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错失的4位盖世奇才,得其一可安定蜀汉,全得则可以统一天下

刘备错失的4位盖世奇才,得其一可安定蜀汉,全得则可以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17 更新时间:2024/2/8 13:48:12

刘备开创的事业之所以不及曹操,究其原因,跟谋臣良将数量不足有很大关系。其实,刘备的身边曾聚拢过不少奇才异士,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最终都离他而去。其中,有4人的能力非常出众,毫不夸张地讲,只要能得到其中的一位,便可以安定蜀汉,而如果能“集齐”的话,则必能完成统一天下的目标。这4位盖世奇才分别是:

田豫,渔阳郡雍奴县人,早在刘备依附于公孙瓒期间,便因仰慕他的名声而前来投靠。田豫虽然非常年轻,但成熟稳重、见识过人,经常令刘备赞叹不已。兴平元年(194年),刘备在陶谦的推荐下出任豫州刺史,此时田豫却因母亲老迈多病、无人照顾,便忍痛与刘备诀别后返乡。田豫离开刘备后,转而依附于公孙瓒,在公孙瓒败死后又投靠曹操。

田豫

曹魏建国前后,田豫历事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主要活跃在边疆战场,长期与乌桓、鲜卑、匈奴等异族作战,立下过赫赫战功,有力地阻止了他们对内地的进犯,堪称一代名将。田豫虽然成就辉煌,但因为性情孤傲、不肯巴结上司,所以迟迟得不到升迁,终其一生都不过是刺史、将军而已。嘉平四年(252年),田豫因老病去世,终年82岁。

陈群,颍川郡许昌县人,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皆是享誉海内的大名士。陈群自幼聪慧过人、博学多才,与大名士孔融等人关系亲密,并经常参与品评天下名士的优劣,很早便知名于天下。刘备出任豫州刺史后,征辟陈群为别驾,对他甚是倚重。徐州牧陶谦临终前,将职位让给刘备,陈群以袁术、吕布觊觎徐州为由,劝说主公不要接受。

陈群

对于陈群的建议,刘备并没有听从,而是兴冲冲地接任徐州牧。但不久,吕布便联合袁术进攻刘备,迫使他退出徐州。经此一事,陈群发觉刘备见识短浅,绝非自己需要效力终生的明主,便主动辞官归隐,数年后又转而依附于曹操。陈群竭尽心力地为曹操服务,在推荐人才、谏言国事、制定礼仪、改革选官制度等方面,都做出过卓绝的贡献。

曹操

曹魏建立后,陈群又历事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因为功绩赫赫,累官至司空(宰相)、录尚书事,封颍阴侯,被视为朝廷股肱。相较于同时期的名臣良相,陈群之所以被后世频繁地提及,是因为他创设了一套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选官制度一直得到沿用,直到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才废止,时间长达300余年。

陈登,下邳国淮浦县人,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陈亹官至广陵太守,伯祖父陈球官至太尉,父亲陈珪官至沛国相。陈登自幼智谋过人、志向远大,成年后通过举孝廉的途径入仕,侍奉徐州牧陶谦多年,历任东阳县长、典农校尉,在任期间颇有政绩。陶谦病重期间,陈登劝说他将州牧一职让与刘备,并在刘备主政徐州期间,对他倾力支持。

陈登

然而陈登在侍奉刘备期间,发觉他见识短浅,遂有了改换门庭的打算。等到曹操消灭吕布、占据徐州后(198年),陈登就此归附于曹操。此后3年间,陈登以广陵太守的身份为曹操效力,不仅接连击败孙策、孙权兄弟的进犯,而且还献上攻略江东的计划,由此被进封为伏波将军。建安六年(201年),陈登转任东郡太守,但不久便因病去世,终年才39岁。

刘备

陈登去世后,孙权在江东的势力壮大,曹操深感后悔没能早些实施陈登制定的计划。同样感到后悔的,还有陈登的旧主刘备。刘备曾称赞陈登有“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见《三国志·卷七》),但他最终却没有用好陈登,以至于错失一位能臣良将。直至多年后,刘备依然为此深感懊悔。

徐庶本名徐福,颍川郡长社县人,年轻时因为替朋友报仇从而犯下死罪,所以才更换姓名、避难荆州,并在此结识了诸葛亮。建安六年(201年),徐庶投靠驻军于新野的刘备,成为后者的首席谋士,6年后又主动推荐诸葛亮,由此更受主公欣赏。次年(208年),曹操袭破刘备后,因为抓获徐庶的老母,并以此来召唤他时,后者才无奈离开刘备。

徐庶

徐庶虽然属于被迫投降,但在曹魏阵营却并没有得到刻意压制、排挤,最终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官职并不算小。不过,在诸葛亮看来,徐庶有王佐之才,凭借着他的真本领,完全可以做到宰相的位子,区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的职务,根本不足以展示他的才能。徐庶担任御史中丞数年,最终病逝于家,并葬在彭城。

史料来源:《三国志》、《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出身于水贼的三国猛将,曾率百余名骑兵夜袭曹营,被孙权比作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辽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张辽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发生在哪里,三国将领张辽简介

