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村里发现明代“禁碑”,稻麦两季,这些人是不能进入粮田的!

村里发现明代“禁碑”,稻麦两季,这些人是不能进入粮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02 更新时间:2024/1/20 23:27:46

《天下粮田》热播中,其实不止是清代,我国自古对于粮食生产就十分重视,对于良田管理的各种规定也有不少!黄山脚下的郭村,古名谷城,村史可追溯至三千年前商纣时期。相传郭村林姓系殷商纣之叔比干的后裔,周武王因其生于长林遂赐以林姓。林姓原籍福建莆田,后迁居江西婺源,为躲避战乱,南宋宝佑年间又由婺源迁居于此繁衍生息。鼎盛时期街道纵横,千灶万丁,拥有三十六眼水井七十二口池塘一百零八条巷弄,分前中后街三条街道,中街与后街均有渠水环绕,水入村庄。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重建后保持原貌。

郭村里保存着一些古碑,其中有河道修建功德碑、好人好事功德碑等,反映出古村的悠久文化及古徽州的传统美德。

其中有一块“禁碑”,碑文醒目:“稻麦两季,永禁烟酒粿糖僧道游唱等项下田”。意思是农民播种收获农忙时,一些和尚道士,说唱艺人,卖小商品的小贩严禁到田间地头,以免干扰。可见政府对农田农忙时的重视。

此碑刻于明朝弘治年间。弘治(1488-1505)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孝宗是明代中叶最为励精图治的贤君,在生活上也能注意节俭,不近声色。孝宗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位妻子,不曾有其他妃嫔。这在历代实属罕见。明孝宗在内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明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由于明孝宗励精图治,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是明代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之一。所以后世史学家称其为弘治中兴。

稻麦两季、永禁烟酒”奉宪示禁碑禁令碑文,既维护了社会治安,保障了农民的赋、食成果,又禁止了误工与烟火天灾之忧。因事出章,其法可取,历史上曾经遍布,可见当时的保护粮田措施。说起这块保护粮田的“禁碑”,郭村周书记滔滔不绝,他当时虽然脚受伤,行动不便,仍拄着拐杖带我们参观古村,体验民俗,令人感动。

恒水从村头沿村旁淌至村中突然注入村庄绕桥阁坦流出S形之后,钻入弦歌里廊桥西奔而去,并与桥阁坦构成阴阳八卦图案,暗道教玄机。桥阁坦跨河而建的弦歌里廊桥为谷城文化地标,其建制风格江南仅有郭村与福建两处,极有研究与保护价值。村里名胜古迹甚多,道德庵、双龙庵、腾翠庵、凌云庵、文畅庵、五谷庙,此起彼伏,香客络绎不绝。周王庙庙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孝敬文化的推崇,护佑着郭村民众幸福安康。

郭村村口“谷城”边围墙上“备战备荒为人民”题字仍历历在目!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非要分封藩王?因为不给儿子兵权就要给武将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在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北伐,打破了不能由南自北统一的魔咒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成功开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之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以后,其他作为上可能有争议,可以讨论讨论,但是分封藩王这件事上,被大众一致认为是一大败笔,是明朝的一大弊端。身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并非是有勇无谋之人,不然怎

  • 李自成死后其妻高桂英等人率军投靠南明,后高桂英不知所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夫人高桂英之死,李自成与高桂英的后代,李自成投降南明

    当时高桂英的哥哥高立功是监狱里的狱卒,和李自成本就交好,所以每天给李自成送茶送饭。高立功觉得李自成定不是普通之人,便助他逃离了监狱,并带他回家。李自成就是在高立功的家里遇到了高桂英,高桂英和弟弟高一功都对行侠仗义的李自成敬佩有加。高桂英十分照顾李自成,直到李自成痊愈。二人在期间也建立了感情基础,成婚

  • 忽必烈善于笼络汉族地主知识分子故能创立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辅佐忽必烈的汉人,忽必烈何时统一元朝,忽必烈的执政特点

