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傅恒虽有一定军事才能但其能力也有限,嘉庆时期被追封为王

傅恒虽有一定军事才能但其能力也有限,嘉庆时期被追封为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16 更新时间:2024/1/18 18:40:47

最牛的还不是傅恒的爷爷,而是他的三个伯父:傅恒的大伯马斯喀,担任康熙朝的领侍卫内大臣、平北大将军。傅恒的二伯马齐,担任康熙朝的保和殿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傅恒的三伯马武,也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此外他父亲李荣宝,曾经担任过察哈尔总管,不过后来被康熙帝开除了。长辈们全都是清朝的高官,傅恒的起点之高于此可见。

光靠长辈的积累还不够,乾隆皇帝还娶了富察傅恒的姐姐富察氏做了自己的原配夫人,也就是富察皇后。

这件事彻底奠定了傅恒在乾隆时期的重要地位。所以说富察·傅恒既有长辈们保驾护航,又有皇后姐姐罩着,这仕途不顺利都是个奇迹。

所以说傅恒从一名普通的正六品侍卫,一路高升到从一品的户部尚书,只用了7年时间,过了一年,他直接就成了乾隆帝的宰相!

傅恒为乾隆的十全武功做出了不少贡献

我们都知道,乾隆帝晚年自号十全老人,认为自己有十全武功。虽说这些武功里有不少掺有水分(至少七成水分),可是不可否认有一部分还是实打实的胜仗。这十全武功分别是:乾隆十四年(1749年)平大小金川,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准噶尔,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再平准噶尔,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回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平缅甸,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平台湾,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平安南,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平尼泊尔,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再平尼泊尔。

富察·傅恒

那么有多少是跟富察·傅恒有关的呢?

第一,平定大小金川。

没有功劳,就算你是皇后的弟弟其实也很难服众。因此乾隆十一年(1746年)爆发大小金川叛乱以后,傅恒便主动请缨,以户部尚书、川陕总督的身份跑到西北带兵。

刚到金川前线,还没开打乾隆帝就给傅恒加赠太保衔,军功也加了三级!

当然了,在傅恒的督师之下,清军攻克了金川的数座堡垒,最终迫使金川土司莎罗奔投降。因此傅恒回来以后,就被乾隆封为一等忠勇公。这一年傅恒28岁。

第二,平定准噶尔内乱。

乾隆十九年(1754年),准噶尔发生了内乱。大臣们觉得那地方太远了,劳师远征划不来,万一打败了,天朝大国的威仪可就都没了,因此大家都不赞成。这个时候傅恒立功的想法又冒出来了。因此傅恒带着军机处一帮人开始帮助远征军调度粮草,运筹帷幄。

平定准噶尔示意图

这次平定准噶尔,远征军的粮饷供应非常顺利,所以远征军大获全胜,攻克伊犁,平定了准噶尔之乱。

虽说傅恒没有直接指挥战斗,可乾隆帝偏偏还是把功劳都给了傅恒。当时傅恒已经是一等忠勇公了,再往前一步可就要封王了,乾隆帝只好再封了傅恒一等忠勇公,还将功臣的画像挂在了紫光阁,傅恒排在第一位。

第三、“平定”缅甸。

缅甸大军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入侵云南。小喽啰都敢来骚扰天朝大国呢?乾隆帝大怒:打!

群臣又是一再反对,认为缅甸那儿太热了!不太利于远征军作战。结果又是傅恒跳出来表示要督军作战。

前面三位云贵总督都在平缅甸这事儿上身败名裂,傅恒的压力的确不小。他已经位列一等公,完全没必要来蹚这趟浑水,可他还是参与了。

傅恒到了前线以后兵分两路,一路大军在陆地上对付缅军,一路大军则加紧打造战船,从水路进发,直奔缅甸都城阿瓦而去。

缅甸战船

不过缅甸那地方气候真的是一个字:绝!中原人压根吃不消,傅恒打算大展身手的时候,就发现3万大军中,有一半人因为瘴气而病死了。

乾隆帝得知以后,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恰好缅甸也给了乾隆帝一个台阶下,希望大家讲和,乾隆帝二话不说就让傅恒回来了。要不傅恒非要在这一战中名誉扫地不可!死了一万多人,靠人家讲和才解决问题,这也叫十全武功?

傅恒有一定才能,但是能力有限

从平定大小金川来看,傅恒是有军事才能的。平定准噶尔来看,傅恒也有后勤才能。所以说傅恒算得上是一位出将入相的人物。

但是傅恒有如此高位,绝对不是因为他有很高的才能。因为起点高,所以给了他这么多表现的机会,如果换一个普通人来的话,哪怕才能是傅恒的双倍,估计也到不了傅恒的位置。

傅恒的结局也是比较惨的,逞强要去平缅甸,结果损失了一万多人不说,他自己也感染了瘴气,回来没多久就去世了,享年48岁。到了嘉庆时期,追赠了傅恒郡王头衔,这在清朝算是头一遭了,毕竟傅恒是富察氏,不是爱新觉罗氏。

更多文章

  • 傅恒为清高宗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清朝首个戴三眼花翎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的傅恒,傅恒在清朝的地位,清朝名将傅恒在历史上有何事迹

