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称谥号,如汉高祖;
第二,称庙号;
第三,称年号。
约定成俗的规律,汉隋谥号,唐宋庙号,明清年号。有人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些朝代竟然有两个祖,甚至达到三个。
说祖的,或者称宗的,都说的是庙号。所谓庙号,是皇帝死后所评定的,这是将皇帝供奉在庙里祭祀时用的名号。如唐太宗!
庙号起源于商朝,但在周朝被废除了。周朝人形成谥号。所以,周天子有谥号无庙号。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他直截了当将二者废除,为什么?涉嫌“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
汉朝时,庙号、谥号双轨前进。不过呢,对于庙号的评定,十分苛刻。连汉景帝刘启也没评上。
那庙号怎么评定呢?
祖有功,而宗有德。
这就是庙号评定规则。基本上,开国皇帝或奠基人都是太祖。如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唐高祖。
当然,凡事有特殊,特殊起来,明朝便出现了两个祖,清朝甚至出现了三个。这就是开篇的问题。
先来说明朝的两个祖。这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朱元璋不用说了,应该称祖的。朱棣呢,也该吗?朱棣最开始称太宗,光大祖业。但百多年过去,皇位传到朱厚熜(嘉靖皇帝)手上时,他认为朱棣应该称祖,毕竟再一次打了天下嘛,朱棣北伐,完成父业,征战四方,开疆扩土。
好!朱棣成了明太祖。清朝呢?情况有点特殊。皇太极继承父业,加强集权。公元1636年,他在沈阳盛京称帝,改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努尔哈赤没当皇帝,怎么办?追为太祖。这也是皇帝即位的常规操作——祭告天地,追封先人。
不过,皇太极这人倒霉,出师未捷身先死,未入关,却溘然长逝。背后原因也令人唏嘘,心爱女人宸妃死了,所以痴情的他紧随其步伐。
于是,清朝江山传到6岁的顺治肩上,年幼没关系,顺治有母孝庄太后,以及叔叔多尔衮。尽管他死于24岁。但入关这件大功也落到顺治身上。
因而,皇太极太宗,顺治皇帝世祖,之所以称祖,在他一朝,入关,开启了新的时代。
尘埃落定呢?没有,顺治将皇位传给8岁的康熙,康熙死后,雍正皇帝肯定其父的功绩,上庙号——圣祖。一个圣字,对应了康熙奉行的仁政,而他也开疆辟土,有开疆辟土之功,开创盛世,甚至有人称“千古一帝”。这个庙号。乾隆是巴不得的,因为他崇拜康熙。雍正虽然守成厉害。但终究还是“世宗”,守成令主。
所以,清朝总共有三个祖。
每天带来精彩历史内容,我是史小二记,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