杀了兄弟二人。也有记载姜子牙三次登门拜访,都被狂矞拒之门外,所以将其杀害。

周武王的亲弟弟周公是当时有名的贤德之人,曹操曾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他听闻姜子牙要杀贤者,立马前往齐国去阻止,

等到达齐国,却为时已晚。

周公很生气,质问姜子牙,周朝正需要人才,为何要杀此二人?姜子牙却表示他这么做都是为了周朝的统治。

影视剧形象,左为妲己,右为纣王

周朝初建人心不稳,姜子牙铁血立威

不同于一般影视作品中昏庸荒淫的形象,

商纣王也曾文武兼修,开疆拓土,手下的臣子也曾忠心耿耿的追随他。

但是后来,商纣王却渐渐沉迷酒色财气,失了帝王本心,才被周武王取而代之。

但在当时一些商朝臣子眼中,

纣王再残暴也是天下正统,

再英明也是谋朝篡位,

于是不愿意臣服于周王。

最著名的有伯夷、叔齐两位商臣,商朝灭亡后,两人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两人不善耕作,只能找野菜野草充饥,

直至饿死也没有向周朝臣服。

伯夷、叔齐画像

狂矞、华士两位贤者此举与伯夷叔齐何其相似,他们同样不臣服周朝,同样自食其力,

看似闲云野鹤,无欲无求,其实这种行为却大大损害了周王的统治地位。

伯夷、叔齐是沉默着抵抗周朝,狂矞、华士却流传出这么一段话,岂非鼓动天下贤者抵抗周王,不让他们为周王效力。若是此时放任两人不管,那才是真正的祸患。

更何况这二人

虽有贤才,但不愿为人所用,那跟无德无才的普通百姓有何区别?

杀此二人,正好用于立威,不让天下贤者随意冒犯周王的威严,以此稳固周朝的统治。

姜子牙影视剧形象

有人说姜子牙此举是暴政,但网络上曾有流行这么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本人的思考方式。

此时姜子牙已经成为齐国国君,还担当着辅佐武王的责任,

他必须从大局出发,而不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考虑对错。

商周时期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因交通和礼制的落后,天子对诸侯的管理松散,

诸侯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国君主,对天子只有畏惧,没有忠心,

强势的诸侯国甚至能推翻君王的统治,商汤就推翻大禹创立的夏朝,建立商朝,周武王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成立周朝。

我们如今所熟悉的文字、礼制、思想等,在当时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若想维护统治地位,只能采取铁血手段。

周武王姬发影视剧形象

姜子牙与周公携手辅佐周王

为了改变天子无力控制诸侯的情况,武王即位后,以姜子牙为师,周公为辅,致力改革,开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岁月。

姜子牙与周公都是难得的政治人才,对于治国都有自己的见解,

姜子牙崇尚"举贤而上功",周公看重"尊尊亲亲"。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姜子牙治国主要靠选取人才,重用人才,

不看重本人的身世,只要有才,能为自己所用,人才的集聚,才能发动完善的改革,

让周朝和齐国越来越兴盛。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杀狂矞、华士的原因,关键在于他们不能为人所用。

周公画像

周公却觉得,治理国家要尊尊亲亲,这句话表面意思是尊敬应该尊敬的,亲近应该亲近的。

在治国中谈论这句话,潜在涵义是,治国要更看重身世,任人唯亲。

这种条件下,人才匮乏,不利于国家发展,但因为本身的血缘关系,天子和诸侯的关系更加亲近,更有利于国家稳定。

简而言之,姜子牙为政更开拓进取,周公为政更倾向守成,一个进取,一个守成,周朝能得此二人的鼎力相助,何愁不兴盛。

在姜子牙和周公的辅佐下,西周越来越强盛。在军事上,

周王朝将附近屡屡进犯的部落一一扫除,树立起不容侵犯的强国形象。

在内政上,周王朝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天子集权体系,大大增加了周王朝对下属诸侯的控制。两者相互配合,成就了之后的成康之治。

姜子牙影视剧形象

姜子牙励精图治,奠定齐国争霸之基础

姜子牙不仅对周朝鞠躬尽瘁,对自己的封国齐国也十分上心。姜子牙到达齐国之前,齐国还是比较落后蛮荒的偏远之地,他到达之后,就开始大力发展齐国。

在政治方面:

修明政治,简化礼仪,让齐国人开始接受礼乐教化

;在农牧经济方面:因为齐国临海,地理位置优越,

大力发展渔业,制盐之法

;在商业发展方面:

开放经商权,促进地方交流。

因为这些措施,齐国越来越强大,很多百姓都主动归附齐国。

直到周朝末期,礼崩乐坏,齐国凭借姜子牙当政时期兢兢业业打下的基础,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姜子牙影视剧形象

周康王六年,139岁的姜子牙亡于镐京。后世为了纪念他,为他建造起了武庙,香火传承上千年,明清才逐渐被关帝取代。

但姜子牙的功绩却永不消亡,人们为了称赞他,

将他写入各种神话小说,在最有名的《封神榜》中,他是众神之首,直到现在一些地方,还有人祭祀他。

更多文章

  • 妇好墓出土甲骨文,揭开一千古之谜,难怪纣王不打周国而打东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妇好墓出土的文物资料,妇好是纣王什么人,纣王伐东夷

