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王伐纣时,杀死一位商朝大将,八百年后子孙复仇,推翻周朝

武王伐纣时,杀死一位商朝大将,八百年后子孙复仇,推翻周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24 更新时间:2023/12/27 5:05:36

臣子后代在心中对此事耿耿于怀,休养生息了八百年之久,在周朝动荡之时,出手报复,将曾经屹立于华夏不倒的周朝推翻,为先祖报仇,正应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俗话。而真正推翻周朝的人,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许多后世历史学家不禁发出疑惑,秦始皇与商朝大将有何关系?

世袭制度取禅让,皇位传承引祸端

在商朝建立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氏族部落夏朝。当时的人们通过禅让制度在部落当中寻找出一位贤明的君主,以此希望此人能够带领整个部落蓬勃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的脑海当中渐渐的浮现了国家的概念,族人们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物资,更好的发展,开始发动战争抢掠地盘。

于是渐渐的,夏朝被商朝所取代,禅让制度也被世袭制度所代替。换而言之,在世袭制度的规定之下,皇帝的位置是由一朝天子的子孙后代来继承的,在这种制度的规范之下,国家的概念逐渐明朗,阶级概念也成为了君王统治百姓的主要手段。在历史当中,商朝一共存在了600多年,直至商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商纣王继位之后,国家的气运也走到了尽头。据历史当中记载,商纣王此人昏庸无能,每日只知道寻欢作乐,享受奢靡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样的统治者行事极为暴躁,当有大臣劝诫商纣王勤政爱民之时,他都会表现得极为凶狠,更有甚者会成为他的刀下之魂。渐渐的,商纣王嗜血成性,唯有杀人才能取乐。

除此之外,商纣王极为残暴,他发觉简单的杀人并不能带给自己极大的快感,于是他发明了诸多酷刑,唯有眼睁睁的看着人被折磨至死,心中才会萌生畅快之意。渐渐的,商纣王此举引起了天下诸多人的不满,而在这种背景之下,素有贤德之称的周武王便带兵讨伐商纣王。周武王是一位富有雄才伟烈的君王,他带着自己的部队从所属范地出发,一路上打败敌军,来到商城脚下,通过暴力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也彻底的结束了商纣王的执政生涯。

一世贤明有杀戮,错杀忠良成隐患

在历史当中,周武王当时所统领的部队不仅仅有自己手下的士兵,还有许多王公贵族之人。这些人一开始都希望能够和周武王平分天下,然而随着周武王的实力不断增强,这些王公贵族们也大多数不是他的对手,如若不听从周武王的命令,那就会成他的奴隶或者是刀下之魂!秦始皇的祖先飞廉当时便是周武王手下的一员大将。

飞廉是恶来的父亲,此人性格随和,极为容忍,他的儿子在跟随周武王打天下时,便因为萌生了与其共分天下的念头,成为了周武王的刀下之魂。飞廉对此事耿耿于怀,但为了未来的发展,他将这份怒火忍在心中,一直跟随周武王打拼天下。但不为人知的是,飞廉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发誓要与周朝拼个你死我活。

据传言,飞廉带着恶来的诸多子女来到一处偏僻荒凉之地。他教导自己的孙子孙女无时无刻都应该记住周武王的杀父之恨。与此同时,飞廉还找到了许多武功高强之人,命他们教导自己的孙子孙女,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成长起来,长大之后为父亲报仇血恨。

杀父之仇记心中,推翻周朝明祖志

在飞廉的教导之下,恶来的子女们成长的极快,而为父报仇的信念也扎根于他们的心中,成为了他们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自我实力的基点。但此时的周朝在周天子的统治下日益磅礴,并非是他们想要推翻就可以实现的。于是恶来的子女们继承了飞廉的忍辱负重,将为父亲报仇的使命交给了自己的子子孙孙,致使整个家族无不将其铭记于心,午夜梦回之时,都要将这段屈辱历史拿出来,仔细思量,发誓为祖先报仇。

直至周朝中后期之时,恶来子孙的能力被当时的周天子所看重,周天子直接将其分为一位诸侯王,拥有了自己的领地,并赐姓于嬴,而这些人便生活在陕西一带。周天子并没有居安思危的品格,整日只知寻欢作乐,对诸侯王的统治也越来越差。直至周朝末期之时,周天子越发昏庸无能,使得天下动荡了起来。诸侯王们为了能够寻求突破,纷纷带兵起义,打算推翻周王朝的统治,然而由于周王朝是采用分封制来统治天下的,在面对这番残局之时,也显得弱小无依,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去压制诸侯起义,为寻自保只能妥协,乖乖的待在自己的领地之上过日子。

而在众多诸侯国当中,秦国的势头是最为强劲的。秦王凭借着商鞅改革,率先强大自身,随后因后辈之人勤政爱民,实力与日俱增。在这场诸侯争夺战当中,秦国一马当先,先后吞并了诸多小国,随后更是灭掉了一些强大不已的诸侯帝国,使其领土面积越来越大。直至最后,秦国的新任君主秦始皇派兵将周王朝吞并,更是命令自己的手下将周王朝的所有皇室通通杀掉。而秦始皇站在自己的领土之上,望着万千苍穹,在感叹的同时,也向祖先诉说自己为其报仇雪恨的畅快之意。

而恶来的子孙后代们在经历了800年的时间,通过35位君王的孜孜不倦,使得曾经的秦国变成了泱泱大国,在实力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傲视群雄,将不可一世的周天子踩于脚下,而这样的结果也是周武王未曾料到的。