    东吴虽然在三国当中最“低调”,但国中人才济济,天下闻名的谋士猛将并不在少数,常让人有种“锦绣文章之乡,亦有如斯虎将”的感慨。在这些威名赫赫的猛将当中,甘宁算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那么,甘宁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甘宁出身于水贼,经常以抢劫商船为生甘宁字兴霸,汉末巴郡临江(今重庆市忠

  • 史上无名无姓的太监,他犯下一个小失误,却改变了整个汉朝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最有名的太监,汉朝末年十大太监,历史上最牛的三个太监

    刘邦去世之后,汉惠帝刘盈继位,他的母亲吕雉太过强制,直接架空了他的皇位,吕后为了笼络其他刘姓的皇子,就从宫中释放一批宫女,把她们赏赐到各地,其中有个叫窦漪房的宫女,听说能够离开皇宫,她就向管理分配名额的太监贿赂,希望自己能被分配到赵国,这样离自己的家乡比较近。史料记载:"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

  • 汉末三国头号阴谋家,用一条狠毒计策害死主公,并开启超级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末三国人物汇总,一张图看懂汉末三国,汉末三国是一个怎样的乱世

    作为互不相容的两大势力,外戚与宦官间的争斗贯穿东汉帝国的始终,并在汉少帝时期达到巅峰,其最终的结果是宦官、外戚两败俱伤,朝廷则被军阀董卓控制,汉末三国大乱世就此开启。而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罪魁”,明着是大将军何进,而实际“策划者”却是头号阴谋家袁绍。那么,袁绍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发生

  • 曹操手下一支最特殊的生力军,只效忠他一个人,曹操死后立即哗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手下最忠诚的将领,曹操手下的全部武将,曹操最信任的大将军

    魏武帝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诸侯、一统中原,靠得就是“足食足兵”的原则,而“足兵”的要义,便是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属于曹操的军队来路有很多种,其中有一支生力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自组建之日起便独立成军,终身只效忠曹操一人而已,在他死后立刻哗变逃散。这支“奇葩”的部队,便是名声赫赫的青州军(又称青州兵)。

  • 纺织女工因貌美成为皇后,欲做“吕后第二”,结果在睡梦中被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汉时期谋杀吕后,历史上吕后的真实故事,吕后的悲剧故事

    吴大帝孙权好内宠,一生妻妾甚多,并且都是姿色绝美的女子,但她们最终的结局却并不太好,甚至可以说相当凄惨、凄凉。作为唯一在生前被册立为皇后的潘氏(大皇后),便是其中的典型。潘氏是会稽郡句章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父亲是本县小吏,因犯法被处决,而潘氏则与姐姐一起,被没入宫中的织布坊做奴婢。据史书记载,潘

  • 浅析蜀汉灭亡:人心向背的结果,也正是“天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傅子》)。的确,纵观三国,蜀汉曾经地跨荆益,人才荟萃,三国九条好汉有其七,卧龙雏凤兼而有之(水境先生言:“卧龙雏凤,得之其一,天下可安”)。按

  • 李夫人临终之时,为何不肯见汉武帝最后一面,其中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夫人死前不见汉武帝,汉武帝与李夫人对话,李夫人晚年不让汉武帝看

    盛世美颜,绝代佳人《汉书》:“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有人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女人要想征服男人,除了才华出众外,就要有

  • 曹丕称帝后,残酷迫害曹植?看福利待遇,就知道曹丕是在保护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到底有没有杀曹植,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曹丕曹植七步成诗

    曹丕从前代兴亡中吸取教训,实施的苛禁宗室政策不断受到儒家政治哲学观的批评。苛禁宗室政策,不仅成为后人指责曹丕无容人之量的口实,而且将其作为曹魏迅速衰亡的主要原因。其实,曹丕苛禁宗室政策的产生和实施乃当时政治现实使然,是经长期酝酿和政治考量而推行的稳定统治的措施,绝非仅仅出于个人恩怨而为。苛禁宗室的政

  • 此人是汉朝宗室,准确预测出黄巾起义,为何却闭气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宗室贤才此人名叫刘陶,字子奇,是颍川颍阴(河南许昌)人。刘陶出身汉朝宗室,他的先祖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淮南王刘长。刘长的儿子之中,有个名叫刘勃的,被封为济北王,刘陶就是刘勃的后裔。刘陶“为人居简,不修小节”,他所交往的朋友,必须是与他志同道合的,“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刘

  • 汉景帝的妃子因来例假,让身边宫女去侍寝,由此诞生一个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景帝临死前的宫女,汉景帝宫女上龙床,汉景帝把宫女当成爱妃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代人说什么,基本上都是直接说,不用隐晦表示,或者安排一些潜台词。当然,这跟我们现代社会发展节奏较快,人们不愿意花太多世界在理解上面,更多是想要通过语言获得信息,然后展开行动。但是白话文也才兴起了几十年,古代的人们说话没有直接,很多时候都是委婉的表示,或者用具有类似意义的东西进行