    《左传》: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史书记载“东夷叛之”,所以纣王常年攻打东夷。然而,如果了解纣王时期“国际形势”,就能清楚地看到,殷商最大敌人是周国,而且周国野心勃勃地想取而代之,东夷对殷商国家安全并不构成绝对威胁。既然如此,为何纣王不打周国而打东夷?如果纣王重兵防备周国,或不停的攻打周国,估计就没有武王

  • 武王伐纣时,杀死一位商朝大将,八百年后子孙复仇,推翻周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王伐纣真实故事,武王伐纣作战过程,周朝灭商朝

    臣子后代在心中对此事耿耿于怀,休养生息了八百年之久,在周朝动荡之时,出手报复,将曾经屹立于华夏不倒的周朝推翻,为先祖报仇,正应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俗话。而真正推翻周朝的人,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许多后世历史学家不禁发出疑惑,秦始皇与商朝大将有何关系?世袭制度取禅让,皇位传承引祸端在商朝建立之前,中国存

  • 晋国和楚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争霸,最终两败俱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和楚国兵力,晋国厉害还是楚国厉害,楚国和晋国谁最厉害

    晋楚争霸的宏观历史原因所谓晋楚争霸不是因为两国有什么世仇,也并非两国的国君有什么私人恩怨。两国百年争霸的宏观历史原因就是政治利益冲突,也就是双方的国家利益冲突。晋楚两国的国家利益都是扩张争霸。晋国在我国现在的山西一带,楚国的核心在我国湖北一带。分别是春秋时期北方和南方的主要诸侯国,也是最强的诸侯国之

  • 晋国被一分为三,那么鲁国有三桓,为何没能三分鲁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国和鲁国谁在前,鲁国的三桓怎么灭亡的,鲁国为什么是三桓

    自周公封鲁以来,子孙后代们都谨记着周公的教诲,因此能够取信于民,得到百姓们的拥护,鲁国也一直很繁荣。但从鲁文公开始,鲁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鲁文公一共做了十八年的君主,他一共有两个妃子,长妃是齐国人,名字叫哀姜,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姬恶,次子名叫姬视。次妃叫敬赢,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姬馁。在两

  • 战国七雄中,谁是第一个称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时的七雄争霸,战国七雄谁势力最大,战国七雄中谁曾经称霸

    [var1]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已经是个吉祥物了,各国征伐不断,渐渐不再满足于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而是窥觑起周天子的王爵。战国七雄也是纷纷称王,那么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国中是谁第一个僭越称王的呢?[var1]我们先来看看这七国本来的爵位,楚国是子爵、秦国是伯爵、齐楚燕韩赵魏这五国是侯爵。可以看

  • 李牧和王翦的巅峰对决谁输谁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翦为啥打不过李牧,王翦对决李牧视频,李牧与王翦军事水平

    秦王政不会就此罢手,公元前229年,秦国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乘赵国天灾之时,出动数十万精锐由名将王翦领兵,再次进攻赵国。王翦灭赵《史记》有多处记载。[var1]秦兵马俑折射出秦之锐士的强大【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

  • “亡秦必楚”,秦法能让秦国崛起,但却从基因上就与楚人不兼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秦灭六国历时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楚赵两国对秦军的抵抗都较为激烈。赵将李牧与秦将项燕都曾大败秦军,就军事角度而言,赵国对秦国的抵抗烈度甚至还要略胜于楚国。然而,在十余年后发生的爆发的反秦战争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几乎都来自楚国:陈胜、吴广、项羽都是楚人,刘邦虽然是生于魏国,但是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

  • 庄蹻入滇:楚国大盗庄蹻,为何摇身一变成了滇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滇王庄蹻后裔今何在,庄蹻还是庄蹻,滇王是谁

    庄蹻塑像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两位闻名天下的大盗。一位是鲁国的盗跖(zhi),另一位是楚国的庄蹻(qiao)。盗跖的故事,已在《盗亦有道:古代第一大盗柳下跖,怒斥孔子太虚伪》一文中说过了。本文说说庄蹻的故事。说庄蹻是大盗,其实有点冤枉。庄蹻本是楚国第22代君主楚庄王的后代,根红苗正。只是到了楚国第37

  • 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秦国从哪里来的,为何最后变成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武王分封的秦国,武王分封功臣资料,周武王分封多少诸侯国

    秦国能在七雄争霸中取胜,贾谊说是“奋六世之余烈”,但这并不足以概括秦国的厉害,秦国实则是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奋斗过程,才有了“吞二周而亡诸侯”的高光时刻。因为,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一直到一百多年后才有了一个叫“秦”的封地。那么秦国是从哪里来的,为何能在最后变成大国,还创下了统一全国的大业?这就

  • 孔子的诞生地,有何奇妙?山东孔林:能使乌鸦远避,蛇类不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林个人资料,孔林的十大怪异之处,山东曲阜孔林孔府

    年幼的他常常能够见到这样一派景象: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身着着华美的衣服,香火萦绕,乐声不断。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之下,这些人们神情肃穆,或躬身拱手,或俯身跪拜。虽然那时的男孩儿尚且年幼,但仿佛是与这种庄严肃穆的场景产生了深厚的精神连接。男孩儿开始在私下效仿,或许是以一种游戏的心态,模仿着那些人们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