    忽必烈之所以能从一位普通王爷脱颖而出成为元王朝的奠基者,除其自身能力与韬略外,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善于笼络并重用汉族知识分子。早在漠北潜伏爪牙、韬光养晦之时,年轻的忽必烈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长远眼光,与大批中原汉人士大夫取得了密切联系。彼时由于战乱不息,有很多汉族士大夫北上躲避兵灾,又加上忽必烈有意征召汉

  • 朱元璋的女婿们,史上最惨连襟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的女婿有100多个小妾,明朝朱元璋有几个女婿,朱元璋女婿最后的下场

    如果说生育方面太祖还逊色于这几位皇帝(太祖共26子16女),那么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这几位皇帝就望尘莫及了。太祖不但早早地就给他们和他们的后世子孙定下高爵厚禄,还以祖训的方式要求后世对待宗室要“宽之以宽”。 虽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因来朝面谕其非。或遣官谕以祸福,使之自新。

  • 元朝被后世尊为“三仁”之首的淮安王伯颜(第四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书接上回,伯颜率兵进攻太平州,宋军知州孟之缙及知无为军刘权、知镇万军曹旺等将,一并以开城投降元军。元朝大军攻至建康城前的龙湾镇修整劳师三军将士,南宋沿江制置使赵溍遁,都统徐之荣、翁福、茅世雄等纷纷开城投降,伯颜命招讨使唆都镇守。镇江府管军总管石祖忠开城投降,一时间江东及淮西滁州等诸郡纷纷开城投

  • 晁盖的死是必然的,即便不被“史文恭”杀死,也会被宋江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晁盖真的是被史文恭杀死的吗,史文恭承认射杀晁盖了吗,宋江史文恭

    晁盖当了梁山带头大哥后,为梁山众兄弟立下规矩,劫过往商人可以,但是不能伤了人家的性命。相比之前,梁山众兄弟已经从土匪恶霸转型为由规矩的好汉了。晁盖的打算也很明确,就是和朝廷对着干,对于贪官污吏,绝不放过。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已经明白了,晁盖的主张和宋江截然相反。宋江是以梁山为暂居之地,最后的目的是接

  • 金国大军灭掉辽国,两年后又灭亡北宋 南宋为何却能力抗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国灭掉辽国的原因,宋朝辽国和金国,金国辽国宋国的关系

    宋朝的建立可谓是危机重重,上承五代时期的宋朝因为历史原因,并不想其他大一统的王朝那样强盛,甚至比较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还十分的孱弱,北宋建立之初就和契丹不断地打仗,北宋胜少败多,最终签订了檀渊之盟才算是解决契丹的危机。但是一个比契丹更加强大,更加凶狠的民族崛起了,那就是由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国。金国仅用了

  • 大明灭亡时令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何消失了,他们是死是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最初,锦衣卫的设立是为朱元璋为了收集信息情报的,名为“拱卫司”。后来,随着中国皇帝的需要,朱元璋便将其改为“锦衣卫”。当时,锦衣卫有三项主要职责。第一个是保护皇帝,第二个是收集情报,第三个是诏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一尉的角色逐渐转移到后两者,成为皇帝的手中监督朝臣的利器。在明朝初年,锦衣卫负责

  • 村民自称朱元璋后裔,拿出神秘宝物证实,专家看后欣喜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 朱瞻基和朱祁镇,明朝真正的虎父犬子,儿子有多对不起他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瞻基与朱祁镇,朱瞻基什么时候立朱祁镇为太子,朱瞻基为什么要立朱祁镇

    大明王朝自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以来便欣欣向荣,在朱元璋的励精图治下,大明王朝的政权和江山也逐渐稳固,唯一遗憾的就是朱元璋的儿子虽然出色但是英年早逝,没人继承父亲的皇位,于是便只能立自己的皇太孙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可是这样的决定,无疑引起了朱元璋其他儿子的不满,其中最为强大的势力,燕王朱棣起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