    傅恒在世时,是乾隆帝第一心腹重臣,同时也是朝廷重臣中少有的文武兼备之人才,出将入相、安邦定国,功勋卓著,一直被乾隆帝倚为肱股和臂膀,信任有加。再加上他又是乾隆帝嫡妻孝贤皇后的亲弟弟、乾隆帝本人的小舅子,所以乾隆帝爱屋及乌,对傅恒尤其青睐,多次超等擢拔,使得他不到三十岁就成为正一品大员,还兼军机处领班

  • 从皇太极之后历任皇帝都有蒙古尊号,努尔哈赤的蒙古尊号并非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努尔哈赤后面的皇帝顺序,皇太极的尊号,努尔哈赤以后皇帝排名

    辽东地区的女真部落起源于元中期的“辽东女真五万户府”(更远则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靺鞨诸部以及渤海国)。大明立国后,“辽东女真五万户府”中的斡朵里和胡里改部一同归附了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以藩属的名义前往京师(南京)向大明行朝贡礼。明成祖封阿哈出为指挥使,赐名李思诚。永乐二年

  • 电影初入中国的那些事儿,任景丰真争气,慈禧最搞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电影在我国放映之初,还引出了一段有趣的插曲。那是1904年慈禧太后70寿辰时,英国驻华公使为表示祝贺,进献了一部放映机和数套影片。宫里的官吏太监闻此事后都想看看这西洋影戏到底是什么玩艺儿,于是求得慈禧恩准,在寿堂一侧架起了银幕,接通了发电机。这时,一大群宠吏贵妃便争先恐后地来看热闹。不料,影片刚刚放

  • 鉴宝发现大清御用文物,老人身份引观众热议,专家要求上交遭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代老物件鉴宝视频,鉴宝节目上出现的顶级文物,清代宫廷藏品鉴宝

    在有一年的节目上,有一位老人家带着自己的祖传金钗,来到了鉴宝节目想要让专家帮忙鉴定一下。看看这支金钗的价值究竟怎么样。当时接过金钗的专家们拿起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观察了金钗,哪曾想越看越兴奋。在专家观察了一阵后,就对这位老人家询问道:“请问您祖上是谁呢?这支金钗的年代虽然算不上久远,但从其外形纹饰等方

  • 清朝“佛媛”丑闻:铁帽子王与尼姑鬼混,道光帝龙颜震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灵官庙的女主持在北京城的东郊,有一处灵官庙,这里虽然不是什么千年古刹,但香火却很旺,连城里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都经常出入这座庙宇之中。灵官庙的主持是个尼姑,法名广真,人称“广姑子”。别看广真是个尼姑,可是她却六根不净,利用灵官庙做生意,一座好好的灵官庙简直被她搞成了清朝的“高档会所”。灵官庙里面

  • 大清王朝第一个卖王府的家族——豫亲王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天成豫王府现状,豫王府主人,豫王府现在属于谁的

    宁远守军只余万人,袁崇焕却拒绝执行撤军命令,焚尽城外民居,携守具入城,以一万迎战十三万之众。努尔哈赤率军攻城两天两夜,望着宁远城下后金将士不断中炮倒地,没有克制红夷大炮的利器,“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战无不捷,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不择而归。”1626年,努尔哈赤在兵败宁远的郁郁中病死,八

  • 曾国藩新婚夜被悔婚,媒人指着身边女子:娶她吧,曾家人喜出望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结婚当天被悔婚,曾国藩成婚遭悔婚,曾国藩娶妻前为什么女方悔婚

    在曾国藩新婚当天,他的新娘子却突然悔婚。正当曾家要丢尽脸面之时,撮合这桩婚事的媒人却指着身边的女子说:“娶她吧。”曾国藩为何会被悔婚?这还得从他早年读书的事儿说起。据史书记载,曾国藩为秀才曾麟书之后。曾麟书是年近50才中的秀才,但他是个颇有才气之人,后来做了私塾的老师。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年逾五十无法

  • 皇太极的民生改革,“康乾盛世”也只能望其项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乾王朝,皇太极大事年表,皇太极的施政措施和历史贡献

    在政权交替和长期的征战中,皇太极对于民生疾苦有着深入体会,思想上对民众产生了一定的同情。虽然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军事上,但是,也常常“以民生休戚为念”,凡与民生有关的问题,他都勤加过问,不敢疏忽,而且还经常颁布条例,兴利除弊,纠正各种不利于民生的错误方向,以期通过民生和经济的振兴来维持后金的社会稳定,

  • 乾隆为什么传位给永琰?这些理由很充足,主要还是因为他没得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第十五子永琰,历史上乾隆喜爱永琰吗,乾隆把皇位传给永琰

    为什么说他没得选呢?按照他的心性来说,他自己不是嫡出,所以他非常希望有一个嫡出的儿子,可以继承他的位子。他的第一任皇后,出身于名门的富察皇后,确实给他生了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嫡子。但是这两个孩子身体不是很好,先后夭折了。之后第二任皇后那拉氏又给他生了一位嫡子,就是十二阿哥永永璂。但是

  • 年羹尧被杀后,雍正是怎样对待他的妻女的?说出来你或许不会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年羹尧这里单说年羹尧,既然他如此战功赫赫,那么雍正为何会跟他反目成仇?年羹尧死后,他的妻儿老小又遭遇了什么?总的来说,年羹尧的亲眷都没有得到善终。有时候爬得越高,就会跌得越惨。对于雍正的做法,谈不上好与坏,只能说他站在一国之君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角色定位,那么年羹尧必须得死。这一切,还得从年羹尧走上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