结语:秦始皇的功绩是后世之人望尘莫及的,而他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壮丽的丰功伟绩,其主要原因便是秦始皇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凭借着祖祖辈辈即累的硕果累累,傲视天下独破苍穹。秦始皇不仅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1个以中央集权为主的封建制王朝,其颁布的制度更是被后世的君王沿用,如若说一开始激发秦始皇的是为祖先报仇的仇恨,那他不仅做到了,还做的更好。

更多文章

  • 晋国和楚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争霸,最终两败俱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和楚国兵力,晋国厉害还是楚国厉害,楚国和晋国谁最厉害

    晋楚争霸的宏观历史原因所谓晋楚争霸不是因为两国有什么世仇,也并非两国的国君有什么私人恩怨。两国百年争霸的宏观历史原因就是政治利益冲突,也就是双方的国家利益冲突。晋楚两国的国家利益都是扩张争霸。晋国在我国现在的山西一带,楚国的核心在我国湖北一带。分别是春秋时期北方和南方的主要诸侯国,也是最强的诸侯国之

  • 晋国被一分为三,那么鲁国有三桓,为何没能三分鲁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国和鲁国谁在前,鲁国的三桓怎么灭亡的,鲁国为什么是三桓

    自周公封鲁以来,子孙后代们都谨记着周公的教诲,因此能够取信于民,得到百姓们的拥护,鲁国也一直很繁荣。但从鲁文公开始,鲁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鲁文公一共做了十八年的君主,他一共有两个妃子,长妃是齐国人,名字叫哀姜,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姬恶,次子名叫姬视。次妃叫敬赢,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姬馁。在两

  • 战国七雄中,谁是第一个称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时的七雄争霸,战国七雄谁势力最大,战国七雄中谁曾经称霸

    [var1]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已经是个吉祥物了,各国征伐不断,渐渐不再满足于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而是窥觑起周天子的王爵。战国七雄也是纷纷称王,那么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国中是谁第一个僭越称王的呢?[var1]我们先来看看这七国本来的爵位,楚国是子爵、秦国是伯爵、齐楚燕韩赵魏这五国是侯爵。可以看

  • 李牧和王翦的巅峰对决谁输谁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翦为啥打不过李牧,王翦对决李牧视频,李牧与王翦军事水平

    秦王政不会就此罢手,公元前229年,秦国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乘赵国天灾之时,出动数十万精锐由名将王翦领兵,再次进攻赵国。王翦灭赵《史记》有多处记载。[var1]秦兵马俑折射出秦之锐士的强大【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

  • “亡秦必楚”,秦法能让秦国崛起,但却从基因上就与楚人不兼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秦灭六国历时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楚赵两国对秦军的抵抗都较为激烈。赵将李牧与秦将项燕都曾大败秦军,就军事角度而言,赵国对秦国的抵抗烈度甚至还要略胜于楚国。然而,在十余年后发生的爆发的反秦战争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几乎都来自楚国:陈胜、吴广、项羽都是楚人,刘邦虽然是生于魏国,但是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

  • 庄蹻入滇:楚国大盗庄蹻,为何摇身一变成了滇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滇王庄蹻后裔今何在,庄蹻还是庄蹻,滇王是谁

    庄蹻塑像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两位闻名天下的大盗。一位是鲁国的盗跖(zhi),另一位是楚国的庄蹻(qiao)。盗跖的故事,已在《盗亦有道:古代第一大盗柳下跖,怒斥孔子太虚伪》一文中说过了。本文说说庄蹻的故事。说庄蹻是大盗,其实有点冤枉。庄蹻本是楚国第22代君主楚庄王的后代,根红苗正。只是到了楚国第37

  • 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秦国从哪里来的,为何最后变成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武王分封的秦国,武王分封功臣资料,周武王分封多少诸侯国

    秦国能在七雄争霸中取胜,贾谊说是“奋六世之余烈”,但这并不足以概括秦国的厉害,秦国实则是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奋斗过程,才有了“吞二周而亡诸侯”的高光时刻。因为,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一直到一百多年后才有了一个叫“秦”的封地。那么秦国是从哪里来的,为何能在最后变成大国,还创下了统一全国的大业?这就

  • 孔子的诞生地,有何奇妙?山东孔林:能使乌鸦远避,蛇类不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林个人资料,孔林的十大怪异之处,山东曲阜孔林孔府

    年幼的他常常能够见到这样一派景象: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身着着华美的衣服,香火萦绕,乐声不断。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之下,这些人们神情肃穆,或躬身拱手,或俯身跪拜。虽然那时的男孩儿尚且年幼,但仿佛是与这种庄严肃穆的场景产生了深厚的精神连接。男孩儿开始在私下效仿,或许是以一种游戏的心态,模仿着那些人们的一举一动

  • 中山国是什么样的存在?是华夏后裔,怎么又不同于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山国最后国君,历史中的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简介

    北狄——出自华夏的戎狄?其实喜欢历史的朋友估计有许多对“狄”这个词都不会陌生,“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说法对于某些朋友来说更可以说是常识。在多数朋友的印象里,这些词恐怕都意味着这些族群并非华夏族群。特别是北狄族群,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是后来北方各个游牧族群的祖先,或者至少是他们当中的一支。[var1]北狄

  • 《禹贡》中规划的九州是怎样的?为什么说《禹贡》为孔子编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禹贡划分天下九州的标志,禹贡中九州是什么结构,禹贡中提到的九州

    [var1]说《禹贡》为孔子手定的理由是:其一,公元前280年是孔子死后200年左右,此时,《尚书》早已风行一时、广为流传。《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假如《禹贡》成书于战国时,突然加入到《尚书》中,当时战国学者怎么不提出怀疑和指责呢?《尚书》是孔子编定的书,西汉还有古文本和今文本的流传,《禹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